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泽颖 崔荣荣
摘要: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国家颁布设立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从宏观调控切实提高国民体质健康水平。当代学生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要想为民族为国家建功立业,就需要一个好身体。体育教学的目的十分明确,那就是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习惯,培养终生健体的生活理念。近年来,我国学者在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展开了大量调查研究,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本文将采用文献综述法、对比分析法等,通过梳理分析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状,发现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大学生“健商”意识薄弱、网络依赖性强,家庭体育开展差、过度重视文化课,体育文化建设弱、忽略兴趣培养,传统思维固化、体育认知不足等;基于此困境提出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具体策略: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引导其健康使用网络,培养家庭锻炼兴趣、促进全面协调发展,增强体育社团数量、积极开展体育活动等。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增强;健康;策略
Research on strategies to enhance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health first", the state has promulgated a serie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ational physical health level from macro-control. Contemporary students and young people shoulder the important task of realiz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f they want to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nation and the country, they need a good body. The purpos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s very clear, that is, to develop a good habit of physical exercise and cultivate a lifelong healthy life concept.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scholars have carried out a lot of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enhancing the physic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is paper,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are adopted to sort out and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level, and it is found that the difficulties faced in improving the physical health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mainly as follows: College students have weak awareness of "health business", strong dependence on the Internet, poor development of family sports, excessive emphasis on cultural courses, weak construction of sports culture, neglect of interest cultivation, traditional thinking, lack of sports cognition, etc. Based on this dilemma,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to enhance the physical health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put forward: cultivate students' correct understanding, guide them to use the Internet healthily, cultivate family interest in exercise, promote the overall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crease the number of sports associations, and actively carry out sports activitie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enhancement; health;strategy
1前言
体质是指机体能够满足日常生活、享受娱乐休闲以及应对紧急情况的综合能力[[1]]。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关乎着国家的发展,民族复兴。党和国家极为重视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国家教育部于2014年发布了新制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其中提到,只有在学校内体测分数达到良好或良好以上标准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评优和考核;;2016年10月25日印发并实施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要重视向大学生传输终身体育意识、传授体育技能知识,切实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明确提出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基期水平和目标要求,随后在《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中又进一步要求要加快实施落实健康中国行动中的工作部署。
尽管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下滑速率有所放缓,但总体下滑态势尚未得以有效遏制;尤其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的体质健康状况普遍较差[[2]]。学校体育教学未对大学生体质水平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其原因与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不强有关[[3]];致使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并不总是能转化为健康行为;为了更好的增强大学生体质,本研究对当前大学生体质相关研究中取得成果、存在问题、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相关职能部门决策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2 大学生体质现状
