丁璐璐
摘 要:做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民心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圩、堤式村落是苏北黄泛地区最为普遍的聚落形式。本文结合文物考古与地方文史资料,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圩、堤特色价值作了较为详细的解读,同时针对宿迁新型城镇化建设发现的问题,就如何做好圩、堤式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提出对策。
关键词:传统村落;圩堤式遗址;保护;利用
从20世纪80年代起,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进入21世纪,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被蚕食、解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对此国家有关部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至2023年,我国已有8155个村落分6批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其中江苏仅有79个。江苏根据本省的情况,先后公布了7批江苏传统村落名录,共计554个,宿迁有13个。在宿迁地区传统村落中圩、堤居住遗址最具地域特色。加强对圩、堤古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对于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圩、堤村落特色价值解读
(一)历史发展悠久
宿迁人类居住环境有圩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2010年,经南京博物院考古发掘,在泗洪顺山集发现了距今8000多年的环壕村落遗址。环壕平面形状近椭圆形,东西长约230米、南北长约350米、周长近1000米。鉴于该环壕是整个淮河下游发现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环壕遗迹,故被学术界誉为“天下第一壕”[1]。2018年,宿迁市博物馆在沭阳桑墟吕台遗址,勘探发现西周至汉魏时期的环壕遗迹,南北宽115米、东西长140米、周长约500米[2]。此外,在宿迁的秦汉下相城遗址、汉代凌城遗址、东晋宿预故城遗址以及泗洪古汴河畔的隋唐马胡城遗址的四周外围都发现有壕沟遗迹。这种防御性建筑形式,在传统村落的营造格局中以圩沟(塘)的形式继承下来,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二)聚落规模庞大
在宿迁境内,冠以“某圩”或“圩子”的地名可谓是星罗棋布。根据同治年间《宿迁县志》记录,以当时境内集镇为中心,就分布了88个圩寨。至20世纪80年代初,当地民政部门通过地名普查,发现境内尚有185个自然村落和生产大队以“圩子”作为地名[3]。这些庞大的村落体系,基本反映了宿迁在黄泛地区营建村落的主要形式,为我们研究苏北地区的传统村落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另一类堤坝式传统村落也是宿迁境内分布较广的民居形式,这些村落的地名都带有堡、营、浅、坝、台、堤、埝、湾、口、闸等字义,这和宿迁境内的古黄河、中运河、六塘河、民便河等水系工程建设相关,先民们依堤而居、以水相伴。
(三)建筑风格独特
圩寨村落多数在水位较低的平原地带建造,圩子的大小与形状因村而异,一般面积在5万至10万平方米之间。在宿迁境内多数以圆形与椭圆形为主,也有连环形与花瓣形的,还有在两条河道之间建堤中圩的,有的较大村落还修筑大小双重圩等。圩沟宽度一般在15米左右,深3至5米。圩塘除有防御功能外,还为村民的生活带来便利。村民将开挖圩沟的泥土用来垫宅筑围,以防水患。身份越高的人家,宅基就垫得越高越大。村舍格局一般坐北朝南,前后排列有序,多数呈井字形布局。村内四巷通达,主要通道连接圩门,犹如世外桃源。堤埝类村落呈线形分布,选择交通要道与河口津渡等节点安营扎寨,堤上堤下错落有致。这类传统村落自然环境优越,视野开阔。在宿迁市湖滨新区皂河七堡村与龙岗村一带,古黄河、京杭大运河、骆马湖隔堤相望,生态环境与居住环境风光宜人,传统的民居房屋布局合理,保存得也较好。从宿迁已入选的双河、仲楼、刘圩庄、林苗圃、李口八堡、新袁堆上组、新袁三岔、爱园梨园、临河云渡、龙集尚咀、天岗湖西马庄、王官集唐圩、卢集郝桥13处江苏传统村落看,其中有8处属于圩、堤型古村落,它们具有浓郁的水乡风貌。
(四)经历战火洗礼
