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俐
【摘 要】互联网时代,电视频道编排要顺应传播新形势,有效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全面加强不同媒介特质的综合利用,在遵循电视频道编排特定价值选择前提下,努力提高电视节目编排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多元传播;节目编排;创新策略
电视节目编排是一种对电视频道播出内容进行时间组合、分割的艺术,在大众传播为主的时代,其主要作用是实现电视节目按既定程序顺利播放。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影响电视节目编排的主要因素发生了变化,电视媒体的线性传播面临巨大挑战,传统电视节目时段排列式的编排路径逐渐失效。
其实,电视频道节目编排不应只是对电视栏目的简单排列组合,而应是在科学分析受众与节目内容、因应传播技术变化发展基础上的二次创作。多元传播生态中,电视媒体编排因价值选择自有其特质要求和基本遵循,顺应媒介生态变化而不断调整创新编排策略,成为突围电视传播困境的重要一环。
一、多元传播生态中电视频道编排应坚持的价值选择
(一)主流意识
电视频道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渠道,在众声喧嚣的舆论场中,因其去小我化、去圈层的主流公共价值而有着不可替代的传播价值。作为党台党媒,电视频道第一遵循就是主流意识,电视编排要牢牢把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总体要求,自始至终履行党台党媒的职责。在节目编排中,要把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政策主张,自觉承担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编排的每一环节中,最大可能发挥党台党媒正确引导舆论的功能。
从信息资讯的传播速度来看,电视媒体确实不如新媒体,但电视媒体自有其传播优势和特有的媒介价值。从很大程度上说,电视媒体的优势在于所传递的内容的权威性,这是网络媒体目前无法比拟的。如果电视节目编排中能够恰如其分地把握好舆论引导功能,凸显信息传递的权威性,编排的价值也就发挥出来了。因此,电视节目编排既要守时段,更要守时势,要把握好时、度、效。在莫衷一是的舆论场,电视媒体就需要发挥编排可调可控的优势,多编正能量充沛的作品,多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多满足受众对主流价值的收视需求。电视编排人员既要看重时效,更要把握时代;既要盘活时段,更要把握时机,让节目编排在内容和形式上富有时代气息,符合时代要求,引领时代精神。
(二)受众意识
电视频道编排应充分尊重受众,牢固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编排理念,尽可能多地为广大电视受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媒介信息。如老年群体电视节目编排,理应以健康、养生内容为主,其编排的风格应以关心、温和的基调;而面向年轻群体的节目,因这一受众群体需要的是放松心情,休闲、娱乐类的节目内容显然是他们的偏好。尊重受众、理解受众、服务受众,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电视节目编排的真正价值。
打造专业频道,提供专业服务,避免大而空、广而泛的编排,是提升电视频道影响力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湖南广电旗下的湖南公共频道,适应收视市场的变化,在充分调研受众群体和受众需求的变化、发展的基础上,打造专业服务老年群体的爱晚频道,其面向受众调整频道定位和内容编排的做法,在电视媒体面临竞争和挤压的大环境下,无疑给我们不少启迪和思考。
作为区域性地方电视媒体,挖掘和弘扬本土文化,在节目编排中有意识的体现本地特有的文化元素,也是受众意识的具体表现。电视节目编排要增强对原创性地方电视节目的呈现,多展示本地文化和风土人情,以满足一方群众对本土文化的热爱。笔者所在的益阳市广播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推出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本土节目,如《非遗里的益阳》《益阳本草录》等,深受观众喜爱。
贴近性和本土化是区域性地方媒体行之有效的编排手段。电视媒体是大众传播,其节目编排要研究受众、服务受众,要充分尊重受众的收视欲望和需求,特别是要全面摒弃电视一统天下时“传者本位”的老套路,真正树立起“受众本位”节目编排理念,多从受众角度不断调整和优化编排,使得受众感受到节目的变化带来的贴近性和亲近感,只有这样,电视频道才会常办常新,长盛不衰。益阳是花鼓戏窝子,益阳人爱唱爱看花鼓戏,为此,益阳电视频道调整文艺节目以电视剧为主的编排思路,主打花鼓戏剧目,这既弘扬了本土文化、又增强了节目的黏性,还有效稳定了电视频道的收视率和影响力。
