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教育会计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石家庄召开

2015-06-13 13:00
会计之友 2015年11期
关键词:形成过程

摘要:学习琵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练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是个人演奏技能形成的唯一途径。掌握琵琶演奏技能意味着全面地把握琵琶的各种性能和实现音乐作品中的各种要求,反过来说,能准确有控制地做到音乐作品中的各种要求,就应当掌握多种多样的演奏技能。要获得全面的表演技巧,需要一个较长的学习过程,这是学习琵琶演奏所应当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琵琶演奏 琵琶教学 演奏技能 形成过程

学习琵琶技法同我们在生活和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动作技能一样,都是后天获得的,形成琵琶演奏的技能,就是要建立一种带有连锁性、复杂性和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一般这种条件反射是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受到刺激后,神经元开始支配各部分肌肉的活动并对机能进行重新排列组合,使得大脑的兴奋与抑制在运动中枢内依次有规律地遵照时间间隔交替发生,最后将这种条件反射常态化、系统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动力定型”。运动“动力定型”建立后,能使肌肉的收缩和放松顺序地、有规律地并按照严格时间间隔进行,符合动作所要求的规格。

掌握琵琶演奏技法需要经过四个相互联系的不同阶段。

一、泛化阶段

这是指学习技法的初期阶段,只能依靠教师不断的讲解和示范,自己进行相应的模仿和练习。泛化现象的出现,是由于人体感受器官受外界刺激后传到大脑皮层,这时大脑皮质层的细胞会处于强烈的兴奋状态。但抑制还处于未知状态,大脑皮质运动中枢不能有顺序、有规律地进行组合,造成这种条件发射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就称之为泛化现象。任何动作处于这一阶段的表现往往是肌肉活动僵硬,无法自由协调工作,还会出现不由自主的其他动作,这些都是刺激引起的大脑皮质细胞兴奋后不断扩散无法抑制的结果。在这一阶段的琵琶训练,教师要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动作,对学生难以理解或无法掌握的动作一定不能示范给学生,对学生动作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说明和指导,不应过多强调动作细节。

二、分化阶段

这一阶段是学习和练习的中间阶段,学生会在这一阶段受过一定训练和练习后初步掌握某些动作和技巧,会自觉改正一些自己以前出现过的错误动作。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是大脑皮质细胞能进行抑制控制,主要是大大增强了分化抑制的能力,使得人体对这一固定动作的感知由泛化阶段进化到了分化级段。这一阶段会出现“动力定型”,所谓的“动力定型”是指人体接受演奏动作技术的标准动作由泛化阶段过渡到了分化阶段后,以前在练习和演奏时的许多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得到自我纠正,并且能相当熟练和连贯地做完整套动作,对学习的动作有了机械性的掌握,这就是“动力定型”的成果。但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这种定型也不是永久性的,还会随着新鲜动作或感觉的改变而发生变异,导致另外的错误动作出现。所以当练习到这一过程时,教师要着重强调学生动作的正确性,单独学生自行评价与改正自己的动作,并用语言表达出来(想和练结合起来)。这一阶段还要特别注意动作的质量,这个阶段动作做对了,对以后建立正确的动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正确的动作的基础上,就可以加大运动量,加快速度。这一阶段往往有正确动作与错误动作交替出现的现象,这说明学生还不能完全掌握正确的动作,这阶段还要告诉学生明确正确与错误两种动作的不同以及不自觉地反复重复错误动作是极其有害的道理。

三、巩固阶段

顾名思义,当演奏动作的练习到了这一阶段,学生已经对演奏动作牢牢烂熟于心了,可以说对一整套动作信手拈来。即进入“动力定型”的巩固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演奏动作不但准确,而且在演奏时会不自觉地避免错误动作的出现,完成演奏相当轻松。

不过,到达“动力定型”的巩固阶段后,更需要付出加倍的训练,来维持和提高动作的定型。一方面教师要时刻要求学生用正确动作演奏的前提下,将一套动作做到精益求精,对动作的质量要求更要严格。有的学生达到动作要求后会出现懈怠,不想花费时间继续练习,这种现象很常见,教师和学生要贯彻持之以恒的训练态度,加大动作的训练难度,使已经掌握的动作能自动化地表现。

四、自动化阶段

随着技能的不断巩固、完善和发展,暂时练习达到非常巩固的程度以后,动作即可出现自动化现象。所谓自动化现象就是作技法动作寸,可以不必有意识地去控制就可以完成。其特征是整个动作或是动作的某些环节暂时变为无意识。当然,自动化阶段也并不是永远无意识进行的,当受到强刺激时大脑皮质的兴奋就会提高,自动化动作又会产生意识。技法的掌握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后,在演奏时可以随着音乐的起伏,灵活地运用技法的变化,以适应音乐表演的要求。这时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的条件反射)可以摆脱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的束缚,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可以专注于音乐的起伏来完成音乐的表演了。

在“泛化阶段”和“分化阶段”,我们的注意力应集中在手型及动作的运动形式、功作的协调等方面,不要在发声和用力方面作过多的要求。因为如果在发声和用力上要求太多,可能分散注意力、会影响演奏动作的质量。所以正确的动作运动形式已经建立后,就要结合发声的原理提高内在用力和发声的质量,并在此基础上练习音量、音色、速度等方面的变化,并把它运用到乐曲中去。这阶段要特别注意由于变化较多,不要改变手的正确运动形式,因为手的运动形式的变形会造成手的紧张,影响发声的质量。只有当我们的演奏技法能随着音乐的起伏进行运用自如时,才能说是掌握了。

以上对形成技法技能的四个阶段进行了展开分析,需要注意的是这四个发展过程是相互联系的,各阶段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总之,学习掌握琵琶演奏技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由于每个人具体情况不同,因而在学习的各个阶段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解决的办法也不尽相同,要根据具体的问题作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张健.琵琶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创新分析[J].戏剧之家,2015,(03).

[2]孙俊英.浅析琵琶演奏技法和技巧教学方法[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05).

[3]杨秀玉.对琵琶演奏技法教学的再思考[J].齐鲁艺苑,2009,(03).

猜你喜欢
形成过程
题组设计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思想形成过程探析
我国珊瑚礁的研究现状及相关探究
柳田国男民俗学形成过程的研究
论职业中学立体几何中的过程性教学
老年人旅游偏好研究
浅谈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
中小企业吸收能力形成及特征研究
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与演化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