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简称“厦大”)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创办,百余年来形成了“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优良校风。
2024年是陈嘉庚诞辰150周年。春季开学第一天,线上线下16000多名厦大学子,齐聚“思政对话”形势与政策大课堂,同上一堂思政大课。课程邀请厦大教授朱水涌作题为“陈嘉庚:历史与精神”的报告。
朱水涌从“下南洋”“办教育”“走延安”“回祖国”四个部分讲述了陈嘉庚矢志不渝的一生。陈嘉庚兴办教育、报效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让现场的每一位学子深深感动
厦门大学里的陈嘉庚铜像
唱响人才培养“主旋律”
近年来,厦大始终把思政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将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作为育人的关键和重点,以“大思政”理念为引领,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为谁培养人”的使命上始终坚定不移。
任教厦大36年的外籍教授潘维廉,从遇见厦门到爱上中国,他已然成为中国蓬勃发展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更让人敬佩的是,潘维廉通过写信、著书、拍摄短视频,不停地向世界分享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立体式展现了一个真实可感、可爱可敬的中国,成为中国故事的精彩讲述者。
“在中国的生活着实是一场奇遇。我写了很多信,讲了很多中国人的故事和梦想。我父亲一直在看我的信。2004年我与父亲最后一次见面时,他说终于理解我为什么会去中国,并选择久居中国了,他说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在潘维廉的课上,妙语连珠、笑声不断。一张张老照片、一帧帧影像资料、一段段金句,潘维廉所看见的非凡中国、所见证的改革开放,已然印刻在千余名学子的脑海里。这是厦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政课课堂的一帧画面,也是厦大全面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写照。
在厦大,像这样既“深”又“活”的课程还有很多。近年来,学校推出“思政对话·百年史光”“思政对话·时代新程”系列课程,持续深化“专题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的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筑了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专业课程为重点、以通识课程为拓展、以实践类课程为补充的“1+3”思政教育体系,结合“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优良校风,打造出一大批有特色、有温度的大思政课品牌课程。
在厦大翔安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内,“一棵树”的故事广为流传。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高校黄大年教师团队”成员、化学化工学院谢素原教授在“一站式”社区内与同学们分享的关于科学研究的“大树理论”,即一棵小树成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需要时间、根基、向上长、向阳光等要素。谢素原经常叮嘱青年学者和学生,做科研要夯实基础,不能为追逐热点而跟风,必须打牢根基,并通过学科交叉,努力催生出原创性成果。
在厦大,院士名师深入“一站式”社区,已是惯常;党政干部、学工队伍深入社区,更是常态。学生在哪里,思政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厦大将学生社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积极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将“一站式”学生社区打造成学生党建前沿阵地和“三全育人”实践园地。
百年厦园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润物无声地浸润着众多厦大学子。
培育德才兼备新人
厦大有幸与党同龄,自建校之初,追求光明的厦大师生就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宣讲马克思主义学说。1938年,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新中国成立后厦大首任校长王亚南与郭大力合译的《资本论》三大卷出版,这是中国最早翻译出版的《资本论》中文全译本,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为锻造一批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政策理论水平较高、综合能力全面、理想信念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厦大于2010年开设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简称“马研班”),迄今已开办14期,共培养学员900多名。学员们通过理论课堂、读书沙龙、竞赛活动和课题调研等形式专题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研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知行合一中体悟真理的力量。
