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通
[摘 要] 音乐属于一种较为抽象的艺术,从大的方向来看可以分为管乐与声乐两大类。一些管乐演奏者和声乐演唱者认为管类乐器的演奏和声乐演唱毫不相关,在两者之间只能任选一种进行训练和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一部分演奏者和演唱者的积极性,限制了其多方面的发展。从气息运用方法、演奏中的气息运用以及气息的训练等方面对二者的异同进行探究,希望能对二者的相互借鉴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 键 词] 声乐;管乐;气息运用;演奏;气息训练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随着音乐从业者以及音乐爱好者的增多,其中一些管乐演奏者和声乐演唱者认为管类乐器的演奏和声乐演唱毫不相关,从而造成了在两者之间只能任选一种进行练习的误解,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一部分演奏者和演唱者的积极性,限制了其多方面发展。如何能更好地处理二者在演(唱)奏技巧上的冲突,是当今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想要通过这样的论题,让更多的声乐演唱者和管乐演奏者意识到器乐和声乐并不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区域,了解到它们之间的共通之处,真正重视两者的交际,以达到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研究综述和主要方法
笔者在管乐器以及声乐的共同研究中发现二者在气息运用上有许多异同,二者是能够相辅相成的,所以笔者在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后写了这篇论文,想让更多的音乐演奏者、音乐爱好者、音乐教育者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正视它们。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图书、论文、期刊,并利用互联网技术查询相关资料,整理研究管乐(声乐)与气息关系的国内外现有资料,对二者在气息运用上的异同进行研究,阐述二者在气息运用上的异同。
2.观察法:通过观察音乐家的表演对演(唱)奏技巧进行分析。
3.经验总结法:通过自身演唱(奏)以及日常训练经验总结出二者在气息运用上的异同。
(三)主要内容
无论是管乐还是声乐,都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音乐艺术,不仅需要很高的音乐素养和演奏技巧,还需要很强的作品处理能力以及娴熟的气息运用。其中的气息运用更是一切演绎技巧的基础,只有正确娴熟地运用气息才能够对作品进行充分演绎,才能够将情感与技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本文通过对管乐与声乐在气息运用方法、演奏中的气息运用、气息的训练等方面异同的探究,希望可以使读者真正了解二者在气息运用方面的异同,给二者的训练、演奏以启发。
二、管乐与声乐常用的气息运用方法及正确运用
(一)胸式呼吸法
胸式呼吸法是一种依靠胸腔进行气息控制的方法。这种呼吸方法在吸气时,胸部会扩张,胸部和肩部会明显提起。因为主要是依靠胸腔进行控制,所以导致吸气不够深、气息太短、腹部肌肉无法用力的情况出现。因为气息过浅,所以难以打开喉咙,使脖颈肌肉僵硬的情况出现,影响音色的变化,使音色不够柔美,同时也影响音色的统一。早在二百多年前,因为当时的歌曲多为宗教歌曲,色彩单一,旋律也没有太多的跨度,有点偏向于说话的感觉,所以当时有运用胸式呼吸法的歌唱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音乐的发展进步,音乐作品变得越来越复杂,不仅有许多的技巧性演(唱)奏,还有许多大跨度跳跃的旋律,胸腔呼吸法明显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的音乐。
(二)腹式呼吸法
顾名思义,腹式呼吸法就是利用腹部的力量对气息进行控制,将气息吸到腰腹部位,吸气时横膈膜下降,腹部明显凸起,胸廓下部向外扩张。这种呼吸方法跟胸腹式呼吸很像,更有资料直接说是胸腹式呼吸的简称。其实两种呼吸法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腹式呼吸法更加重视气息下沉的深度,并没有强调胸腔,即两肋的扩张对于呼吸的控制以及运用。
(三)胸腹式呼吸法
