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导向性,打造“人”与“物”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2024-07-06 03:35:05纪明媚
公关世界 2024年9期
关键词:人体工程学

纪明媚?

摘要:针对学生学习内驱力不足,课下学习有困难;人体数据不熟悉,空间尺度感较差;设计注重美观性,忽视功能性,理论与实践之间难以转化等教学中的“痛点”问题,对《人体工程学》课程实施创新改革。教学团队从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评价改革3个方面开展了创新,翻转了“教”与“学”的维度,以学生为中心,形成了全新的实践导向性、“人”与“物”相融合的教学模式。通过以上创新改革,《人体工程学》课程在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基本解决“痛点”问题,让学生有更深入、更实用的学习经验,为他们将来的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人体工程学;实践导向性;人与物相结合

引言

《人体工程学》主要学习的是在特定的工作条件下,研究人体的生理、心理等多个方面的各种因素,人与机器以及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如何将工作效率、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结合起来的一门学科[1]。开设《人体工程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尺寸意识和理性思维方法,通过基本法则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与物、人与人及环境的互动关系,并掌握其基本原理。使学生在未来从事室内及景观园林设计时,能够培养出以人为本、理性思考的能力。

一、《人体工程学》课程中的“痛点”问题

(一)学习内驱力不足,课下学习有困难

本课程开设在环境设计专业大二上学期,很多学生还处于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衔接有困难的阶段,对环境设计专业需要掌握的基本设计知识和职业素养存在迷茫性;经过大一一年的学习测评,学生对考试课考查课以及学分组成较为在意,对课程学习抱有较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

(二)人体数据不熟悉,空间尺度感较差

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及作业情况反馈,学生会在记忆和理解人体的各个部位尺寸、空间尺度方面遇到困难。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来理解人体数据和空间尺度的关系。

大多数学生会在人体数据的三维空间布局上感到困惑。他们无法准确地估计和表达不同家具或建筑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这会直接影响他们在学习人体工程学和相关设计领域时的平面解读和空间设计能力。

(三)设计注重美观性,忽视功能性,理论与实践之间难以转化

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是一门艺术,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更是为了创造美感和舒适感。设计的根本目的是给人类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因此,设计的第一原则就是功能性。

然而现实学生课堂表现及作业中表现出过分注重设计的美观性而忽视了功能性,这直接导致产品或空间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这主要是由于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不能相互转换造成的。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痛点”问题解决方法

(一)创新思路

针对教学“痛点”问题,教学团队从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评价改革三个方面开展了创新,翻转了“教”与“学”的维度,以学生为中心,形成了全新的实践导向性、“人”与“物”相融合教学模式。

在“新文科”建设的指引下,立足于学生主体地位,着眼于教学的“痛点”,以实践导向性、体现课程特色为目标,实施课程重建。转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入实践性引导思想,推动“超星学习通”“智慧教室”“教学互动软件”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结合,使学生的学习从“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拓展,形成“线上线下”“课内外”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2]。

(二)实践导向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实践导向性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实践、体验和应用的教学模式。其突破了传统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局限,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实践导向性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积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实践导向性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从而更好地实现知识的建构。

2.终身学习理念。终身学习理念强调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实践导向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3.能力本位教育。能力本位教育强调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导向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4.情境教学理论。情境教学理论认为,学习应该发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通过参与实际活动,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提升。实践导向性教学注重创设实践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三)“人”与“物”相融合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模式构建中,将“人”与“物”相融合的教学理念作为核心。这一理念源于对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现状的深入分析,旨在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效果。

“人”与“物”相融合的教学理念强调以下几点: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设计中,关注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人体工程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理念强调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多媒体等,将实物与虚拟资源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引入实际工程项目,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综合素养。

3.教学理念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建立以过程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需求,灵活运用“人”与“物”相融合的教学理念,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通过改革与实践,期望提高人体工程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做出贡献。

(四)具体实践方法

1.重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实现“四融合”:跨学科知识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课程特色融合。

(1)跨学科知识融合。不拘泥于本课程学习,实时引入多学科知识。人体工程学涉及生理学、解剖学、环境学、人体测量学,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跨学科知识融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个领域中获取全面的进步,并培养了一系列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理论与实践融合。在课堂中共同学习人体测量学知识,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人体数据测量,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对人体尺寸数据也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将数据应用到后续家具设计、空间设计章节中;学习人体工程学与无障碍设计应用章节时,组织学生到医院、商场、高铁站、马路等公共场所进行无障碍调研,并制作调研视频课堂汇报,锻炼学生观察生活、应用设计规范做实用的设计;在人体工程学与居住空间设计应用章节,引入实际案例,用真实户型进行平面图设计,侧重讲解真实工程项目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本课程。

(3)课程特色融合。人体工程学课程注重实际应用和实践经验,学生经常会参与实际项目、案例研究和实地考察,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设计和工程问题中。由于人体工程学涵盖多个学科领域,其课程特色还在于整合生物学、工程学、测量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以突显其在跨学科领域中的独特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2.改进教学方法

(1)问题驱动教学。通过提问和寻求答案,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例如,在人体工程学概述章节,提出一个实际的人机界面设计问题,如插排使用时插口不能全部使用、播放建筑入口空间设计不合理的视频等,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

