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基建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优化策略分析

2024-07-01 20:47张冉
关键词:基建项目成本管理全过程

张冉

【摘  要】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为满足扩充产能、改造生产环境等相关方面的需要而启动了一系列基建项目,由于此类项目具有投入大、周期长等特点,为保证基建项目的顺利实施,国有企业在加强质量管理的同时,要求对项目成本进行控制。论文以此为研究内容,简要论述了全过程成本管理的内涵,深入分析了国有企业基建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同类型基建项目的成本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基建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优化

【中图分类号】F275.3;F27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4)04-0110-03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稳步增长,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核心驱动引擎,为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国有企业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其中就涉及大量的基建项目[1]。为提高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规范性,降低相关成本支出,国有企业应强化成本管理机制,针对传统基建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优化以项目节点为依据的全过程成本管理策略,实现国有企业降本增效目标。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近年来,国有企业持续深化改革,在关注市场营收的同时,强调通过成本控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成本投入较大的基建项目更是如此。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国有企业基建项目的全过程成本管理过于粗犷,这不仅导致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降,还对其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所以,合理化的成本控制手段将为国有企业节省大量成本,而全过程成本管理将进一步提升其基建项目的成本控制质量,为国有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2 全过程成本管理的内涵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中,关于成本控制的解释是运用各种手段对项目经费进行合理配置,使项目经费的利用率达到最高,并在保证项目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项目成本。全过程成本管理则是利用传统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体系,结合项目管理流程的节点设计,将成本管理目标进行分解,实现及时、精准、有效的成本管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3 全过程成本管理的意义

3.1 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市场经济下企业对成本的敏感度较高,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方面对成本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此情况下,向管理要效益已经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全过程成本管理可以在对项目进行总体把控的同时,完成对项目节点成本的分析,从而确定最佳的成本配置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为保证全过程成本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企业方面将对综合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权责范围,实现部门之间的高效协同,从而显著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3.2 提升企业资源利用效率

成本管理是以企业资源为最终对象,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对企业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并在财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对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管理,以及时发现企业在资源利用率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机制[2]。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将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如人力、固定资产等,且以上均属于企业成本的范畴,全过程成本管理的核心就是优化资源配置方案,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相关资源成本投入产出比。

4 国有企业基建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基建项目成本投入较高,且实际执行过程中成本浮动范围较大,为减轻基建项目成本带来的压力,国有企业实施了一系列的管理机制,并取得了理想效果。尽管如此,国有企业基建项目的成本依然居高不下,且成本分布动态变化明显,全过程成本管理质量依然有待提升。

4.1 基建项目成本管理认知不足

国有企业基建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是以人为主体,因此,相关人员对成本管理的认知水平将直接影响企业成本管理的质量。现阶段,国有企业员工的综合素养已显著提升,但由于基建项目数量较少,且基建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区别于主营业务,以致国有企业在相关培训业务中忽视了基建项目的全过程成本管理,企业员工对基建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的认知较为模糊[3]。受此影响,基建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多采用传统成本控制理论,在实际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甚至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4.2 基建项目成本管理体系缺失

全过程成本管理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复杂性,在实际推进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管理体系执行,尽管国有企业已经将基建项目纳入现有成本管理体系,但相关内容依然存在缺失。首先,项目节点的划分不科学,项目成本分配不合理;其次,考核评价机制存在适应性问题,权责关系难以明确,考评结果缺乏指导性;最后,项目审计制度难以落实,审计管理工作形式化,在权责关系难以明确的情况下,审计问责制度形同虚设。成本管理体系是保证基建项目顺利开展的前提,相关体系的缺失将导致基建项目成本风险增大,甚至对项目质量、安全等造成影响。

4.3 基建项目成本管理机制单一

国有企业基建项目通常以满足生产经营需求为目的,因此,其盈利属性相对较低,且基建项目投资较大,通过全过程成本管理可以实现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减少企业基建项目的成本支出。通常,基建项目实施阶段复杂,且不同阶段的任务安排、成本构成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国有企业在此类基建项目中所采取的全过程成本管理机制较为单一,无法满足不同阶段成本管理的需要。

以招投标和施工阶段为例,招投标阶段的成本管理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主要包括三方比价、市场调研、方案核算等实践部分,所以,该阶段的成本管理内容及目标明确。施工阶段则是按照预定方案开展成本管理,但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传统成本管理机制缺乏灵活性,难以满足基建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的要求。因此,基建项目成本控制机制的单一性导致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存在前后矛盾的情况,以及造成额外的项目成本支出。

4.4 基建项目成本管理信息闭塞

基建项目涉及部门、人员较多,且项目流程等较为复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构建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但国有企业基建项目成本管理的信息共享多通过会议的形式实现,或者相关人员通过微信、QQ等即时通信工具进行沟通,信息共享效率不高。有限的信息共享导致基建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的信息存在失真、滞后等情况,尤其是在基建项目节点的动态管理方面,若无法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渠道,成本管理的难度也将随之增加。

国有企业基建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是以降本增效为核心,在传统企业管理理论的影响下,全过程成本管理的有效性明显不足。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国有企业同样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对包括基建等在内的投入大、周期长的项目,都需要进行更加精准、有效的全过程成本管理。

5 国有企业基建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的优化策略

全过程成本管理对国有企业基建项目具有重要影响,其能够有效避免资金闲置、浪费及挪用等情况的发生,并保证基建项目质量。针对国有企业基建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结合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本文提出以下优化策略。

