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淳耀和陶诗

2024-06-28 15:31张金晶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形成过程

摘要:黄淳耀和陶诗现存103首,数量颇为可观。苏轼和陶诗启发了黄淳耀的创作灵感。同时,明清鼎革对诗人心灵的冲击以及明代“慕陶”风气盛行都成为黄淳耀追慕陶渊明的原因。黄淳耀和陶诗内容主要是追求隐逸生活、表现固穷守节之志以及关注民生疾苦。他的和陶诗不仅推动了易代之际诗学传统的形成与建构,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白鹿洞书院;天下书院之首;形成过程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580(2024)02-0018-(06)

DOI:10.19717/j.cnki.jjus.2024.02.004

黄淳耀(1605—1645),初名金耀,字蕴生、松厓,号陶庵、水镜居士,苏州嘉定(今上海)人。黄淳耀诗文作品收录在《陶庵集》中,有和陶诗一卷。现在对黄淳耀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和陶诗的关注尤其少。张红晶《黄淳耀研究》、姚婷婷《黄淳耀及其诗文研究》、周磊琦《清初遗民诗人和陶诗研究》三篇硕士论文虽提及黄淳耀和陶诗,但总体而言研究比较零散,对黄淳耀和陶诗缺乏系统、深入的探究。因此,本文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对黄淳耀和陶诗进行文本细读,分析其创作和陶诗的原因,探讨其和陶诗的主旨内容,挖掘其和陶诗的意义。

一、黄淳耀和陶诗创作缘由

黄淳耀和陶诗存103首,大约占其诗歌总量的五分之一,这一数目是很可观的,他对陶渊明41题逐次进行唱和,足见其对陶渊明的倾心追慕。黄淳耀和陶诗受苏轼影响很大,其《和饮酒诗二十首》作并引云:“辛巳冬杪,客海虞荣木楼,宾朋不来,霰雪萧然,惟苏氏和陶诗一帙,连日吟讽,因举酒自沃,次韵饮酒诗如左,盖亦陶公所云:‘闲居寡欢。”[1]《和读山海经》序言:“陶诗多游仙语,坡公读抱朴子和之,余读陶隐居真诰有感,聊仿两公之意。”[2]可见黄淳耀经常吟咏东坡和陶诗,他在模拟陶诗之前就对苏轼和陶诗非常熟悉,是前辈的经验给予了黄淳耀创作的灵感。除此之外,黄淳耀将陶渊明作为追慕对象,既是时代使然,也有文坛风气的影响。

(一)时代的激荡

自从南宋遗民将陶渊明纳入遗民行列之后,陶渊明“入宋但书甲子”之说在宋代飞速发展,他不仕贰朝、辞官归隐的气节便被大力弘扬。因此陶渊明虽以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隐者风度名世,但明清鼎革之际的诗人更加敬仰其忠愤的人格以及隐曲的用世情怀。黄文焕对陶渊明深刻的用世情怀早有体察,他在评论陶诗《读山海经·其九》时说:“寓意甚远甚大。天下忠臣义士,及身之时,事或有所不能济,而其志其功足留万古者,皆夸父之类,非俗人目论所能知也。胸中饶有幽愤。”[3](《陶诗析义》卷四)明末张自烈对陶渊明《自祭文》的解读包含了对陶公守节之义的敬仰:“今人畏死恋生,一临患难,虽义当捐躯,必希苟免。……嗟乎,何其愚哉!渊明非止脱去世情,直能认取故我,如‘奚复所恋‘可以无恨,此语非渊明不能道。”[4]黄淳耀其人正义凛然,是一位铁骨铮铮的抗清斗士。清顺治二年,南京失陷,原本打算归隐的黄淳耀在大厦将倾之际以首领的身份带领乡兵镇守嘉定城,终因寡不敌众而兵败城破,其后黄淳耀与其弟自缢于西城僧舍,并在寺庙墙壁上留下绝笔:“呜呼!进不能宣力王朝,退不能洁身自隐藏,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耿耿不寐,此心而已。”[5]黄淳耀的和陶诗大致作于甲申国变前后,正值国事蜩螗、山河破碎的易代之际,他对陶渊明不仕新朝的忠义之节有了更深刻的体认,于是以和陶诗作为抒发自己遗民情志的载体。同时,创作和陶诗也是黄淳耀有感于政治腐败、山河动荡而采取的自娱自适的消遣方式,具有心理调剂的功能。

