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柳江 郑真
摘 要:中华诗词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象征,是讲述中国故事的最佳载体。本文基于数字叙事理论视角,以CGTN《我在全世界为你读诗》系列短视频为研究对象,探寻该系列短视频所采用的数字叙事策略,旨在为中华诗词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文化传播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中华诗词;跨文化传播;数字叙事;CGTN《我在全世界为你读诗》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4)06-0077-05
基金项目:2023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CX23_165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契合性。”我们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1]。中华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和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与世界对话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面临一些困境,比如,文化差异以及缺乏相关叙事体系等,使得部分传统文化难以被国际社会接受,进而限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
《我在全世界为你读诗》是CGTN在2021年12月推出的《诗约万里》衍生出的系列短视频,该系列短视频以中外不同文化背景的诗歌作为纽带,以人类共通的情感为出发点,展示了全人类在情感上的共通之处,在全球人民之间搭建起一座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彼此信任的桥梁。
一、以诗为线:中华诗词跨文化传播困境
(一)文化困境:中华诗词海外接受程度不够高
中华诗词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外国诗歌一样,在全球文化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华诗词作为我国高雅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一直以来都被国人所崇尚,但是,它在跨文化传播时喜忧参半———一方面,我国的许多诗歌赢得了一些西方汉学专家和学者的认可,令人欣慰;另一方面,在外国的接受程度有限,传播范围仍需扩大[2]。中华诗词出海后出现了文化失语和文化误读现象,难以被广泛接受,从而严重限制了其跨文化传播。文化失语概念最早由学者从丛提出,指的是从事外语教学的学者无法流利地使用英语表达和解释本国文化[3]。此外,由于个体受其偏见和期待视野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自身主观价值产生干扰,这也导致“文化误读”现象的产生[4]。文化失语和文化误读现象的存在,阻碍了中华诗词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传播,同时也限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脚步。
(二)叙事困境:中华诗词叙事维度不够多元
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我国相关宣传和出版机构致力于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5]。《1949-2000年中国诗歌研究》显示,从1980年开始,诗歌作品的问世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并于1984年增加了一倍。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我国平均每年有500种诗歌著作问世,被世人所了解[6]。与此同时,我国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都积极参与中华诗词的翻译和跨文化传播事务。随着中华诗词不断走出国门被国际友人所知晓,国外的学者和诗人也开始关注并参与其中。这种跨文化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提高了诗歌翻译的质量,同时为中华诗词英译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7]。
尽管越来越多中华诗词的英译版本出版问世,但是,中华诗词目前仍存在叙事维度单一的不足。随着数字媒介技术的进步和新媒体平台(如抖音、YouTube、Twitter)的兴起,人们逐渐习惯在这些平台上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了解新闻。中华诗词要想打破叙事维度带来的困境,就要与新媒体平台相融合,寻求新的叙事路径。
(三)翻译困境:中华诗词跨语言翻译较难
中华诗词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凝聚着独具特色的意象和神韵,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和美学功用,同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审美情趣[8]。诗词翻译是指运用多国语言翻译中华诗词,以便海外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华诗词的魅力,它的本质和核心在于运用另一种语言重启中华诗词中的诗意[9]。
