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形象构建

2024-06-28 14:31方游洋
新闻世界 2024年6期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自我革命人民日报

方游洋

【摘   要】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党内外各种风险和挑战,迫切需要以“自我革命”维护自身先进性、纯洁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通过开设专栏、报道党的“自我革命”实践,从纠正工作作风、惩治贪污腐败、弥补本领不足三方面构建中国共产党亲民爱民、清正廉洁、自我提高的“自我革命”形象。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自我革命”形象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问题导向、坚守人民立场,敢于刀刃向内、从严管党治党,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为媒介,成功构建起亲民爱民、清正廉洁、自我提高的“自我革命”形象。探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自我革命”形象的形成过程,对推进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舆论监督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形象构建的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实现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同时,也面临着党内外各种风险和挑战。由此,中国共产党继续发扬“自我革命”精神,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为传播媒介,构建起党的“自我革命”形象,从而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一)症结与使命——为何要构建党的“自我革命”形象

第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初期的症结所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变为执政党,一些不利于党自身先进纯洁的因素也随之产生。一是思想不纯,部分党员产生了“革命到头”的思想,甚至有些干部居功自傲,产生“摆老资格”的现象。二是作风不良,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等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滋长,影响党的执政形象。三是贪污腐败,贪污腐败不仅侵犯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还不利于巩固新生政权,削弱党的威望。上述种种问题与挑战的出现,迫切需要中国共产党维护党组织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二,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使命所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民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胜任重建社会的工作。”[1]这科学地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通过“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科学性和必要性。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各项事业需要恢复和发展的客观现实以及人民群众对新生活的期盼要求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但受历史条件限制,大部分党员干部来自农村,缺少管理城市相关经验,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也相对欠缺。因此,中国共产党需要在自我提高方面下大功夫、大力气,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全体人民积极进取、拼搏奋斗的热情,从而推动伟大社会革命走向胜利。

(二)经验与优势——为何要以《人民日报》构建党的“自我革命”形象

第一,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报刊工作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善于运用报刊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在长期领导报刊的舆论监督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1931年12月《红色中华》在江西瑞金创刊,是中央苏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红色中华》通过创立“铁锤”“警钟”“党的生活”等专栏,定期刊登检举、揭发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的相关批评性文章,有力推动了党的“自我革命”。延安时期,《解放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充分发挥了“耳目喉舌”作用,针对党内思想、政治、组织问题刊登大量批评性报道,构建了勇于“自我革命”的政党形象。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办报实践中形成的舆论监督模式,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舆论监督工作奠定重要基础。

第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的自身优势。其一,《人民日报》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其前身最早是1937年12月创刊的《抗敌报》,1940年更名为《晋察冀日报》。解放战争时期与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合并为华北局《人民日报》。1949年8月1日正式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迅速成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在社长胡乔木的带领下“成为中国社会的舆论引导中心。”[2]其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公营新闻传播事业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以《人民日报》为中心、党报党刊为主体的公营报刊网络。对大行政区、省、直辖市、县的党报党刊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人民日报》具备以上优势,因此成为中国共产党构建“自我革命”形象的重要媒介。

(三)推动与响应——为何能以《人民日报》构建党的“自我革命”形象

第一,党和政府顶层设计的推动。1950年4月19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显示党中央以舆论监督方式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决心与勇气。三天后,政务院批准发布了《新闻总署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指出:“报纸对于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经济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应负批评的责任。”[3]1951年6月7日,政务院公布《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要求各机关工作人员对人民群众的批评或意见作公开的答复或检讨。上述决定为《人民日报》推动构建党的“自我革命”形象提供政策前提和制度保证。

第二,《人民日报》与地方党组织的积极响应。中央政策发布之前,《人民日报》已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事例,涉及党员干部失职渎职、贪污腐败、官僚主义等内容,《人民日报》对事件处理结果也实事求是地进行刊登。《决定》发布后,《人民日报》积极发表读者来信,各地方党委作为被监督、被问责的主体,也认真诚恳地接受群众意见,并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开展自我批评,以诚恳的态度回复来信。正是在这样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过程中,以《人民日报》为阵地,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形象得以逐步构建。

