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及帮扶机制研究

2024-07-02 14:36刘译
国际公关 2024年10期

摘要: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兜底帮扶工作关系社会稳定以及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本文对就业困难群体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过就业意向调查分析其未就业原因,阐述当前就业帮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就业困难群体帮扶长效机制构建的策略。

关键词:就业困难群体;意向调查;帮扶机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全国高校毕业生数连年增长,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仍处于劣势地位。就业帮扶对提升就业困难群体的综合能力及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当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各项保障工作,形成切实有效的帮扶模式。

一、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概念界定及类型

(一)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概念界定

教育部在 《关于做好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完善精准帮扶机制,重点关注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在就业统计工作中,各省市一般将毕业生生源分为困难生与非困难生,其中困难生主要分为家庭困难、残疾、就业困难三种类型。然而,在实际高校就业帮扶工作当中,就业帮扶对象的界定与归类不尽相同,明确的就业困难群体概念界定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精准帮扶体系,形成帮扶长效机制。有学者指出,有就业意愿而最终没能实现正常就业的毕业生都是就业困难群体。[1]细分来看,有学者提出就业困难群体是指有就业意愿和劳动能力,但由于心理、生理问题或因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成绩、综合能力、行动力不足等原因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无法顺利择业的大学毕业生群体。[2]综合上述观点,本文所指就业困难群体为因主客观原因在求职阶段处于劣势或被动状态的毕业生群体。

(二)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类型

家庭困难型。包括建档立卡户、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等在经济方面存在现实困难的学生。该类学生在困难群体中占有较大比重,受限于家庭经济因素,该类学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自卑敏感心理以致求职遇阻,或在求职期间因求职成本放弃部分求职岗位,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就业质量下降。

身心问题型。主要指因先天或者后天原因导致身体残疾、无法胜任岗位职责、缺乏就业竞争力的学生,以及在心理健康方面表现出压力过大、持续焦虑、悲观甚至偏激等情绪失衡现象和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

学业困难型。在临近毕业的招聘季,该类学生在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掌握方面与岗位要求存在差距,部分毕业生因未达毕业标准,无法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成为毕业后仍无法稳定就业的群体。

认知偏差型。此类毕业生即当下选择延缓就业或暂不就业的群体,呈现 “慢就业”“懒就业”状态。

二、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情况

本次就业意向调查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2023届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为对象,调查问卷涉及就业心态、职业定位、意向单位等题项,共回收1 007份有效问卷数据,全面了解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认知与需求。

(一)就业信心

在被调查学生中,41%的学生表示有信心,认为通过努力能找到满意工作;49%的学生求职信心一般,认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10%的毕业生表示没有信心,就业压力很大。

(二)职业目标清晰度

调查数据显示,49%的毕业生对职业发展有明确方向,但仅有23%的毕业生表示清楚自身适合从事的岗位,半数学生表示对职业定位尚不清晰,这可能导致学生缺失目标导向,在择业阶段无法精准匹配就业岗位并按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

(三)意向单位性质与择业影响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就业困难群体最期望以后可以在国有企业就业,占比达到31%,事业单位次之为21%,民营企业占比较小。可以看出,尽管民营企业及中小微企业是最终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和主力军,大部分毕业生求职仍然偏好稳定性高、劳动保障较为齐全、工资收入高的职业,“追求稳定”心态成为主流,数据结果也从侧面反映出部分学生在企业类型选择上存有不合理的期待,对行业企业认知还不够全面。

(四)意向就业地区选择及考虑因素

就业单位所在城市、工资收入福利、个人发展机会、良好的人才政策和生活条件成为困难群体毕业生在就业区域选择时的高频考虑因素。调查数据显示,有留宁就业意向的毕业生占比为52%,省内其他地区就业意向约占21%,约12%的毕业生考虑回乡就业回报家乡。被调查学生中有52%学生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志愿服务基层或偏远地区的建设。

(五)意向薪酬

约50%的困难群体毕业生初次就业意向月薪为4 000—6 000元,就业观念相对较为理性;4 000元以下的占比16%,6 000元以上的占比23%,就业期待相对较高。另有10%的学生认为初次就业应着重考虑工作的适配性,应及时抓住就业机会,工作待遇为次要考虑因素。

