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沙荒地早酥梨密植早果栽培技术探讨

2024-07-05 11:11:15赵惠莲吴龙
果农之友 2024年6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赵惠莲 吴龙

摘 要:近年来,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干旱少雨的张掖市甘州区依托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等自然生态条件,大力发展以早酥梨为主打梨品种的梨产业,针对早酥梨萌芽力高、成枝力弱,用传统的栽培管理成形慢、结果迟、效益低等不利因素,采用开沟改土、优质壮苗、培养早果丰产树形、平衡施肥、灌水、防冻保果、疏果保质、病虫害综合防控等管理技术,实现了1年定植、2年成形、3年结果、5年丰产的目标,示范带动了甘州区利用沙石荒地发展优质梨产业。

关键词:早酥梨;密植;早果;栽培技术

张掖市甘州区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干旱少雨,气候干燥,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具有生产绿色果品的优势。近年来,甘州区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利用沙石荒地大力发展以早酥梨为主打品种的梨产业,但因早酥梨萌芽力高,成枝力弱,用传统的栽培管理技术,用工多、成本高、幼树成形慢、结果迟(一般要5年结果)、效益低,已不符合现代果业发展新趋势。2017年结合早酥梨的生物学特性,开展沙荒地密植早果丰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通过应用开沟施肥、优质壮苗、培养早果丰产树形、平衡施肥、灌水、防冻保果、疏果保质、病虫害综合防控等管理技术,实现了1年定植、2年成形、3年结果、5年开始丰产的目标。同时,开展梨园生产机械化作业,有效减轻了梨园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了明显的示范推广带动效应,果品产量大幅提升,从而也带动了甘州区利用沙石荒地发展优质梨产业。

1 试验园基本情况

试验园位于甘州区甘浚镇三关村,平均海拔1756米,年平均降水量140毫米,年平均气温12.8 ℃,无霜期年平均192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 647.6小时,土壤为沙石荒地,pH值7.6~8.2。2015年建园前为沙石荒地,2015年早春选用以杜梨为砧木的早酥梨和授粉树苹果梨优质苗木进行栽植。栽植株距为1.5米、行距为5米的宽行密植栽培模式,梨园面积为6.67公顷,早酥梨品种和苹果梨品种按5∶1配置。

2 试验园梨果产量与产值调查分析

在沙荒地上,由于采用开沟改土、壮苗栽植、培养早果丰产树形、平衡施肥强树体、适时灌水、防冻保果、疏果保优、病虫害综合防控等管理措施,试验园获得了1年定植、2年成形、3年结果、5年开始丰产的明显效果,同时,梨园施肥、病虫害防控机械化作业,有效减轻了梨园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示范带动效应明显。早酥梨建园8年每公顷累计产梨果147 407.0千克,8年每公顷累计共获梨果产值为426 026.2元,详见表1。

3 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3.1 开沟改土

栽植前顺行开挖定植沟,沟宽、深为80~100厘米[1](图1),长度以整块地挖通为宜,在挖好的沟底先填入30厘米厚的农作物秸秆(麦草、玉米秆)和沙土掺匀,中层施入总量1/3腐熟的牛羊粪有机肥,1/3的沙土,1/3优质熟土,10千克生物菌肥,60千克磷肥,五者混合均匀后回填,距地面30厘米回填熟土,将沟填平灌水沉实准备栽植苗木。定植沟深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这是密植梨园早果丰产栽培的关键。要施足底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6~8米3,最好与少量的生物菌肥堆沤后混施,盐碱土壤每亩可施过磷酸钙90~100千克,可以达到减轻酸性、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

3.2 壮苗栽植

3.2.1 优质壮苗 栽植前严格挑选苗木,选用苗高1.5米以上,地径2厘米以上,杜梨作砧木嫁接高度20厘米左右,树干60厘米以上,有8~10个饱满芽,苗木根系发达的健壮苗木。

3.2.2 处理苗木 栽植前对劈裂、腐烂的根系进行必要的修整,修去断根、过长的主根和须根。外调苗木定植前在清水中浸泡12小时以上,栽植时用0.01%生根粉液蘸根后栽植,有利于提高苗木成活率。

3.2.3 栽植 苗木栽植在3月底至4月上旬[2],栽植时将苗木进行分级,然后依次栽植,有利于园貌整齐,便于管理。栽植时扶正,舒展根系,边填土边踏实,并灌透水。栽植深度以根颈部原土印与地面相平为好[3],不要栽植过深。

3.2.4 覆布免除草 苗木定植后灌足水,对倒伏、倾斜的苗木及时扶直,将定植沟整平,覆盖宽1.2米除草布,以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湿度,抑制果园内杂草生长,达到免除草、节水省工省力的目的。

3.3 培养早果丰产树形

3.3.1 选择简化修剪树形 早酥梨采用细长纺锤形树形,树高3米左右,主干高70厘米,在中心干上配备10~12个主枝,向四周单轴延伸,主枝间距25厘米左右,粗度不超过主干的1/2,主枝与主干分生角度为80°左右。

3.3.2 刻芽促枝 早酥梨萌芽率高,成枝率低[4],为了早果丰产,应用主干多点位刻芽促枝技术,萌芽前7~10天,在梨苗健壮的中心干上多点位刻芽,在芽上方0.3~0.5 厘米处用刻芽刀或钢锯条横刻一刀,形成深达木质部的刻伤,刻芽长度为枝条周长的1/2为宜,促发分枝(当年可形成 8~10个侧枝)(图2)。