(二)明代“慕陶”风气的盛行

明代“慕陶”风气特别盛行,可以说明代是陶诗普及传播的时代。据不完全统计,明代效陶诗文至少有一百八十六家,明代至今留存超过二十首(篇)拟陶、和陶、效陶作品的作家至少有二十六家[6]。晚明翻刻陶集风气盛行,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张自烈《笺注陶渊明集》六卷、黄文焕《陶元亮诗析义》。还有一些人的字号或者书斋园舍的名字带有“陶”字,如松江杨忠裕、昆山归子慕、山阴张岱都号“陶庵”,分别著有《陶庵集》、《陶庵遗稿诗》一卷与《陶庵梦忆》。时人还借陶渊明诗文中的名字作为斋室名,如崇祯年间御史王心一辞官归乡后建“归田园居”,中筑“小桃源”,其《归田园居记》指出了命名寓意:“余性不耐烦,家居不免人事应酬,如苦秦法。步游入洞,如渔郎入桃花源,见桑麻鸡犬,别成世界,故以小桃源名之。”[7]祁彪佳告病归乡后修筑的寓园中有“小斜川”“日涉园”“日涉轩”“东篱”等[8],“招隐园”中有“停云峰”、“乐志园”中有“心远亭”、“真适园”中有“菊径”、“拙政园”中有“见山楼”等等。又如郑棠“容膝轩”、杨琢“心远楼”、李指挥“怡颜堂”、杨少卿“陶园”、成复庵“成趣园”等借陶命名的建筑不可计数。可见,晚明文人园林斋室大多氤氲着陶诗的清影。因此,明代尤其是晚明盛行的“慕陶”风气对黄淳耀和陶诗的创作也有影响。

二、黄淳耀和陶诗的主旨

黄淳耀的和陶诗数量虽然可观,但他并不是亦步亦趋继承陶诗原有的内容、手法及艺术特征。他的和陶诗包含较多的自我成分,着重叙述当下发生的事情,抒发身处末世的感慨。本节将分类论述黄淳耀和陶诗的主旨。

(一)悠然闲适的生活方式

黄淳耀“浮沉乡校者廿年,因之蹭蹬棘闱者五举”(《上座师王登水先生启》)[9],但他一朝金榜题名,却挂冠而去;渴望匡时济俗,却又向往归隐生活。黄淳耀在和陶诗中屡次陈说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饮酒二十首·其二十》云:“我爱陶夫子,逸气含清真。遗民耦柴桑,默语如饮醇。有时荷锄归,悦喜良亩新。”直言不讳地表达了他对陶渊明隐逸人格的追慕。他在《和饮酒二十首·其二》中表达其生性热爱自然,不幸落入俗世的憾恨。“平生麋鹿姿,结爱林与山。误怀济物心,汩没俗中言。一经如法律,亭疑三十年”[10],很明显是承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归园田居·其一》)而来。陶渊明生性热爱山林,喜欢自然,却误入尘网中,最终辞官归隐。千年后的黄淳耀陷入了与陶渊明相同的困境,他深情回望陶诗,以陶渊明为精神支撑从而获得心灵慰藉。《和归田园居六首·其六》描绘了黄淳耀理想中悠然闲适的生活:“吴山如好女,姿态浮绮陌。往买二顷田,饮河心易适。梅开玉雪眩,枫落雾雨夕。五湖白浩浩,揽取入檐隙。花鸟吾友于,文赋尔仆役。野老课耕牧,家人勤纺绩。此意信悠哉,梦游果何益。”冬日的梅花傲霜斗雪,红枫在雨水的冲刷下更添色彩,放眼望去,浩浩茫茫的湖水尽收眼底。诗人流连于山水花鸟,以吟诗作赋、纺织躬耕为乐,整首诗洋溢着对自然山水的热爱,颇得陶公田园诗风神。黄淳耀和陶诗中歌咏田园生活的诗句还有很多,如《和归田园居六首·其一》:“岩栖高百层,老屋余三间。湖江流东西,竹木萦后前。”流水相伴着高耸入云的山峰,茂林修竹掩蔽着古屋,让人不禁联想此处应有高士居住。又如《和停云》中“新蓱泛沚,温煦凝宵。一雨如丝,溪卉皆苗。悠悠方塘,我缨既濯”“班荆荫松,指曰吾庐。雉雊登垄,鸥行炯如”,濛濛细雨、抽芽的小草、啼鸣的野鸡、轻飞的鸥鸟、荆条遮蔽的小屋,黄淳耀笔下的乡村田园生活是如此惬意幽静。再如《和五月旦作和戴主簿》写耕种的乐趣,“独有三亩园,靃靡无凶丰。新蕨养耆齿,老韭延温风,闭门种芜菁,可御一岁终”,深得陶诗自然平淡之神韵;《和丙辰岁八月中于下噀田舍穫》写赏玩花木的乐趣,“舍南葡萄藤,满架微花开。清香落卮酒,玉山自倾颓。野芳递滋蔓,野情无张乖。寻玩草木性,甘从山泽栖”,生趣十足;《和和刘柴桑》展现乡村田园的美景,“墙连友生家,竹映从弟庐。流水周屋下,鸡鸣应遥墟”,语言质朴,平淡自然。这些描写山水田园风光的诗句清新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字里行间透露着诗人对悠然闲适生活方式的倾慕。《和归田园居六首·其六》“往买二顷田,饮河心易适”、《和归田园居六首·其四》“乐是蓬蒿间,中心常晏如”等诗句都寄托了诗人的归田理想,需要注意的是黄淳耀虽然流连于山水田园,但内心并没有陶公式的快乐与满足,因为他面临的是国破家亡的境遇,因而只能在《和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中无奈地叹息道:“不能济时代,甘与农圃邻。”黄淳耀的隐居终究染上了悲怆痛苦的色彩。

