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跨学科教学策略分析

2024-06-29 09:04:09满静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8期
关键词:跨学科教学课标高中语文

满静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领域不断进行改革创新,跨学科教学方式逐渐引入各个学习阶段。在高中教育阶段,教师利用跨学科教学,能够让语文知识得到扩展延伸,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与此同时,教师还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构建语文知识的整体框架,从而为他们奠定学习的基础,让学生能够深入感受语文知识的内涵。文章以高中语文部编版教材内容为例,阐述在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高中语文跨学科教学的意义以及高中语文教学现状,进而探求实施跨学科教学的具体策略,为广大师生提供相应的参考,使得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语文 跨学科教学

跨学科教学,是指结合多个学科内容,解决单一学科难以解决的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可以将跨学科教学引入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语文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语文知识能力的提高。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以语文教学内容为基础,正确引导学生在更广阔的教学情境中深入探究语文,以此使学生的语文视野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阔,进而使教师的语文学科教学水平得以提升。

一、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跨学科教学的意义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将跨学科教学引入高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和教师都具有深刻的意义。这一举措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多学科的角度,深入理解和分析语文学科的知识内容,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教师也能够在跨学科教学的辅助作用下,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以此来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种将语文学习能力作为核心的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语文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在新《课标》不断落实的背景下,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由此,教师将跨学科教学引入高中语文教学,能够进一步对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从而帮助教师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除此之外,这一举措还能够让学生在日后的语文学习领域中,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基础,使自己得到进一步发展。

2.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语文教学过程主要分为阅读、写作、古诗词鉴赏等内容。在对这些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单一的学科教学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纯文字教学的枯燥乏味。然而,在新课改逐渐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将跨学科教学引入高中语文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继而能够让学生以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去深入探究语文学科相关的知识内容。

语文跨学科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学科中与之相关联的知识,多角度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与此同时,教师还能够让学生通过多种学科之间的联系,构建出整体性的语文知识体系,为学生展现出一个多彩的语文世界,从而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专注力,以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3.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业负担更加沉重,然而单一的学科教学并不能够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索以及自己综合能力提升的需求。

由此,在新课改逐渐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将跨学科教学的方式引入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在多种学科的正确引导下,进一步深入探求语文学科的知识。在其辅助作用之下,学生能够拓展自身的语文学习的视野,进而能够以语言文字为基础构建更为广阔的语文世界,提高自己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培养语文思维。

二、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这些相关问题的出现或多或少地都影响到了学生和教师的个人发展。

首先,高中语文教学往往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更加注重重点知识内容的讲解,进而忽略了对于学生其他语文知识方面的拓展与培养。

除此之外,高中语文教学的方式也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教学过程中及时的互动和交流,从而导致语文教学往往是单向教学,并没有发展成双向教学,由此使得学生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感觉语文学习的无趣,进而丧失一定的专注力。

此外,相比于初中阶段,高中语文学习更具有一定的难度,造成学生很容易出现读不懂文章的情况,这不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具体策略

在新《课标》不断落实的背景下,为了将跨学科教学引入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具体的策略来对其进行融合,由此能够帮助教师实现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进而能够帮助学生在语文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构建出与其他学科相关联的知识框架,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1.联系生活,遵循现实原则

现实性原则从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中出发,将学生身边所熟悉的日常素材提炼出来,与教学内容进行结合,进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借助生活体验来理解学习内容,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对于教育来说,任何学科的教育,都不能够脱离日常生活而独立存在,都需要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育方面的工作。因此,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针对高中语文跨学科教学,教师应该将语文学科知识与生活关联起来,继而做到遵循现实原则,使得语文跨学科教学能够有所现实依据,而不是盲目开展,最终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产生混乱的情况。

除此之外,教师将语文学科内容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起来能够使学生更容易解决语文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进而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语文理解能力。

例如:在高中部编版语文上册的教材内容中,当学习到七单元《荷塘月色》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户外语文教学,由此能够在遵循现实性的原则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对于日常生活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盛开的荷花池塘旁边,让学生一边观察荷花,一边在纸上进行相应的绘画,还要注意提醒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注意安全。

在绘画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选取自己所喜欢的一朵荷花,然后进行细致观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则在一旁富有感情地朗读《荷塘月色》课文中的语句,从而引导学生对荷花的样貌形态等进行探究。紧接着,教师让学生在经历朗读的过程之后,对荷花进行深入刻画,同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轻音乐,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语文学习体验。

最后,在学生进行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学生可以评选出画得最生动的那幅画,进而为该学生颁发奖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结合实际的过程中,对《荷塘月色》这篇课文的内容形成一个直观了解,进而能够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其语文素养得到一定的发展与进步。