三、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未就业成因分析

(一)环境因素方面

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连年创新高,在就业总量大的背景下,经济结构的调整或产业转型升级致使就业结构性矛盾产生,加之疫情导致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下降,用人单位就业岗位供给偏紧,招聘标准有所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诸多挑战。

(二)个体因素方面

个人期望与现实矛盾。经济形势的波动导致就业压力增大。一方面,部分毕业生对于就业岗位期望值较高,择业心态定位在大城市、热门行业及高收入,从众性和趋同性显著,意向到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较小,对于基层行业与一线工作岗位认同感降低,对新业态的接纳度还不够高,其意向往往与实际就业情况形成 “倒三角”现象;另一方面,经个体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对于薪酬待遇理解有偏差,对薪酬结构、劳动关系权益保障等职场知识储备不足,常常因不满实习现状而频繁离职,致其仍处于待就业状态。

综合能力与需求矛盾。国企热、考公考编潮持续升温,部分学生为逃避就业压力,产生偏执求职心态。专科毕业生往往无法平衡升学备考与就业,执着坚持于只升学不就业,最终错过校招黄金期,部分本科毕业生未充分意识到考编 “独木桥”之争的性质,无法科学评估自身能力、制定职业规划,产生 “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思想。此外,在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的背景下,少数存在身心障碍的毕业生就业信心及竞争力都相对匮乏,因自身心理压力、专业能力、沟通技能、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因素与用人单位要求差距较大,导致简历投递收益率较低,面试屡屡碰壁,抗压能力不足的同时更加需要及时介入与适度调整。

多元选择与职业定位矛盾。能否精准定位职业发展方向与目标岗位是影响顺利就业的一大重要因素。部分学生在求职阶段有较为强烈的就业意愿,大范围积极投递简历,但由于职业目标定位不够清晰,常常在面临多个就业机会时缺乏进一步的判断力和执行力,存在面对国企一线岗位与中小微企业技术岗位时难以抉择、收到多个录用通知不满足于现状迟迟不签约等问题,即无法准确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岗位的择优。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帮扶对象需要加以明确

就业帮扶工作能否高效率顺利开展,取决于帮扶对象筛选是否全面准确。当前高校关于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的分类采集、统计标准尚未统一,由于学生主观认知、贫困生认定时效性等主客观原因,就业帮扶工作摸排阶段存在对就业困难群体概念认识泛化或以偏概全的情况,导致帮扶对象的建档不够动态精准。

(二)帮扶实施主体缺乏联动性

当前,高校就业帮扶工作以校级就业指导中心与各学院辅导员为主导开展,尚未形成一支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化帮扶队伍,帮扶方式涉及求职培训、专岗推送、资助育人、心理咨询等。实际上,帮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实施主体在联动机制建立方面仍有待提高。[3]

(三)帮扶长效机制需进一步建立

一方面,导致困难群体就业难的因素因人而异,而帮扶方式较为零散,举措趋向于同质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帮扶效果,有针对性的 “因材施教式”帮扶更需精准落实;另一方面,帮扶工作的最终落脚点要看是否真正有效帮助就业,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群体帮扶机制需进一步构建完善。

五、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帮扶长效机制构建策略

(一)贯彻“四早原则”,精准识别困难群体

就业帮扶的前置性是保障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基础。在帮扶对象认定方面,要坚持早研判、早摸排、早谋划、早行动的 “四早”原则,围绕 “入学即就业”理念,根据国家政策、学生的家庭学业、身心等情况设置科学的认定程序、系统的认定标准,综合审定就业困难群体名单,尽早根据实际情况分类建立困难群体档案信息,同时实时更新就业困难毕业生数据库。帮扶需求识别方面,要以问题为导向,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深入学生群体,发挥青年党员、学生干部的朋辈互助作用,推动常态化调研、数据分析,以此摸清求职意向,搞清就业困难,厘清帮扶需求。

(二)坚持“三化协同”,全面提升就业竞争力

帮扶力量多元化。高校应充分认识精准就业帮扶工作的系统性、复杂性,借助全校各条战线力量,整合各职能部门资源。要贯彻多方参与、协同合作、互联互动的原则,建立层级化管理体系,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各类就业创业指导师资培训,培养形成一支专业化就业帮扶队伍,贯彻全程育人理念,搭建起社会组织、企业及校友等各种社会关系网络,深度推进校地、校企、家校等双方合作,下好就业帮扶一盘棋。