(二)固穷守节的风骨情操

陶公自甘清操、抱穷归隐的气节历来为人所称道,黄淳耀和陶诗大力发展了陶诗中这种“变不失贞,穷不陨节”的精神。作为寒门学子的黄淳耀以佣书卖文、坐馆授徒为谋生之路,但这些收入十分微薄,甚至难以维持基本温饱。黄淳耀在三十八岁时举乡试,众人来贺,家中竟无米升烟,只能靠众人接济,《诸同人携榼来就吾家贺余举子戏称杂言一章》云:“长腰米斗五百钱,破灶湿苇寒无烟。烟生炉中正拔箦, 酒三瓶携到宅。长鱼细菜堆满席,塞破茅斋惜不得。君不见浔阳五柳翁,又不见杜陵诗瘦客。”[11]可见诗人物质资料之匮乏。他还在《和归田园居六首引》中感叹自己“欲耕无田,欲灌无园”的窘境,长期的贫困生活使黄淳耀对陶渊明固穷守节的人格产生了深刻的理解与体认。《和咏贫士七首·其一》云:

平生蹈孔孟,遇物心依依。孤灯倚空壁,思借寒女辉。力少意自多,如走不逐飞。盛夏赋行役,淩冬复来归。崎岖何所得,所得寒与饥。逝展丈夫雄,永释儿女悲。

黄淳耀自谓平生恪守孔孟安贫乐道的准则,他略有怆然地感叹自己行役艰苦,得到的只有贫寒与饥饿。最后笔锋一转,坚定地认为自己必将展现大丈夫的雄豪气概,将小儿女式的悲凄抛之脑后。面对贫穷,诗人展现的达观心境与固穷心态在此诗中可窥见一二。当贫富在黄淳耀心中交战的时候,他总是从先贤身上汲取精神力量以对抗贫穷,《和咏贫士七首·其五》就以无数前修都能坦然面对贫穷来勉励自己:“应知贤达人,亦迫饥与寒。清风洒空虚,永慕陋巷颜。”《和咏贫士七首·其六》以塞翁失马之事宽慰自己不必过于在意得失穷通,“得失自在彼,屈伸将无同。默思塞翁旨,固穷有馀通。逃富岂情欤,执鞭未可从。”黄淳耀绝不戚戚于名利,他忧虑的是自己德业之不成,即便在生活窘困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修德立业。《和咏贫士七首·其二》云:“曷以抗老饥,道书读且研。南邻不厌余,讲德有微言。原宪蓬蒿人,谁谓赐也贤。”诗人说自己对抗衰老饥饿的办法就是研读道书,修养德行。又《和咏贫士七首·其七》云:“问我何苦心,居贫宜进修。”进德修业向来是黄淳耀须臾不忘的追求。他在饥寒交煎的困苦的境遇中也能保持不屈的人格,表达决意效忠朱明王朝的志意。《和癸卯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中“所愿遵周行,前修有芳烈。既撷三春华,仍存贯霜节”,表明自己愿意继承前贤的功业,保持坚贞的节操。《和咏三良》写“忠臣死社稷,忽若鸿毛遗”,激赏为社稷而死的忠臣,结尾“吾诚爱吾鼎,不愿衣人衣”表达自己珍爱羽毛,不仕二朝的志向。他还在《和乞诗》中讥讽东方朔大隐隐于朝、向皇家乞食的做法,然后发出“才拙性复刚,我穷真自贻”的感叹。黄淳耀还经常托物言志,通过歌颂清雅高洁的植物来寄寓自己抱节守操的志向,《和咏贫士七首·其三》“亭亭山上松,高节为众钦”,以常青不凋的松柏暗喻自身的坚贞不渝;《和拟古九首》“崇兰有遗芳,幽谷行采采”,赞叹兰花的幽芳高洁,他运用了屈原香草美人的手法,以兰花、青松来自况,寄托自己固穷守节的志向。《和己酉岁九月九日》云:“遥遥知此心,独有五柳陶。”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是陶渊明给予了黄淳耀坚守的精神力量,他真正实践了先师“忧道不忧贫”的遗训。