2.借助历史,深入探索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部分往往会涉及对于中国历史的相关探究。教师通过对这些历史、政治元素的深度解析,能够在较大程度上简化学生在学习古诗文过程中的难度,使学生能够立足于不同的历史角度来看待古诗文,进而能够深刻掌握古诗文所传达的内涵和情感。

由此,在新《课标》的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该借助历史,深入探索语文阅读的相关知识内容,从而能够进一步丰富自己在历史方面的知识,以此来促进自身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使得学生能够梳理出所学内容中的历史知识。

除此之外,教师借助历史能够引导学生对难以理解的语文知识进行自主思考,从而能够剖析出正确的问题答案,让学生产生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例如:在高中部编版语文教材内容中,当学习到《声声慢》这首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初读这首词,这个时候,学生会对开头的叠字产生一定的疑问:“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写?”这时,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要继续引导学生对该首词的写作背景进行探索,从而确定出整首词的感情基调。根据相关的历史背景,该词写于靖康之变,金灭亡北宋的时候,词人一路南渡,在此期间经历了国破、家亡、夫逝,在孤身一人,心里忧愁无法排解之时,写下了这首《声声慢》。由此,学生能够进一步明白,这首词整体的感情基调是悲伤的,当深入阅读开头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时,学生更能够感受到作者当时孤单凄凉无助的心境,从而与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解决最开始的疑问。由此,通过对诗词的历史背景进行深入探究,学生能够很容易地理解并掌握作者写下诗词时的心绪,进而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水平。

3.引入文化内容,开阔学习视野

语文是一门包容性较强的学科,它以文化作为骨架,将语言文字作为与其他内容相关联的桥梁,其所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由此,在新《课标》逐渐落实的背景下,在将跨学科教学引入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文化内容,以此对相关语文教学内容进一步阐释,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开阔学生的语文视野。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引入不同的文化元素,如民间文学、传统文化等,以此增加学生对于多元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与此同时,教师还能够通过相关的文化内容,让学生了解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由此培养学生“求同存异”的思维方式,进而能够让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例如:在高中部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的教材内容中,当学习到二单元《秦腔》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针对相关的语文教学内容,为学生介绍秦腔,以此来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秦腔,又称梆子腔,乱弹,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传统戏剧,它起于西周,成熟于秦,具有朴实、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等特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等地区。在为学生介绍完秦腔相关的基础内容之后,学生对于秦腔有了一定基础的认知。之后,教师再借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苦音腔和欢音腔的表演视频,使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角度进一步深入感受到戏剧文化的魅力,进而能够借此增加自身中国传统戏剧文化方面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

4.合理划分,促进小组合作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相比于小学、初中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独立学习能力。然而,在单科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由于自身思维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所遇到的问题并不能解决。

由此,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将跨学科教学引入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划分语文小组,进而利用语文任务来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从而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题。

与此同时,跨学科教学要求教师将多门学科结合起来,目的在于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出语文活动场域,进而推动学生应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在高中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的教材内容中,当学习到二单元《雷雨》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针对相关内容,对学生提出语文教学任务:“第一,找出文中所有的戏剧冲突;第二,梳理人物之间的关系;第三,选取自己喜欢的一段内容,根据戏剧语言对人物的心理特征进一步揣摩;第四,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学习结果。”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语文学习小组,在分配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需要保证每个组的语文水平大致一样,不能够差异过大,由此才能够探究出小组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语文理解能力较好的学生能够带动语文能力较弱的学生对文中的语言进行深入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的语文理解能力。

除此之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索语文教学任务,还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一定的集体意识,进而能够让学生在集体中得到语文思维能力的锻炼,从而进一步促进自身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以此使教师实现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将跨学科教学引入高中语文教学,不论是对于学生还是教师来说,都能够有所收获。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语文跨学科教学的方式,能够为学生构建出以语文知识内容为基础的平台,使得学生能够在多学科的正确引导下,以多种文化角度去深入探究语文知识,从而能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独特魅力。

除此之外,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进而能够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使得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对于教师来讲,语文跨学科教学方式使得教师能够运用新型的教学方式提高语文学科的生命力,以此来实现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进而打造出高质量和高效率的语文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黄静《高中语文跨学科教学的策略与启示》,《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3年第5期。

[2] 陈莉莉《高中语文如何跨学科教学——以古诗文阅读教学为例》,《好作文》2023年第4期。

[3] 王雅凤《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语文跨学科教学研究》,《学苑教育》2023年第14期。

[4] 文婧《高中语文跨学科学习实施方法研究》,《家长》2023年第15期。

猜你喜欢
跨学科教学课标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34
小学语文跨学科整合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浅议高校跨学科教学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跨学科教学视阈下的教师角色意识
基于职业导向性高职护理解剖学跨学科教学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38期)2016-06-12 13: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