(2)案例研究。选取一些实际的人体工程学实例,请同学们进行分析,并给出改善方案。列举生活中人们经常遇到的生活场景,这有助于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案例研究,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把学生从被动地学习变为积极地学习,培养了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基于人体测量学的项目学习。组织学生成立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人体工程学测量项目,掌握人体结构尺寸、功能尺寸、人体测量点和测量原则,理解人的各种感官与环境的关系。从问题提出到解决方案设计,以及最终的展示和讨论。这种方法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和创新。

(4)来宾讲座和实地考察。邀请专业人士或者选取成功人士视频来讲解他们在人体工程学领域的实际经验。组织学生实地考察项目,例如,人体工程学及无障碍设计章节,组织学生实地调研无障碍设计,在此基础上,对设计进行研究,并对其优点和不足进行分析,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本课程的内容。

(5)设计挑战。定期组织设计挑战比赛,鼓励学生个人或团队合作,进行家具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的人体工程学问题,在课堂中进行赏析,并评选出最佳设计方案,互相学习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6)讨论和辩论。组织课堂讨论和辩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和见解,例如,讲解完人体工程学与家具设计应用章节,学生分组讨论电脑座椅设计的注意点,在人体工程学概述章节学生辩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体工程学问题,激发思考和深入讨论。

(7)翻转课堂教学。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为主,依托线上教学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在线下课堂上进行讨论、方案分析和专题汇报,从而对学生掌握教学要点的情况进行监督,达到线下教学翻转课堂的效果。本课程的信息化教学采用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通过超星平台同步课堂的直播功能和电脑录屏软件制作课程教学视频,同时建立课程页面、章节教学页面等。学生可在上课规定时间进入章节页面进行学习和讨论。同时,还可以利用超星学习通的讨论区、同步课堂等功能,为同学们提供指导和解答。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使《人体工程学》课程更具吸引力和实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人体工程学原理。同时,这些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改革教学评价

引入综合评价方式,新文科的评价机制要灵活平衡个性化与标准化,本课程依托超星学习通完成考勤、课堂发言和客观题考核,保证了数据的客观准确;针对期中和期末考试设计了考核量表,保证了标准一致[3];特设实践成绩环节,课程项目的成果、实际操作的表现、团队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评估考核,强调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通过真实案例和项目来评价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体现课程特色。

三、效果与推广应用

(一)效果评估

1.学生成绩普遍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

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创造力和交流能力。据统计数据显示,统计人数210人,71%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87%的学生实践锻炼能力显著增强。期末试卷改革班平均分数和卷面及格率均高于传统班级,学生对课程满意度较高,对任课教师的评价也很高。

2.“人”与“物”相融合,设计作品优化

《人体工程学》课程改革取得成功,使学生的空间尺度感增强,设计的作品更符合人体尺度,提高了设计的实用性和舒适性。设计作品不仅在外观上吸引人,更在使用过程中考虑到人的身体特征和动作,有效融合了人体工程学的原理,深入了解人体尺寸在产品与环境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参与学校各类比赛,并获得多个奖项。

3.实际应用能力提升,实践技能全面提高

学生通过实际项目和案例研究,增加了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应用人体工程学原理的机会。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空间尺度感知,确保设计与用户的实际需求相契合,提高了实际应用能力。设计作品参与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学生通过实际测量、数据分析等实践活动,全面培养了实践技能。这使他们不仅能理论上理解人体尺度感,还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际设计和调整。学生可以从专业实践中汲取知识,更好地理解人体尺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并且支撑毕业设计。

(二)推广应用

通过成功的课堂创新并推广人体工程学课程,可以提升专业和学校在该领域的学科声誉;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成果有助于吸引更多学生和研究者参与该领域的学术活动;推广创新成果有助于培养更多跨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应用人体工程学原理,为跨领域的工作提供更多可能性;推广人体工程学课程创新成果有助于提高社会对人体工程学的认知和理解,社会将更加关注产品和系统的设计是否符合人体的需求,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结语

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使他们在掌握人体工程学基本原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应对实际问题。此外,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也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和公正。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引导活跃度不高、参与感不强的学生,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要进一步提炼、深化和拓展教学改革创新,争取全国一流课程。

本文系2023年校级课堂教学改革一般项目《〈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3JKT051)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力卓.浅析我国发展人机工程学的必要性[J].技术经济,2003(11):56-57.

[2]韩中.“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以《统计学》国家精品在线课程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06):169-172.

[3]方小青.基于“12345”模式的教学创新——以湖南省线下一流课程“综合英语(3)”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15(05):91-96.

(作者单位:南通理工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

猜你喜欢
人体工程学
室内设计与人体工程学的关系探索
居业(2017年1期)2017-05-20 18:31:15
基于人体工程学的大学生宿舍创新与设计
居业(2017年1期)2017-05-20 08:01:17
人性化设计在产品设计中应用
人体工程学在船舶内装设计中的应用
广东造船(2017年1期)2017-05-04 12:28:36
轿车空调对人体体表温度影响效果研究
人机工程学在机械设计、制造中应用的必然性
浅析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与影响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8:27:30
基于人体工程学的仿人机械臂构型
浅析人体工程学在服装三维空间形态中的应用
戏剧之家(2016年14期)2016-08-02 13:19:13
简易护理床的设计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3期)2016-02-26 20: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