(三)忧国恤民的末世感慨

黄淳耀的和陶诗与陶公原诗主旨既有一脉相承之处,如对田园山水的热爱以及对志节的坚守,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内容。其和陶诗创作于国变前后,渗透着悲凉深沉的复杂情绪。明清鼎革、大厦将倾之际,政治衰败、战火纷飞、社会动荡,这样的时局深深牵动着黄淳耀这位纯儒的心绪。他的和陶诗充满了对黎民百姓的怜悯,《和示周掾祖谢》“延颈待贼刃,拜跪良以勤”,悲叹老百姓面对流寇大肆杀戮的束手无策;《和辛丑岁月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中口号》“兼悲冻死骨,不见蔓草萦”,描绘百姓横死道旁的惨状。《和劝农》则云:“流庸失业,旱蝗相因。易子而食,几如宋人。”战乱之下,旱灾、蝗灾接连而至,农事难以为继,人民颠沛流离,甚至易子而食,何其悲惨!诗人在平实的叙述中饱含对老百姓的深切同情。关心国家政治,心系天下大势也是黄淳耀和陶诗的重要内容。明清易代之际,内有奸佞乱政,外有强敌压境,面对势如危卵的局面,黄淳耀忧心忡忡地感叹道:“怀哉漆室忧,发白岂待老。”以漆室之女自况,对家国社稷的忧虑焦心竟导致自己头发都白了。这种深沉的忧思在黄淳耀和陶诗中屡见不鲜,如《和拟古九首·其六》“弱年见承平,自谓长如兹。一从更事来,世已非前时”,见证过朱明太平之世的黄淳耀眼见山川沦丧、社稷为墟却无能为力,其中痛苦酸辛不言而喻。又如《和咏贫士七首·其四》云:“杞国忧天倾,婺妇恤宗周。哀哉许泛辈,乃怀田舍忧。赤风荡中原,飞鸟亡其俦。”诗人意在说明孤苦无依的妇人尚且能够心怀社稷之忧,饱读圣贤书的自己又岂能不为国事而忧虑呢?再如《和示周掾祖谢》云:“淮海未云晏,浩叹黄河滨。”天下未能安定,诗人只能发出一声无可奈何的悲叹。难能可贵的是诗人不仅表达了鹿走苏台的悲痛,而且对家国政事有着独特而智慧的看法,从他的《和咏荆轲》中可略见一斑:

六国本蚩蚩,弱姬而为嬴。前锋指督亢,太子呼荆卿。雪泣视日影,戴头入咸京。金注岂再掷,不待彼客行。秦强资盗马,楚霸用绝缨。取士以度外,能屈四海英。忆昨燕市上,剑歌有雄声。狗屠与渐离,皆足托死生。拈掇苦不广,自致匕鬯惊。丹诚昧大计,轲亦负虚名。客中有此奇,寄在何门庭。早进黄金台,当值数十城。在燕非一昔,临发乃经营。岂惟剑术疏,好谋不好成。千秋博浪椎,一击非凡情。

