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瑛春
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根据他们的年龄、心理特点,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向他们推荐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籍,激发学生阅读欲望。读书也讲究“营养”,教师要把色香味俱全、能打动孩子心灵的书推荐给学生阅读,才是最适合的。以兴趣为导向,可以使学生喜欢并投入进去坚持下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这一课内容时,先让学生了解这篇课文选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学生对电视剧《西游记》非常熟悉,但看《西游记》这本原著书籍的人少之甚少。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初步感受经典名著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感受石猴不凡形象。”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笔者在教学中进行课内外迁移及延伸,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读原著,使学生更加了解孙悟空,明晰这个人物形象,丰富了学生阅读素材,有效开展了整本书阅读教学。
二、方法引领阅读,提高学生阅读实效
(一)自读与共读相结合。1.课前自读重在导读任务落实。如在指导学生阅读《小王子》时,导读单设计要有童话味,笔者以分析人物内心的性格特点为主题,先以“观察家”的游戏入手,你发现这三幅图中的小羊有什么不同?尝试说说你的感受。再从书中找找小王子的感受,看看你和小王子的感受是否一致。接着笔者以小星球的填空形式“探寻内心”,小王子到地球的第一朋友就是“我”,“我”和小王子成为好朋友是不是“我”心中秘密,请同学们从书中找出来填在小星球上。完成任务后,在导读单的“完成情况”栏里画个小星星。这样的导读单让学生感到意犹未尽,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培养了学生观察和发现的能力。2.课中指导课重在培养阅读能力。如师生共读《稻草人》这本书时,在交流课上,让学生完成“阅读回顾卡”后,师生共同讨论学生自读前提出的问题:作品中对第一个稻草人为什么要详细写?对其他稻草人写得为何简略?学生互相交流看法,并说说从句段中了解到一个怎样的稻草人?交流完后笔者让学生选择一个故事片段合作演一出课本剧。这样学生阅读能力就不断提高,越来越喜欢阅读、爱上阅读。3.课后重构重在方法的应用。经典名著一般篇幅较长,学生难于把握人物形象,教师指导学生课后通读全书后回顾梳理,摘取故事中的某个人物或事件的关键信息,把相关的信息重新组合在一起,人物形象就呈现出来,以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事件发展的脉络,洞悉作者的写作意图。这就要求学生在整本书阅读时可以选择速读为主,以精读、细读为辅,采取批注、摘抄等读书方法。
(二)略读与精读相结合。1.略读。就是把书快速地浏览一遍,了解了书中的主要内容、主要情节,理清了文章的主要脉络,重在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2.统整。就是整本书阅读后,根据书中的关键信息重新整合再呈现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3.精读。就是在略读的基础上,对关键词句和精彩的片段进行细读,深刻感悟。
(三)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如在指导学生读高尔基的《童年》这本书时,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阿廖沙这个人物形象,笔者在课堂上开展了读写创作活动:假如阿廖沙来到了我们身边,我们给他一个怎样的童年?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把故事写下来讲给同桌听。字数不要求,内容写生动、有趣,写完后,大家分享。学生参与性很高,纷纷给阿廖沙设计了幸福快乐的童年,这次写作活动让学生明白了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感恩父母,努力学习,长大后回报父母。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实效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整本书阅读策略落实从课内到课外,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实践活动来发挥整本书阅读实效及价值,如每个月初开展“好书推荐会”,让学生互相推荐好书,说说推荐的理由;月末开展“读书分享会” 每个同学上台分享的阅读成果、分享读书心得,最后进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老师评价,使学生对自我的认知更加清晰,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活动结束后根据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表现评出阅读之星、推荐之星、读写小超人、阅读小达人等,激发学生热爱阅读,真正提高阅读实效。笔者学校图书室在每周三课服务活动时间开展“绿润书苑,万卷书社”读书交流分享活动;学校公众号每周推出一期“最美朗读者”活动,每期推出一位最美朗读者。
责任编辑 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