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2024-07-05 10:57邢俊凤郝广煜范文
大学教育 2024年10期
关键词:学风建设长效机制三全育人

邢俊凤 郝广煜 范文

[摘 要]在分析目前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结合“三全育人”的理念并将其应用于高校学风建设中,构建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风建设,教风、考风促进学风建设,本科生导师制建设支撑学风建设,大学生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推进学风建设,打造专业型、科研型学生社团加强学风建设五个方面,以期形成育人合力,构建育人共同体,从根本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助力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培养学生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三全育人”理念;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4)10-0018-05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学风建设,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高校学风建设进行了论述,指出一所高校的校风和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长。好的校风和学风,能够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好气候、创造好生态。学风建设在高校的发展和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人才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学风建设也是教育、教学的本质要求,是高校的办学之魂、立校之本。巩固齐抓共管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提高学风建设水平是高校的重要任务。

以学生为中心,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加强联动,共同促进学风建设,实现全员育人,完成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从思想政治引领、专业知识体系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和创业指导等方面实现全过程育人。从组织育人、文化育人、课程育人、管理育人、科研育人、心理育人、服务育人、社会育人、实践育人九个方面实现全方位育人[1],以适应新工科、新医科背景下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需求,以期形成育人合力,构建育人共同体,从根本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助力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增强学校培养学生的综合实力。

一、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为发现和总结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课题组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本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四个年级共238名学生中开展了调研工作,主要通过与部分学生宿舍长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开展,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本学院学风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

部分大学生从高中到大学学习的转变过程中,没有很好地保持高中时良好的学习态度,认为上大学是学习的终点,进入大学后学习进入放松状态,热衷于结交新的朋友、参加社团活动等,在学习方面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远远低于高中时期。同时,部分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没有规划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自主学习意识薄弱,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升

部分学生存在自主学习意识薄弱的问题,课程学习以课堂学习为主,课外安排的自主学习时间较少,往往仅限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甚至存在平时作业抄袭、网络下载等问题。还有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和模式没有从高中很好地过渡到大学,专业知识得不到巩固和延伸。例如,参与调查问卷的学生中,仅有26.62%的学生能够在课后主动进行及时的巩固和复习,每天课余自学4小时以上的学生占比为20.53%,自学2~3小时的学生占比为37.64%。

(三)自律意识不够强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45.63%的学生认为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难以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23.19%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专心听课。部分学生课余时间更多安排学习之外的事情,本学院主教学楼课余时间利用率较低,图书馆学习氛围较好,但以考研学生为主。此外,7.64%的学生玩手机占用大部分课余时间,36.5%的学生每天1~2个小时用于玩手机,55.89%的学生每天4~5个小时用于玩手机。

(四)没有短期或长期的学习计划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24.3%的学生会制订学习计划, 68.06%的学生仅偶尔制订学习计划,而7.6%的学生从来没有制订学习计划。学生缺乏学习计划的制订,学习就会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习步骤不清晰、不具体。

(五)缺乏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73%的学生认为学习的动机是关乎梦想和未来,8.37%的学生找不到努力学习的动机。一些学生缺乏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习短期和长期的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理想与目标,对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没有规划。

二、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主要内容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风建设,教风、考风促进学风建设,本科生导师制建设支撑学风建设,大学生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推进学风建设,打造专业型、科研型学生社团加强学风建设五个方面的内容(见图1)。

(一)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风建设

适当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做好学风建设的首要任务,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出发,创新学风建设的发展方式,用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高校的学风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的学风建设充分结合从而有效地推动学风建设。

(二)教风、考风促进学风建设

任课教师加强教学管理,对学生的学习全过程管起来、严起来,建立过程性评价体系。提高毕业考核和毕业论文的质量,严把学生毕业出口关。加强教学改革,针对课前、课中、课后设计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入思考,钻研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质量,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收获感。同时,要加强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形成各级教学督导闭环,从而切实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持续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做好师德师风建设。同时,要加强考风建设,从而有效促进学风建设。

(三)本科生导师制建设支撑学风建设

加强本科生导师制建设,进一步发挥专业任课教师在课堂内外对学生的指导作用,营造全员育人的教育氛围[2],分阶段分年级为本科生配备一对一的指导教师。导师要了解学生的状况,关心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做好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参与科研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志向制订好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参加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班级建设,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大学生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推进学风建设

制定大学生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案,以大学生入学教育为切入点,分年级、分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其实施内容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创新创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指导。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实施途径:职业生涯规划讲座、优秀毕业生分享会、优秀在校生分享会、分段式本科生导师制。学业指导实施途径:分段式本科生导师制、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择业指导实施途径: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包联就业学生、拓展就业创业实习见习基地。创新创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指导实施途径:专业课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举办创新创业类大赛。

(五)打造专业型、科研型学生社团加强学风建设

专业型、科研型学生社团作为学生个性化发展、素质拓展的平台,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学风建设的有力支撑。专业型、科研型学生社团的建设应充分考虑专业知识学习的主要方向,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采取自愿报名的形式。每个社团应有专业指导教师,负责学习任务的下达、指导以及学习成果的检验。尤其是要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大赛和科研项目的申报,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积极性。

三、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思路方法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思路方法,如图2所示。

(一)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风建设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责任担当等能够从根本上引导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风建设,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入学业指导、课堂教学、专业学习等各个环节,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多种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好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会宣传委员、班级团总支、组织、宣传委员的作用,积极借助易班、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通过团日活动、主题班会、知识竞赛、辩论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所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定期广泛推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导学生获得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攻坚克难,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为学风建设提供思想引领。

