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语境下深度报道的发展路径

2024-06-28 14:31况安轩
新闻世界 2024年6期
关键词:深度报道发展路径

况安轩

【摘   要】在信息碎片化、快速化传播的流量时代,深度报道作为传统媒体的拳头产品,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和影响。在融媒语境下,如何更好地推动深度报道出新出彩,成为新闻实践中的一道“必答题”。本文从深度报道的内涵与外延出发,分析做好深度报道的意义以及存在的困难与挑战,并结合马鞍山日报的实践,尝试建构融媒语境下深度报道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深度报道;内涵与外延;问题与挑战;发展路径

一、深度报道的内涵与外延

深度报道属于众多新闻报道类型中的一种,相比消息的简洁明了、通讯的客观中立,深度报道显得深刻和全面。

究其内涵,其核心要义是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价值规律,以全面、深刻、理性的报道理念为指引,充分运用描述、解释、分析、评论等多种报道方式,尽最大努力来认识、表达新闻事实的全貌和深层信息,阐明新闻事实因果关系,同时可尝试对新闻事实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进行预测研判的一种重要新闻文体。

从新闻事实的外延来说,结合新闻实践,深度报道大致可分为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预测性报道、体验式报道等常见类型。

调查性报道,一直被新闻从业者推崇,往往是一家新闻媒体的拳头产品和主打产品。在舆论监督的众多手段中,调查性报道往往是新闻媒体运用最多、效果较好的一种形式。但是随着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受碎片化、娱乐化的阅读习惯等众多主客观环境的影响,调查性报道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发展困境。

解释性报道,此种表现形式适应边界很广,可以是对新闻实践发生的原因、背景、过程等方面的揭示;也可以是对出台的某一重大政策或者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的解读,需要旁征博引,大量引述权威人士的观点或者背景材料来增强说服力;表现手法上夹叙夹议,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

体验式报道,是指用一种身份代入的形式,直接参与新闻事件或者新闻事实中,直观进行新闻采写和扩散传播的一种报道方式。这种报道能够直观掌握信息的全貌,也能够写出更加生动、感性的新闻作品,有利于深入生活、体察民情。

实际上,无论哪种形式的深度报道,判断其效果如何,新闻内容所蕴含的新闻价值都是重要标准。

二、融媒语境下深度报道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从新闻规律和传播方式来看,深度报道的水平如何,往往能反映出一家媒体的综合实力和“看家本领”,也是衡量采编人员综合素质的一把重要标尺。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迭代升级,深度报道的采访耗时长、成稿难度大、风险偏高等因素,恰恰成为落实推进过程中的短板,边缘化、碎片化的危机已经影响到深度报道实施的全过程。

(一)传播技术的冲击

伴随着5G时代的来临,移动终端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各个场景,信息传递方式日新月异,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型媒介层出不穷,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新闻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快速便捷、及时高效。在新媒介、新场景的广泛渗透下,人人都是新闻实践的参与者,普通大众能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和传播新闻信息,这对传统媒体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冲击。而深度报道一向都是传统媒体生存的重要法宝,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不可避免会造成传统媒体的受众减少,阅读资源被新媒介分流,在此情形下,深度报道的活力持续式微。

(二)阅读方式的变化

新媒介的出现改变了普通读者的阅读方式,同时引领着阅读方向。当下,一个摆在眼前的客观事实是,受众越来越不满足于单纯的文字传播,而是热衷于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组合出现的立体传播,这无形中也使得各家纸质媒体为了迎合大众需求、求得生存空间,越来越以追求时效性为主,而忽视甚至放弃了深度报道的品质追求。进一步看,传统深度报道的采写和阅读方式又很难满足新媒体时代的需求,使得报纸的读者越来越少,市场危机也就越来越严重。

(三)认识理解的偏差

网络时代,技术革新的观念无处不在,也势必影响着传统媒体从业者的思想观念。传统媒体为了生存发展,势必要顺应时代趋势,不断优化调整报道重点和方式。在探寻新的发展路径时,深度报道最易被忽视和遗忘。这是因为,深度报道的特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而且为了快速生产出新闻产品,不落后于信息时代的快速化要求,深度报道往往变得不深度,仅仅停留在“就事论事”的阶段。