二、亲民爱民——坚决纠正不良作风的“自我革命”形象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形象的构建路径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民日报》为阵地,构建亲民爱民、坚决纠正不良作风的“自我革命”形象。

(一)坚持全面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全面性即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栏目、主体、对象具有全面性。其一,从栏目来看,《人民日报》开辟了读者来信、人民园地、黑榜、党的生活等专门服务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栏目,有力推动党组织正风肃纪。其二,从批评的主体来看,来信人分布于社会各个阶层,不仅有个人署名来信,也有群体署名来信。如《人民日报》于1950年6月6日在人民园地专栏刊文,反映河北省枣强县十余农民联名来信控诉区委书记包庇村长贪污渎职、压制批评等不良作风。署名者身份包括贫农、中农、农会主任、团支书、候补党员等。而自我批评的主体包括干部党员与一般党员,重点在干部党员。在1950年下半年的整风运动中,干部党员针对自身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进行深刻自我批评,此举不仅能帮助党员干部查改自身问题,同时也为多数党员作了表率,有利于在党内兴起自我批评之风。其三,从批评对象来看,党员干部不分官职高低都要接受批评,不得压制批评,而且要积极带头检查工作中的不良作风。1950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各级干部都有责任整顿作风》的社论,指出党的中级、下级干部在整风运动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上述报道展现出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决心与毅力,对纠正党内不良作风起到有力推动作用。

(二)坚持彻底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彻底性即报道不仅停留在批评层面,还要深入追究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及时刊登,给广大人民群众以反馈。1950年3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要求平原省濮阳专署与中共濮阳地委严肃彻查、反省去冬运送公粮工作中“严重的官僚主义错误”[4]。紧接着,3月24日的头版头条刊登了平原省人民政府的回信原文,该文详细分析了群众损失情况和原因,检讨了部分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并通报处理结果。1950年6月14日的《人民日报》第二版刊登了记者陈迹报道的“莲花寺石场”事件,批评西安铁路分局“负责干部在工作上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5]仅仅二十天后,该局领导干部就回信表示“诚恳接受批评,并报告该分局检查工作和纠正错误的情况。”[6]上述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事件毫不回避,勇于直面工作中的缺陷与不足。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件在群众“申诉”、领导“回应”中有了完整的“交代”,党群关系也更加密切,更加展示出中国共产党勇于接受批评、纠正不良作风的“自我革命”形象。

三、清正廉洁——敢于惩治贪污腐败的“自我革命”形象

新中国成立初期,增产节约运动的开展,暴露出各级党政机关内部存在的贪污、浪费问题。中共中央于1951年底决定开展“三反”运动,《人民日报》在“三反”运动中大量刊登反腐文章,彰显党坚决的反腐态度、强大的反腐力度,推动构建党清正廉洁的“自我革命”形象。

(一)彰显坚决的反腐态度

彰显坚决的反腐态度是构建党的“自我革命”形象的前提。其一,“三反”运动期间,《人民日报》高频使用头版刊登党的领袖及反贪污斗争主要负责人的文章、报告等,例如毛泽东同志的“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7]等。除此之外,《人民日报》也经常刊登党的高级干部对自身问题的检讨。其二,“三反”运动中,《人民日报》开设的栏目如读者来信、党的生活、人民园地等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机关工作人员检举、揭发、控诉贪污腐败分子的重要平台。据统计,仅仅在1952年2月16日至20日的五天里,《人民日报》就“收到读者的来信一千三百五十七件,二十日一天内就收到五百八十八件。其中许多是几十人、几百人的联名信。”[8]除人民群众以外,机关单位内部人员也检举、揭发、控诉贪污腐败分子,使贪腐分子无处可藏。仅1952年2月2日,《人民日报》就刊登了八条党内干部对腐败分子的控诉,其中不乏非法牟利亿元以上的大贪污犯。读者来信专栏还刊登了各地工作组、机关工作人员以个人、联名方式寄来的建议信,内容包括加强反贪污运动力度、撤换不称职的反贪污干部、建议各单位互通情报以提升反腐成效等。上述报道充分显示出党对反腐的坚决态度,使群众看到一个勇于刀刃向内、对腐败问题绝不姑息的政党形象。