当前,翻译中华诗词存在将诗歌节奏规范化和僵化的问题,这会导致翻译的作品失去活力,使读者产生审美疲劳[10]。此外,人们往往会在诗词翻译中运用拆字法,这种做法可能导致诗词在意思层面被误解或翻译错误的现象发生[11]。由此可见,中华诗词的翻译并非易事。翻译不仅需要准确传达原意,还要考虑到节奏、意图和情感等多个方面,这也为诗词翻译带来了困扰,阻碍了中华诗词的跨文化传播。
二、以媒传诗:CGTN《我在全世界为你读诗》跨文化传播策略
数字叙事是信息技术与叙事学的结合,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通过计算机技术创造新的叙事空间和叙事模式[12]。在数字叙事理论相关研究中,“互动性”被认为是数字叙事区别于传统叙事的最显著不同之处[13]。以此为基础,学者瑞安从叙事媒介、叙事模式和叙事体验等维度,归纳总结了数字叙事的理论框架[14]。
(一)以跨媒介叙事塑造立体诗词
媒介融合发展背景下,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在蓬勃发展,这为跨媒介叙事策略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跨媒介叙事”指通过运用电视、电影、计算机、网页以及自媒体平台等各种不同的传媒渠道,完整地传播叙事文本,既满足了观众碎片化浏览新闻和获取信息的需求,又拓展了叙事文本所涉及范围的广度[15]。《我在全世界为你读诗》系列短视频借助CGTN官网、YouTube、Bilibili、Facebook、Twitter等新媒体平台,多渠道传播中华诗词。除此之外,国际媒体平台的参与也扩大了该系列短视频的受众范围,进一步促进了中华诗词在国际上的传播,使更多国际友人领略到中华诗词的美妙之处。
跨媒介叙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通过互文叙事的方式实现了不同媒介文本之间的内容联系和意义融合。客观上,多元主体的跨文化传播需要综合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和渠道来创造不同形式的文字内容[16]。在中华诗词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运用跨媒介叙事策略,能够使中华诗词更加生动多样地呈现在国际友人的视野中。同时,在跨媒介叙事模式中,人们往往通过多个传播场景来获得更全面的故事内容,这种方式使得故事的观察者从第一人称视角转变为全知角度[15]。
(二)以多模态叙事打破时空隔阂
多模态是一种系统地关注一系列意义形成的社会解释的方法,其让交流和表达不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17]。多模态叙事是通过文本、图片、声音、影像等不同呈现方式,让媒介能够根据人类的多感官系统来传达叙事文本[18]。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样本发现,CGTN《我在全世界为你读诗》系列短视频基于多模态可供性,利用多种方式如影视音乐、动态图片、诗歌朗诵等,从不同角度呈现叙事文本,发挥了各种媒介的优势,实现了更加生动、丰富的叙事表达。
目前的研究已经开始转向非语言因素,即叙事过程中的“过程性导向”(theprocess-orientednature)元素,如图像、声音和情感等[19]。多模态语境是从主要以语言为表达形式的单一形式回归到多种形式混合表达的现象。本文分析研究样本后发现,通过融合声音、图像和文字,《我在全世界为你读诗》系列短视频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方式展现了中华诗词的深刻内涵和意境,能够使观众亲身体验到每首诗的美妙。例如2020年9月20日,CGTN主播在朗读诗人李白《子夜四时歌———秋歌》第一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时,视频也相对应地切换到了明月高挂天空、树叶随风摇摆的画面,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到了中华诗词的意境。不仅如此,多模态叙事策略还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一步提升了观众对于中华诗词内涵的领悟。
(三)以互动式叙事拉近观众距离
“互动与反应性质”在叙事和文本性方面最为关键[20]。互动叙事是数字叙事最显著的特点。媒介载体的选择对叙事文本的展现方式起着关键作用,也对叙事文本的呈现效果有着重要影响[21]。社交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传播系统中的技术和经济壁垒,使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的沟通变得更加方便[22]。CGTN官方通过在国际社交媒体(如Facebook、Twitter)上发起#Readapoemcampaign#(朗读诗歌活动)话题以及在国内社交媒体(如微博)上发起#我在全世界为你读诗#话题,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与中华诗词互动的平台,不仅将中华诗词传播出去,也进一步拉近了中华诗词与观众的距离。
互动式叙事是指观众与叙事文本进行互动,不仅限于心理互动,还包括身体和物质互动。观众可以从阅读故事的人转变为创作故事的人,在这种模式下,观众和文本之间能够进行多样化的互动。媒介技术的进步在叙事文本与观众之间搭建起一座交流的桥梁,观众在观看CGTN《我在全世界为你读诗》系列短视频时,既能够通过点赞、评论、转发等一系列功能与叙事文本进行互动,也能够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参与创作中华诗词朗读视频。这不仅让中华诗词从单一的文本叙事角度实现了多种维度的转变,也让一些晦涩难懂的中华诗词与观众的距离越来越近。
(四)以沉浸式叙事引发观众共鸣
沉浸式叙事是一种让观众专注于故事情节或故事中人物的叙述方式[23]。玛丽-劳尔·瑞安提出了数字叙事沉浸式体验基本框架,包括空间沉浸、认知沉浸、情感沉浸、时间沉浸和情感沉浸五个方面[24]。短视频的沉浸式叙事方式满足了观众个性化信息需求以及沉浸式体验的愿望,并为他们营造出一种情感沉浸氛围[25]。观众对视频中的诗词共鸣越强烈,越沉浸于这类视频。