(三)精品意识
多元传播生态下,不同媒介内容有其特质,也有其特定标准。如果说新媒体传播快而多是其优势,那么电视媒体精而深自是其存在价值所在。对电视媒体而言,坚持内容为王,把优质、精品内容传播给受众一直都是节目编排考虑的核心因素。在媒介日益竞争激烈的时代,电视频道编排更需要坚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以实现内容与受众更有效连接。让电视媒体能成为用户获取优质内容第一选择,真正让内容成为电视用户的入口,再以内容+商务服务等方式盘活频道资源,这是稳定和拓展电视频道的生存之道。[1]
内容为王,贵在精品。面对风起云涌的媒介、平台之间的竞争,电视媒体的优势在精品,电视编排人员是否具有精品意识至关重要。尽力打造精品、包装精品、推介精品、打响精品是电视节目编排的重要工作,也是增强媒体竞争力、提升节目关注度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湖南卫视主打新闻栏目《湖南新闻联播》有计划地编排《县委大院》《为了人民》《绝对忠诚》《我的青春在丝路》等有别于传统新闻报道的新闻大片,不仅提质了一档地方时政新闻栏目,也改变了湖南卫视在观众印象中过分娱乐化的负面影响。看来,节目编排只有强势推出优质精品节目,才能借此促进多元传播生态下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的稳定和提升。
二、多元传播生态中电视节目编排创新策略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电视频道编排理应充分考虑受众信息需求的新变化,媒介新技术改变传播接受方式等因素,多层面提升编排的资源整合力度,最大可能提升电视节目的收看率、参与度、传播面。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运用节目生产供给侧结构调整、利用传播新技术提质升级等方法和手段,在节目编排上大胆实践,不断探索编排创新的新策略、新路径、新模式。
(一)全媒联动融合式编排
多元传播生态下,电视节目编排应打破时段组合式思维,在编排中应全方位从时段线性式编排向全媒融合式编排转变,最大限度地将有利于电视传播新技术、平台等各种要素融合在一起,以期实现电视传播的最大效应。[2]
互联网生态中,媒介的边缘越来越模糊,融合发展、共荣共生成为不同媒介和平台发展成长、识变顺变的共同特点。传统电视媒体在激烈的媒介碰撞、竞争中,纷纷同其他传播平台互融互通,逐步演进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融媒体,随之而来,融合编排理念和模式也应运而生。
全面树立互联网思维,主动拓展电视节目编排的内涵和外延。互联网技术彻底解放了传统电视节目播出时段的约束,电视节目编排理应跳出传统线性编排思维,主动融合传播新技术新手段,在做好内容差异化发布的同时,主动将新媒体平台作为节目编排的拓展和延伸,全面探索和建立全媒体联动融合式编排模式和运行机制,不断赋能电视媒体的生机和活力。
融媒体时代,即使单一的新闻节目也呈现出横向聚焦、纵向延展的整合式编排模式。如每日围绕不同的主题,真正实现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聚焦某一新闻事件,通过文字、图像、视频立体呈现的优质融媒体新闻节目,形成收视聚焦效应。这种整合立体式新闻内容编排,是对碎片式传播最好的对冲,也是彰显电视媒体权威,满足受众对全面、深度信息需求的有效手段。
在多平台竞争的互联网时代,电视节目编排应主动构建由电视、端、网组成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将受众变粉丝,增强电视节目在多种传播载体的触达率。湖南广电以湖南卫视、芒果 TV 为“双引擎”,加强电视优质节目全网联动编排,实现了大小屏双向赋能,特别是确保了互联网生态下湖南卫视这一传统电视品牌的活力,是融合编排很好的成功案例。
(二)重要节点约会式编排
受众在某一时间段定时收看特定频道固定节目的习惯,是电视频道受众约会意识的具体表现。电视节目最大魅力在于约会习惯的形成,如每晚七点准点收看央视《新闻联播》的收视习惯,就是典型的电视约会意识形成的结果。为突出电视频道这一大众媒体中心传播的权威性,电视节目编排都要尽可能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培育、推进、稳定受众约会意识。