历来人们都称赞荆轲的勇气,但黄淳耀却认为荆轲不仅剑术不精而且疏谋少略。在诗人眼中,荆轲不过是有勇无谋、名不副实的莽夫,他认为仅有一腔热血是不能救国家于水火之中的,只有智勇双全的豪杰义士才能力挽国家颓势。黄淳耀在《和拟古九首·其五》中赞扬廉颇与蔺相如这种智勇双全、德才兼备的能臣:“秦王索赵璧,举国莫能完。相如睨殿柱,猛气冲危冠。归逢廉将军,煦妪有好颜。两虎不私斗,丸泥封函关。”诗人以政治家的眼光来评判人才,充分体现了其淑世情怀。《和杂诗十一首·其五》批判一味退让以求安稳的策略:“谁为虎传翼,喂肉使腾翥。”诗人认为“割肉饲虎”会导致养虎为患,最终走向毁灭。他还在这首诗中强调民心向背的重要性:“维水载覆舟,民情两相如。”黄淳耀忧国忧民的儒者情怀在他的和陶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将陶渊明诗歌中那种若有若无、隐晦委曲的仁爱情怀与济世之心表露得更加直白激切。

三、黄淳耀和陶诗的意义

(一)推动易代诗学传统的建构

明清易代之际的和陶集数量颇为可观,左东岭曾说:“表达易代之际的思想情感何以要用和陶方式,诗人从和陶诗中汲取了何种诗学思想资源,和陶诗包含了怎样的易代情愫,又为当时诗坛提供了何种独特的新元素等,均值得深入探讨。”[12]“入宋但书甲子”之说赋予陶诗“易代”之义的内涵,黄淳耀的和陶诗是明清鼎革之际陶集衍生文献,自然也发挥了陶诗的易代意味。在黄淳耀和陶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抒写与诠释相互为用的情况下,乱世变局中的文人士子是如何熟悉而稳妥地在这个已经成为典律的文化原乡中,让传统‘代言自我,为当代自我的抉择找到传统论述方式的‘背书”[13]。黄淳耀作为易代之际的诗人,他选择被赋予遗民气节意味的陶诗进行拟效唱和,其实是借陶来表明自己的明代子民身份以及忠于朱明王朝的态度。他的一部分和陶诗意味深远、隐晦婉曲,似怀兴废之感,如《和赠羊长史》运用了很多典故,如“七雄”“望诸君”“骑劫”,晦涩艰深,意旨难求,应有历史隐喻。又如《和岁暮和张常侍》云:“朔风鸣枯桑,寒冰合井泉。万物皆知时,夫我独何言。”朔风、寒冰、枯桑这些寒冬的意象皆是言中有言,颓唐悲凉,具有象征之义,似是利用隐语来传达兴亡之感、家国之思。这种以隐喻修辞寄托历史之感的手法与汤汉对《述酒》诗的隐喻性诠释极为类似。陶渊明《述酒》一诗晦涩难懂,廋辞隐语颇多,与其大部分诗作平淡自然的特色大相径庭,汤汉以为此诗是“零陵哀诗”,即隐喻刘裕残杀晋恭帝一事,并由此推出陶渊明忠于东晋的“忠愤说”,后来此论成为解读陶诗的重要思路。明清易代的历史情境使明代文人进一步发挥“忠愤说”的时代价值,黄淳耀在揣摩解读陶诗的时候,或许已经被汤汉这种隐喻性诠释的诗学思想所影响,于是他便对被赋予易代性的陶诗进行唱和,以此来表现自己的兴亡之叹、历史之感。因此黄淳耀和陶诗是对这种易代诗学隐喻修辞传统的继承,同时也是对易代诗学传统的一种深沉探索与再实践。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黄淳耀的和陶诗推动了易代诗学传统的形成与建构。