当前大学生体质研究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50米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其中身高体重主要反映大学生营养充足情况,肺活量、800米跑、1000米跑主要反映大学生心肺机能,50米、立定跳远主要反映下至爆发力,握力主要反映大学生的力量。综合近二十年的研究发现,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不容乐观。首先大学生肥胖问题严重,身高体重不成比例,据WHO报告,自1975年以来世界范围内的肥胖翻了3倍[[4]]。美国医学会把肥胖分类在疾病之中,目前肥胖已成为全球死亡第5大危险因素[[5]][6]]。刘学志等研究发现大学生肺活量整体指数水平相对较低[[7]]。黄念男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体质情况相比于前几届来说总体呈下降趋势,较突出的问题是高年级学生体质下降,反映出通过大学期间的体育教育,学生身体健康中的重要指标、心肺功能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和增强[[8]]。刘娟娟等学者通过实验发现体力活动普遍不足,体耐力较差,下肢力量较弱,立定跳远成绩普遍不高[[9]]。下肢力量不足也导致50米跑速度不够、爆发力差。而侯广斌的测试数据也表现出了当代大学生引体向上的不及格率过高,零分率过高,低分区域(特别是零分区间)区分度不足[[10]],引体向上状况的不乐观深刻反映出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不强,核心力量不足。何剑康等研究分析指出在很多健康指标上,大学生不如中学生[[11]],在我国大多数高校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中显示,我国男大学生1000米、女大学生800米测试成绩合格率低,体现出了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锻炼,心肺耐力差。
3 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困境
3.1“健商”意识薄弱
健康商数表示了一种人的科学能力以及个人对身体健康的看法[[12]]。科学研究也指出,健康商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关。在健康商的五个维度中,健康常识、生活技术二维度系数指数普遍较低[[13]]。由于当代大学生在高校阶段受到的学校教育中学到的有关校园健康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相对较少,而其本人又不能自觉且积极的去掌握并培养此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术,使得健康常识系数指数普遍较低。“出门干干净净,寝室邋里邋遢”已经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状况。宿舍环境脏乱差,寝室秩序混乱,寝室卫生清洁程度不高……这些问题困扰着许多高校学生。当代对内务进行整顿似乎已经变得异常罕见,如果学校不强制要求学生查寝,某些寝室可能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都不进行清扫。这种情况在高校里比比皆是。家庭背景对此也是造成此现象的一个最重要影响因素。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里独生子女居多,由于父母的溺爱多数大学生在家中几乎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缺乏整理家务的意识,也不知道如何整理,这导致了他们的生活技能水平相对较低。
调查还发现在“健商”意识薄弱的大学生中,网络依赖性都相对较强[[14]]。2019年10月,中国青年网对接一千二百二十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超过四分之三的人日均网络停留时间在五小时以上。甚至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了网络世界中(除了上课和用餐)。尽管部分大学生上网是为了获取知识,但绝大多数人只是为了闲聊、欣赏电视剧(电影)、浏览新闻、参与游戏等消遣活动。导致部分学生严重缺乏体育锻炼和锻炼习惯,对身体没有进行合理地安排与调整,继而导致了体质健康水平的降低。
3.2应试教育
中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使得体育学科始终处于被削弱的状态。在智商水平提升和“得分才是王道”社会大环境的消极影响下,学生长期以来对缺乏对体育的训练。在中小学阶段,一些父母坚定的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脑力劳动为上,体力劳动为下”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在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中,更多的是儒家所提倡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从古到今,人民群众的至高追求都是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为达到此目标不惜“头悬梁,锥刺股,十年寒窗苦读,一朝人上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世代相传,对于体育的认同度不高。在时间和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参加旨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各类补习班而不愿意让他们参加有助于身体素质发展的体育活动,因此,周末的各种补习班成为了他们课外生活的主要部分。但产生的效果可能并不明显反而加重了孩子的课业负担。形成重文轻武,重武轻文的社会风气,严重地影响着体育的开展,并造成学生从小就没有没有养成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到了大学阶段,大一新生处于懵懂适应时期,对校园环境不够了解与身边老师同学不够熟悉,没有经过学校健康系统教育,体育健康意识薄弱,没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当大二对身边环境足够了解也获得一定体育知识后又将面临各种课程作业、期中期末测评以及评奖评优压力,无暇顾及体育运动;大三则需要对未来做好准确规划,决定好将来要从事的工作方向,为其考取必要的资格证书,无心于闲暇时间进行体育活动;大四将要为毕业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在实习并完成论文撰写的同时,要积极准备考研、考编、考公,这更使得大学生对于体育参与分身乏术。
社会对于体育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尽管国家体育课程标准规定中考体育加试成绩由原来的30分到50分,正在全国逐步推广,但是它也只是一种地位考试而已,仅是建立在国家政策压力之下的一种改革,并未从传统观念中转变思想。当今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严重断层、重复现象。小学,初中和大学体育课程衔接不畅,反复现象比较严重,小学生学足球的颠球技术而大学生也学足球颠球。费时费力不说,还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体育运动缺乏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不能很好地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
3.3 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不足
