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2024-06-28 20:54张娜蒋丽璇
新闻世界 2024年6期
关键词:新文科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张娜 蒋丽璇

【摘   要】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践行新文科改革理念的关键。本文通过收集学科排名前列的13所院校的25份新版本科培养方案,对其培养目标和2068门课程进行内容分析,总结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经验。研究认为,围绕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应加强思政价值引领、知识体系重构与课程结构优化。

【关键词】新文科;新闻传播;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长安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科优势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BY202135);长安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资助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300103131038)。

媒介技术重构媒介生态格局,也推动新闻传播教育不断改革创新。中国新文科建设正是在科技革命、全球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提出的,是主动迎变的教育强国战略布局[1]。《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以下简称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2.0计划》)指出,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教书育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新文科建设和《卓越新闻传播人才2.0计划》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新闻传播教育的时代使命和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课程体系是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课程体系为学生构建基础的知识框架,有助于塑造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和技术能力。课程体系改革关系到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对新闻传播优势院校专业培养方案的内容分析,研究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理念、课程模块的逻辑关系、思维塑造和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索跨学科课程在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的着力点。

一、问题的提出

分析现有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的研究文献发现,课程改革理念以思政、实践和技术为改革核心词[2][3][4],核心课程范围逐渐扩大,课程体系跨学科特征明显,课程存量与增量矛盾突出[5],提出新文科建设“守正创新”,更新知识框架,优化课程体系,对跨学科知识进行新闻传播化改造[6]。现有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研究充分考虑媒体融合传播生态变革和新文科建设需求,重视思政引领、强化实践、技术赋能等课程改革理念,对优化新闻课程体系提出新思路,对课程思政和实践类课程改革进行深入个案研究。但总体上,新文科课程体系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的逻辑线索仍不明确。尽管新文科研究成果丰硕,但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相对松散[7]。尽管已有学者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研究,但该研究旨在评估我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其样本院校的选取考虑不同学科发展水平、不同地域覆盖和不同学校类型取样的全面性,对优势院校培养方案的新文科改革思路尚未有系统性归纳。自教育部新文科建设提出以来,各高校按照新文科建设需求重新设计培养方案,研究新闻传播优势学科院校的培养方案,汲取其新文科课程体系构建的理念和思路,对于更大范围内推进新文科课程体系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设计

本文选取国内学科排名前列的13所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其中11所为综合类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河北大学;2所为师范类院校: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因部分院校的辅修新闻传播专业只涉及新闻传播基础课程,且课程数量少,不授予新闻传播学位,故未纳入统计研究范畴。研究收集了25份新闻传播专业的新版本科培养方案,共2068门课程,对培养方案随机排序并以X01、X02……X25进行编号,采用内容分析法,重点分析样本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通过编码和统计分析,提炼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结构特征,以厘清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改革思路。本研究共有2位编码员参与编码工作,采用Holsti公式对编码员信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编码信度达到0.9以上。

三、培养目标分析

培养目标是对专业素质规定性要素的说明,是对本专业人才在社会分工中的定性描述,也是课程体系的灵魂。人才培养目标作为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样本培养方案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基本道德和职业伦理要求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卓越新闻传播人才2.0计划》要求,着重强调“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要求学生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家国情怀,肩负社会责任,同时强调时代需求,即在全球化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应拥有宽阔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传播能力。理论能力方面,要求学生具有深厚的科学素养和人文底蕴,强调博雅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求强化新闻专业基础,加强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为培养专家型复合型人才打好基础。实践能力培养方面,除采、写、编、评新闻基础业务技能外,更加重视全媒体内容生产、运营管理、宣传策划、产品开发等进阶型业务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适应“四全媒体”要求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就业方向以“宽口径”为目标,一是为各类媒体和平台培养内容生产、策划、运营等相关人才;二是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宣传人才,从事文案、公关、管理等工作;三是培养具备一定研究能力的专家型记者或科研人才。

四、课程体系分析

课程体系是以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知识结构为依据设计的具有知识关联和涉及人才培养分工的课程群[8]。课程之间具有明确的逻辑关系,互相分工配合,分解人才培养目标任务。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一)强化价值引领,锤炼专业基本功

新闻传播专业基础课程以强化价值引领,打好新闻理论和业务基础为首要目的。样本培养方案中,专业基础课秉持新闻传播教育最本质的要求回归“初心”,即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引,以职业伦理和法规为约束,夯实新闻史论基础,强化采写编评基本功。专业基础课程有机融合“道、学、术”三个层面,夯实专业基本功。道,即专业的基本价值原则和伦理法律准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伦理与法规两大课程模块,明确了新闻传播的价值、责任、原则与边界;学,即基础理论知识,新闻传播概论、新闻传播史作为基础理论课程模块,帮助学生建立对新闻传播历史与现实的基本认知框架;术,即业务知识,基础业务课程模块以“采、写、编、评”坚守新闻传播本位,培养学生发现新闻事实的公共价值,以及驾驭媒介语言的能力。从统计数据看,基础业务课程在专业必修类课程中占比最大,80%的样本专业在必修模块均开设4门及以上采、写、编、评课程。部分院校还开设了具有专业特色的新闻业务必修课程,如X02(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新闻评论方向)开设的“文艺评论专题”“经济评论专题”“法治评论”等课程,X24(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新闻全英文项目)开设的“英语新闻采写”“英语新闻评论”“英语特稿写作”等课程,加强学生专项技能,凸显人才培养特色。

(二)理论实务双进阶,增强思维深度和能力广度

样本院校围绕“全媒化”“专家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体系化的知识结构,实现理论与业务的双进阶,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和能力广度。

