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群众路线已从党的一般工作方法、克敌制胜武器、独特理论创新演进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长期执政法宝和治国理政制度。群众路线之所以拥有如此崇高的功能定位,是因为其内在的价值逻辑,即群众路线蕴含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以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之基、力量之源和工作之方。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新的问题和任务,中国共产党需要科学正确地贯彻群众路线,切实做好三个层面的相结合,方能不断稳固人民立场、净化政治生态、提高执政水平,方能带领全国人民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关键词:群众路线;中国式现代化;价值逻辑;实践原则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4)03-0001-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1]。群众路线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站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历史方位上,中国共产党又该怎样科学定位群众路线的功能?怎样充分发挥群众路线的价值?怎样正确贯彻群众路线的原则?这事关党如何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事关党如何筑牢长期执政的坚实根基。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主要论述,坚定不移且科学正确地贯彻群众路线的主要论述,中国共产党方能带领全国人民早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群众路线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功能定位
纵观群众路线的历史演进,可以清晰发现,群众路线随着党的诞生而萌发,随着党的成长而发展,也随着党的壮大而不断成熟。从战略地位、功效作用、样态形式三个向度来讲,群众路线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征程中,已从党的一般工作方法、克敌制胜武器、独特理论创新演进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长期执政法宝和治国理政制度。
1.在战略地位上,群众路线已成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初步意识到群众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开始尝试探寻群众工作的有效方法。早在党的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提出“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2]来壮大革命队伍以及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来开展革命运动。由于受到经典理论的影响和历史条件的局限,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未领悟到群众工作的真谛。倒是大革命的惨痛失败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上了深刻一课,于是党的六大提出了“争取群众”的总路线。1929年,“群众路线”在陈毅起草、周恩来审定的《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正式出场,并在同年底召开的古田会议上形成了党的工作经群众路线去执行的工作方法。在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内容不断充实,方法不断创新。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于如何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和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行了深刻思考,在《论持久战》等经典著作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1945年,刘少奇同志在党的七大做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3]。群众路线也从“一般的工作方法”跃升到“根本政治路线”的战略高度。此后,党的八大强调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优良传统,将其写入党章。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992年,党的十四大对《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了修订,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纳入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体系,这一表述沿用至今。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党的生死存亡和长期执政的战略高度提出了“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4]。显然,群众路线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依循。
2.在功效作用上,群众路线业已成为党的长期执政法宝。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内忧外患、苦难深重的旧中国,一经成立就直接面对三座大山的重重压迫,年轻的共产党人要想在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除了科学的理论指导、英勇的革命队伍、正确的方向道路,还需要寻找到最可信赖的盟友,打磨出克敌制胜的有力武器,这把克敌制胜的武器就是群众路线。早在大革命初期,毛泽东同志通过对当时中国各个阶级的分析,就已经清晰地认识到,广大农民群众才是中国共产党最为主要的朋友。在井冈山上,毛泽东同志更加重视群众工作,把群众比作真正的“铜墙铁壁”,把党群关系比作鱼水关系,认为只有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夺取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把群众路线视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原则。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深刻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党的群众路线提升到“传家宝”的战略地位。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高度明确提出,群众路线是“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4]。可以说,群众路线这把克敌制胜的武器正是伴随中国共产党的不断成长、壮大和发展而变得越发璀璨夺目、锋利无比,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法宝。
3.在样态形式上,群众路线业已成为党的治国理政制度。马克思十分重视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5]列宁则根据布尔什维克党执政的需要,强调要处理好党群关系,把人民群众比作汪洋大海,共产党员只是沧海一粟,反复告诫共产党人“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6]。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群众观,创造性地探索出了“群众路线”这一根本工作方法。在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群众观点。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反对和克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毛泽东同志撰写了《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等著述,将群众路线提升到认识论的高度,实现了群众路线的理论创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发扬“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并将其转化为执政党的政治优势。随后,党的群众路线逐步被纳入党风廉政、反腐倡廉、执政能力等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并逐渐融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各个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用制度的硬约束来提升党员干部贯彻群众路线的行动自觉。尤其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决议,明确提出“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各项制度。”[7]这标志着群众路线将以政治制度的形态融入政党治理、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体系之中,实现从制度正义的高度来巩固党执政合法性的社会基础。
二、群众路线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价值逻辑
