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智萍 郑宇 王子青
摘 要:近年来,香橼作为一种药食兼用的水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主要针对临翔区圈内乡细博村香橼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总结,分析了细博村香橼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香橼的繁殖、移栽、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环节,以期能够有效提高香橼种植管理水平,提高香橼种植的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细博村;香橼;栽培技术
香橼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枸橼或香圆的成熟果实[1]。以果实鲜食或入药,是一种药食兼用的亚热带、热带水果,可宽胸理气、下气化痰,主治胸腹胀满、气痛咳嗽、气逆呕吐等症[2]。随着香橼产品在医药领域的应用逐渐扩大,需求量不断增加[3]。但由于科学管护水平低,香橼产量低、果品品质参差不齐,中低品质的果实所占的比率较高,不能充分发挥和体现当地良好自然气候条件对香橼生长应有的优管优质的种植效应。针对这些问题,为种好管好和提高香橼产量品质,增加农户经济效益,有必要针对细博村香橼生产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香橼生长发育特性和科学试验结果以及生产实践摸索,因地制宜对香橼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作系统的总结。
1 存在问题
1.1 管理粗放,技术不到位
由于不懂香橼种植管理技术,大多数香橼管理不施肥任其自然生长,或施肥不平衡、不合理;病虫害防治不到位,或农药使用量大,不规范的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和果品质量安全问题;果树整形修剪基本是一个盲区。管理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很大。
1.2 对香橼的生长特点认知不足
香橼性喜湿润温暖、光照良好的气候环境,怕霜冻,不耐寒,冬季最低温度要求在5 ℃以上。是浅根性和喜肥性树种,其生长发育需要肥沃的土壤和良好的水肥条件,不耐干旱。细博村种植香橼的地块几乎全都是山区、半山区坡地,山地立地条件差,坡陡土薄,水土流失,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低,养分缺乏,干旱季节缺水严重,缺乏灌溉,缺乏相应的培土改土保水措施,劳力、有机肥料、秸秆覆盖等投入不够,落实不到位。
1.3 部分种植户对发展香橼的认识不足
香橼产业是细博村新发展的产业,栽培历史短、效益优势尚未发挥,群众的意识参差不强,认识不到位,一些干部群众发展的积极性不高、信心不足,尚未把香橼的发展真正从思想上、投入上、精力上当作一项可以脱贫致富的产业来对待。
2 香橼树的繁殖方法
2.1 扦插
扦插可用沙床扦插、营养袋扦插或盆插,一般在4—6月选二年生粗壮枝条,长度15~20厘米,剪去叶片,只保留叶柄,插前可用生根粉、萘乙酸或吲哚乙酸等生长激素处理插条,促进生根。扦插深度5~7厘米,插后盖遮阳网使其处于半阴半阳状态,管理中需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每天叶面喷水1~2次,1个月左右即可生根成活。
2.2 嫁接
嫁接繁殖可用枸橘、酸橙或柑橘类橙子的2~3年实生苗为砧木。于3—4月,也可在5—7月,采用切接或靠接方法,选择一年生带3~4个芽生长健壮枝条,去叶片留叶柄,接好后浇透水1次,易于成活(图1)。
2.3 种子繁殖
每年冬季选自然成熟的果实,取出里面的种子,洗净晾干后即可搭棚播种;或将种子用湿沙层积贮藏处理,翌年春季播种[4]。播种时,苗床做畦,床土平整,疏松肥沃,按行株距30厘米×12厘米开沟点播,然后覆土、浇水、盖草。在苗床上培育管理2~3年后即可进行大田定植(图2)。
3 香椽树优质高产栽培管理
3.1 移栽定植
挖穴定植时先去除杂草,按株行距2米×3米规格开挖,每亩定值110株。穴口长宽各50 ~60厘米,深40厘米左右。每穴先施腐熟有机肥10~15千克,然后施普钙1千克,普通复合肥0.5千克拌少量土混匀,最后盖一层5~6厘米厚的土,等待移栽。定植时理顺苗木根系放入定植穴内,覆土轻压,浇足定根水,用秸秆落叶进行树盘覆盖。
3.2 加强土、肥、水管理
3.2.1 土壤管理 有以下几项内容:
(1)中耕除草:香橼树每年要进行2~3次中耕除草。中耕除草要结合施肥埋入秸秆、土杂肥、绿肥、青草等,熟化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图3)。因香橼根系有分布不深,根系多横向生长,主侧根入土浅的特点,中耕时要浅耕,注意不要伤到根系,以免影响香橼的正常生长。树冠滴水线内适当浅耕,滴水线外适当深耕。
(2)合理间套作:香橼树土壤的管理可以通过合理间套作豆类、蔬菜、牧草、小麦、瓜类、薯类等矮小作物,通过对间套作物进行追肥、除草、松土等方面的管理,结合耕翻土壤、秸秆还田和树盘覆盖,逐年提高土壤肥力(图3)。
