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线索,条理清晰

2024-06-28 10:00严婧靓
课外语文·上 2024年6期
关键词:明线暗线新装

严婧靓

记叙文是“三大文体”(另外两个是说明文和议论文)之一,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是作者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给读者,让读者对所写之事、人、物无形当中产生深刻的印象。记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严格意义上来讲,初中教材中的记人记事类文章,如日记、游记、传说、新闻、通讯、小说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更是中考最常见的文体考查类型。在这样的背景下,记叙文的写作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要写好记叙文并不容易,前文我们谈及记叙文不但形式种类多,而且不同的形式有不同的写作技巧和特色。比方说,通讯类的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魏巍将目光触及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人物与故事,让人感动和敬佩;小说类的如《范进中举》,作者以范进这个人物为中心,写了范进以及他身边的人的几件事情,让人唏嘘和感叹……虽然形式种类不同,但是有一点务必要做到,那就是要把握叙述的线索,这样才能跟随作者的思路抽丝剥茧理顺故事的各个环节,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条理清晰。

那么,什么是线索呢?线索就是贯穿全文始终、串联情节发展的一条脉络,它能把所有的材料、情节、人物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够让整篇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在现实当中,很多同学的作文缺乏线索,作文的情节发展就欠缺逻辑性,可见,线索是多么重要。那么记叙文的线索有什么类型呢?

一、线索的外显——明线

所谓“明线”,就是“明眼人”能够看得见、梳理得明明白白的东西,具体说来可以细分为:

(一)以具体的物品为线索

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可以以一个具体的或有某种象征意义的实物贯穿全文,将各种人或事都集中到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比方说,在著名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里面,“新装”就是一个重要的物品线索,它贯穿着这篇童话的始终,从两个骗子粉墨登场谋划制作“新装”开始,一直到两个大臣监督“新装”,到两个骗子制作“新装”,再到皇帝展现“新装”,最后到揭秘“新装”,“新装”这个物品始终存在,并将各种人或事都集中到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新装”也讽刺了皇帝的昏庸及大小官吏的虚伪、奸诈,可谓是意蕴十足。这就给我们以启发。我们面对一篇中考作文的时候,在确定中心之后,不妨设置一个具体的物品,以此开展记叙文写作。比方说在2023年的上海卷以“会心之乐”为标题的作文当中,一个考生以当地最美味的食物——猪肉丸子作为线索,串联起儿时的小院子和现在生活的小区,两个生活圈子记载着两个不同时代的人和事,让人顿觉时代生活的进步和美好。

(二)以具体的事件为线索

这里的“事件”主要以某一种中心事件为线索。情节通常包括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有些文章事件本身便是线索,如莫怀戚的《散步》一文,就是以“散步”这一事件作为线索,文章紧紧围绕散步这一中心事件,写了事情的起因(过了冬天,但母亲身体不好,要母亲多走走)、经过(散步中发生走大路或小路的分歧)、结果(母亲顺从孙儿,走小路),三件事件串联在一起,表达了和谐、孝顺的主题。

(三)以具体的人物为线索

这一点非常容易理解,顾名思义,就是在记叙文当中,以刻画人物为中心,但需要指出的是,人与事是密不可分的,毕竟叙述事件的目的就是呈现人物的个性和品质。比方说在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中,作者以“母亲”为线索,记述了在“我”童年时和少年时代,母亲对“我”影响较大的几件事。在2023年北京卷《我读到的北京》的一篇作文中,一个小作者就是紧紧围绕一个工人伯伯来写,写他无私奉献砌损坏的花坛,写他乐观豁达面对众人的不解,两件小事都荟萃到他高尚的人格上面来,让人动情和赞叹。

(四)以具体地点为线索

这里说的是以地点的转换来安排文章的结构和层次,其中地点就是叙事的线索。在鲁迅的两篇文章中就有这样的线索安排。其一是《藤野先生》,它以“我”的活动地点为线索安排情节,从东京到仙台,再到北京层层地点变化展开描述。其二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的标题自身就是地点的转换,两个地点成了鲁迅一生当中难忘的记忆。2023年南京卷出现了这样的一篇满分作文——《大西北的独家记忆》,小作者回顾了自己暑假的一个亲身经历,从兰州到武威再到甘南,从黄土高原到敦煌壁画再到连绵草原,小作者见证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非常贴合题干的要求,显得情真意切。