在党的百年历史征程中,群众路线之所以能够演化和跃升为党的根本工作方法、长期执政法宝和治国理政制度,是因为其自身蕴含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之基、力量之源和工作之方。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贯彻群众路线,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创造了光辉历史;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仍需坚持贯彻群众路线,团结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开创新的辉煌。
1.群众路线蕴含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之基。“一切为了群众”是群众路线的立场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的价值原则。在过去百年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为群众而生,为群众而战,也为群众而建。历史也一再证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是党战胜无数风险挑战,赢得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的保障。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要想成功应对“四大考验”和防范“四大风险”,仍需全党同志不忘为民初心,走实群众路线,把“一切为了群众”的价值立场贯彻落实到新时代的各项实际工作中去。首先,群众路线内蕴着人民本体论,要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自然蕴含“以人为本”“人是目的”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原则,必然要求发展为了人民,最终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次,群众路线内蕴着人民利益论,要求始终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党一贯坚守的初心,为广大人民谋利益是党始终不变的追求,这也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再次,群众路线内蕴着人民标准论,要求以群众拥护为最高标准。如同毛泽东同志所言:“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8]此后,党的历届领导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人民标准论。人民利益衡量标准也更加具体和现实,既要求体现物质利益,更要求体现精神利益,二者统一于人民群众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中,这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和评判标尺。
2.群众路线蕴含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之源。“一切依靠人民”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力量之源。在过去百年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主体,一切依靠群众,从小到大、从弱变强,因人民而兴、靠人民而强。首先,群众路线能够正确处理党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群众路线的重要主题就是如何处理党群关系,在“一切为了群众”的价值立场上,其核心指向是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只有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才是党所要依靠的根本力量。其次,群众路线能够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汇聚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力量。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党的各项事业都难以取得成功和胜利。尤其是处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新时代,更要相信群众、组织群众,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汇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巨大力量。最后,群众路线能够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依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伟业。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奋斗创业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筑起了血肉长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打出了大庆油田、开凿了人工天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发明了家庭联产承包、创造了深圳速度和浦东高度;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依然是真正的英雄,让世界见证了脱贫攻坚和同心抗疫的人间奇迹。只要坚持相信人民、依靠人民,积极汇聚14亿多中国人民的磅礴力量,就没有什么困难能够削弱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决心,也就没有什么外部势力能够阻挡住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步伐。
3.群众路线蕴含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工作之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式,其根本的实践目的是“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进而提升群众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将党的正确主张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物质力量。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即便面临新的世情党情国情,群众路线内嵌的优秀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仍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和政治生命力,也必将成为党治国理政的根本工作遵循和领导艺术方法。首先,群众路线要求深入群众,以务实的作风问需于民。了解群众所需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根基,党和国家的历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重要论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党的领导干部要身子往下沉、眼睛往下看,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线上线下多领域、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新情况新需求,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首要前提。其次,群众路线要求尊重群众,以虚心的态度问计于民。尊重群众要求党的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群众有真感情,真心实意地做人民群众的朋友,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在此基础上,放下架子、放低姿态,甘愿拜人民为师,虚心向能者求教,真诚地向智者问策,从鲜活生动的实践和富有经验的群众中汲取智慧,然后总结凝练并形成党的正确主张。最后,群众路线要求教育群众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民。只有使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引导和启发群众,才能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行动自觉,这是群众路线落地生根、深入人心并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进入新时代,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与日俱新,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掌握领导艺术,切实将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做好。
三、群众路线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实践原则