圩寨是村民们安身立命的居所,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圩子主要起到抗击外来侵扰的作用。宿迁从清末至民国时期,匪患四起。在官方的支持下,各地都在村落周围开挖圩子,修筑圩墙,还在四隅建起瞭望台与炮楼。兵匪来袭时,附近小村的亲友都会躲进圩寨避难。在黄河故道数县交界地区,匪患尤为猖獗。沿线圩子多以“义”字取名,如义勇、崇义、聚义、仗义、信义、忠义、义合、义保等;还有取保全、保安、集生、守望、一心等圩名,这些圩名都体现了乡民们同仇敌忾,不畏强暴,见义勇为的抗匪精神。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宿迁地区的圩寨也经历了战火的洗礼。最具代表性的是1946年12月,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与国民党第六十九师在侍岭乡吴圩村展开“人和圩围歼战”,敌军师长戴之奇自杀毙命[4]。陈毅军长闻讯后欣然写下:“敌到运河曲,聚歼夫何疑?试看峰山下,埋了戴之奇!”[5]当时戴之奇的指挥部就设在圩内一家姓吴地主的宅院里。这些烽火岁月的动人故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红色的印记。
(五)传承宗亲文化
村落是以农业生产者为主的定居场所,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个或几个家族的根据地。笔者查阅宿迁圩、堤村落遗址,发现村名往往多以族姓定名,如张圩、陈圩、陆圩、王圩、李圩、唐圩、卓圩、刘圩、苗圩、戚圩、吴圩、牛刘圩、周李圩、张朱圩、董坝、高埝、宋埝、赵埝、盛老堤、刘口、阎口、魏口、王家营、叶家营、卢营,等等。这些村寨建置的时间多为明清时期,大部分延续至今。例如,皂河镇古黄河北岸的王营村,据江苏省宿迁市皂河镇王营村的《王氏族谱》记载,自明永乐间,始太祖全靖公以武功授邳州卫镇抚职,嗣后三世祖王用以功升指挥使,世代袭爵,直河太潢堤北葬三至八世祖墓茔。其后数百年王氏后裔一直耕耘于此。从民族学研究角度来看,村落是人类生产、生活、居住和进行各种活动的场所,体现为聚族群体性和血缘延续性特质,是血缘关系、亲缘关系与地缘关系高度重合的社会单元,在民族团结与国家振兴中发挥巨大作用。
(六)见证运河发展
宿迁是京杭大运河沿线重要城市之一,千百年来,境内的漕运航道多次变迁。元朝至明末,以选择自然的黄河故道“借黄行运”。明万历年间起,为避黄河淤塞与凶险,开始实行“避黄行运”,在宿迁皂河西开挖直河(现在的阎河),北接邳州的泇河,史称“泇运河”。清初先后开挖了皂河、支河、中河等,形成了现在京杭大运河宿迁段,又称“中运河”,全长112公里。在治理黄河故道与开挖人工运河中,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修筑了绵延千里的河防堤坝。在宿迁境内可记载堤坝的村落很多,主要分布在直河故道、中运河航道、六塘河与古黄河两岸。明清时期,宿迁的直河比较密集且保持传统村落风貌的,有阎集村、高埝村、王营村、八井村、朱海村、牛角淹、月堤湖、龙岗村、七堡村、支口镇、九龙湾、洋河滩、车路口、古城山等,这些村落保存着丰富的河工遗存与活态的非遗文化。
二、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圩、堤式传统村落是苏北地区具有浓郁色彩的聚落群体。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不少问题,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尝试解决。
(一)明确传统村落认定标准
江苏省在遵照中国传统村落认定标准的同时,结合本省实际出台了《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办法》,明确省级传统村落的认定标准为符合选址与布局、历史建筑与传统建筑、重要历史遗存、传统技艺与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5个条件之一即可[6]。对比国家层面的认定条件,江苏省更加强调传统资源的“代表性、独特性或区域影响力”。前文提到的圩、堤式村落符合认定标准,其历史禀赋与价值取向也具有可持续性。只要我们掌握了传统村落的认定标准,在充分挖掘其传统与特色方面,就能避免“身在宝山不识宝”的尴尬局面,让更多、更好、更有地域文化的传统村落入选保护名录。
(二)增强传统村落保护意识
江苏各地在传统村落普查工作上收效还不够显著,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传统村落保护意义缺乏认识。一些地方把选报传统村落名录看成一种经济负担,认为会给新农村建设带来麻烦,在申报工作上往往避重就轻,浮于表面,导致大量有保存价值的传统村落得不到有效保护。例如,宿迁市宿豫区大运河左堤的车路口村是一处具有地标性的传统村落,它位于中运河与六塘河之间,周边分布有顺河大营、四草坝、宿迁船闸遗址、永济桥遗址等重要古迹。历史上是南来北往的交通枢纽,乾隆六次“南巡”,每次由顺河大营至永济桥视察河务都驻跸于此,而这处重要的传统村落并未得到有效保护。
(三)持续做好传统村落调查工作
深入持续地开展田野调查工作,是我们做好传统村落保护最为关键的基础性工作。调查方法可以借鉴文物普查与考古调查工作经验。除查阅地方志与地名普查资料外,还要征访本地区的文史、水利、民政、考古等方面专家的意见。每到一处古村落,都要认真细致地勘察四周环境,召开群众座谈会,了解村情村史。对选址和格局是否具有传统特色、民居建筑风貌是否完整、有无非物质遗产活态传承等,作出客观真实的评估和记录。
(四)健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制度