首先高校普遍采取公共选修课项目固定模式未向学生提供多选择的空间,以至于学生统一参加公共体育学习的时,没有自主、自由选择体育学习项目的余地,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得不到好的空间施展,使得大学生只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学分要求而完成课程。其次在社团活动方面宣传不到位,活动开展次数不频繁。大部分高校未做好学生较喜爱体育项目调研工作,不能及时与时俱进地针对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开展社团,对已经成功开展运行的体育社团活动不能进行较好的宣传,很多刚入校新生根本不知道学校体育社团都有哪些项目、甚至根本不知道体育社团的存在,更别提参与其中了。
同时,体育锻炼也具有双刃剑的属性,适度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健康,而过量的体育运动反而会损害健康。特别是一些运动项目的开展,有自身的危险性,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以及保护过度,常常使得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陷入两难境地;甚或于阻碍了大学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最终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难以得到保障。
3.4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薄弱
在中国高等教育运动文明的构建过程中,因为高等教育管理者对运动文明建设的关注程度还不够,使得中国高等学校运动文化建设的氛围比较淡薄。而大部分在校生都是通过体育运动课接触体育锻炼的。虽然学校也定期举办体育比赛活动,但是因为规模较小、参加积极性低下,接受体育比赛活动积极影响的人相对较少,体育竞赛活动积极影响的受众人群相对较少。与国外相比,中国在运动文化建设方面上升空间很大,学校在自身师资能力和课程场地设施相对受限的条件下,很难切实满足全体学生的运动课程兴趣。例如,像体育舞蹈和健美操这样的课程,部分高校依然在户外进行。这类课程要求合适的音乐组合、宽敞的场地以及不佳的音响效果,由此产生的教学成果很难达到预期的标准。关于体育设备,学校通常不会在没有体育课或周末的情况下为学生提供体育器材。在管理层面上有其固有的限制,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体育需求,未能始终把学生的需求置于首位。还有部分教育机构,为了提升自身的评估能力,不实地上报了学生的体质测试数据,严重影响学生的发展以及学校的建设。
4 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具体策略
4.1 引导学生正确健康使用网络以及增强健商意识
大学生也应该对互联网有一个正确而又合理的使用,互联网这一工具的使用势必会对大学生从事体育锻炼过程产生积极的作用。但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摆脱了父母的管制彻底拥有了手机、电脑的使用权,这种情况下稍作放松就会使其沉迷网络。如多数学生没有很好的把控上网时间、没有甄别出正确的网络信息、或还有部分学生把实际身体锻炼换成了互联网形式、沉溺于虚拟网络等,这些都需要大学生正确,合理的使用互联网,善于分辨互联网上的真、假信息,使互联网技术能够更好的为大学生体育锻炼提供综合服务。高等教育机构应在学生入学之初就致力于培养他们的理性信仰和价值观[[15]],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向他们传达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他们能够将这些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从而避免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强化学生的学习和自理生活观念,还需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以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此外,还需要进行预防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教育,通过列举和分析网络游戏成瘾的危害和案例,来教育学生避免网络游戏成瘾。
根据实际情况来利用互联网,体育锻炼需要循序渐进,尤其要注意开展体育锻炼过程中所反映出的成效。大学生运用互联网参加体育锻炼在体育相关知识学习与技能模仿上,也要合理结合自己实际,如体育教师授课模式,个人兴趣与爱好,体质,场地与消费以及来自师生的意见[[16]]。只有根据自己的情况才能够更好的使用互联网,也才能够更加有效的使用互联网并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4.2 加强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锻炼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及机能发展[[17]]。儿童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时所必备的良好生理、心理素质均可从体育锻炼中得到。因此做为父母应该注重对子女体育方面的培养,使子女从小就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创造一个好的家庭体育氛围。
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最好从小培养,从“娃娃”抓起。为适应儿童的需要,父母必须培养一个人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机,而这个动力就是由目标或对象所带动、激励并支持个人行为产生的。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由特定的目的所诱发的。由于学习动机是一个内在的心理过程,于是就形成了人们大多数活动的心理基础。而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引导、支持、帮助等也将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兴趣,进而决定其是否喜欢进行体育锻炼。而现在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存在过度保护,例如今天踢足球崴脚后就再也不允许其参加这项活动,认为这项运动危险系数高,怕落下伤病影响一生,父母与孩子一起参加体育运动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当代父母应该要与孩子一起重视、发现和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让孩子爱上体育,喜欢锻炼,促进孩子全面协调发展。培养孩子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长此以往,无论哪个阶段其都会积极主动地锻炼,并时刻保持健康的体质状态。
4.3扩大体育社团规模,积极组织体育活动
社团是指具有共同兴趣爱好、有各自规划、开展活动的团体[[18]]。体育社团也成为了一群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热衷者的汇聚之地。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入社团活动,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锻炼习惯,提高其身体素质。通过改进学校社团的建立条件,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大各个社团开展体育活动的规模和覆盖面。从而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使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基于此,高校领导人员应充分认识体育社团在高校体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保障社团活动能在学校广泛地开展。针对体育社团资金不足、人才匮乏问题,校方要做好积极沟通、多方协调、统筹资金建设,用于支持社团的全面发展,培养多方面全个性高层次人才,扩建体育社团所需场地置办社团活动开展所需的器材设施,将社团硬件条件置办落地作为开展实施的基础工作。此外,体育社团还肩负着为学生传递体育知识的使命,所以有必要定期举办体育摄影和体育知识竞赛等活动,这些活动将对学生们的体育观念和行为产生长远和深刻的影响。
