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路径研究

2024-07-06 16:12:30张倩赵河张海定
河南教育·高教 2024年5期
关键词:教育体系河南省

张倩 赵河 张海定

摘 要: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任务。应从创设制度激励环境、推动各类教育融通发展、实施社区教育创新发展工程、实施老年教育效能提升工程、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工程、加快发展“互联网+”终身教育等方面入手,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推动河南省终身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河南省;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多次提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健全继续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加快建设书香中原、学习型社会。从国家和河南省的政策上看,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国之大计、民生之本、强国强省之基,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任务。

一、河南省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发展现状

(一)政策供给不断优化

近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7—2020年)》,河南省教育厅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老年教育、社区教育工作实现了省级层面的政策突破。

(二)组织体系持续完善

目前,河南各省辖市以及济源示范区已成立社区大学16所、县区级社区学院82所、乡镇(街道)社区学校1096所。以省开放大学为龙头、市级社区大学为骨干、县级社区学院为主体、乡镇社区学校为支撑、村级社区居民学习点为基础,覆盖城乡的五级终身学习服务网络更加完善。

(三)示范效应更加显著

河南省各级示范性单位,立足当地特色,勇于实践探索,郑州市、新乡市等地已将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纳入教育专项督导,郑州市、周口市等地设立了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专项经费。其他各地市也纷纷总结先进做法,交流推广经验,相互结对学习,带动了全省各地的共同发展。

(四)品牌内涵逐步深化

目前,河南省已经培育出了51个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264个省级品牌项目,以及436位国家级和省级百姓学习之星。比如,新密的超化吹歌项目,不仅登上了全国舞台,还走出国门受到俄罗斯人民的好评。

二、河南省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差距

部分相关部门对终身教育理念认识不足,思想仍局限于传统的、正规的、封闭的学校教育模式,对发展终身教育、老年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不够重视,支持力度不强。

(二)顶层设计不到位

河南省尚未颁布终身教育方面的地方法规和文件,不同教育阶段之间的衔接不够畅通,不同教育类型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以不同方式获取的学习成果得不到有效认定和转换,人才成长的“立交桥”还缺乏顶层设计的支持。

(三)保障措施力度不够

政府统筹管理的体制相对不健全,没有专门负责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机构和部门。各相关部门的终身教育责任没有明确界定,尚未形成共享机制,缺乏协调机制,没有出台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办学机构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大多数地区尚未建立常态化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经费筹措保障机制。

(四)师资队伍力量单薄

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农村成人教育专职教师数量有限,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编制、职称问题尚未妥善解决。兼职教师队伍、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急需提高。

(五)地区发展不平衡

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经费投入总量不足。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教育资源分布、受重视程度的影响,各地市推动终身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进度和效果存在较大差距。

三、河南省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建设路径

以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为目标,以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型城市为重点,以政策保障、组织保障、经费保障、人才保障、资源保障为支撑,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社区教育创新提优工程、老年教育内涵建设工程、学习型组织培育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带动河南省终身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一)创设制度激励环境

推动各地出台终身学习激励政策,让参与继续教育的学习者有更多参与社会建设、享受社会公共服务、展示个人学习成果的机会和平台。完善学分银行制度,制定各类学习成果认定标准、学分标准、学分累积办法,推动各类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探索开展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全民学习需求与能力检测。制定终身教育各类机构的建设标准与质量评估标准,推进终身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建立终身教育从业者资格标准体系,推动终身教育从业人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构建终身学习资源配套体系,推动终身教育的均衡发展。推动终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升终身学习的品质。

(二)推动各类教育融通发展

拓宽高中阶段后的学历教育渠道,完善招生入学、弹性学习及继续教育制度,打通各种教育交互渠道,使学习者有多种方式成长成才。大力推进中高职衔接、普职融通,逐步扩大高等院校招收有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转换专业机制,允许学生在具备相应条件的前提下灵活地转换专业。支持学生跨机构、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并获取学分,丰富学习路径、方式方法的选择。

(三)实施社区教育创新发展工程

实施以社区教育机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优质资源建设为重点的社区教育创新发展工程,解决难点痛点,夯实工作基础,推动河南社区教育大提速大发展。把发展社区教育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区建设整体规划中,在规划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时统筹考虑社区教育的需要。建立完善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满足各类居民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加强社区内各类资源统筹、共享和服务联动,扩大社区教育资源和学习场所。引导高等院校、民办教育机构、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教育,培育多元化办学主体,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

(四)实施老年教育效能提升工程

结合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养老机构与老年教育资源对接整合,实现养教合一、教育养老。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引导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老年教育机构,扩充老年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与形式,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学习需求。明确各级老年教育机构的定位,着力建设百姓家门口的老年学习场所,实现优质资源分布均衡的梯度性体系,形成具有河南特色的老年学校运行体系。实施“适需导向”“引领导向”的课程内容分层机制,到2025年形成针对不同阶段老年人不同学习需求的课程体系。

(五)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工程

开展学习型城市监测评估工作,提高学习型城市建设质量和水平,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创新发展。到2025年,各省辖市和县级市(区)全部纳入学习型城市监测工作。将学习团队作为社会学习组织创建的重要抓手,形成大量形式多样、发展活跃的学习团队。建立团队领袖培训制度,每年开展不少于2000人的团队骨干培训。不断创新社会学习组织形态,积极推广网上学习圈、技能人才工作室、班组学习等正式或非正式学习组织,促进全民学习。深入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广泛开展学习型城市、乡镇(街道)、企业、社区、家庭等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调动全民终身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型社会建设水平。

(六)加快发展“互联网+”终身教育

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终身学习服务,以河南终身学习网、河南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为基础,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部门、行业和社会等各类学习平台的作用,使终身教育公共服务方式更加多元,线上线下结合更加紧密,教育服务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城乡居民享受到更加公平、高效、优质、便捷的教育服务。开展数字化学习技术应用培训,提高城乡居民的信息化素养和在线学习能力。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终身学习,加快形成以开放、共享为特征的终身学习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海定.“十四五”河南社区教育发展构想[J].中国成人教育,2021(7).

[2]张红延.学习型社会建设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融合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20(3).

[3]孟繁宗,姜玉荣.应用型本科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2021(17).

责编:初 心

基金项目:2021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重点项目(委托课题)“关于河南省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政策与实践”(编号:ZJA21025)

作者简介:张倩(1973— ),女,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终身教育、职业教育;赵河(1978— ),男,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终身教育、高等教育;张海定(1969— ),男,郑州市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中心教授,研究方向为终身教育、成人教育。

猜你喜欢
教育体系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视角下的高校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东方教育(2016年3期)2016-12-14 13:05:02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科教导刊(2016年29期)2016-12-12 07:17:4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科教导刊(2016年28期)2016-12-12 06: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