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芳
初中学生的人生观正处于形成期,他们彰显个性,渴望自由。因此,初中教师必须充分地了解这一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高效的管理策略化解初中班级管理难题,为学生身心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选拔培养班级干部
初中生已经具有富厚的生活认知,拥有开展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选拔培养班级干部,让他们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树立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感受到集体对自己的需求和自己对集体的依赖。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初中班级管理中解放出来,而初中班级管理才能凸显学生的力量。
通过内部管理达到和谐稳定,是一个团队存在的必要条件。班级干部来源于学生,服务于学生,更可以起到表率作用。班级干部和班级同学朝夕共处,更易于发现问题,更易于解决问题,更容易成为学生成长的标杆,更好地渗透于学生之间,推动良好班风的形成。
每次新生刚入学的时候,笔者就让学生填写“担任班干部意向书”,摸清哪些学生愿意担任什么类型的班干部,然后让他们在班会课上发表竞选演讲,由同学们举手表决确定首届班委会成员名单。笔者对于班干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以身作则,树立威信;同时又给了他们很多的关怀,让他们感受到温情。
二、勤于组织班级活动
处于初中学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表现欲。基于此,教师应该勤于组织班级活动,提高班级学生的参与度,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进而丰富初中班级管理内容,提升初中班级管理水平,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班级活动可以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体会温情,在舒缓喜悦的活动氛围中展示才华,在如释重负的课余时间陶冶情操。因此,提升初中班级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策略就是勤于组织班级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班级管理的实效性。值得注意的是,在组织班级活动时,教师不可以包办,而应该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笔者指导学生策划并组织“身边卫生我打扫”志愿服务活动,到小榄龙山公园打扫卫生,以实际行动为中山市创造文明城市作出贡献,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下,感受生活气息,而且活动中的协作也融洽了同学关系。
三、建立班级管理制度
建立班级管理制度,是增强初中班级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初中班级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让学生具备规则意识,克服自身坏习惯,处理好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建立班级管理制度,可以让集体生活制度化,让任务安排合理化,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通过建立班级管理制度,学生可以预判自己应承担的义务,并提前做好心理和能力上的准备。
一般而言,班级管理制度的建立过程是基于班级现状,预先设立各种指导,将班级应承担的义务分摊到班级学生的过程。通过任务的细化和分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从而帮助学生克服不良习惯,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通过划红线的方式,让学生将自身特点和班级管理制度进行对标,从而“润物细无声”地改掉不良习惯。
每次新生刚入学的时候,笔者就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班级管理制度,并反复地向学生宣讲。对于做得好的同学,笔者会进行表扬;对于违反班级管理制度的学生,笔者会让他们写说明书。开始几周的时候,笔者特别重视抓养成教育。通过几周的跟进,学生良好的习惯就慢慢地形成了。
四、开展多元化管理
基于初中班级管理的初心,教师应该开展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对学生以鼓励为主,以表扬为主,以熏陶为主,让学生感受到亲和力。教师只有具备触摸灵魂的能力,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自我约束的强烈愿望。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从而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才智,进而提高初中班级管理质量。
我校地处乡镇,留守儿童居多,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待改变。笔者会放一些励志的视频,讲一些励志小故事,请家长们谈谈对生活的看法。通过多元化的管理方法,让学生增强自身的责任感,认识到自身习惯上的缺点,进而理解读书的目的,增强危机感,诱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兴趣。
责任编辑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