3.2.2 肥料管理 香橼幼树期施肥,抽发1次梢施2次肥,第1次在发梢前15~20天施用,第2次在新梢长1厘米时施用,每次每株施尿素0.2~0.3千克或对水浇施腐熟人粪尿;结果树施肥应坚持“有机肥与化肥配合,重施基肥,早施果实肥”的原则。追肥要结合中耕除草,因此追肥次数和时间与中耕除草的次数和时间相一致。果实膨大期施用磷肥和钾肥有助于提高果实品质,壮大果实。树势弱的可酌情补充施用尿素0.1~0.2千克,促进树势旺盛。同时如果条件许可,在第一、二次施肥中均可施用有机肥与相应的化学肥料混合施用,贫瘠土壤施用有机肥多多益善。最后一次冬季追肥是待香橼将采收完后,每株施有机粪肥5~10千克和过磷酸钙0.25~0.5 千克,为来年的高产做准备。
红黄壤容易缺乏硼、锌等养分,挂果后的香橼树还应因地制宜补施硼、锌等微量元素肥料,按每株10~15克施用或开花坐果期进行根外喷施。
3.2.3 水分管理 细博村降雨量较大,成年香橼树根系较发达,本身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一般非极端干旱无需灌溉,但临沧干湿季分明,每年3—5月旱情较重,贫瘠山地红壤保水蓄水能力弱,新植的幼树根系少而弱,抗旱能力差,有灌溉条件的地方,要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而且春季正值香橼树开花坐果,是对水分比较敏感的时期。水分的多少决定香橼树发芽、抽枝、开花授粉的质量。
3.3 科学整形修剪
香橼生产中树形一般宜选用自然开心形和变则主干形。主干上选留3~5个不同生长方向的枝条作为主枝,然后逐年在主枝上培养副主枝、侧枝等结果枝组。为便于管理和树体平衡,应将树体高度控制在3米以内。
幼树期以整形培养树枝骨架为主,因香橼树发枝力较弱,生长期要少剪轻剪,尽量保留较多的枝叶,尽快增加树体营养面积。选定3~5个不同生长方向的枝条作为主枝。随着树体逐年成长,留副分枝10~20个,侧枝30~50个。要控制好树形,注意选留的分枝要在不同方向分布均匀,生长比较杂乱和重叠的枝条剪掉或进行拉枝;徒长的主枝、副主枝延长枝要进行中度短截或重短截,其余枝梢轻短截,保留中下部较弱枝梢;短截夏秋抽生的一部分长势较强的营养枝,保留长势中庸的枝条;结果树更新结果枝组应剪除病虫枝、枯枝、交叉重叠枝,不影响通风透光的弱枝可不修剪;通过开“天窗”回缩疏剪拥挤过密的骨干枝,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平衡树体营养,协调树体抽枝与结果相平衡,达到持续丰产的目的;树势衰弱和结果后期要多保留营养枝,有利恢复树势,提高翌年产量。此外,春梢和早夏梢过多会引起大量落果,应在新梢幼嫩时及时、多次、彻底抹除过多枝梢。
3.4 疏花疏果,合理留果
对香橼树进行科学的疏花疏果,合理分布结果枝,可提高香橼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商品率。在香橼树盛花期,将多余雌花和雄花摘去,去弱留壮,每一短枝只留1~2朵花,或待结出幼果后,看幼果去劣留优更为保险。这样既可以减少树体营养消耗,避免营养供应不足所造成的生理落果现象,又可提高授粉成功率,将弱果、畸形果、病虫果摘除,保证香橼果实的品质。疏、留花果量依树龄、植株长势而定,初挂果树尽量少留花果,让其迅速扩大树冠,尽快进入盛产期;生长正常的挂果4年以上的树,一般依树势强弱每棵留果 8~15个。随着果实长大,结果枝要插设支柱。
3.5 综合防治病虫害
细博村香橼树病虫害主要是炭疽病、煤烟病、蓟马、蚜虫、红蜘蛛、介壳虫、潜叶蛾等。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3.5.1 农业防治 通过合理修剪,以去劣留优、去弱存壮、去密留稀的原则合理疏伐,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剪除和焚烧病虫枝叶,及时中耕,清除林内杂草和灌木,消除病虫害的滋生源;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氮磷钾等养分平衡,保证土壤墒情, 增强树体的抗逆能力。
3.5.2 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利用害虫的趋色性,设置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粉虱、叶蝉等,蓝色粘虫板诱杀蓟马、种蝇等昆虫;利用害虫的假死性,如金龟子,清晨或傍晚摇动树干,使其落地后将其捕杀;冬季对香橼树主干主枝涂白,可起到防冻、防日灼、防枝枯病、防害虫产卵的作用。
3.5.3 化学防治 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残留化学农药。防治炭疽病可用农抗120、嘧菌酯、咪鲜胺等药剂;防治潜叶蛾可用阿维菌素、敌百虫等药剂;防治红蜘蛛可用乙螨嗪、阿维菌素、四螨嗪、哒螨灵、哒嗪酮等药剂;防治蚜虫可用吡虫啉等;防治介壳虫可用松脂合剂等药剂。
参考文献
[1] 柳代善.香橼丰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J].现代种业,2005(2):43.
[2] 朱景宁,毛淑杰,李先端.香橼药材品种资源及市场现状调查报告[J].中药材,2006,29(7):53-55.
[3] 刘春泉,李大婧,牛丽影,等.香橼开发利用研究进展告[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7):1-5.
[4] 柳代善,王春龙.香椽丰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告[J].农技服务,2016,33(5):262.
作者简介:黄智萍(1968年—),女,汉族,本科学历,农学高级讲师,主要从事农业中专学校种植类学科的教学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