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策略

2024-07-02 14:17吕娇阳
国际公关 2024年10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策略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按照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和农民富裕的总体要求,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乡村振兴不仅关乎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也涵盖生态宜居、文化繁荣、组织健全和生活富裕等方面,其全方位推进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实基础。本文对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关系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策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策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策略的核心目标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一战略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且对推动全国范围内的共同富裕具有深远意义。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共同富裕并不是简单地缩小贫富差距,而是提供更为全面的发展机会和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共同富裕目标的达成相辅相成,是解决当前主要矛盾的有效路径。

一、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一)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乡村发展的活力对于国家整体的繁荣至关重要,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平衡城乡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并构建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这一战略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亿万农村居民利益、提升农业与农村的现代化水平、缩减城乡差距以及保障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这样的发展不仅公平正义,还决定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对于增大中产阶级的比例、优化社会结构、支持国家发展的新型双循环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它是释放生产要素潜力、激励创新和挖掘潜在增长动能的关键所在;它能够保障城乡间的公平和高效互补,推动发展的新阶段;它是展现社会主义体制优势、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并在全国范围内凝聚发展共识、推进重大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针。[1]

(二)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指引

乡村振兴的综合目标涵盖产业繁荣、环境友好、文化传承、治理有效性以及居民富裕。居民的富裕是这一战略的起点和终点,代表亿万农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扎实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的过程中,共同富裕是达成高质量乡村振兴的目标和实践的向导。一方面,需要探索共同富裕的基础和实现机制,不断推动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寻找发展行动和政策干预的有效方式,以确保市场运作对社会共同体带来福祉;[2]另一方面,共同富裕是衡量乡村振兴成效的重要指标,不只是产业活力和环境改善的可见成就,而是要真正实现富裕。共同富裕要巧妙利用市场机制,结合政府的积极作用和市场的自然调控,以实现既有能力的政府和有效的市场协同,构建友好社会环境。

二、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困境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举措,但在推进过程中,面临城乡要素市场壁垒、劳动力市场分割以及缺乏完整产业融合体系等多重困境。第一,产品市场化进展较快,但要素市场改革相对滞后。城乡之间在土地、劳动力、资本等方面的交换并没有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特别是在农村,一系列制度性壁垒使要素资源并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限制乡村经济的潜能。土地制度改革尚未完全释放土地资源的市场潜力;劳动力和资本市场则因为政策不一、信息不通等问题,无法实现最优配置。若要素市场壁垒得不到有效打破,乡村振兴便难以实现农村地区的真正富裕。第二,虽然城镇化率在不断提升,但户籍人口城镇化比例依然偏低,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在城市中的融入问题尤为突出。户籍制度与城市公共服务紧密绑定,形成了对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农民工若无法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其移居城市积极性便会大打折扣,城乡间的人力资源流动失去了应有的高效和公平性。为实现共同富裕,劳动力市场需要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更为均衡的资源配置机制。

三、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策略

(一)深化农村要素市场化改革

深化农村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在于更加充分地释放农村生产要素的潜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民的创富能力,以及实现农民财产的合理增值,从而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持。第一,提升要素配置效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改革开放为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贡献极大力量,尤其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增长成为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然而,农村要素市场化改革依然不足,需要进一步消除要素价格和配置的扭曲,使农业生产要素能够高效跨界流动,助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挖掘新兴产业、新模式的潜能。此举旨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而非仅停留于自给自足的小规模生产水平。[3]第二,大力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增加农民的创富能力。面临教育、医疗和职业培训等资源分配不均的局面,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仍显不足。为此,必须建立一个更加统一、规范、均衡的劳动力市场,以确保劳动力在城乡间的公平流动,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保障,提升其工资性收入及福利待遇。在此基础上,鼓励返乡农民工等创业人才向农村流动,以知识扩散、产业带动、投资溢出等效应促进农村产业创新,改善人力资源结构,提升农村居民的自我发展能力。第三,财产性收入差距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农村土地资产转换功能的困难以及金融服务的不足。市场化改革应着力建立房地产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有效供应,使农村土地资产能够企业化、市场化,农民得以分享到土地增值所带来的收益。第四,农民个体的富裕离不开集体经济的支持,二者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通过市场化改革,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更多就业和收入增长渠道,是提升整体村民福祉水平的有效途径。此外,集体经济的强化也有助于改善基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增加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二)提高乡村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提升乡村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可以推动农村社会系统性、现代化的治理结构和能力建设。这样的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旨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增强乡村自我发展及自我管理的能力,实现好、快、持久的发展。第一,基层政权构成乡村治理的主体,其职能从强制性管理向服务性管理转变,将有助于更好地服务农民,调配各类资源,处理各种社会问题。同时,建立农民参与的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农民自治的实质作用,使农民能够参与乡村发展的各个环节,这样的基层政权建设能提高公共政策的接受度和实施效果。第二,法治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乡村治理同样需要法治理念的深入实施。通过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律服务和监督,构建互帮互助的法治社区,可以增强乡村居民的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这也需要建立符合乡村特点的法治体系,充分考虑农村的传统习惯和实际情况,将法治精神融入乡村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同时,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应注重教育、卫生、养老、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等,通过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方式,发挥乡村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共同提供多元化的社会服务。这样可以减轻乡村居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生活负担,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增进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人的公平发展,确保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系统性地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从教育、卫生到社会保障等多个层面着手,逐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水平。在教育领域,投入资源增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不仅仅是增加学校数量,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和教育理念等方面。完善师资培训和引进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确保农村儿童和青少年能够获得与城市孩子同等质量的教育,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医疗卫生方面,除了加强基础医疗设施建设外,还应合理配置医疗资源,重点发展乡村卫生服务站与乡镇卫生院,引导优秀医疗人才向农村流动,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同时,提高农村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水平,促进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农村居民健康水平,从而减少因病致贫的现象。关于社会保障体系,政府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提供保险覆盖和提高补贴标准,还应建立健全农村特色养老服务体系。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网络,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商业保险、互助保险等,确保老龄人群的基本生活需求。并通过乡村建设社区日间中心、养老服务站,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并且注重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4]

