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竞赛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4-07-05 18:27王阳胡敏马志昊杜小平方宇强
大学教育 2024年10期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学模式

王阳 胡敏 马志昊 杜小平 方宇强

[摘 要]针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借鉴体育界中足球、篮球联赛采用的循环竞赛赛制和娱乐界中明星竞赛类娱乐节目采用的投票PK对决方式,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循环竞赛式教学模式并应用于课程教学实践。通过以赛促学,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为增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提供一种新的教学路径。

[关键词]循环竞赛;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4)10-0059-05

引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课堂将信息化手段融入传统教学,使用雨课堂、学习通、蓝墨云等线上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这虽然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自主学习,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课程使用该模式,一些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学生往往无法在课下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在课上的研讨环节参与度也较低。特别是在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如何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任课教师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赛促学的教学理念主要是指将专业领域的行业竞赛引入课堂教学,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推动学生在复杂多变、具有竞争性质的条件下学习新技能、新知识,引导学生将积极性、主动性运用到课程学习中,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使学生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1-3]。另外,学生具有参赛动力是一种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因为他们渴望被同学、老师认可,渴望知识、成就与被尊重[4]。

本研究借鉴体育界中足球、篮球联赛采用的循环竞赛赛制(如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等)和娱乐界中明星竞赛类娱乐节目采用的投票PK对决方式,将两者和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在国内首次提出循环竞赛式教学模式并应用于课程教学实践,以期通过以赛促学,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为增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提供一种新的教学路径。

一、循环竞赛式教学模式总体设计

(一)分组安排

开展循环竞赛式教学要先根据班级人数进行小组划分。若在研讨课中,教师期望的每组汇报研讨时间为[Tg],课堂总时间为[T],班级人数为[N],则建议分组的数量为[Ng=[0.7T]/[Tg]],每组人数为[GN=[N]/[Ng]]。

分组时总体上遵循三个原则:一是要把学生分成偶数组,二是每组的人数尽可能平均,三是每组学生整体的学习成绩水平尽可能平均。

(二)循环竞赛设计

1. 竞赛流程

第一次课进行教学模式介绍,从第二次课起开始比赛,共设置知识赛和研讨赛两种赛程,组和组之间可采用单循环赛制或双循环赛制进行比赛。

若采用单循环赛制,则赛事总轮次为[Ls=Ng-1];若采用双循环赛制,则赛事总轮次为[Ld=2(Ng-1)]。

教师在第一次课公布赛程,尽可能在授课过程中将每一轮赛程平均分配到各课时。后续教学过程既是知识传授过程,又是比赛对抗过程。

2. 竞赛规则

在知识赛中,基于雨课堂、学习通、蓝墨云等线上平台开展闭卷考核,范围为之前学习过但未考核过的重难点知识。为方便分数统计、减轻教师判卷压力,建议以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有唯一答案的填空题为主。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的某一时段或课间组织学生进行闭卷考试。

在研讨赛中,教师至少提前一周发布研讨题目让学生进行准备。题目数量为小组数量的一半。这就意味着每两个小组会针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准备,促使其提高对研讨课的重视程度,发挥出小组的最高水平。在研讨课中,由准备同一个题目的两组分别进行汇报,汇报时间不超过[Tg],可以采用PPT、表演、舞台剧等多种形式,但不允许“PPT复读机式”讲授。每组汇报结束后,其他小组(特别是有竞争关系的小组)可以对汇报内容进行质询,可以对不同的观点开展辩论,然后由教师进行点评。

3. PK规则

在知识赛中,每组成员的平均分记为该组成绩,每轮次相互竞争的两组进行平均分的比较,较高的一组获胜。平均分的统计由教师基于线上平台数据在课下进行统计,竞争结果可在下次课时公布。

在研讨赛中,两组依次汇报结束,经过质询和教师点评后,所有学生基于两组表现在线上平台进行投票。教师可以酌情将自己的票数设定为5票、10票、15票等。教师选出自己支持的小组后,可以将该组的名字写在一张纸条上,然后先公布学生的投票结果,再公布自己的投票结果。两者票数叠加即为最后结果,则票数多的一组本轮获胜。教师最后可以解释自己投票的原因,给出对两组表现的点评。

