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材”更显“才”

2024-06-28 12:16:49李小芳
课外语文·上 2024年6期
关键词:选材文章作文

李小芳

★在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以及语言的“五部曲”中,选材虽然排在第三的位置,但如果选材不佳,整篇文章的意蕴和深度会大打折扣。因此,“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很多语文阅卷老师普遍反映同学们的作文材料“老、旧、低、幼”,整体上拉低了作文的内涵,这是值得注意和警惕的。课标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多方面地增进语文积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高考作文,如何选材?“材”的来源在哪里?在平时的阅读和写作实践中,又该如何积累“材”?这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深思。

一、关于选材的要求

不少学生写作时对材料不加挑选,好像“捡到篮子里都是菜”一样,这样的作文是不能得到读者青睐的。也就是说,选材要有一定的要求:

(一)选材要围绕中心

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一个主旨,任何材料都要为中心服务,这是选材的第一要义。如果这一要义把握不好,文章的结构再严密、语言再优美,也不能是一篇符合题旨的好作文。比方说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作者选择“秋晨”“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个秋景,看似杂,但都紧扣“故都”和“秋”两个词语来写,以此来表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中心非常明确。

(二)选材要选取典型

所谓“典型”就是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这些材料一定要符合文章的观点和人物形象,选材其实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这样才能以最少的文字来反映丰富的内容,产生以点带面的效果,这样的材料才最有说服力和表现力。在论证“情系家国”方面,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无疑是典型的素材——“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用这个材料来论证文章的观点无疑是最贴切的。

(三)选材要新颖生动

作文的材料不落俗套,才能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才能使文章更富有创意。这个“新颖”展开来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材料本身是新颖鲜活的,具有时代感。比方说在2023年全国乙卷中,话题中的两个材料要求考生紧紧围绕“损人未必利己”和“人类文明多样性”的视角来开展作文。有的学生的材料就很有时代性,如国之重器“中国天眼”向全球开放,中国国际空间站面向全人类,这些材料与“百花齐放、合作共赢”的主题相吻合,是新颖的事例。二是可以采取“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即将旧的材料赋予新的用法,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就用这样的方式写就了经典的《故事新编》。新鲜的材料固然更好,但我们的阅历、视野有限,不可能掌握太多,因此,赋予旧材料以新的含义也算是较为明智的选择,值得大家尝试。退一步来讲,新颖也可以是赋予新的视角。不照搬别人的话,不照搬别人的材料,这样也算是新颖的了。

(四)选材要真实具体

真实具体能强化作文说服力。对于议论文来讲,真实的素材才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对于记叙文来讲,好的素材才能表情达意,抒发真情。那些编造的故事、虚假的人物是难以打动读者的,更难以论证文章的观点。比方说在全国新课标I卷的“讲好中国好故事”的作文文题中,高分作文的故事都是真实而具体的。当然,写记叙文的话要区分好生活与艺术的关系,我们撰写的故事是艺术的真实,它是有一定的生活与社会基础的,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不在此列。

二、关于选材的来源

写作是生活的延续。选材一般取自自己的所见所闻。但是,自己的生活经历有时候又显得狭窄。白居易就曾经讲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就是要从社会、时代的宏观角度入手来选材。所以,我们要善于开辟作文新天地。

(一)以历史事件作为作文的素材

人类的历史在不断摸索中前进,很多人在历史进程的某个瞬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审视并回顾这些历史,常常可开掘出震撼人心的深意来。例如在2023全国乙卷中,一个考生提及“开放包容是时代进步的基石”的时代观点,他从历史的天空中寻找。他谈道:“假若大唐王朝不包容,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佳话便不会流传至今;汉唐恢弘开阔的气度,才让中国屹立东方。”让人看到了这个考生极强的历史文化素养。

(二)以名人逸事作为作文的素材

名人能够推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我们可以在作文中加入这些名人故事,为自己的作文添砖加瓦。如在2023年全国新课标I卷中的《品读故事,汲取力量》的高考作文中,一个考生从三个时代人物——杨福家(物理学家)、毛相林(村干部)、谢军(科学家)入手,写自己未来的发展和前进之路。文章迸发无穷的力量。

(三)以文学形象作为作文的素材

阅读是拓展自身视野的重要途径,我们平时阅读过的名著、学过的课文、读过的古诗杂文都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库,如果能够从中将自己熟悉的情节、人物融入到作文中,主题就能够得到升华。在2023年全国新课标I卷中的《乘故事之风,筑成功之城》的高考作文中,考生从《史记》中汲取力量,从越王勾践那里学会了坚韧;从指鹿为马的赵高那里知道了迷恋权力终会万劫不复的道理……这些正面和反面的事例体现了强烈的对比。

三、关于积“材”的方向

就像砖石、钢筋对于万丈高楼大厦一样,材料对于文章而言是基础中的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如何称之为作文呢?材料的恰当运用与灵活取舍直接关系着文章的质量。这就告诫我们,只有平时注意从生活和书本中积累材料,在考场上从丰富的积累中精选出最恰当的材料,文章才能写得好。材料的积累有一定的方向,细说起来有以下几个内容。

(一)关于家庭生活与亲情

家庭是我们永远的港湾,亲情是我们人生中永远的情感纽带。关注亲人,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从跟他们的相处中觅寻爱的画面,感悟人性的美。这些素材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就会有爱的力量。

(二)关于校园生活与友谊

校园生活是家庭生活的延续,校园里面的每一个往事都充满着回忆和温馨,同伴们的关怀和照顾是我们勇敢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的坚强动力。这些与朋友相处的事例也可以作为我们作文的素材。比方说2023年北京卷中的“亮相”作文,很多同学写了自己和同学在文艺活动中的精彩瞬间——“演出见证了我们的友谊,见证我们的成长”,让人感动。

(三)关于社会、民族与未来

考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品德,是否有着民族的概念,也是作文的考量方向。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善于积累那些关于社会、民族以及未来发展的素材,这样才更显新时代的精神。

总的来说,作文材料须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当代作家秦牧对于作文选材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生动的比喻,他说:“选材就好比一棵菜,要摘取最嫩的菜芽来炒肉丝,才上味……‘尖端材料才能炒出佳肴。”可见,作文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要选择那些能够充实文章内容、突出文章中心主旨的材料。生活的道理往往蕴藏在我们身边的素材中,它等待我们去发现、挖掘,因此,我们要调动思维去探索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从平凡的小事中发现最耐人寻味的感动。

猜你喜欢
选材文章作文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6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 18: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