例如,CGTN《我在全世界为你读诗》系列短视频通过运用沉浸式叙事中的情感沉浸策略,让观众在观看短视频的同时理解诗歌背后的故事,从而产生情感共鸣。由于播放时长限制,短视频可以在短时间内唤起观众的情绪并引发其对叙事文本的情感共鸣。此外,该系列短视频的出镜人物运用情感丰富的朗读方式,让观众不知不觉地沉浸在诗词背景中,最终实现共情传播。
(五)以跨语言叙事实现零障碍交流
语言和文化背景差异导致的沟通困境,是中华诗词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之一。中华诗词通常以委婉含蓄的形式表现出一种朦胧美,西方诗歌则以开门见山的方式传情达意。因此,国人能比较容易理解西方诗歌的意义,但对国际友人来说,理解中华古诗词的内涵则相当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保持诗词的完整内容,还要考虑如何保留其独特的韵律美感。
英语是全球通用语言之一,所以中华诗词在跨文化传播时必须考虑英译问题。目前,已有学者总结归纳了常见的英译策略,包括选择具有相同语用意义的词语替换、改变言内意义以及保留原文指称意义并加注释等[26]。CGTN《我在全世界为你读诗》系列短视频通过跨语言叙事策略,对中华诗词进行形象转译,让中华诗词跨越不同语言仍能深入人心。例如2022年9月19日,CGTN主播朗读诗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将“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翻译为“Howpleasanttoseetheirspoiledyoungestsonwho heeds;Nothingbutliesbybrooksideandpodslotus seeds!”不仅使小孩子趴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的形象跃然纸上,也精准地传达了老人和小孩子悠然自得的思想。
三、以诗会友:中华诗词跨文化传播启示
(一)意识改变:从孤芳自赏到雅俗共赏
回溯历史,中华诗词文化自古有之且源远流长。诗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和展示内心世界的方式。中华诗词若要走出国门与世界对话,就要进行探索和转变。CGTN《我在全世界为你读诗》系列短视频将目光聚焦海外,创新中华诗词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并以“诗”为脉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继而为构建主体交互、情感融通、文明共生的数字叙事体系提供了思考方向,也为中华诗词传播从孤芳自赏到雅俗共赏的转变提供了参考经验。
(二)叙事变迁:从见字如面到见视如面
历代文人雅士喜欢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创作出音韵优美、措辞典雅、意境悠远、情感真切的诗词作品[27]。在互联网普及之前,诗词大多是以文字的形式传承流传下来,写信也成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渠道之一。古人在写信时常用“见字如面”一词,表示看到信的内容就像我当面跟你说话一样。当今社会,要深刻理解古代诗词的内涵和情感,除了通过阅读文字的形式,即把字句融入心灵深处来感受,还要结合不同的叙事方式加以理解与欣赏。
如今,短视频在互联网和媒介发展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并逐渐向各种场景“渗透”,视频生产者也更加关注如何使内容传播更具场景化和互动化[28]。CGTN《我在全世界为你读诗》系列短视频以中华诗词作为数字叙事的文本,利用短视频作为传播媒介,实现了见字如面到见视如面的叙事转变。
(三)渠道转变:从平面传播到全面传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9]。其中以中华诗词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进行传播,仍面临着传播渠道过于单一的困境。数字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中华诗词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呈现方式向着更多新途径和新形式转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中华诗词的传播方式呈现出打破时空限制、即时互动、多渠道传播等特征[30]。CGTN《我在全世界为你读诗》系列短视频通过跨媒体叙事策略形成传播矩阵,将生产好的视频内容在国内外不同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最大限度地扩大受众覆盖面,提高了中华诗词的传播效率,最终达到全面传播的效果。
四、结 语
中华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颗闪耀夺目的珍宝,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31]本文从数字叙事理论视角出发,以CGTN《我在全世界为你读诗》系列短视频为研究对象,发现该系列短视频呈现出典型的数字叙事特征。通过对该系列短视频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跨媒介叙事、多模态叙事、交互式叙事、沉浸式叙事、跨语言叙事等成为中华诗词跨文化传播的主要数字叙事策略。中华诗词跨文化传播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的敲门砖,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叙事方法。做好新时代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文化传播工作任重道远,只有不断增强传播意识、深耕传播内容、拓宽传播渠道,才能持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2022-10-25.