在国家和省相关政策基础上,市县政府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以促进古村落的保护工作。例如,建立市县两级传统村落普查档案制度,将每处传统村落的调查资料分单元收集起来,建立一套完整的遗产清册。又如,建立市县两级传统村落评审制度,在分类分级申报中,除组织相关部门的专家学者到现场认定外,还要广泛地征求当地群众意见。
三、传统村落利用策略
近年来,针对如何做好传统村落开发利用问题,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改善民居、美化环境、开发旅游、健全法规、血缘乡愁、非遗文化等议题上。传统村落作为具有多重价值内涵的活态文化遗产,由于地理环境、村落类型、级别特质等因素的差异,在实际操作中应该依己所长,因地制宜。
(一)圩寨式村落的开发利用
宿迁圩寨式村落分布广泛,且多数保存较好,但在乡镇规划建设中得到开发利用的村落很少,没有很好地打开局面。已开发的比较成功的范例有宿城区唐圩村与刘圩村两处。这两处村落在保持原有的格局风貌上,注重圩塘与花木美化,合理安排菜田植物栽培,打造农家田园风光,增添乡村水韵色彩;对老圩里的村舍改造实行翻建、改建、插建,对老圩以外的民居实行扩建与新建,更加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对圩寨保留的古井、古树、牌坊石刻、土地庙石刻与农耕石刻等,都进行重点保护与展示;在圩区内增设民俗体验区与村史乡情陈列室,让广大村民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这些经验值得其他村落学习推广。此外,可以在深入普查的基础上,对所有的圩寨式村落进行评比,按照国家与省级的认定条件,分为优、中、劣三等,把优等村落列入重点保护与开发项目。例如,宿城区龙河镇乱庄圩就是一处优等的圩寨村落,两条圩沟形似并蒂的寿桃,把东西二圩紧密串联,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300米,周长约1600米。这处多姓组成的大村落保存完整,四周绿水环绕,圩内至今保存古井4口,值得加以开发。
(二)堤寨式村落的开发利用
苏北地区堤寨式村落一般都借助于国家大型水利工程,把房屋建造在大堤之上。宿迁境内主要集中在古黄河、直河、中运河、六塘河等沿线的堤坝台地,以古黄河缕堤与遥堤村落分布最为密集。这些村落自然环境优越,视野开阔,因为河流冲击,形成高差起伏的地貌,地层以砂质泥土为主,便于蔬菜与花果的培植。宿迁近年来开发利用的代表性的堤寨式村落有宿城区蔡集邓庄村、宿豫区双河里和林苗圃、泗阳李口的八堡村和新袁三岔村等。这些村落在改善现代民居生活环境的同时,又大力发展花圃果园等产业,营造了一处处融观赏采摘、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种植基地。值得注意的是,在大运河风光带与古黄河风光带建设中,应该加强对沿线重要节点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例如,宿迁支口镇至皂河镇两河夹缝地带,是堤坝农庄比较密集的地段,河工遗存与民俗文化尤为丰厚,对研究中运河的历史变迁具有活化石的作用。自黄河侵泗以来,宿迁境内留下了许多黄泛缺口,形成了一处处宽阔的湖塘水域,黄水退却后,人们又在近水的高滩地上新建村庄,世代在此耕作生息,这种传统的“理水思想”与“风水观念”造就了大批高滩式村落。自2021年起,宿迁在宿城区西片古黄河沿线进行生态旅游及水环境修复工程,将朱海、牛角淹、月堤湖等景区串联起来,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是城区开发旅游资源所取得的较成功范例。但在规划建设中,有许多以水相伴的民居被拆迁,改变了原有的人文风貌,失去了原有炊烟袅绕、鸡犬相闻的农庄氛围。因此,在项目规划中,应该多兼顾民生民俗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对主要的堤坝村落应予保留,维护村落周边环境的原有风貌。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政协文史委,江苏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政协宿迁市委员会.江苏文明之根:顺山集文化[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21:65.
[2] 宿迁市博物馆,宿迁市文物研究所.江苏沭阳吕台遗址考古勘探和试掘简报[J].东南文化,2019(5):32.
[3] 王晓风.从地名研究的角度谈宿迁传统村落保护[J].宿迁历史文化研究,2020(12):53-54.
[4] 王立新.宿豫文史资料选编:第一卷[G].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8):171.
[5] 张亚东.沐浴党史光辉·追忆宿北大战[N].宿迁日报,2021-05-30(2).
[6] 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办法[EB/OL].(2017-09-30).http://www.jiangsu.gov.cn/art/2017/9/30/art_46143_6092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