帮扶工作全程化。要重点关注帮扶的延伸度,拓展分阶段、分层次、多元化的帮扶举措。第一,要重视职业生涯教育及早帮扶,例如,利用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困难群体尽早树立职业规划意识,进行正确的、积极的自我定位,同时充分发挥职业规划大赛就业育人实效,秉承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原则,将大赛内容设计同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深度融合,扩大困难群体参赛覆盖面,帮助毕业生挖掘和激发内生动力;第二,要强化指导促进帮扶,通过举办沙龙座谈、团体辅导、沉浸体验等形式多样的精准化就业指导活动,赋能就业信心;第三,要抢抓关键节点推动帮扶,在校招黄金期、升学成绩公布后等时期,及时校正毕业生就业心态,加大岗位开发力度,举办场次众多、岗位优质的招聘活动,实现就业信息与困难群体需求点对点精准对接;第四,要落实精细管理保障帮扶,即精准掌握帮扶进度,不断丰富离校后的就业追踪及帮扶的服务手段,着重优化配置帮扶资源,组织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返校参与招聘,确保岗位推送不断线。[4]

帮扶项目精细化。就业专项培训项目致力于提升毕业生的核心就业能力,是促进困难群体就业的重要保障。一方面,高校应积极组织困难毕业生群体参与教育部 “宏志助航计划”培训,或各地区专项就业能力提升等培训项目,提高重点群体覆盖参与率;另一方面,要筑牢就业培训阵地,注重创新管理,从强化组织管理、优化师资队伍建设、迭代升级课程内容等方面做好培训品牌建设,全面提升困难群体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实践能力等核心就业能力。

(三)强化“精准施策”,兜牢就业保障效应

“一生一策”帮扶机制能否精准实施决定了就业帮扶的实际效果,要坚决杜绝就业帮扶 “一刀切”形式,建立完善跟踪反馈制度,对困难群体毕业生定期实施以 “制订对口帮扶方案、进行深度就业辅导、推荐精准匹配的就业岗位”为核心的精准帮扶机制,不断强化常态化管理服务,实时性为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提供精准化求职创业指导和相关服务。

针对学业困难群体,帮扶重点着重围绕学业提升,应提早摸排防范控制风险,建立学业预警机制,通过多部门多渠道的协同联动帮扶,最大限度避免因学业问题不能顺利获得毕业证书而影响就业协议签订情况的发生。

对于有经济困难的毕业生,不仅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多元资助体系,更要突出资助育人实效,激发贫困学生的内生动力,引导他们树立自立自强的价值观。贫困家庭学生通常为改善家庭经济条件普遍具有较强的实习就业意愿,高校应积极盘活企业或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的资源,为贫困生定制差异化的资助项目,以访企拓岗活动为抓手,强化校企合作,根据贫困学生的专业及个人意向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并合理利用政策支持,引导基层就业创业,多措并举赋能就业信心,助推提高综合素质。[5]

对于心理亚健康学生,其心理问题存在复杂性、隐蔽性、突发性等特征,要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工作能力,开展动态排查,建立预警机制,在就业指导活动中有机结合就业政策与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等方式帮助学生排解压力,合理定位,调整就业期望,实现自我激励。

六、结束语

面对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强化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是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的重要举措,能否厘清需求并实施精准帮扶是关键。高校应紧抓重点群体,以就业意向调查为抓手进行精准摸排,把握关键节点,聚集多方力量强化分类指导,在访企拓岗了解社会需求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帮扶路径,全面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 徐鸿宇,孙干.“五化协同”高校困难生就业帮扶长效机制探析[J].教育与职业,2020(04):103-108.

[2] 张静.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路径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9(02):53-57.

[3] 侯春秀.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精准帮扶机制研究[J].江苏商论,2023(08):114-117.

[4] 马赫.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追踪及帮扶机制构建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0(02):43-47.

[5] 张定华.就业资本视角下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机制的构建[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21,33(02):88-92.

作者简介: 刘译,女,汉族,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就业创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