[2] 耿敬北.从中国对西方诗歌的接受看中国诗词对外传播[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6):130-133+138.
[3] 刘丽华,戴慧琳,黄振定.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分析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8(5):42-46.
[4] 宋安妮.从“接受美学”透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现象[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6):126-129.
[5] 李刚,谢燕红.中国现代诗歌的英译传播与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7(4):104-110.
[6] 彭金山.1949~2000年中国诗歌研究[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7.
[7] 李德凤,鄢佳.中国现当代诗歌英译述评(1935-2011)[J].中国翻译,2013,34(2):26-38+127.
[8] 薛丽娜.中西诗学观照下的古诗英译———评《诗歌翻译探索》[J].新闻与写作,2018(2):113.
[9] 张帆,刘华文.汉诗英译的现象学考察[J].外语研究,2018,35(3):72-76.
[10] 李特夫.必然·偶然·不然———英美格律体英译汉诗与节奏误读[J].外语研究,2016,33(2):77-82.
[11] 李特夫.跨文化传播的译事之殇———英美杜诗英译中的误读、误译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3,(07):129-132.
[12] 徐丽芳,曾李.数字叙事与互动数字叙事[J].出版科学,2016,24(3):96-101.
[13] RyanML.Avatarsofstory[M].Minnesota:Uof MinnesotaPress,2006.
[14] RyanML.Narrativeasvirtualreality2:Revisiting immersionandinteractivityinliteratureandelectronicmedia[M].Baltimore:JHUpress,2015.
[15] 郭璎慧.数字叙事时代国家形象的创新与挑战[J].国际公关,2022(5):118-120.
[16] 程曼丽.西方国家对中国形象认知变化的辩证分析[J].对外传播,2021,(3):4-7.
[17] TheRoutledgehandbookoflanguageanddigital communication[M].London:Routledge,2016.
[18] Newperspectivesonnarrativeandmultimodality[M].London:Routledge,2009.
[19] 曾方本.技术多模态语境汇总表意系统的消解与重构[J].外语学刊,2008(1):58-62
[20] 连旭.并置、叙述调控与多媒介合作———漫画中的时间表现[J].文艺理论研究,2021,41(2):106-114.
[21] 苏晓珍.数字叙事交流结构浅析[J].出版科学,2017,25(4):16-19.
[22] PetersHP,DunwoodyS,AllgaierJ,etal.Public communicationofscience2.0:Isthecommunicationofscienceviathe“newmedia”onlineagenuinetransformationoroldwineinnewbottles?[J]. EMBOreports,2014,15(7):749-753.
[23] 杨晓新,杨海平.沉浸体验视角下的增强现实出版物设计研究[J].科技与出版,2021(6):57-62.
[24] 张新军.数字时代的叙事学:玛丽-劳尔·瑞安叙事理论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148-149+173.
[25] 高贵武,吴奇.竖屏:移动场景下视频呈现的创造性选择[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9,72(3):98-107.
[26] 刘畅,常丹丹.符号学视域下中国古典诗歌的模糊性及英译策略[J].汉字文化,2023(19):148-150.
[27] 唐凤娟.古诗词教学中传统饮食文化的融入策略———评《肚大能容———中国饮食文化散记》[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11):3733-3734.
[28] 路鹃,付砾乐.“网红城市”的短视频叙事:第三空间在形象再造中的可见性悖论[J].新闻与写作,2021(8):59-67.
[29] 俞逆思,陈昌凤.从泛在到脱域:媒体融合与传统文化节目创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10):105-108.
[30] 王伟荣,何津.融媒时代传统古诗词融合传播及其创新[J].中国出版,2020(12):44-46.
[31] 崔乃文.加强我国跨文化传播能力建设[N].人民日报,2002-10-27(10).
[责任编辑:李慕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