群众路线的功能定位和价值逻辑,使得群众路线成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政治实践原则。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告诫世人,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9]。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任务,中国共产党仍需创新性地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只有做好坚持价值原则与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人民监督与加强自我革命、坚持依靠群众与加强队伍建设的“三个结合”,方能进一步稳固人民立场、净化政治生态、提高执政水平,进而带领全国人民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坚持价值原则与加强制度建设相结合,不断稳固人民立场。历史充分证明,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坚持并发展党的群众路线,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的首要条件就是在坚持价值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制度建设,将群众路线中的以民为本、因民而兴、为民谋利等价值原则和优良传统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具有强大约束力的政治制度。一方面可以借助群众路线的价值原则来完善当前党和国家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党和国家的制度建设来保障群众路线的有效落实。关于制度建设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曾深刻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0]。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制度建设,强调:“关键是要抓住制度建设这个重点”[11]。当下,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稳固人民立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加强制度建设:一是完善干群联系制度。实施调研制度和回访制度,以制度的方式推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了解社情、征集民意,在与民互动的基础上切实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和问策于民。二是健全服务群众制度。优化干部结对帮扶、联动帮扶、志愿帮扶等制度,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创新菜单式、下沉式、一体化的服务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细心、贴心、暖心的立体服务。三是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党的群众工作需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主动完善借助网络服务民生、收集民意和汇集民智的机制,从而不断革新党的群众工作机制以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2.坚持人民监督与加强自我革命相结合,不断净化政治生态。历史反复告诫人们,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成为腐败的权力,这是一条铁律。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向人民群众负责,既是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也是党的正确领导应有之义。早在1945年,面对黄炎培先生提出的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以共产党人的价值标尺,给出了人民监督的选项和答案。此后,党的历届领导人都非常重视人民监督的作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谨慎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力,行使权力需为人民考虑、对人民负责,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自身、从严治党,以“欲胜强敌先自胜”的决心和“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心态清扫顽疾、革弊立新,从内因角度给出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第二个答案,那就是勇于自我革命。毛泽东同志和习近平同志分别从外部监督和内部革新的角度回答了党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怪圈,从而为中国共产党获得人民支持、永葆青春活力和实现长期执政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如果我们从党中央对于“自我革命”与“群众路线”的关系论述与定位来看,群众路线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重要传家宝,自我革命则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12],两者对于党永葆青春活力都至关重要。一方面,人民监督是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政治”的重要表征,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形式,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建设和治国理政中贯彻群众路线的基本经验,对于党的建设与自我革新来讲不可或缺。在新形势下,党可以通过畅通人民监督的渠道,创新人民监督的方式,完善人民监督的机制来加强人民监督。另一方面,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依据。勇于自我革命就要刀刃向内、从严治党,通过严肃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加大腐败惩治力度,纠正各种不正之风,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进而增强自我净化、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只有把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相统一,才有可能逐步建立规范制约权力的长效机制。
3.坚持依靠群众与加强队伍建设相结合,不断提高执政水平。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因人民而生,更是靠人民而兴。在过去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团结人民、依靠人民,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深刻革命,加快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应运而生,也因根植和依靠人民而不断强大。正如毛泽东同志所强调的那样:“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多次强调要抓好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要想坚定不移地传承团结群众的优良传统,牢不可破地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政治优势,关键还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一方面,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可以通过厚植爱民情怀,践行为民宗旨,激发人民首创精神,坚定不移地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另一方面,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关键性的问题来抓。在“三严三实”的政治品格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选人用人和干部培养方面,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群众普遍认可的评价原则,努力打造一支为民谋事、为民尽责且又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只要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和加强队伍建设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就能在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3]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8]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0]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1]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
[1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省市协作项目“无锡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22XZB004);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新时代高校渐进式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2019SJB259)
作者简介:白冰,副研究员,从事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