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合资源,多元发力,为职业启蒙教育筑基

2024-07-03 12:08蔡沐禅
教育家 2024年23期
关键词:研学劳动职业

蔡沐禅

《老子》有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培养中小学生职业思维的起点,职业启蒙教育不仅能够引导中小学生体验、理解职业,更能为培养未来的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奠定坚实基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这既是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期盼,更是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使命。

然而,现实不容乐观。尽管目前许多中小学校已经开设了劳技课、手工课等,但由于对职业启蒙教育缺乏清晰的规划和设计,学生所接受的职业启蒙教育往往是片段的、零碎的,难以形成完整的职业认知体系。因此,探索职业启蒙教育教学新模式、构建高质量职业启蒙教育体系刻不容缓。

职业启蒙教育的实施背景

为了更好地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一体化工作,推动职普深度融通,烟台城乡建设学校自制了《中小学阶段职业启蒙教育实施现状问卷调查表》,对周边中小学教师、家长及学生进行了访谈与问卷调研。通过对调研结果的深入分析,明确了当前职业启蒙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中小学校职业启蒙教育资源匮乏,课程设置碎片化,学生缺乏系统、多样的职业接触机会,职业学校在职业启蒙教育中的独特优势和多元价值引领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其次,家校社企的合作不够紧密,许多家长缺乏职业启蒙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对学生的职业目标定位模糊。同时,企业也存在参与不足的问题,未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

最后,部分中小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感和使命感,未能构建正确的职业观、劳动观和人生观。

职业启蒙教育的实施策略

多环节联动,开发职业启蒙教育资源

以专业为依托,创建技艺技能创新平台。学校以“教—学—做—创”为主线,紧密结合建筑行业转型升级需求,建设了智能化理实一体教学实训基地——“工法楼”,并开发了融“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实验室”“智慧模型创客空间”“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中心”为一体的创新服务中心;同时,创新打造“乐向美好生活”云课堂,为中小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搭建起学生多元化成长的立交桥。

以课程为载体,设置可供不同学段学生自由选择的个性化课程。学校充分发挥专业和资源优势,开设拓展训练、专业认知、兴趣社团等极具职教特色的职业体验课程,在内容设置上体现连续性和进阶性。其中,拓展训练是将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有效衔接的创新型教育活动,由学校多名经验丰富的教师组织,让学生在活动中实现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专业认知采取“班·学·团”一体化模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专业进行解读,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程的了解,引导学生挖掘自身优势,明确职业定位,树立积极的人生目标。兴趣社团即“七色光”社团联盟,开设实用技能类、休闲娱乐类、动漫艺术类等社团,并开展公益培训课、“变废为宝”时装秀、摄影艺术展、阳光艺术节等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

以学校为阵地,建立健全职业启蒙教育制度。学校建立了教师能力提升培养制度,组织教师学习职业启蒙教育的相关政策;同时,将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作为研修的重要课题,探索“学校自建、校企共建、校际共享、区域开放”的建设模式与路径。除此之外,学校在“班·学·团”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融合“爱·恒·精·新”的校训,建立了“悦”己成长、“越”己腾飞星级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进步、技能提升和创新创业4个方面进行持续跟踪与反馈,及时发现问题,优化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差异化发展。

多方向聚力,健全五育融合体系

充分利用资源,拓展活动阵地,打造校内外结合的全方位教育平台。职业启蒙教育一体化主要体现在职业发展的持续性上,单纯依靠职业学校与中小学间的互动,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职业参与感。为此,学校加强研究,开发区域特色校本课程,打造研学基地、思政教育长廊、烟钟百年博物馆等场所,并建设“社会课堂”和校外实训基地,搭建多元职业启蒙教育平台。

健全政府、学校、家庭、行业企业和社会五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学校借助重要节点设计不同的主题活动,如“清明来踏青”“品味端午·与爱同行”“六一同欢乐”等;开展“我为学校添一景”等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装扮校园。除此之外,学校还通过“劳动话我知”主题班会、“劳动看我行”社区志愿活动、“劳动引我思”技能大比武等形式多样的家校社企协同活动,推动学科教师、职业启蒙导师、家长和企业实践基地的教育资源整合,形成内外联动、齐抓共管的职业启蒙教育新格局。

多维度发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素养培育为立足点,促进劳动教育机制创新。为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学校构建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互为“人”字雁阵支撑、劳动实践“一”以贯之的三位一体大思政育人体系。通过设立“益亩花田”劳动教育感恩园、编写《新时代劳动教育实践读本》等方式,释放学生的劳动潜能,涵养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

以职业体验为切入点,促进育人方式转变。学校的世赛基地开辟了抹灰与隔墙系统石膏翻模DIY体验区和“传统文化研学基地”——非遗工坊,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结绳技艺”“石膏翻模”“玉石雕刻”“传拓之美”“指尖上的泥土艺术”等非遗项目体验活动,通过亲身实践让学生在心理上和思想上为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以职业规划为落脚点,落实生涯规划教育。学校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讲座、促就业暖心活动、“岁末年初·职定未来”双选会等,将生涯规划教育落到实处,助力学生明确就业方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职业启蒙教育的实施特色

促进普职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以世赛基地为依托,设立“世赛班”,实现立德育人与实训强技双轮驱动,培养学生德技并修。世赛选手自建的校名墙、迎客松、展宏图,展现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劳动素养。

学校拥有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与中小学校共同设计、开展“我的小小职业梦”“各行各业真奇妙”“致敬光荣与梦想”职业研学活动,打造线上学习资源——“乐向美好生活”云课堂,让学生从小接触各种职业、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在。

打破学校与社会的壁垒,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

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设了“梦想家”研学课程,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特长,走出校园,近距离、沉浸式地体验社区工作,拓展认知视野。依托研学基地,学校开展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社区公益讲座和“文化助老·智慧助老”技术服务活动;依托“心育空间”心理咨询室,学校开展了“与阳光作伴·为心灵导航”社区服务等。在丰富的社会实践和职业体验中,学生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梦想。

注重价值引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学校注重价值引领,开设劳动教育、安全教育、艰苦奋斗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课程;依托“思政之光·闪耀世赛”思政教育基地和非遗工坊研学基地,开展榜样示范、走近劳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感和使命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职业启蒙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学校将继续秉持“爱·恒·精·新”的育人理念,融合专业特色,积极探索职业启蒙教育教学新模式,加强普职融通,打造更加全面、科学、有效的职业启蒙教育平台,为每一个孩子种下“职业理想”的种子,指引他们走向更加开阔的人生路。

猜你喜欢
研学劳动职业
去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职业写作
研学之旅
热爱劳动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