5.1 统一思想认知,加强全过程成本管理培训

任何形式的成本管理都需要人的参与,国有企业基建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不仅需要一支专业能力强的人才队伍,还需要相关人员具有高度统一的思想认知,如此才能保证全过程成本管理的顺利展开。为实现这一目标,国有企业需要对基建项目参与人员进行全过程成本管理理论与实践培训,从而在提升基建项目成本管控效果的同时,增强员工的执行能力。此外,国有企业应将基建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与员工绩效评估挂钩,如此,可以进一步提升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全过程成本管理培训应注意培训内容与岗位之间的适应性,在对全过程成本管理理论进行全面培训的同时,针对基建项目实施方案与流程,采取差异化的培训机制,从而提高培训质量,为基建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4]。以基建项目预算管理为例,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对工程造价进行拆解,审查项目实施方案的合理性,同时,为保证预算执行效果,预算管理人员需要对节点成本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动态跟进各节点实际成本支出。因此,在培训过程中,预算方面的培训重点围绕基础理论展开,并强调预算管理对基建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的重要性,针对较为典型的预算管理问题进行讨论,以及在基建项目节点成本支出严重偏离预算的情况下,相关责任、处理方法等都应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这也是提高预算管理人员思想认知的必然要求。

5.2 完善管理体系,明确全过程成本管理流程

国有企业基建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需要完善的体系作为支撑。由于基建项目管理工作需要多部门的共同参与,以及根据相关流程节点的任务确定岗位权责,因此,国有企业传统的管理体系在基建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完善管理体系有助于厘清相关流程、细化权责关系,并推动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如图1所示,基建项目成本控制介于成本预算、成本核算之间,并将目标成本、动态成本、结算成本进行区分,结合基建项目的具体阶段,对全过程成本管理流程中的节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从而避免与基建项目成本预算发生严重偏离。

图1  基建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体系及流程示意图

国有企业基建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体系是建立在现有管理体系之上的,因此,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以节点为参考的差异化全过程成本管理流程设计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持续完善管理体系,国有企业基建项目成本控制将更加精准、有效,并保证基建项目质量。

5.3 明确管理目标,丰富全过程成本管理机制

全过程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项目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其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基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基建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机制的创新应最大限度避免对企业主营业务的影响,同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本管理机制优化导致的额外成本支出。根据基建项目的特殊性,参考国有企业现有管理体系,可采取目标管理机制、动态监管机制、后评价机制强化成本控制。

5.3.1 目标管理机制

国有企业基建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需要以成本预算为依据,在细化节点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对各流程节点进行成本预测,其中主要包括人力成本、运输成本、采购成本、设备成本等[5]。在基建项目实施过程中,各节点成本支出发生明显偏离后,则需要及时分析具体原因,并根据全过程成本控制目标重新优化节点目标,以控制基建项目最终的成本支出。

5.3.2 动态监管机制

基建项目的成本支出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在落实目标管理机制的同时,需要采取科学的成本支出监管机制,并明确监管主体。动态监管机制将进一步完善节点成本管理,相关业务部门所产生的报表、账单都将作为基建项目全过程成本动态监管的对象,所以,动态监管机制使全过程成本管理更加灵活。

5.3.3 后评价机制

科学的评价机制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基建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的质量。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并未实现全过程成本管理的闭环,这也是长期以来基建项目成本管理质量得不到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后评价机制是在传统评价机制的基础上,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全过程成本管理的优化策略,并在实践中验证优化策略的可行性、有效性。

5.4 加快信息共享,优化全过程成本管理平台

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的管理工作已经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更加便捷,因此,基建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所面临的信息闭塞等问题可通过优化平台信息共享模式解决。首先,企业财务部门应针对基建项目建立独立电子台账,并根据基建项目实施方案确定电子台账管理流程;其次,相关部门可根据其权限对电子台账进行管理,并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提交相关表单;最后,全过程成本管理平台可实现自主风险预警,以便相关部门及时介入,从而提高基建项目成本管理质量。

基建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平台的信息共享属于有限共享的范畴,其主要原因在于基建项目非主营业务,过度共享将增加国有企业财务信息泄露的风险。因此,在优化全过程成本管理平台架构时,应与国有企业核心业务信息之间建立“边界”,实现基建项目成本信息的有限共享。

6 结语

国有企业基建项目投入大、周期长等特点增加了其全过程成本管理的难度,在强调以预算为导向的同时,创新成本管理机制对国有企业降本增效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参考施工方案的相关流程设计,在强化相关员工思想认知的基础上,持续完善成本管理体系,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创新节点成本控制策略,有利于实现精准、有效、及时的全过程成本管理。

【参考文献】

【1】温其辉,覃瑞生.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全流程内控管理路径[J].中华建设,2023(2):31-34.

【2】李家腾.火力发电企业基建期的成本管理控制策略[J].上海企业,2023(9):66-68.

【3】宋超.基建工程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J].全面腐蚀控制,2021,35(10):102-103+106.

【4】张俊驰.电网小型基建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资讯,2021,19(19):44-46.

【5】谢晓东.建设工程基建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居业,2023(8):160-162.

猜你喜欢
基建项目成本管理全过程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电力建设工程中基建项目的安全薄弱环节与改进策略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浅谈电力基建项目全过程财务管理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