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和信息技术相融合的运用

2024-06-28 11:59:45孙继彬
新课程·上旬 2024年11期
关键词:驱动教学法信息技术

孙继彬

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以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为特点,促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知识,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和信息技能的实际运用。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教学特征

(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

教学体验中,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以分布式、体验式、参与式、伴随式评价等为教学方式,采用AI智慧课堂分析系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教学思路,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让学生耳目一新。

(二)以任务作为信息化数学教学的驱动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运用中,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学生在小组合作环境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沟通和社交技能。同时,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信息技术相融合应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密切关注他们完成任务的状态和具体情况,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启发与引导。同时,教师要积极督促学生把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信息技术相融合进行教学的价值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驱动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实践应用,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驱动力。这种教学方法通过引入真实任务,使学习过程更具吸引力和相关性,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学习成果在现实中的应用,从而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实用性。例如,在学习八年级路程问题时,教师通过动画设计一个路径,让学生通过任务一个一个逐个击破。学生也可以通过画图分任务完成。例如,王老师每天上午大课间从教学楼慢跑到学校操场,锻炼一阵后,再慢跑回教学楼。王老师离开教学楼的距离y(单位:米)与时间t(单位:分钟)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1所示,则王老师跑步的路线可能是下面哪一项()。(用P点表示王老师所在教学楼的位置)

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画出运动轨迹,经过思考,得出正确路径为D。

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数学知识,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完美解决所带来的成就感。这样的挑战性任务激励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激发了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路径,大大增强学生的内在动力,使他们更加热情地投入学习中。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数学教学更加生动和有趣。

(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和信息技术相融合,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完成具体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字化任务来主动学习和应用。例如,在九年级学习数据分析和计算概率的任务中,教师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画树状图或利用数字列表求概率。学生动手操作,在任务中解决实际问题:某中学召开数学应用活动型作业成果展览,现场随机抽取学生进行“最喜爱项目”调查,并将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见图2、图3)依据信息,设置了以下任务(三个基本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提升问题),让学生通过任务驱动和信息技术逐步解答问题。

问题1:参与此次抽样调查的学生人数是(120)人,补全统计图2中E的人数(18)人。

问题2:图3中扇形C的圆心角度数为(90)度。

问题3:若参加成果展览活动的学生共有300人,则最喜爱A测量项目的学生人数是(75)人。

这种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且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促使学生面对真实的生活问题,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学习,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对数学实践问题的解决和应用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学会开动脑筋,制定并实施解决策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实际环境中应用技术知识,逐步建立解决复杂问题的信心和能力。另外,任务驱动教学法鼓励学生凝聚团队合作精神,锻炼他们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面对复杂问题时的分析、判断和解决能力。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运用策略

(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任务

灵活运用初中数学任务驱动教学法,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精心设计任务至关重要。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相匹配,同时要考虑到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学生在学习概率的求法及应用时,利用数字化游戏进行案例学习,既有趣,又增长知识。例如,小刚和小宇用如图所示的两个转盘(见图4,每个转盘平均分成四等份)做游戏,两个转盘各一次,如果两次数字之和为奇数,小刚获胜,数字之和为偶数,小宇获胜。这个游戏公平吗?

学生实践操作后确认答案为“公平”。这样的任务设计,不仅吸引学生,确保了任务具有挑战性,还确保所学知识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二)适当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任务

教师在学生分析问题时可以提供适当的提示,引导学生分析任务,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自我探究,而不是简单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例如,在教授数据处理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与日常生活或实际应用相关的问题,如“如何通过数据分析预测天气变化?”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探索可能的解决方案。为帮助学生深入分析任务,教师应该设计一系列引导性问题。这些问题应该由浅入深,能逐步引领学生深入理解任务的各个方面。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逐步理解数学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还能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交流和讨论,通过小组合作或课堂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策略,从而促进思维的碰撞和知识的共享。教师在学生分析问题时提供适当的、具有启发性的提示和帮助,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逐步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更多是引导者和协助者,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

(三)合理分解任务步骤,合作完成任务

完成任务分析后,教师需要将复杂的驱动任务分解为若干具体的小步骤,每个步骤都应具有明确的目标和可操作性。例如,某商场采购一批火龙果,成本为8元/kg。经市场调查发现,火龙果在以后的10天内的售价m(元/kg)与时间第x天之间满足函数关系式m=■x+18(1≤x≤10,x为整数)。通过分析销售情况,发现每天销售量y(kg)与时间第x天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下表(见表1)是其中的三组对应值,再分步骤提出问题:

(1)求y与x的函数表达式。

(2)在这10天中,哪一天火龙果销售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多少元?

学生经过分析和信息化模拟构图,得出下面结论:

解:(1)设每天销售量y与时间第x天之间满足的一次函数关系式为y=kx+6,根据题意:

解得2k+b=335k+b=30 解之得k=-1b=35

∴y=-x+35(1≤x≤10,x为整数)

(2)设销售这种水果的日利润为w元,则

w=(-x+35)(x+18-8)

∵1≤x≤10,x为整数,∴当x=7或x=8时,w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378。

答:在这10天中,第7天和第8天销售火龙果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378元。

这种分解使任务变得更加清晰和易于管理,也能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复杂的数学知识。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教师利用信息化希沃白板进行班级管理,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这种分工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团队的工作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在合作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有效地交流和协调,解决团队内部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入真实的或模拟的项目环境,提供给学生更加接近实际工作的体验。

(四)注重课后拓展,构建教学评价

课后拓展活动应与课堂学习紧密相连,延伸和深化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体验。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与课堂任务相关的研究项目,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更多的数学实践应用问题。在任务驱动教学展开之后,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教学评价方面,应重视过程性评价和自我评价,如思考的深度、问题解决的策略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这种评价方式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和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同时,教师需要提升任务设计的针对性,及时运用希沃班级评价和AI智慧课堂分析系统。例如,在“二次函数的应用”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布设了训练任务。在成果展示环节,教师对各个团队的具体表现给出了个性评价,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二次函数在运动问题中的应用(多选):足球运动员将足球沿与地面成一定角度的方向踢出,足球飞行的路线是一条抛物线,不考虑空气阻力,足球距离地面的高度h(单位:m)与足球被踢出后经过的时间t(单位:s)之间关系如下表(见表2)。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足球距离地面最大高度为20 m

B.足球飞行路线的对称轴是直线t=2

C.足球被踢出9 s时落地

D.足球被踢出1.5 s时,距离地面的高度是11 m

教师对学生给出的答案BC,给出专业评价。学生对教师鼓励性评价较为敏感,因此,教师在评价语言设置上要有创新,要让学生感到教师的热情,这对全面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这种自我反思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自身学习的深入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运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还加深了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促进了数学教学的创新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实验中学)

编辑:常超波

猜你喜欢
驱动教学法信息技术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