胸腹式呼吸是大多数音乐家推崇的一种气息运用方法。这是一种结合了胸式呼吸法和腹式呼吸法优点的一种气息运用方法。这种呼吸法通过腹部、胸部、横膈膜等对气息进行控制。它相对于其他两种呼吸法来说是比较全面的。由于运动的肌肉群更加全面,所以这种气息运用方法对于气息的控制力也是最强的。同时,腹部与胸腔的双重打开,让气息可以更加顺畅地通过,不仅加强了气息容量,而且增加了气息的流动性,让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更加柔美、丝滑。这也是这种呼吸法如今受到众多音乐家喜爱的原因。
(四)正确的气息运用
无论是声乐还是管乐,想要有漂亮的音色,就必须有正确气息力量的支撑,只有正确的呼吸力量才能使振动体(声带或簧片)发出真正松弛、悦耳的声音。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呼吸呢?完整的呼吸分为吸气和呼气两个部分。
1.吸气
张开嘴吸气时,上半身始终处于放松状态、自然状态,胸部以及两肋会有向外张开的感觉,腰腹会感觉到明显的饱胀感。有些表演者在歌唱(演奏)时气息拼命往下沉,没有控制地将横膈膜进行下压,使气息完全僵化,这是一种错误的僵硬吸气的状态。为此,可采用“闻花香”式呼吸来训练,口鼻同时吸,以口吸气为主,这样既没有明显的动作杂音,气息也吸得深,使整个腰围一圈都保持扩张状态。将气息控制并保持在腰间系皮带处,然后慢慢均匀地呼出,在呼气的同时也保持吸的状态,这样既可保持气息的深度,也能形成气息的对抗,使里外结合、对立统一。演奏者要根据演(唱)奏需要的强弱长短进行吸气,达到气息运用恰到好处的目的。
2.呼气
正确的吸气动作完成后,紧跟的是呼气。正确的呼气方法是:腹部慢慢向内陷,横膈膜逐渐向上抬,胸部两肋逐渐收缩,向外排出空气。这种状态一定是有意识的、有控制力的,呼出的气体要悠长而又稳定有力,并且气流要集中,这样气压才能达到发音的标准。对于管乐器来说,也只有这样的呼气才能够使铜管乐器或是带簧片的木管乐器在较大气流压强下产生作用。呼出的气流柱要均匀,切不可时粗时细、时强时弱,要控制好腰肌和腹肌的力量,使气息缓慢且均匀地流出,使气息真正成为发声的动力源头。卡萨雷曾说:“呼吸是发声的动力。”我们应把自己比喻成一个能呼能吸的风箱,训练那种有意识的呼吸,无论是吸气还是呼气都是在有足够控制力的前提下进行的。不管呼吸的出口也就是口型如何变化,呼出的气息总是流畅稳定而有力的,还要自如稳定地控制呼气的强弱长短,以密切配合演奏技巧的发音需要,在演唱(奏)过程中使气息通畅顺利,演唱(奏)也能更稳定持久。这就是有“控制”的气息,也是演唱(奏)共同遵守的原则。
三、管乐(以长笛为例)和声乐在演奏中气息运用的异同
(一)打开喉咙的气息运用
无论是歌唱还是管乐吹奏,打开喉咙都是重要也是必需的。喉头位置的状态与呼吸的深浅、是否顺畅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稳定的喉头位置将会影响到所发声音的音质、音色、音准等诸多方面。因此,喉头的稳定极为重要。对于声乐演唱来说,始终处于稳定、自然放松状态的喉头位置,更有利于优美、自然音色的形成。什么是正确的喉头位置呢?首先正确的喉头位置是在喉咙打开的前提下形成的。而打开喉咙最充分、最自然、最适度的方法就是练习“打哈欠”。这里的“打哈欠”并不是真正的打哈欠,而是打哈欠时口腔内的打开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鼻腔会自然地扩张,软腭会积极地抬起,舌头是舌尖顶住下牙自然平放的。舌根和后咽壁的距离会拉大,形成一个开放式的空间。打开喉咙会使共鸣器官达到自然扩张的状态,而共鸣腔的充分扩张会使声音在共鸣腔体中充分共鸣,产生出富有质感的音色,且共鸣腔体的打开也会使气息的流动更加畅通无阻。在长笛的吹奏中同样需要打开喉咙,喉咙的打开会使脖颈肌肉、下巴等部位得到充分的放松,也会使口腔内部空间充分张开,使气息的通过更加流畅,气息的流畅带来的就是美妙音色的诞生。无论是单吐还是双吐乃至多吐吹奏,口腔的打开都会使音头变得更加纯净,杂音减少。
(二)运用气息支撑的异同
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泰特拉奇尼曾说:“歌唱时,我总是感到气息顶在前胸……无论唱最高的音还是最低的音,必须感到前胸的这种坚定支持的感觉。气息顶在前胸歌唱的这种感觉,叫作‘气息支撑。”这位世界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对于气息支持的解释非常通俗易懂。在气息运用的过程中,两肋扩张,使胸腔处于扩张状态,把横膈膜作为一切气息的支撑点,每一个音的发出都是在这个支撑点之上的,这就是所谓的气息支撑。长笛的气息支撑与声乐的气息支撑的运用感觉是大同小异的。