除梨苗顶端30厘米和主干60厘米以下不刻芽外,其他芽都进行刻芽处理,结合涂抹发枝素刻芽效果会更好。

3.3.3 牙签撑枝 在新梢枝条半木质化、长度25厘米左右时,选用两头尖的牙签,先将牙签一端插入新梢适当部位,慢慢用力到达合适的角度后再将另一端支撑到主干上,新梢与主干夹角以70°~80°为宜(图3)。

3.3.4 刻撑拉扩冠 第2年继续刻芽和撑拉枝,在主干上部光秃部位芽萌动前继续进行刻芽处理促发分枝,同时配合撑(芽签撑枝)、拉枝开张侧枝基部角度,侧枝数量基本达到树形结构要求;第3 年树冠成形后,在6月下旬和7月上旬各喷1次0.02%的PBO控制树势,促进枝条成花,树体整形基本完成,进入结果期。

3.4 平衡施肥强树体

3.4.1 增施基肥熟化土壤 梨园土壤是沙荒地,土壤贫瘠,对早酥梨的生产有很大影响。因此,根据早酥梨的生长特点和果园优质高产高效要求,施肥以秋施基肥为主,全年追施复合肥料。梨树生长到第3年需增施有机肥,每年果实采收后(9月中下旬),在树冠外沿挖宽30~40厘米、深40~60厘米的沟,每公顷施入腐熟优质农家肥 25~45吨(以牛羊粪为主),与少量的生物菌肥混合施入效果更好,随着树龄的增加逐年向外扩展施肥沟。

3.4.2 追肥促长 幼树期以扩大树冠和促花芽为主,在生长期每年结合灌水按氮磷钾质量比2∶2∶1精准施肥,前期以施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后期以施磷钾肥为主,氮肥配合施用。每年在萌芽前、新梢旺盛生长期、7月上中旬施追肥2~3次,在距树干30~40厘米行间开挖深20~25厘米的施肥沟,施肥后浇水。4~5年结果后按氮磷钾质量比1∶2∶1追施3~4次速效化肥。

3.5 适时灌水

根据天气、土壤、物候期和需水状况等确定。全年灌水6~8次,结合追肥在生长周期内应重点做好花前、花后、果实膨大、果实着色及花芽分化、采后、越冬等时期的管理工作。灌水采用滴灌,灌水要与追肥相配合。

3.6 防冻保果

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频发,严重影响甘州区梨园的坐果率和产量,为了确保梨园免受低温冻害的危害,采取开花前灌井水的方法,有效延迟花期4~5天(图4)。霜冻来临前,在果园的上风口放置烟堆,每亩堆放5~8堆,每堆10千克左右的秸秆加锯末。在霜冻前当气温降到2 ℃时点燃熏烟,提高果园温度1~2 ℃,有效预防冻害。霜冻发生后,在当天全园喷0.3%硼酸+1%蔗糖液,能有效促进受冻较轻树坐果,并立即进行人工授粉,以提高坐果率,减轻冻 害损失。

3.7 疏果保优

在幼树期,由于结果总量不多,单果质量200克以上大果的比例占100%。随着树龄的增长和产量的增加,进入结果期后大果的比例逐年下降,应注意疏花定果。在第一次生理落果结束开始疏果,每花序只留1个单果,每隔15~20厘米留1个果,去除畸形果、病虫果、伤果,保留果形端正着生方位好的果,每株树只留150~190个果实,确保大果率在80%以上。

3.8 病虫害综合防控

梨园主要有黑星病、腐烂病、梨茎蜂、木虱、梨小食心虫、蚜虫、介壳虫等病虫害。梨园病虫害的防治遵循“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原则,选用农药时,尽量选择生物农药或低毒高效农药[5],确保果品安全。落叶后清园涂白,剪除病虫枝,清理落叶、枝条集中烧毁。萌芽前全园喷布4~5波美度石硫合剂一次;花前喷洒阿维菌素乳油或高效氯氰菊酯;盛花期梨园内树冠外围均匀挂设诱虫黄板20~30个/亩,高度1.5~2米,诱杀梨茎蜂、食心虫;花后全园喷布0.3%噻虫啉防治木虱和食心虫;7月中旬用福星+阿维菌素主要防治红蜘蛛;采果后9月底10月初,当大青叶蝉上树产卵时,树下和树上喷布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防止大青叶蝉产卵危害。

4 小 结

在沙荒地上建园,通过采取综合栽培管理措施,使早酥梨密植园做到了1年栽植、2年成形、3年结果、5年开始丰产。8年每公顷累计产梨果147 407.0千克,8年每公顷累计共获梨果产值为426 026.2元。8年每公顷的年平均产值为53 253.3元,折合8年每亩年平均产值为3 550.2元,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也为甘州区利用沙石荒地建高效丰产梨园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管理技术。

参考文献

[1] 牛济军,毕淑海,王延基.甘肃河西地区早酥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8(4):84.

[2] 张变珍.梨树栽培管理技术初探[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9(11):41.

[3] 顾勇.高效梨树栽培管理技术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7(9上):90.

[4] 李洪宇,刘万科,李俊强.梨树夏季栽培管理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19(6):37.

[5] 彭晓梦,刘志玲,刘琦.密植梨园无公害生产管理技术[J].河北果树, 2018(1):16.

作者简介:赵惠莲(1965年—),大专学历,林业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果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及种苗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浅析旱地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栽培技术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推广示范研究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
寒冷地区平欧杂交大榛子栽培技术
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综述
对龙眼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7:4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