4. 积分规则

借鉴足球、篮球联赛中的积分规则,按照胜、平、负进行积分统计,具体积分标准可以由教师视情况设定。对于积分相同的两组,为了区分排名前后,可以视情况设定“小分”积分。比如,可以将每组每轮知识赛的平均分和研讨赛票数进行求和,作为“小分”积分。若两队积分相同,则“小分”较高的小组排名靠前。

5. 奖惩规则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赛积极性和赛事融入度,教师可以视情况设置一定奖惩规则。比如,可以参照小组赛季最终排名,对小组学生的形成性考核成绩进行评定。在有项目支持的条件下,也可以考虑对排名靠前的小组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如发放一些文具、专业书籍、奖杯奖牌等。对于排名靠后的小组,可以安排作业、习题、考试等课程学习任务,帮助这部分学生加深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使其提高学习效果。

(三)学习要求

为了更好地进行比赛,教师还应该适时地给学生提出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要求。

在知识赛中,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课前及时复习总结即将比赛的相关知识;课中注意认真听讲、掌握课程的重难点,赛中遵守比赛规则;课后对比赛中出错的知识点进行反思总结,深化对课程知识薄弱环节的掌握。

在研讨赛中,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课前针对题目进行细心准备,小组内要分工明确、团结协作;课中大胆提问,提高研讨的激烈程度;课后针对未回答出或回答不准确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组内研究,在下次课进行讲解。

另外,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及时总结课程的知识点并反思,建构每一章的思维导图,系统掌握课程知识。

二、循环竞赛式教学模式实施探索

下面以2023年航天工程大学航天概论课程为例,浅谈循环竞赛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探索。

(一)航天概论课程简介

航天概论课程是航天工程大学本科学生的一门通用基础课程,其开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之前,从基本概念、系统原理及航天应用的角度学习航天系统的基本知识,了解航天系统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初步建立对航天系统的整体认识,为下一步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课程共有32学时,按照理论基础与典型应用相结合、总体概述与关键知识点相结合的设计思路,遵循由浅入深的基本原则,设置了基本概念、进出太空、利用太空、太空安全四部分教学内容。

(二)航天概论课程循环竞赛设计

教学班共有56人,考虑分为8组,每组7人,在分组时尽可能让每组学生的学习水平大致相同。为营造比赛氛围,将赛事名称设定为航天概论课程知识争霸赛并制作了相关宣传海报。

比赛共设置知识赛和研讨赛2种赛事。知识赛共有6轮,以课堂闭卷考核形式开展。每组平均分记为该组成绩,赢1场积2分,平1场积1分,负1场不积分。研讨赛共1轮,设置4个研讨题目,每两个组针对同一问题做准备,评委为其他组成员和教师(5票)。现场投票表决,赢1场积4分,平1场积1分,负1场不积分。汇报时间不超过8分钟,汇报时不限形式,但不允许“PPT复读机式”讲授,汇报完接受其他组学生的质询,然后由教师进行点评。

考虑到航天概论课程目前有一些项目经费支撑,因此在奖励设置上,对冠军、亚军、季军以及赛季表现最佳个人分别给予金额不等的物质奖励,如专业书籍、办公用品或生活用品等,在形成性考核成绩上同时给予加分奖励;对于赛季排名靠后的两组,采取加班加点学习的惩罚策略,课后组织单独辅导,认真剖析其排名靠后的原因,督促其掌握薄弱的知识点,在实施惩罚的同时也让其感受到教师的鼓励和关怀。

(三)航天概论课程知识争霸赛开展过程

在课程的第一次课,教师向学生介绍即将开展的航天概论课程知识争霸赛的相关情况,为赛前进行预热。学生兴趣浓厚,充满期待。上课时,明显感觉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学习积极性较高。在后续授课过程中,比赛按照单循环赛制,共进行7轮比赛,比赛赛程如表1所示。课程每周安排2次课,每次课90分钟,比赛基本按照每周一赛进行。

1. 知识赛

在知识赛中,比赛时间为10分钟,一上课就进行比赛。教师在比赛中基于雨课堂平台发布20道测试题,以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为主。比赛内容为前面刚学过的两次课内容,用比赛的形式促使学生课下认真复习所学知识。比赛后,教师基于雨课堂平台后台了解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向学生剖析出错的原因,必要时向学生进一步强调所涉及的知识点。课后,教师统计各组平均分、胜负结果,更新积分榜,在下次课向学生公布,促使学生在下轮比赛中好好表现。