(四)专业人员的流失

纸媒时代,一家传统媒体往往有一支高素质、相对稳定的深度报道团队,但在新媒体时代,报纸的影响力已不如往日,纸媒市场不断被挤压,相应薪资及福利待遇也被新媒体从业人员超过,专业人员的流失成为各家纸媒的共性问题,这对深度报道产生严重影响。而新进人员由于阅历不足、经验缺乏,短时间内又很难跟上,优秀的深度报道作品生产不出来,易导致读者转向其他媒体获取所需信息,从而使得纸媒影响力越来越弱。

三、做好深度报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从新闻发展历程看,深度报道一直是新闻报道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基于信息价值而存在并盛行的深度报道有其内在的运作规律,这种规律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可以说,新闻价值的深度挖掘需要深度报道,这也是业界和社会大众的普遍共识。

从传播方式看,新闻的价值属性决定了一条新闻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广度方面,还体现在深度方面,也就是说,是否具有深刻的社会影响。从定义上看,深度报道可从单个事件出发,关联相关事实,对其背后的意义进行深入挖掘,使新闻事件更为生动、形象地展现,给读者带来全面、理性、客观的阅读体验。

从权威内容看,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十分便捷,读者可随时随地获取相关内容,体验阅读的乐趣。但自媒体的新闻作品,往往都是零散、单一性的事件信息,不能有效反映复杂事件的全貌,更无法满足群众对真相乃至其背后发生背景、原因等多方面的需求,而深度报道则是对新闻内容、真相、观点更深刻的显现,可满足受众的需求。

从市场竞争看,当前无论是传统媒体之间的同业竞争,还是自媒体对传统媒体影响力的冲击消解,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其能够赢得竞争的关键因素。以马鞍山日报社为例,采编队伍较强的文字功底和整合分析能力一直是其竞争优势,“望天门”微信公众号致力于生产原创深度报道产品,每天一篇原创,现在已成为报社的拳头产品,大大提升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从媒体融合看,一直以来,深度报道在媒体转型发展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进入融媒体时代,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接收的深度优质信息内容更加依赖于小部分人群的专业生产,新闻优质内容仍然具有较高的生产价值、传播价值。2023年2月,围绕“开局起势见精神”,马鞍山日报以“1+N”(“1”即一篇重点稿件,“N”即多个整版)的模式,将笔头、镜头对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企业的一线,聚焦各级各单位“紧扣高质量、全力拼经济”的生动实践,推出了一批深度报道,在鼓舞干劲、营造氛围的同时,更好地满足读者对新闻事件的理性认识、客观分析。而在这一传播过程中,马鞍山日报格外注重对新闻话题的引领,努力向受众传递有深度、有思想、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从这一层面说,做好深度报道不仅是舆论引导、新闻传播的需要,也是推进传统媒体健康发展、促进媒体融合的内在要求。

四、深度报道的创新发展路径

(一)做好选题

融媒时代,深度报道的质量如何,考验着新闻作品采写和传播的每个环节、每个过程,其中,首要的就是要做好选题策划。

客观地说,互联网上充斥着海量的信息,读者每天都能接收到天南海北、丰富多彩的信息资讯,深度报道如何吸引读者的眼球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在选择报道主题时,应当尽量选取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群众关心的话题,并从中挑选出具有重大传播价值和共鸣基础的新闻事件,这样的主题易引起读者思考,能够产生较好的社会反响。

2023年12月,南京都市圈党政联席会在马鞍山召开,对于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的马鞍山来说,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就是要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社会各界对此十分关注。马鞍山日报以此为契机,精选了交通、产业协同、生态环保、民生服务等十多个热点议题,以每个议题一个整版的形式,以鲜活的事例、丰富的数据大量阐述马鞍山融入南京都市圈的“形”与“势”,并在党政联席会召开当日推出16个版的深度报道特刊,社会影响广泛,引发热烈讨论。这也表明,好的选题是深度报道成功的一半。

(二)注重采访

对于深度报道来说,采访下的功夫深浅,决定了作品水平的高低。深度报道的内涵与外延,决定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坚持从全面、整体、综合等多角度出发,从多方面考虑,分类分层挖掘新闻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全貌。特别要将新闻事实置于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去考究,善于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真正发现和挖掘新闻蕴藏的机理以及新闻背后的价值。