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金黄的柿子林连绵成片,与碧绿的茶山互为映照,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30年前,这里还是偏僻山村,如今却变成‘一村一品的示范村镇,我真切感受到了党带领人民脱贫攻坚的卓越成果。”厦大第十二期马研班学员熊佳怡跟随实践队用脚步丈量八闽大地,实地感悟社会发展变化。自参加马研班以来,熊佳怡的大学生活充实而又满足。在这里,每月一次的集中理论学习是必修课。除此之外,读书沙龙、专题研讨、课题调研、社会实践等多样活动更让学员们在学中思,在践中悟。
多年来,马研班坚持探索更加贴近青年学生的培养方案,不断丰富“学思践悟”的全面培养内容,逐步形成万“马”奔腾的学员培养新局面。
瞄准“铸魂、赋能、聚力”三大目标,厦大不断健全五育并举工作机制,推进“青马工程”“自强思源”“石榴班”“行远计划”等项目,培养大学生骨干。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努力培养知行合一、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打造“八闽特色”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
厦大依托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行见八闽”实践教学,点燃学生“逐梦深蓝,向海图强”的梦想。这正是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的典范。
“之前都是在电视上看到‘嘉庚号,今天这么近距离地接触它,感受到一种实实在在的震撼!”2023年3月25日至4月2日,首批来自厦门市集美区、同安区、翔安区和南安市的320名中小学生,赴厦大翔安校区开展研学活动,登上“嘉庚”号科考船。这是一艘全球级、无限航区的3000吨级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此次研学活动是厦大联动周边地区,在建设“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方面开展的先行先试。
“行见八闽”研学圈注重凝练福建特色,将福建丰富的育人资源开辟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第二课堂”,以打破区域限制、整合优质资源为突破口,按照“百年初心,红色八闽”“三海特色,融通世界”“美丽中国,清新福建”“乡村振兴,劳动教育”“工业文化,工匠精神”“文化传承,闽人智慧”“科学精神,薪火相传”“闽台同根,血脉相亲”8个主题,分类建设81个实践研学点,让大思政课更有趣、有料、有实效,为大中小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研学实践教育课堂。
高校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不可或缺的优质资源。厦大以翔安校区这一“科技创新引擎”为着力点,依托校区在能源材料、医药卫生、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海洋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高水平学科和高层次人才优势,突出科学素养,挖掘了10余个科技创新平台和重要基地,组织研学圈6个地区的中小学生开展研学实践。2023年,厦大“行见八闽”各研学点接待前来参加研学实践的中小学生近两万人。
通过“行见八闽”研学圈建设,厦大还逐步向中小学生开放高校实验室、科研所、校史馆在这里,中小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制作飞机模型和水火箭,近距离感受航空航天的魅力;可以走进昆虫的微观世界,通过解剖观察昆虫分类学上的重要形态特征“开展校地联动、资源互融,是‘大思政育人实践的一次创举。”厦大药学院副教授陈全成深有感触地说。
“我们与研学圈内的若干中小学签订一体化教育合作协议,在思政课程建设、项目研究、人才培养层面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深化对思政课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厦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原宗丽教授表示。
二十五载“山海情”
在宁夏彭阳县第二中学,一群年轻老师办起了“闽宁青年台”,让学生化身小主播,传递党史教育的青年声音,该系列节目在网络上获得了超过4万次的点击量。而这群老师,就来自闽宁协作厦大宁夏研究生支教团(简称“厦大研支团”)的彭阳小分队。
“当年,我满怀豪情报名首届研支团,成为全国首批101名支教队员中的一员,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20多年,但回想起支教期间的事,仿佛就发生在昨日一般,一生中能有这样的经历,很值得!”厦大研支团的第一届成员张秀丽回忆起那段难以忘怀的时光,难掩激动的心情。
1999年,张秀丽作为全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首届研支团成员,赴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三合乡三合中学支教一年,教授高三数学和物理。尽管支教的地方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自找苦吃”的她一刻都没有停下奉献的脚步。于她而言,孩子们的纯真善良、勤奋刻苦是至今难忘的温暖记忆。