(二)体现强大的反腐力度

展现坚决的反腐态度的同时,党高度重视增强反腐力度。其一,“三反”运动初期,部分地区对反贪污形势缺乏正确认识,部分领导干部对反腐败形势估计不足,尚未形成反腐败的高压态势。还有些地方的领导机关认为“大老虎”只会在大城市出现,“中、小城市里藏不住‘大老虎,或者很少有‘大老虎。”[9]但这种估计不足的问题很快得到纠正。北京市委、市政府严格批评了反腐工作中存在的麻痹思想,责成各单位根据自身条件拟订计划、规定任务,加强反腐力度,集中火力围剿贪污分子。中共安阳县委抓到六个贪污犯后,产生“差不多了”的思想。经上级批评后,领导干部克服了这种思想,又抓捕了二十五个大贪污分子。这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构建“自我革命”形象中持续坚持“自我革命”——结合实际反思改进自身工作。这大大提升了反腐力度、密切了党同广大劳动人民的联系。其二,《人民日报》在“三反”“五反”运动期间大量刊登贪污分子的判决情况。如判处新中国贪腐第一案罪魁刘青山、张子善死刑并立即执行,以及大贪污犯薛崑山、宋德贵、雷亚卿等人的处理结果、判决书等。不仅如此,《人民日报》还时常刊登贪污分子的公审纪实,向广大人民群众公开呈现党处理“蛀虫”之雷厉风行、严惩不贷。此举彰显出强劲的反腐力度,不仅对犯罪分子形成极大震慑,更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勇于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党的“自我革命”形象。

四、自我提高——善于弥补本领不足的“自我革命”形象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党员干部缺乏接管城市的经验,存在本领不足的恐慌。党要克服困难、坚强领导经济建设,就必须注重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水平和理论素养。《人民日报》对党内开展的学习实践进行大量报道,展现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推动构建自我提高的政党形象。

(一)展现党重视学习的积极态度

重视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构建“自我提高”这一党的“自我革命”形象的重要举措。其一,重视建立学习制度以保障党内学习有序开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各地领导机关通过建立学习制度来规范党员干部的学习活动。1950年1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发布了在职干部学习办法的决定,对业务学习和时事政策学习的组织办法、在职干部理论学习等内容作了详细规定,并要求“总结经验,向党委汇报并按级向上报告。”[10]同年3月,中共中央华北局也制定了三至五年内的党员干部学习计划,包括“加强党校教育工作”“继续加强组织与领导在职干部的学习”[11]几部分内容。不仅如此,中共上海市委根据不同干部的种类规定了相应的学习重点与内容。上述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不仅以制度规范学习,更以科学的制度促进学习。其二,重视端正党员干部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态度是自我提高的重要前提。“写笔记是一个学习态度问题,主要的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肯否锻炼的问题。”[12]针对部分干部“站在学习运动圈外”、对学习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中共湖北省委要求干部进行理论学习时要记笔记,并“定期检查笔记举行测验”[13],并“建立干部学习考试制,要求各级负责人加强学习领导”[14]。中共中央西北局则通过年终测验的方式,检验高级干部的学习成果,并将测验结果作为年终学习总结的一部分。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制度这个具有根本性、长期性、稳定性的措施,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现出一个“求知若渴、与时俱进”的自我提高形象。