2. 研讨赛

在研讨赛中,教师提前一个月围绕卫星应用的四个关键问题,向学生发布了研讨题目:“有学者称,最先进的遥感卫星能够识别地面车辆的车牌号码,请用定量计算方法说明该说法是否可信。”“阐述卫星遥感、卫星通信或卫星导航在现代战争中的典型应用。”“对比分析GPS、GLONASS、Galileo和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为什么神舟五号时杨利伟的天地通话只有几分钟,而到了神舟十号王亚平却可以进行50分钟的太空授课?”同时,要求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明确的任务分工,准备好后要提前演练,并在汇报中把控好时间,如超时可以直接判负。

经过一个月的准备,各组在研讨赛中均表现良好,体现了较高水平。在小组代表汇报过程中,其他学生认真听讲,通过雨课堂平台的弹幕功能积极参与研讨,比赛氛围热烈。

其中,第1组和第6组的对抗性较强。第1组汇报完后,第6组马上对第1组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其计算过程存在问题,双方展开了激烈辩论。教师此时把控时间,让第6组汇报完结论后再统一讲评。最终,第1组获得了比赛的胜利。整场比赛结束后,第1组、第2组、第7组和第4组获得了最后胜利,拿到了宝贵的4分。

3. 赛季总结

在课堂的最后一次课中,安排了航天概论课程知识争霸赛赛季总结暨颁奖典礼活动。比赛设置冠军、亚军、季军和赛季MVP四个奖项,其中冠、亚、季军分别获得金牌、银牌和铜牌,赛季MVP的则获得奖杯。为营造颁奖典礼氛围而参考电影节颁奖典礼的相关流程,制作了相关的颁奖视频。

在颁奖典礼视频引导下,教师宣布了冠、亚、季军以及赛季MVP的归属并分别为相关小组和学生进行了颁奖,现场气氛热烈。随后,教师公布了整个赛季的排名情况,如表2所示。第6组和第3组排名靠后,后续将由教师单独进行辅导,鼓励和支持他们不断进步。

三、循环竞赛式教学模式实施效果评价

为了进一步了解循环竞赛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教师根据课程实际建立了循环竞赛式教学模式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总体分为3个满意度和11个打分项测评。3个满意度主要包括学生对课程教学和教师授课质量满意度、对循环竞赛式教学模式满意度、对教师师德师风满意度。11个打分项测评主要包括学生是否全身心投入课堂活动中去,课堂活动是否有助于学生学习,课程内容对学生胜任工作是否有很大帮助等内容;每个打分项最高分为5分(表示很满意),最低分为1分(表示很不满意)。

根据教学模式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使用问卷星制作了调查问卷,在课程结束后向学生进行了测评。同时,在调查问卷中还增加了学生对航天概论课程知识争霸赛的评价和意见建议这个必选的填空题,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一些思考,以便为后续循环竞赛式教学模式优化提供更好的参考。

经过调查,56名学生对课程教学和教师授课质量的满意度达到了100%,其中有96.4%的学生为非常满意,有3.6%的学生为满意。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满意度达到了100%,且100%的学生都是非常满意。在打分项测评中,最终平均分为53.8分,接近满分55分。从数据上看,学生对循环竞赛式教学模式实施的满意度较高,取得的教学效果也较好。

除此之外,学生也反馈了一些意见建议,比如可以“增加组员间交流环节,以更好地碰撞出小组思维火花”“研讨赛时间可以适当延长,有些题目需要更多时间让大家讲清楚”等,下一步将结合学生意见建议对循环竞赛式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改进。

四、结语

循环竞赛式教学模式可以将循环赛制、投票PK对决方式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线上平台的利用为循环竞赛式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效途径。相关教学探索和实践表明,循环竞赛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全身心投入课程学习中,提高学生参与度,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该模式可以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一种新的实施路径。

[ 参 考 文 献 ]

[1] 朱玉凯. 地方本科高校环境设计类课程“以赛促学”教学方法探究:以《公共空间设计》课程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 2019,40(17):45-48.

[2] 袁宏香, 于艳华, 娄金丽. 将知识竞赛式教学方法应用到输血医学教学[J]. 继续医学教育, 2020, 34(5):26-28.

[3] 孙钦花, 杨瑞卿. 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在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7):3868.

[4] 郭军明. 竞赛式教学法理论与实践[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4(8):141-142.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综合西班牙语”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护理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利用MOOC优势重塑教学 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
MOOC教学试点学院探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