笔者在长笛的练习中发现,就算在口型十分正确、喉咙完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吹奏,还是免不了出现音色不统一的情况,更有甚时还会有破音的情况出现,每当这个时候,可以先放下长笛,然后用声乐的方法将谱子唱一遍,这时拿起长笛再吹,乐句中破音或者状态改变的问题一般都会得到一定的解决。而在长笛的高音吹奏中同样也用到了气息的支撑,有支撑的高音是一种有芯的感觉,在吹奏时气息下沉,中止点稳定,喉头下降,小腹收缩,把横膈膜作为支点,加强气息支撑,用气息“撑”的那一下爆发的力量吹奏高音,高音就自然而然地上去了。
无论是声乐演唱还是管乐演奏,都是在用一个积极的气息状态充分地调动各个腔体器官,加强对气息的控制运用。但在一些特别的演(唱)奏技巧中,气息的运用同样也是特别的,例如循环呼吸。
循环呼吸是管类乐器特有的气息运用方法。循环呼吸就是利用循环“换气”的呼吸技巧达到自如吹奏的效果。循环呼吸与正常唤气的区别在于,正常的换气是先呼后吸,其中“呼气”与“吸气”之间有着一定的间隔时间;而循环换气则是鼻吸口呼,并且鼻子吸气与嘴巴呼气是同时进行的。循环呼吸的练习方法有很多种,例如:首先在口腔中留一部分气,将肚子里的气都消耗掉,仅用嘴中的气息来吹响长笛(可以只用笛头进行练习),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只能用嘴中的气息。在这个练习吹奏的过程中不用鼻子进行呼吸,吹响长笛(或笛头)的时间也不要太长,1~2秒就可以,不需要硬撑;然后在上述基础上吹响长笛(或笛头),同时用鼻子进行吸气。总的来说,循环呼吸的练习就是呼气与吸气同时进行。
四、管乐与声乐在气息训练中的异同
表演者只有在正确运用气息的前提下,才能运用演奏技法呈现出优美动人的音乐,所以气息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从音乐学科诞生至今,人们对于气息训练方面的研究从未停止,古往今来有许多声乐工作者以及管乐演奏者对气息方面的训练进行了科学的、系统的分析研究。在音乐的发展道路上,产生了无数的气息训练方法,它们是音乐史上的瑰宝。声乐和管乐的气息训练方法也是在相互借鉴、相互依存中进步的。例如在声乐的气息训练中借助管乐的气息训练方法,模仿管类乐器的长音吹奏练习,让声乐表演者也进行长音练习,这样既训练了气息的掌控能力,对于声乐演唱中的延音歌唱也有着不小的帮助。长笛的胸腹式联合呼吸训练与声乐演唱的呼吸训练有许多相似之处。无论是管乐吹奏还是声乐演唱,都离不开喉部、腹肌、横膈膜等的参与。失去了喉部与腹肌的参与,音色则会变得僵硬,气息的支撑会变得轻浮。所以说,两者在气息运用上并不矛盾。无论是声乐演唱还是管乐演奏,都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状态下的呼吸状态,其有着自身的独特呼吸方式,也有着共同的呼吸方法。
在平时的气息训练中,二者都可以通过加强胸腔、腹肌、呼吸肌等的锻炼达到能够更好地控制气息的目的。这样的训练方式有很多,例如:先放松身体,让身体保持在一个相对自然舒适的状态,然后刻意地用腰腹部肌肉 、横膈膜等对气息进行挤压,使其快速消耗,再缓慢地用此时的状态进行吸气,最后再进行前一步的快速挤压。如此这般循环反复,以达到锻炼腹肌、呼吸肌等可调节气息的器官的目的。
五、结束语
了解管乐演奏和声乐演唱在气息运用上的异同可以使演奏者和演唱者更快地入门,并且能够吸取双方的长处,使两者互相启发,起到共同进步的目的。管乐演奏者可以将声乐演唱中的气息运用方法和技巧运用到管乐演奏中,使管乐演奏更富有歌唱性;同理,声乐演唱者也可以将从管乐吹奏中得到的启发运用到声乐演唱上,增强音色的质量以及连贯性,使嗓音更加准确化、乐器化。
参考文献:
[1]薛良.歌唱的方法[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2]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77.
[3]修海林,李吉.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李维勃.西方声乐发展概略[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5]陈燕秋.浅析声乐与器乐的个性差异[J].中国音乐,2003(4):122-123.
[6]王膺涵.浅谈语言与声乐和器乐艺术的关系[J].北方音乐,2015(22):169.
[7]王茹.声乐与器乐共性及对声乐教学所带来的启示[J].乐器,2015(12):48-49.
[8]赵珂.中国当代声乐艺术中的器乐化现象探析[J].中国音乐,2015(3):245-252.
[9]单敏,王涛.试论声乐与管乐间的相通性原理[J].艺术教育,2011(6):97-98.
[10]王殿威.通过小提琴理解歌唱声乐教学研究[J].黄河之声,2013(2):63-64.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