(二)展示党善于学习的精神气质

公开分享、交流党内学习教育的有益经验,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进步的实践过程,能够使人民群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善于学习的精神气质。其一,在领导工作方面,《人民日报》大量刊登各地教育干部的特色做法和具体经验。如中共平原省委注重负责干部“以学习领导学习,注意组织报告、讨论、座谈”[15],要求领导干部坚决克服经验主义、事务主义的领导方法。中共中央华北局则要求干部克服依赖思想、调整学习组织,并在干部中宣传“自学为主、粗读精读、钻研思考、结合漫谈和讨论”[16]的方法。1950年1月,石家庄专区约4000名党员干部完成训练班课业,切实提高了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人民日报》对此进行报道,总结经验为“县委亲自主持、事先作好动员工作,是办好训练班的关键”[17]。其二,树典型、分享个人学习经验。《人民日报》报道了一些党员的优秀学习方法,如《曾思玉军长的学习》介绍了开国中将曾思玉“学习要用脑子,从实际出发,紧紧结合工作,研究问题,总结经验”的方法。[18]共产党员吕俊峰起初是一个半文盲的农民,1953年任黑龙江省青岗县人民政府县长时,他能够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来观察和分析问题、改进工作,这得益于他坚持了“‘恒‘钻”[19] 两个字。由此可见,不论是各级领导机关层面借鉴交流干部教育的特色方法,还是党员个人层面的学习经验分享,都表现出中国共产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品质,也构建了中国共产党谦虚、谨慎、追求进步的光辉形象。“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形象不断激励、引领着中国人民冲破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各种困难和阻碍,发挥其高度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逐步实现伟大社会革命的胜利。

五、结语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形象的构建,加强了党的自身建设、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使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力推动了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党情,党报党刊应坚持党媒姓党的原则,汲取历史经验、坚守人民立场、发挥党的喉舌作用,与时俱进塑造党的光辉形象。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2-543.

[2]钱江.建国前夕胡乔木对《人民日报》的领导[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03):115-12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75.

[4]彻查濮阳运粮事件[N].人民日报,1950-03-09(1).

[5]铲除铁路系统中的官僚主义作风 西安铁路分局官僚主义的恶果 莲花寺石场连续发生事件 浪费国家资财毁坏农民青苗[N].人民日报,1950-06-14(2).

[6]西安铁路分局接受本报批评 检查官僚主义作风 处理莲花寺石场事件[N].人民日报,1950-07-04(2).

[7]毛泽东同志论反对贪污浪费[N].人民日报,1951-12-21(1).

[8]全国各阶层人民愤怒要求 严惩暗害志愿军的奸商 本报五天内收到读者来信一千三百多件[N].人民日报,1952-02-21(1).

[9]中共安阳县委坚决克服右倾思想 对资产阶级的进攻展开猛烈反击[N].人民日报,1952-02-12(2).

[10]东北局宣传部发出决定 规定干部学习办法[N].人民日报,1950-01-09(3).

[11]适应新的建设时期需要 华北局召开各省市宣传部长会议 制定党员干部学习计划  提高干部文化思想水平[N].人民日报,1950-03-02(3).

[12]湖北省委宣传部通知 干部学习理论 定期检查笔记举行测验[N].人民日报,1950-01-17(3).

[13]华北军政大学政治部检查领导干部学习笔记 指出写笔记是一个学习态度问题,主要的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肯否锻炼的问题[N].人民日报,1950-01-22(3).

[14]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决定 建立干部学习考试制 要求各级负责人加强学习领导[N].人民日报,1950-02-20(3).

[15]平原干部读完社会发展史  省委提出一年学习计划  要求负责干部以学习领导学习[N].人民日报,1949-11-27(3).

[16]华北局机关支部领导理论学习的方法[N].人民日报,1950-05-10(3).

[17]石家庄专区党员干部近四千人受训完毕 县委亲自主持、事先作好动员工作,是办好训练班的关键[N].人民日报,1950-01-15(3).

[18]曾思玉军长的学习[N].人民日报,1950-02-04(3).

[19]我是怎样学习文化和理论的[N].人民日报,1953-10-21(3).

(作者: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新中国成立初期自我革命人民日报
反腐败“成绩单”令种种质疑论调不攻自破
简政放权,“自我革命”从国务院开始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的“两论”学习运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外留学生群体的归国浪潮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政关系的历史考察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思想政治工作的SWOT分析及经验借鉴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有德者的培养
运营商“自我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