围绕“专家型”人才培养需求,培养方案开设理论经典、理论前沿、传播学、新闻学、研究方法、媒介研究类进阶课程,聚焦新闻传播知识拓展和研究方法训练,在新闻传播史论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深化学生理论思维,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其中,传播学领域开设的课程门数最多,课程内容向纵深和精细化发展。媒介研究领域,媒介批评、媒介文化、媒介素养等经典课程依然受到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精神和媒介批判能力。研究方法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研究能力的重要课程,无论是培养专家型记者还是科研人才均需要强化科学思维和方法训练。样本中,研究方法课程均为必修课程,平均开设1.64门,部分院校选修课中还针对某一类型的研究方法开设课程。

围绕“全媒化”人才培养目标,样本院校以媒介融合的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知识体系覆盖视听媒体、网络媒体、编辑出版、广告等职业岗位需求,以增强人才就业的适应性。其中,网络媒体和视听媒体课程门数位居专业进阶类课程前两位,分别占比38% 和34%。个别院校高度重视网络媒体课程,如X16(武汉大学传播学)和X20(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网络媒体课程分别占本校媒体类课程总门数的80%和77%。

此外,各院校均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对样本院校专业进阶类课程的数据统计发现,62%的样本院校明确设置有案例、讲座或实训类课程,这类课程采取本校师资和业界专家“双师”协同培养,以专题讲座或项目实训形式开展。课程不拘泥于既有知识体系,而是聚焦业界前沿创新案例,搭建实训平台,激发创新能力。这种灵活的课程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融会贯通知识,在创作实训中实现知识转化,在实战情境中激发创新能力,有效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三)跨学科远近交叉,融合技术思维与人文目标

构建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新闻记者应是“杂家”和“社会活动家”,广泛的跨学科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成长为专业报道领域的记者。同时,跨学科也是当前媒介技术重构媒介生态环境下从事新闻传播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思维和能力。媒介技术迭代,使媒介内容生产、运营模式处于不断动态创新之中,技术思维帮助学生迅速把握技术优势,并在技术应用中激发新一轮的创新。此外,跨学科交叉创新也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目标。新文科建设要求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新闻传播人才,在跨学科的知识给养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科学思维和技术能力,在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生产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交叉与融通是新文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闻传播学科人才培养中应从打破学科内部专业壁垒和打破学科之间藩篱两方面着手[9]。跨学科课程可划分为近交叉与远交叉两大类,前者指新闻传播学与社会学、政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融合,旨在提升人文素养;后者指新闻传播学与计算机科学、数理统计等理工学科融合,旨在强化新闻传播的信息与数据处理能力。这两类课程分别指向人文主义和技术思维的培养目标。人文主义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精神、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技术思维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科技知识和素养、创新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10]。

样本中,跨学科课程超过课程总数20%以上的培养方案占84%,课程的跨学科类型及比例详见图2。跨学科课程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学、社会学、政治学课程数量位居前四,平均占比分别为29.80%、16.60%、14.77%、13.82%。计算机科学是新闻传播最为重要的技术基础,重构媒介内容形态,创新新闻传播模式,迅速反馈传播效果,成为跨学科课程开设最多的一类,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语言、媒体开发与设计、数据挖掘与处理等。个别院校将其作为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如X04(华东师范大学新闻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双学位)以培养“新闻学+大数据”人才为目标,毕业授予文学学士与工学学士双学位,该专业开设26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占该专业跨学科课程的70.27%。X16(武汉大学传播学)尽管仅授予文学学士,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从事数字媒介的生产、运营和管理工作,计算机类课程占该专业跨学科课程的66.67%。艺术学类开设的课程主要集中于影视学,旨在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影像思维和视听创作能力。社会学、政治学与传播学渊源深厚,跨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交汇点众多,社会学和政治学跨学科课程的开设能深化学生对媒介社会影响的认知。

五、结语

新文科建设是新闻传播教育适应新业态、践行新理念、开创新局面的重要契机。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从思政价值引领、知识体系重构、课程结构优化三方面系统提升,通过价值引领,强化思政育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符合新时代新闻传播需求的人才;通过知识体系重构,完善学科交叉融通,培养兼具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具备数字媒体技术思维和能力,具有信息社会洞察力和媒介表达力的新闻传播人才;课程结构定位准确,配合密切,基础课坚守新闻传播“初心”,强化新闻业务基本功,专业课程实现全媒体、全过程、全覆盖,强化专业特色,重点培养技术应用与应用创新能力。

注释:

[1]张燕,陈良栋.新文科:从希拉姆模式到中国模式[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1):75-82.

[2]张芹.深度教学:高校新闻理论课程思政实践研究[J].教育传媒研究,2022(04):25-27.

[3]朱江丽,史玲莉.新时代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使命与路径[J].青年记者,2021(01):83-85.

[4]陈昌凤,吕宇翔.新闻教育如何在技术主导下的颠覆性变革中创新?[J].新闻大学,2022(01):20-33.

[5]周茂君,罗雁飞.我国新闻传播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研究——基于55家院校调查数据[J].现代传播,2019,41(08):157-162.

[6]周茂君,柏茹慧.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国际新闻界,2022,44(02):133-156.

[7]孙振虎,赵甜.新闻传播学新文科课程体系建设路径探析——以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为例[J].现代出版,2021(04):23-27.

[8]钟岩,钟新文.加强高校课程体系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现代教育科学,2003(01):92-93.

[9]强月新,孔钰钦.新文科视野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J].中国编辑,2020(10):58-64.

[10]张明新.多学科交融的新闻传播教育:过去、现在和将来[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25(S1):93-95.

(作者:张娜,长安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传播系副教授;蒋丽璇,长安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新文科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补性研究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传播力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