(五)以具体时间为线索

顾名思义,文章是以时间的推移来组织材料,于是,“时间”就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散文式的记叙文《金色花》就是其中的典型,这篇文章以孩子的口吻来写,主要写孩子变成金色花后与妈妈一天的游戏玩闹,文章当中有几个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时间标志——“当你沐浴后做祷告”“吃过午饭”“黄昏时”,这些词语表示一天内时间的推移,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浓浓的母子之情,也体现出“我”对母亲最圣洁、最美丽的爱。在2023年北京卷《我读到的北京》中,一个学生以“穿越者”的身份,记录了自己三次“穿越”北京的时间——鸦片战争、1949年国庆、北京奥运,这就是用时间的顺序写就的创新之作。

二、线索的内在——暗线

所谓“暗线”,就是那些并不能通过文本的字里行间看出的线索,一般指人的情感态度和思想观念,而这比较“隐晦”,需要我们非下一番功夫不可。这里,我们可以通过两篇文章来作为示例进行分析:

第一,是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作者沉浸在自己双腿瘫痪的不幸之中,忽略了母亲的感受。他并没有真正理解自己母亲的悲伤,作者对母亲的态度一直都在发生着变化。例如他从漠视到理解,从理解到顿悟,从顿悟到愧疚,从愧疚到自责,从自责到怀念,这一系列的转折作为作者的、文章的情感线索,歌颂了真挚的、纯真的母爱,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和无尽的爱,让人也产生了深刻的共鸣,遥远的古代那句传诵的诗篇似乎也在耳边传响——“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第二,是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作者对阿长的态度也在不断“演化”当中,开始的时候,由于长妈妈“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有时也能引起点家里的“小风波”,因此,“我”憎恶她、讨厌她;后来,发现她迷信,不但礼节多,规矩也多,于是,“我”显得十分不耐烦;在她为“我”购买了《山海经》之后,“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衍生了“空前的敬意”;到最后,发出由衷的祝福——“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一连串的情感的态度的变化,表达了“我”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怀念和祝愿之情,显得情真意切。

需要指出的是,要想一篇记叙文出色,所设置的线索应不止一条,我们需要将明线和暗线相互交织在一起,比方说《藤野先生》(暗线是表达了对藤野先生高尚人格的赞美)和《阿长与〈山海经〉》(明线是阿长这个人物和《山海经》一书),这样写出来的记叙文更加引人入胜,不但让人对人物饶有兴致,还会显得情节跌宕起伏,让人沉迷于故事情节当中。无独有偶,在2023年怀化卷《那夜的月圆》当中,小作者巧设了“月亮”这个事物,写父亲经历一年的颠簸生活回到了故乡跟家人团聚,这是一条明线,但是实际上,文章中还有一条暗线——由己及人,祝愿天下的家庭都能团团圆圆,家庭和睦,代表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祈愿和追求,让人拍案叫绝。

众所周知,阅读时需要我们抓住文本的线索,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段落结构,领会文本的中心思想。写作文时,也是一样,只要设定了作文的线索,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就能做到围绕中心,组织材料,使文章中心明确、条理井然,显得内容集中、脉络清晰。因此,在实际的写作中,我们需要用一根“线”把事件按一定顺序连起来,让这些材料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根“线”就是记叙文的线索。如果有好的材料加持,再加上有使之连贯的线索,那么文章就会形式上动人,情节上感人,就像一串美丽的珍珠一样散发着光芒,引发读者的深切共鸣。

猜你喜欢
明线暗线新装
课堂教学的“明线”与“暗线”
新年穿新装
一元微积分教学之思考
《拯救溺水鱼》中的叙事内容的明线与暗线
《清水洗尘》的网状结构分析
例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暗线”
打造高效课堂教学
开关的新装
皇帝的新装
皇帝的新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