4.4多方并举,构建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
体育事业的发展既是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可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心聚气,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对人体育素养与健康意识的培养上,有助于人对体育运动基本技能与知识的获得。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齐抓共管[[19]]。高校教育应该更关注重视体育教育,加大对体育教育的投入,完善体育教育体系,做好宣传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体育带来的乐趣和价值。社会应该宣传体育榜样的事迹和成就,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体育榜样的精神内涵。例如,可以邀请体育榜样做客各类高校和体育活动现场,分享他们的故事和精神追求;同时还可以通过制作纪录片、宣传片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体育榜样的奋斗历程和成就。并以此激励自己投身于体育健身事业,促进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各类体育赛事的特点和意义不同,社会应该通过多种渠道推广体育赛事,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各类体育赛事。还可以通过组织或参与体育赛事的方式,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各类体育赛事的魅力和意义。感受赛事活动中取得比赛胜利的喜悦,体会“升国旗、奏国歌”所带来的自豪感,增强大学生以体育强中国的意识。
国家要加大对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视力度,颁布政策法规,对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提出硬性要求。学校要与社会积极协调,呼吁企业集团投资学校硬性建设,使得学校有足够物质资源增设篮球馆、武术馆、体操馆、游泳馆等,建立良好舒适的运动环境让学生在干净整洁,空间活动范围广阔的条件下进行体育训练。
5 小结
大学生被视为未来的希望和国家的支柱,只有提高他们的体质和健康水平,才能支撑起全中国未来的发展愿景,并加速实现中国梦。建党百年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并关心广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并通过一系列法律条规来强制规定大学生应达到的标准,只为让其能有一个健壮的身体、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支撑自己的梦想,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让“脆皮大学生”的称号一去不复返,随之而来的将是“强健大学生”称号, 让人提到当代大学生想到的是全然一新的代名词。
参考文献
[1] 寇月,李海.最小二乘集结权重与改进TOPSIS法的大学生体质健康群体自适应评估模型[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2,38(02):73-83.
[2] 王燕,王树宏.论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改善策略[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37(08):96-99.
[3] 孙园;舒钧.健康中国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路径研究文体用品与科技,2023,No.524,145-147.
[4] WHO.Obesity and overweight[EB/OL].URL: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obesity-and-overweight.Acessed on:2017-10-18
[5] Regi M,N Sharma.Body Adiposity Index versus Body Mass Index and Other Anthropometric Traits as Correlate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Scientific Innovation (IJRSI),2016,3(8):2321-2705.
[6] 席焕久,李文慧,刘莹莹.体质测量在超重和肥胖研究中的应用[J].人类学学报,2021,40(02):328-345.
[7] 刘学志;彭兰玲.健康中国视域下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策略[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4(06):107-110+119.
[8] 黄念南,吴明智.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状况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06):53-55.
[9] 张娟娟,刘晨涛,卢佳等 运动类APP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22,43(04):545-547+552.
[10] 侯广斌,李一新,邓芬等学生体质测量中“引体向上”测试指标的思考[J].湘南学院学报,2020,41(02):64-70+76.
[11] 何剑康,聂锐新,杨晨飞.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情况下降的原因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0):76+78.
[12] 谢华真(加).健商HQ[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13] 吕健力,肖建国,谭建辉.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健商水平调查研究[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6):52-55.
[14] 谭远征.互联网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发展策略分析[J].健与美,2023,(05):128-130.
[15] 何广寿,陈广亮.高校预防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教育方法探讨[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1): 65-67.
[16] 王霞.互联网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形成的影响及可行性建议[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2):115-117
[17] 秦国阳.青少年体育锻炼对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的影响——健康信念和焦虑抑郁的链式中介效应[J].湖北体育科技,2023,42(09):821-826.
[18] 干磨昊.疫情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策略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0,36(07):38-41.
[19] 秦中梅.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34(02):17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