受众约会意识形成的关键原因在于媒体在特定时间节点是否有足以吸引受众的节目,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收视惯性和约会效应。节目固定在合理时间段,有利于稳定收视群,提升受众忠诚度。如不少地方台,每天都会在央视《新闻联播》前后编排本地新闻节目,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新闻节目带,关注时政类的受众自然不会错过这一时段。
无论是大台还是小台,重点节目、关键信息、权威发布都要树立电视频道这一中心传播的首播首发的编排意识,形成每遇大事看电视,需要求证看主流媒体这一中心传播媒介的权威性。重要节点、重要节目提前预告、呼之欲出的“首播”“首发”编排方式仍不失是电视媒体的一种编排策略。在重要时间、重大事件节点中,电视媒体都要第一时间拿出重点策划,采用节点约会式编排,这是应对碎片化传播的有效手段。笔者所在益阳市广播电视台十分重视节点约会式编排,节目编排根据各个时期的宣传重点,提前编排预告重大节日、大型活动、重要会议,在每年的元旦、春节、清明、五一、国庆期间,都会打造特别节目,提前预约观众“收视欲”。特别是每年全市两会重大活动期间,及时调整了节目编排,开设两会直播和两会特别专栏,扩充内容,将品牌栏目《益阳新闻联播》延长时间,采取时政新闻 + 新闻侧记 、新闻特写+本台评论等编排形式,以增加信息量,及时发布权威消息,回应群众关切,从而较好地形成了一年一度聚焦全市发展大政方针、重大时政宣传约会式编排效应。
(三)互动参与进行式编排
毫无疑问,我们确已进入唐?舒尔茨教授认为的“共时性媒介消费时代”,受众同一时间共享多种媒介司空见惯、日渐成风。据调查,近86% 的平板电脑所有者和88% 的智能手机用户在看电视时会去使用移动设备。[3]家庭媒介电视消费最重要角色场景是典型的“合家欢”,加上电视是能解放双手的视频媒体,这为受众在收看电视时实现多平台间切换提供了可能。电视节目编排完全可以利用新的传播技术让受众参与媒体设置的互动等跨屏行为。成功的案例如央视春晚直播互动环节,全家围坐观看演变成全民参与评论、参与互动的大联欢。
传播生态的变化,电视节目编排完全应该由单向传播向多向传播发展。这就要求节目编排人员必须更新观念,尽可能促进电视传播由静态的、预设的线性编排调整为动态的互动式、进行式编排。相较于新媒体,电视媒体的互动性与参与性始终是短板,但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让电视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变得可能,特别是为电视媒体的互动传播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目前,收看电视节目,除了可以通过短信、热线等传统的方式互动之外,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同步互动展开进行式交流。随着全程、全息传播技术的进一步演进,电视互动将变得无限可能,电视互动进行式编排将有越来越多空间可利用、文章可做。
将直播互动化,将互动直播化,通过有效编排有策划地推出电视直播互动“爆款”,是提升电视媒体互动进行式编排质量的有效手段。受众每分每秒似乎刷屏各类信息,但大多是走过路过而已,留下印象的并不多。电视编排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在特殊时刻和突发事件发生时,受众对媒体的关注度就会提升。此时电视媒体要未雨绸缪,第一时间采用互动进行式编排,多视角报道,全流程互动。每逢大事要事,重大节庆,笔者所在益阳广电就会采取电视、广播、互联网新媒体等全媒体多屏同步直播。如 2020 年春节期间,连续启动编排“抗击疫情益阳在行动”直播互动节目,观众与用户,看客与粉丝、大众传播的权威与互联网传播的自由互相补充,既引导了舆论,又舒缓了情绪,主流媒体的引导力明显提升。
在多元传播生态中,电视媒体因其主流权威的中心传播特质,在众声喧嚣的舆论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视媒体只有在传播实践中不断探索编排策略及其创新路径,才能不断突破传播新趋势下电视主流媒体的传播困境。当然,传播技术、传播生态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编排策略的创新路径不可能一劳永逸,这就要求电视编排把握新趋势,顺时而变,更精准地发挥电视编排再创作、再提高的效应,以全力提升电视节目的传播实效,让党台党媒的声音传播得更广、更远、更深入人心。
注释:
[1]李小燕.媒体融合场景下的电视节目编排创新[J].东南传播,2018(12):113-114.
[2]庄东.浅析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栏目的编排融合及创新[J].西部广播电视,2020(06):60-62.
[3]宋海清.融媒体时代的电视节目编排策略创新[J].中国广播影视,2021(16):83-86.
(作者单位:益阳市广播电视台)
责编:刘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