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家庭作业管理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

2024-06-30 07:11潘新祝铨云
师道·教研 2024年6期
关键词:制度化家庭作业陪伴

潘新 祝铨云

本次研究的调查问卷,涉及作业认知、家长参与的作用、环境管理、时间管理、参与方式、管理一致性、家校沟通及制度设置等,其中陪伴与辅导方式涉及情绪管理、动机管理、处理分心等维度。调查以项目所在校深圳市龙华区龙澜学校三至七年级学生家长为调查对象,收回电子问卷695份,整体质量良好。

一、现状分析

1.认知固化,缺乏长远意识

本次调查显示,家长们更为关注作业的完成、成绩的提高,而疏于习惯的养成、兴趣的培养——虽然有65.61%的家长看重学习习惯的养成,但在实际操作上,只有11.67%的家庭作业管理制度设有负面行为清单,而近四成的家长不会给孩子设定作业时间,只有12.95%的家长视提升学习兴趣为家长参与的首要功能。

2.责任缺失,父亲陪伴缺位

但在看到积极一面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近四成的家长不设定作业时间,近两成的家庭没有任何形式的家庭作业管理制度,以及只有近四分之一的父亲参与。本次调查所反映出的父亲的低参与率,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或不如父母们所想象的那么乐观。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估、设立目标、掌握及运用学习策略,以及培养学生自学的动机和通过元认知监控自己的学习。

二、改进建议

1.目标长远化,促进全面发展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仅就学业成绩的提高而言,能按时按量完成作业是一个方面,学习兴趣、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张皓阳(2023)认为:家庭教育具有长期性、个性化、亲情感染性、教育及时性等特点,重在“修身、养志”。因此,家长要更新育人观念,不要执着教会孩子具体的知识点,而是应当注重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为孩子营造良好作业环境,监督孩子认真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

2.陪伴脱敏化,培养内生动力

去陪伴化,既是父母因不当陪伴带来孩子情绪反弹时的无奈选择,也是孩子独立性逐渐增强的自然结果,更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成长意识的必然需要。对于初中阶段而言,最理想的家庭作业管理模式并非要求家长全程参与,而是倡导家长将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方面,引导、激励学生自己创造成功。家庭作业管理最终将有助于学生成为具有内在动机、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学习特征的学习者。

3.辅导深度化,提升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经之路,要求从教师立场、内容立场向学生立场转变,教师要从满堂灌向少而精转变,更多地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让学生自主攀登而不是背着学生攀爬。教师教学如此,家长辅导同样如此。首先要求家长改投喂式辅导为求食式助学,摒弃逐题辅导的落后模式;其次不仅要重视方法的指导,更要注重方法的总结,推动知识的自主建构;再次注重知识的运用与迁移,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适当补充,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个性化开展的优势,因材施教。最后积极开展家校沟通,形成“1+1>2”的育人效果。

4.管理制度化,推动持续发展

本次调查显示,孩子抗拒陪伴的现象随年级增长而逐渐增加。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家庭作业管理制度化水平偏低,介入式非制度化管理容易引发亲子冲突,不利于家长参与积极功能的发挥和孩子的可持续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除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提高父母辅导水平外,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推动家庭作业管理制度化。一是成文化,立字为据,既约束孩子,也约束父母,降低非理性因素对家庭作业管理的影响;二是科学化,既要尽可能的亲子协商一致,又要采纳学习理论、家庭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正向促进作用;三是强化评价,以学习内驱力的形成为主要目标建立奖惩适当、既重结果又重过程的家庭作业管理评价办法,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强师工程项目“指向减负增效的中小学作业管理策略研究”课题成果,项目编号:2021YQJK588】

责任编辑 罗峰

猜你喜欢
制度化家庭作业陪伴
陪伴
特殊的家庭作业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化建设
推动以案促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陪伴
谁帮派翠克完成家庭作业
法治视野中的非制度化生存论析
当孩子的家庭作业过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