2023年7月,马鞍山日报推出一篇深度报道:“让毕业生带着职称去就业,努力打通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融合通道——探寻全省首家产业工程师学院的‘创新密码”,全面展示这项创新做法。在本篇报道的实施过程中,记者深入产业工程师学院和企业,分别采访学员、老师、试点单位负责人、用人单位以及人社主管部门,全面掌握产业工程师学院的人才培育理念、评审机制、运行模式等方面的材料,坚持在一线采访、深入挖掘,为作品的精彩呈现夯实了基础。

(三)突出深度

深度报道,其核心要义或价值就在于一个“深”字,作品撰写的每个环节、内容材料的选择、整篇文章的立意等都要以此为“眼”。

在作品呈现过程中,要在充分占有详实的事实材料基础上,从国家和民众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多角度地展现事物的全貌,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入分析,才能让新闻报道变得更加深刻,让读者真正了解到新闻的本质。

2023年12月,马鞍山市第十届职业技能竞赛举行,在做好消息报道的同时,马鞍山日报还推出深度报道《这些高手,为何在马鞍山竞相涌现?》,从“以赛为媒、助推产业升级”“技工强市、抢占‘智高点”“厚植土壤、壮大技能人才队伍”等几个方面,深度阐释马鞍山作为工业之城,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培育和壮大技能人才队伍的重大意义、重要举措、重要期盼,拓展了竞赛活动报道的深刻内涵,作品刊发后,受到了读者和社会的好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融媒体时代受众的阅读特点,决定了深度报道不能止步于全面反映新闻消息、简单进行事实的客观呈现,而是要站稳政治立场,在更宽泛的视野下,秉承清晰严谨的逻辑思维,对信息进行整合加工提炼,达到揭示事物关键信息和信息背后含义的目的,从而使读者拥有更多层次的阅读体验。

(四)创新传播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碎片化、浅阅读局限着深度报道的传播广度,但依托新媒体发布渠道广的优势,可以打造适于深度报道特点的传播矩阵,助力提升主流媒体知名度、影响力。

围绕深度报道开发融媒体产品,把报纸呈现作品与视频素材、新闻图片以及海报、动图等有机结合,使得原本看上去枯燥的报道可听、可看,甚至可互动、可体验。要综合用好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载体,根据相关平台特点、读者细分需求,进行内容的生产和分发,进一步拓展话语空间,叠加传播效应。

马鞍山日报在报道南京都市圈党政联席会期间,就在传播方式上进行了大胆融合创新。除报纸当天推出重磅特刊报道外,马鞍山发布微信号推出南京都市圈内9市手绘作品,在马鞍山日报微信号推出1分钟视频“融入”作品,做到了各平台特色突出、多平台协同发力、全平台立体传播,在制作优秀作品的基础上,通过传播方式的整合联动,增强了传播效应。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技术的迭代升级,媒体融合依然任重道远,为此要更加积极推进媒体融合,持之以恒革新理念,紧紧跟上时代步伐,应对数字技术之变。

五、结语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冲击,表面看是技术革新的产物,本质上是优质内容供给不足带来的困境。所以,要促进深度报道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加强内容创新,始终紧盯热点新闻、深挖新闻故事、把握发展趋势、引领时代风口,坚持不懈提升新闻作品的高度、厚度与深度,这是提高媒体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也是传统媒体立于不败之地的不二法宝。放眼未来,深度报道仍然大有可为、必有作为。

参考文献:

[1]黄常开.传播力:南方报业媒体融合实践[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21.

[2]曾繁旭,林珊珊,庄永志.深度报道:题材、理念与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

[3]张铭太.以内容生产“破局”传统媒体发展之困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1(21):132-134.

[4]彭溢.融媒体时代党报深度报道的变与不变:以《黑龙江日报》“龙江科技企业孵化器巡礼”系列分析类深度报道为例[J].新闻传播,2018(07):119-120.

[5]朱艳冰、袁伟华.寻找互联网思维的深层逻辑——《大河之北》对党报媒体深度融合的探索与思考[J].采写编,2022(03):4-5.

(作者单位:马鞍山日报社)

责编:孙婷婷

猜你喜欢
深度报道发展路径
《南方周末》新闻选题策划特色研究
从电影《聚焦》看记者的采访技巧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新媒体时代,图片故事应有哪些坚守和创新
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发展路径
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现状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SWOT分析法下网站新闻深度报道的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现状与生存转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