(二)具有“诗史”的价值

黄淳耀的和陶诗既有陶渊明式的萧散冲澹,也继承了杜甫悯时病俗的传统。黄淳耀对杜甫诗非常推崇,他在《尹伯衡先生诗集跋》中说:“三代以后,诗人与风人合者,晋渊明,唐子美。”[14]“陶杜两公之诗大抵从穷入也。有陶之挂冠乞食,环堵萧然,而后有其恬澹任真,超绝六代之诗;有杜之流离转徙,浮游避乱,而后有其沉郁顿挫,跨压三唐之诗,岂独陶杜而已,古之人皆然。”[15]可见黄淳耀论诗、作诗的态度都是“陶杜并举”,因为受杜甫忧国伤时的影响,其和陶诗便具有了记事的功能与“诗史”的价值。黄淳耀亲身经历了天灾人祸、国破家亡,时代的苦难在他的和陶诗中得到了广泛深刻的描绘,如其在《和失周掾祖谢》中的“延颈待贼刃,拜跪良已勤”后自注:“士人云:‘今年流寇以三四骑穿土城而过,居人奔避不暇,其不及避者,皆长跪受刀。”再现了流寇、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又如在《和劝农》中的“流庸失业,旱蝗相因。易子而食,几如宋人”后自注:“辛巳岁,大荒民相易食。”读罢我们可知1641年,明朝因旱灾与蝗灾而遭遇了特大饥荒,严重到老百姓丧失人性,交换孩子来充饥,黄淳耀如实记录了这种惨绝人寰的灾难。再如《和饮酒诗二十首·其十一》描写战乱频仍,饿殍满地的惨状:“战伐扬兵尘,饥荒殣行道。”黄淳耀的和陶诗就像一幅现实主义的画卷,战乱之下人民流离失所、卖儿鬻女的悲惨境遇在黄淳耀和陶诗中常有体现,诗人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增加了其和陶诗的现实使命,再现了明清鼎革之际的社会现实。黄淳耀的和陶诗不仅反映社会动荡的现实,也记录与自己有关的事件,是后人了解黄淳耀其人其事的珍贵史料,如《和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题目下作并引云:“沈先生隐居城南,有地数百弓,杂植珍木,余与唐陈二三子以春晴天访之,留饮海棠花下,遥望夹岸桃花与平畴相映,悠然乐之,因取陶公语,名其亭曰‘怀新,并题诗二首而去。”从中可见这两首诗是黄淳耀与朋友拜访沈先生而作,而且将沈先生之亭子命名为“怀新”是用陶渊明诗中语。《和归田园居六首》中的并引交代了黄淳耀当时贫无立锥之地的困窘境遇:“余欲耕无田,欲灌无园。”《和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并引:“过武城,泊贾马营驿。村中籼米已熟,居民颇有乐生之意。偶至野老周渭南家,与之谈,有足异者。因诵陶诗云:‘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次韵以赠渭南。”读罢我们可以得知黄淳耀作此诗的缘由以及他当时的心理状态。黄淳耀还有一些和陶诗在标题后再加一个小标题来记录事件以增加诗作的纪事性,如《和答庞参军·送侯生记原游北雍》是送别友人之作,《和游斜川·游桃源涧观水作》是他游览桃源涧的经历。这些诗歌虽然没有直接反映时代的梦魇,但依然可以从中窥见易代之际遗民诗人的生活状况与心理状态,以此作为时代的一个侧面去加以了解。黄淳耀在创作和陶诗时“陶杜并举”,他忠实地记录史实,将杜甫忧国忧民的儒者情怀融入和陶诗中,为其和陶诗注入了诗史的力量,因此他的和陶诗在平淡自然的诗风中又添几分沉郁悲凉。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16]陶渊明生前是寂寞的,身后却得到了文人的热烈追捧。黄淳耀“和陶”不只包含他对陶渊明其人其诗的接受,同时亦是在陶公原诗基础上的再创作。他并不亦步亦趋追和陶公原诗原意,而是注重描写自我生活、抒发自我情志。一方面承袭陶诗隐逸闲适的意趣,另一方面大力发扬陶诗的忠君爱国之志,丰富了延绵不绝的“和陶”题材。虽然黄淳耀和陶诗只是文学史上“和陶”传统的一个范本,但这个范本推动了陶渊明形象的儒化,丰富了作为文化符号的“陶渊明”,从侧面印证了陶渊明其人其诗的巨大魅力与影响。

参考文献:

[1][2][9][10][11][14][15]黄淳耀.陶庵全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9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625-798.

[3]宋丘龙.陶渊明诗说[M].北京:文史哲出版社,1984:278.

[4]陶澍.陶澍全集[M].长沙:岳麓书社,2010:144.

[5]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7258.

[6]李剑锋,石红英.周履靖与明代和陶诗文[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4):61-69.

[7]王心一.兰雪堂集[M].清乾隆年间刻本.

[8]祁彪佳.祁彪佳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0:156-180.

[12]左东岭.元末明初和陶诗的体貌特征与诗学观念:浙东派易代之际文学思想演变的一个侧面[J].文学评论,2022(1):69-80.

[13]郑毓瑜.文本风景:自我与空间的相互定义[M].台北:麦田出版公司,2005:136.

[16]杜甫.杜诗镜铨[M].杨伦,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32.

(责任编辑 吴国富)

收稿日期:2023-11-29

作者简介:张金晶(1998—),女,山西晋中人,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形成过程
题组设计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思想形成过程探析
我国珊瑚礁的研究现状及相关探究
柳田国男民俗学形成过程的研究
论职业中学立体几何中的过程性教学
浅谈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
中小企业吸收能力形成及特征研究
河北省教育会计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石家庄召开
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与演化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