在她的记忆里,三合乡非常缺水,非常缺电。她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批改作业到晚上11点,正准备拉上窗帘时,却看到一些学生正紧挨着她房间的窗户,借着屋内的灯光在认真地看书。当时她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尽最大努力,让这些孩子考上好学校。
如今,张秀丽当年教过的学生,有的成为市县各级公务员,有的成为乡村致富带头人其中,学生韩松年回到家乡任教,被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教书育人楷模”。
这是助力脱贫攻坚的厦大版“山海情”故事的一个片段。当代青年的诗和远方在哪里?厦大研支团的青年学子用25年的坚守给出了答案——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青春诠释家国担当。
1999年,厦大将支教点确立在国家扶贫重点工作县——宁夏海原。从南国海滨到黄土高坡,厦大青年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跨越2000多公里,接力展开扎根“西海固”教育扶贫的壮美画卷。
支教队员们立足三尺讲台,常年担任核心专业课教学,引入翻转课堂等先进教学方法,广受当地师生欢迎并迅速得到推广,支教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课堂外,支教队员们组织开展了“艺术守望者”“解忧杂货铺”等系列第二课堂活动,组建合唱团、国旗班等学生社团,丰富了当地校园文化生活。
厦大研支团还积极开展扶贫帮困、助学公益活动,他们走进直播间为当地特色农产品代言;在社会各界和学校的支持下,厦大研支团帮助当地学校改善硬件设施,募集“一帮一”助学资金,走访、资助家庭贫困的学生。
在宁夏海原县,每当说起厦大研支团,老百姓个个竖起大拇指,也有人会骄傲地说:“我家娃是被厦大老师教过的,现在考上了大学!” 今年4月29日,厦大研支团荣获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一颗颗爱党爱国的种子在厦大青年的心中种下,用心浇灌,用爱助长。312名支教队员,5万余名学生,厦大与宁夏的山海情缘已延绵二十五载,还将不断续写下去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每年5月至9月是凤凰花开的季节。由于这个时间段正好赶上老生毕业和新生入学,因此在厦大校园里流传着“凤凰花开两季,一季老生走,一季新生来”的说法,“凤凰花开”也成了毕业季的代名词。
如今,又是一季凤凰花开。
伴随着凤凰花的热烈绽放,毕业生们即将奔赴西部、基层、部队、国家重要行业、国际组织等,在各行各业践行“强国有我”的誓言,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每年6月,厦大都会举办“赴西部、基层、国家重要行业就业毕业生出征仪式”,邀请奋斗在祖国各地的校友返校宣讲,和即将奔赴各行各业的毕业生分享经验和心得,激励青年学子在基层一线磨砺意志、锻炼成长。
宁夏定向选调生、厦大教育研究院2018届校友魏娜娜也曾接过这一棒。在2021年的出征仪式和大学生基层就业事迹报告会上,魏娜娜作为校友代表跟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经历。
“希望大家到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魏娜娜如此勉励学弟学妹们,这是当年她作为学校宣讲会观众听完报告时深受触动的一点,也是她毕业后毅然选择扎根西部、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重要原因。时过境迁,她从当年的观众,变成站在报告会讲台上的主角,将接力棒传递给下一代学子。
像魏娜娜这样的榜样,在厦大还有很多。
从厦大预防医学系毕业的2016届本科生起超,同样奔赴西部,到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桑日县工作。从牧畜清点到土地确权、从保险理赔到精准测算贫困户月收入、从帮助县医院建立起较成体系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到制定医院第一版《医疗质控方案》,8年的时间里,起超辗转多个岗位,不变的是,他始终在雅鲁藏布江中游的这个小县城挥洒着热血。
2020届社会与人类学院硕士毕业生张敏选择扎根基层。在贵州平西村担任驻村干部的她,走访谈心、绘制“布依文化长廊”,与团队一起向村民讲述危房改造、产业发展等政策在她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平西村有了油茶种植基地,还成立了汽修服务中心、申报了桶装纯净水项目,村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是厦大人的铮铮誓言;“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是厦大人的坚定行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厦大毕业生主动奔赴西部、基层,开展社会实践、从事志愿服务,选择国家重要行业和领域就业,把青春和热血洒在祖国大地上。
未来,厦大将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责任编辑:丁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