积极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生党员宿舍张贴“党员宿舍”的明显标志。深度挖掘优秀学生获得奖助学金、就业方面的典型案例,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榜样作用,每学期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邀请优秀毕业生为在校学生做专题讲座。

(二)教风、考风促进学风建设

任课教师加强教学管理。对学生的学习全过程管起来、严起来,加强过程性评价,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教师要不断深入研究各种教学方式方法,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理,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毕业考核和毕业论文的质量,严把学生毕业出口关。

丰富教学方式,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加强教学改革。针对课前、课中、课后设计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引导和指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入思考,钻研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质量,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收获感。加强教学督导的作用。充分发挥校级、院级教学督导团的作用,以学生评教、学生反馈等为参考,有针对性、有重点性地开展教学督导工作,及时总结、反馈、跟踪,切实起到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效果。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大力加强考试管理和考风建设,端正考风考纪[3]。新生入学教育中融入诚信考试的内容,并将诚信考试教育贯穿整个大学教育中。考试前以班级为单位,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诚信教育,强调考试纪律,学习学校关于考风考纪的相关文件内容。在考试中严把考场秩序关,做好监考、巡考等工作,严抓考风。

(三)本科生导师制建设支撑学风建设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成立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小组。以本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对于一年级本科生,学院按照导师工作制度的要求来为其确定导师。对于三、四年级本科生,学院依托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开展工作,着重从专业方面给学生进行指导,着力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导师工作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位导师要积极进取、不断反思、开创性地开展工作,应把导师工作水平的提高与自身专业发展结合起来,实现新的突破。学院可将导师年度工作量纳入年度业绩津贴考核范畴,提升导师工作积极性。

(四)大学生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推进学风建设

第一阶段:本阶段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将职业生涯规划内容融入入学教育中。通过专业介绍,让学生建立初步的专业素养;通过分析近几年的专业就业情况,优秀毕业生分享,实地参观和考察实习基地,邀请企业讲解专业就业岗位需求、岗位能力和专业水平要求等形式让学生和家长初步明确专业就业前景和专业学习方向;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学习进程,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新生入学后,学院为其分配指导教师,在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指导。

第二阶段:本阶段面向大学二、三年级学生,主要是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组织指导教师和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代表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计算机应用大赛、蓝桥杯大赛和计算机网络类专业型大赛等,并结合就业岗位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或寒暑假短期实习。通过有效的创新创业帮扶指导,鼓励学生投入创新创业活动中,实现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耦合联动,形成以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创业的局面,使专业知识更加直接高效地融入社会生产实践中,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使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从而获得最佳育人效果。

第三阶段:本阶段面向大学毕业生,主要围绕就业开展指导工作。结合专业特点和当前就业情况,进行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工作,合理制订并不断调整授课计划,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就业指导课程主要包括就业形势与政策、基层就业、就业素质的培养、就业心理调适、面试、简历的书写、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创业指导、就业手续办理九个方面的内容。为每位毕业生分配就业指导教师,负责就业指导工作。组织模拟招聘会,提升毕业生面试能力。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开展多场次专场招聘会,指导毕业生参加线上或线下双选招聘会。做好SYB创业意识和技能培训。

第四阶段:本阶段完成毕业生质量跟踪和用人单位调查报告和本年度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与分析。定期开展毕业生、用人单位回访,及时了解毕业生的在岗表现和用人单位的评价[4],了解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情况,挖掘用人单位新的用人需求信息,为下一年度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准备。形成毕业生质量跟踪和用人单位调查报告,完成用人单位数据库的更新工作。总结本年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情况,找到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步工作的计划和措施,完成本年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总结与分析。

(五)打造专业型、科研型学生社团以加强学风建设

大学生参与专业型、科研型社团,能够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实践技能。同时,参与专业型、科研型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显著,参与专业型、科研型社团的大学生政治情感和态度更趋积极,自我认知更加清晰,对自我的优缺点和未来发展目标更加清楚,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比较自信,能够获得更多的专业成就感,有助于提高专业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大力发展专业型、科研型社团,配备高素质专业指导教师,开放专业实验室,鼓励和指导社团学生积极申报学校花蕾计划项目、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请科研立项资助等;积极引导社团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如“蓝桥杯”“挑战杯”等课外科技活动;指导社团学生参加各类专业认证考试。

四、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应用效果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在本学院应用,面向4个年级3个专业共318名学生。经过实施学风建设各项举措,本学院学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生培养了以学习为中心任务的意识,学生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如2023年初次就业统计中,本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0%,学生培养质量得到用人单位认可。2023年,各年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研、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20多名学生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1名学生发表学生论文1篇,2名学生获准专利1项,2名学生通过计算机职业资格考试,考研人数逐年增加。

五、总结

学风建设直接影响高校学生的培养质量及综合实力,其在高校建设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推进高校学风建设,是强化高校素质教育及专业教育质量的科学路径,有助于为我国各行业发展输送高质量人才。“三全育人”理念是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5],是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基本遵循。推进学风建设、构建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是落实“三全育人”的必经之路。

[ 参 考 文 献 ]

[1] 戎蓉.新工科背景下基于“三全育人”的“五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构建[J].科技风,2022(31):31-33.

[2] 吴春祥,王正标,吴建刚.上冈高级中学践行“导师制”,打造魅力教育[J].华人时刊(校长),2017(Z1):35-37.

[3] 陈大为.浅谈高校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J].学理论,2012(16):203-204.

[4] 段正琴.“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甘肃省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研究: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6:34.

[5] 张斌斌.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1(4):142-147.

[责任编辑:雷 艳]

猜你喜欢
学风建设长效机制三全育人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通过完善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促进学风建设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