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指向计算思维培养的信息科技过程性评价实施

2024-06-28 15:30赵乐斌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12期
关键词:学业质量过程性评价计算思维

赵乐斌

摘要:本文基于计算思维培养,提出结合大单元教学设计,构建多元协同参与的方案,注重评价与情境的关联,并提出了以过程性评价支持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计算思维;学业质量;以评促学;过程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12-0045-03

课堂教学关注评价是学科教学热点,亦是教师需要攻坚的痛点。《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倡导教学评一致性,强调素养导向的过程性评价,关注评价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而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从学生计算思维发展的角度,设计、优化过程性评价方案,以评价支持学习,以评价改进教学,充分发挥了信息科技课程的育人功能。

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过程性评价方案设计

1.结合大单元教学设计,强调评价内容维度的全面性

课标指出,“教学过程要强化素养立意,要从考查知识和技能具体掌握情况入手,注重分析学生能力表现、思维过程、情感态度等发展状况,评价学生计算思维等,把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情况”[1],找准思维发展的测量点。依据课标对计算思维内涵的界定,可以围绕问题(特征)抽象、数据分析、问题分解、方案建模、算法设计、方案验证、反思优化、应用迁移等要素,对照计算思维学段目标、学业质量要求,结合大单元教学设计,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计算概念、计算实践、计算观念[2]等发展情况进行整体的过程性评价方案设计。

例如,闽教版信息技术教材(2020年版)八年级《开源硬件初体验》内容的学习,可结合“体验智能花卉种植”的大单元教学,依据单元学习目标、学业质量、学段特征等进行计算思维评价内容全面性考量的方案设计,具体如下页表1所示。

2.构建多元协同参与的方案,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首先,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评价参与思维发展过程。其次,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评价方案或评价量规工具的改编、自编,发挥学生参与过程性评价的主动性。最后,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计算思维发展的评价引导作用,将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

3.注重评价与情境的关联,实现评价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3]因此,过程性评价要注重与情境的关联,即充分发挥计算思维评价任务与单元主题情境、问题情境、项目情境、社会文化背景等的关联,帮助学生结合学习材料,开展彰显社会情境性的学习与评价活动,从而支持认知与思维能力发展,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以过程性评价支持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对策建议

1.评价伴学

①了解学习目标,明确评估证据。教学评一致性的内在逻辑是学习目标(预期的学习结果)、评价任务、学习任务的一致性。[4]学生基于对具体学段学习目标、评价标准的了解,明确需要提交的评估证据,在评价伴学的氛围里开展学习。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走进程序世界——体验循环算法》一课时,笔者依据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借鉴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将学习内容掌握程度定为三级(优秀、良好、一般),让学生在量表中(如下页表2)以画星的方式开展自评。通过量规工具的应用,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了计算思维的学习目标。

②有效课堂巡视,巧用非正式评价,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巡视指导环节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开展促进学生思维潜能发展的评价。其间,可跳过耗时过多的正式评价、结果评价,融入非正式评价、过程评价,通过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强化计算思维相关课程内容的学习。

③体验学习结果,弥补个体差异。学生可以通过同伴学习成果的评价体验,弥补学习能力、认知能力上的差距。过程性评价具有体验的属性,支持学生从获得“观察的经验”角度,了解、体验学习伙伴的计算思维实践成果。

2.评价导学

①及时纠错,补偿学习起点。教师要允许学生试错,鼓励学生利用问题分解、算法设计、编程验证等尝试解决问题。在教学评价时不能只评价对错,要分析错在哪儿,即把评价推进到建构知识的层次,发挥评价导学的功能。

②依据反馈,调整教学进度,找到有效的教学衔接点。教师围绕学段目标与学业质量,根据过程性评价反馈对教学进度进行针对性调整。根据美国评价专家赫里蒂奇提出的学习评价十要素,教师能够从计算思维的评价中,构建清晰的反馈指导教学的路径。

3.评价促学

①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计算思维评价量表的应用应体现多元化,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渠道。不能只注重“记忆”“理解”“应用”这三个层次的认知发展情况,还要呈现学生对核心概念、基本原理的深化理解与应用,向分析、综合、评价等更高认知层次发展。

②评价互动,实现知识社会性建构。对计算思维实践的评价,要结合交流活动,在班级或小组内,以程序设计作品的赏析等活动为评价任务进行问题解决思路的交流,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科技课程教学,应以过程性评价为抓手,通过方案设计与实施,构建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生态,有效促进学生计算思维素养的培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笔者认为,在教学资源条件成熟后,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围绕技术赋能促进计算思维实践的智能化过程性评价,从时间效率维度做更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李泽,李伟,毛顿,等.计算思维实践框架研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09):4-8.

[3]尚俊杰.学习科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

[4]雷浩,周燕微,欧洋.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一致性及其实现路径[J].人民教育,2023(22):64-67.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促进中学生计算思维发展的过程性评价设计与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ZX22-712)。

猜你喜欢
学业质量过程性评价计算思维
体育课学业质量评价的特征与目标设定
利用大数据进行学习评估与诊断
关于初中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的实践研究
运用学业质量检测数据,诊断与改进学生的学习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
民族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算法的案例教学探析
基于过程性评价的Office高级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
浅谈艺术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