(四)促进生态产品价值转换

1.加大不同类型的生态产品开发

首先,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工农业产品,将本地区的生态特征融入到产品设计与生产中,利用当地农业、水产、林业和手工艺资源,生产出具有生态附加值的商品,如有机食品、生态木料、天然水源、生物纤维和手工工艺品等物质性产品;其次,增强文化和旅游业的服务项目,主要侧重于为消费者提供一系列与生态环境相关的体验服务,通过生态游憩、健康休闲和观光旅游等服务,迎合游客对自然亲密、体验健康和增长知识的需求,同时倡导和普及生态文化价值;最后,进行综合性的区域开发与建设,把生态管理放在项目开发的中心位置,致力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生态价值的提升。针对被废弃或自然区域开展恢复和再开发工程,如对河流生态进行系统治理与开发,或者将受采矿影响产生塌陷的地区改造成生态湿地公园等。

例如,澜沧县云山村是拉祜族聚居的村庄,村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技能单一、资金短缺,长年依赖玉米种植和家畜养殖维持生计。中国工程院专家团队通过对市场需求和地理环境的综合分析,制订以科技力量助力云山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方案,因地制宜发展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酿酒、家畜养殖等特色产业。一是利用澜沧针叶林覆盖率高的特点,建立林下三七有机种植基地,发展名贵中药材种植产业。专家团队通过科研攻克了思茅松林林下三七种植的技术难关,将价值10亿元的专利技术无偿授权当地农户,并提供长期技术指导,使每公斤天然有机的林下三七干品能为村民带来6 000多元收入,每亩可实现5万—15万元增收。二是利用好冬季闲置土地,号召村民加种优质高产的冬季马铃薯,专家团队从育种、耕种、养护、收果等环节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冬季马铃薯亩产3吨以上,可为村民带来至少5 000元增收。

2.促进生态资源通过市场化方式高效流转

首先,构建一个有效运行的生态资源市场架构,要求确立明确的产权归属和责任分配,以及严格的监督体系,为生态产品及其衍生物的生产和供应树立多样化的市场主体;其次,实施科学的生态资源定价体制,通过推进市场化改革,激励各类生态要素在市场中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从而提升资源配置的效能并激活社会的创造力和市场的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定价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且形成一个能够真正反映生态资源供需状态的价格发现机制;最后,建立一套完整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用于生态环境污染的检测、评价和修复以及生态恢复的评估。同时,为了促进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必须确立一个全面的生态环境损害补偿体制和资源有偿使用的制度。

3.实现与新技术、新业态的融合发展

第一,借助最新的信息技术,提升生态价值的转化率和经济效益,运用网络直播、数字化销售等新型方式降低进入市场的门槛,开辟更广阔的商业领域,同时加大销售规模。通过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服务,创建多样的信息中介、区域性交易和管理服务平台,有效提升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第二,采取积极开放和创新的态度,主动将生态价值融入到新兴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发展中。积极适应 “互联网+”、O2O等线上服务新兴形态;抓住产业数字化、产业集群、网络化虚拟园区等数字经济的新动力;以及借力微商、网络直播、副业创新和多元职业等新经济模式的崛起。

四、结束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有力支撑。通过一系列系统策略的实施,从产业升级到生态构建,从文化振兴到治理优化,着力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旭.新形势下乡村振兴助力农村共同富裕的策略[J].山西农经,2023(24):125-127.

[2] 谭亚美.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振兴推进策略研究[J].热带农业工程,2023,47(6):60-62.

[3] 胡灿美.基层政府农村公共政策执行中的目标替代行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3.

[4] 杨倩雯.共同富裕目标下杨陵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

作者简介: 吕娇阳,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硕士研究生,中级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策略
共同富裕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