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中提出:要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和发展性。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任务群”引领阅读,要注重整体规划,突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基于“任务群”的设计,教师还可驱动学生展开主动探索,并为学生指明方向。本文以小学语文《草船借箭》教学为例,对如何设计和应用“任务群”引领阅读学习展开探究。
一、设计阅读“任务群”,了解文本内容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为了引领学生展开自主性阅读与思考,教师可设计阅读“任务群”,指明阅读的方向,使学生了解文本内容。
(一)阅读故事
“任务群”要聚焦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掌握,让学生知道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就要在任务中突出阅读的关键点,指明阅读方向。《草船借箭》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围绕事情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设计“任务群”,引领学生阅读。
在初期阶段的阅读中,为了让学生阅读有目标、有方向,我从故事内容入手设计以下“任务群”:
1.分析《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起因。
2.总结诸葛亮为了达到“借箭”的目的所做的准备。
3.思考诸葛亮能够成功“借箭”的原因有哪些?
大屏幕出示任务后,我表示:“同学们,这篇课文非常有意思,所以大家可以一边读,一边去完成这些任务,稍后老师会邀请几位学生聊一聊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通过“任务群”的设计以及语言上的引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也得到提高,纷纷围绕任务展开了阅读。在阅读中,我一边观察学生情况,一边尝试与学生互动。在看到一名学生在书上画了很多横线后,我问道:“这些横线是什么意思啊?”他告诉我:“这些都是诸葛亮为了‘借箭做的事情”,之后,便开始指给我看。比如,在指到诸葛亮让鲁肃帮忙的时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听到这些后,我便追问:“这个准备是为了什么呢?”学生答道:“是为了借箭!没有船就借不到箭了。”之后,我还讲到了诸葛亮夜观天象,决定开船的时间。在与少部分学生互动的基础上,我还在大家完成阅读任务后,邀请了其他学生分享自己的任务探索结果,为其他学生展示自己提供了机会。通过一步步完成任务的过程以及师生互动过程,学生对课程内容也有了准确把握,知道了诸葛亮为了借箭所做的一些事情,也知道了借箭成功的原因。经由此过程,我们的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二)阅读人物
文本阅读中,除了读故事内容外,更要读人物,这样才能对文本内容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阅读人物时,教师可依托“任务群”设计中与人物分析相关的任务,引领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草船借箭》中出现了诸多经典人物,学生能够基于阅读过程对其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在学生了解故事内容后,我便将重点转移到学生对人物的阅读上。此阶段,我同样为学生设计了“任务群”,确保学生在阅读人物的过程中能够全方位把握人物的性格和特点。任务内容如下:
1.找出文章中所出现的人物,总结这些人物所做的事情。
2.从人物的语言、行为入手,总结人物的性格特点。
3.思考自己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
以上任务聚焦“人物”,学生能够在再次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明确:文章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做了什么?又有着怎样的能力和品格?此阶段的阅读中,我还要求学生尝试构建思维导图,体现自己对人物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围绕“人物”展开思考。这一阶段,我也让学生尝试一边阅读,一边跟周围的学生去交流,大大提高了阅读的自由度。在巡视中,我发现两位学生的讨论非常有意思,在提到最喜欢的人物时,他们一位选了诸葛亮,一位选了出现不怎么多的鲁肃。实际上,由于课文对诸葛亮大篇幅的描写和正向的塑造,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诸葛亮。于是,我便适时参与,询问该学生理由。他表示:“因为鲁肃是一个说话算数的人,他还知道谁对谁错,自己应该帮谁。”这时候,跟他一起交流的小伙伴问道:“课文哪里有说这些啊?”于是,这位学生便指给同学看,文中提到了诸葛亮让鲁肃不要告诉周瑜自己的计划,鲁肃就真的没有说,并且还借给了诸葛亮需要的东西,这才让诸葛亮真的借到了箭。当然,大家也对诸葛亮、周瑜有了一定认识。
二、设计鉴赏“任务群”,获取关键信息
“阅读”是学生初步了解课程内容的过程,而“鉴赏”则是进一步深入的关键,鉴赏“任务群”能够驱动学生获取关键信息,提高综合阅读效果。
(一)鉴赏语言
通过鉴赏语言的过程,学生能够从不同人的语言内容分析出不同人的性格,还可以了解到文章在语言运用上的特色。《草船借箭》中出现了很多的对话,“任务群”可引领学生着重关注对语言的鉴赏与探究,提升育人质量。
课文中有很多的语言描写,通过对语言的鉴赏和分析,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课文。为了让学生在语言鉴赏中快速获取关键信息,我设计了以下“任务群”:
1.找出以下语言在课文中出现的地方,并进行分析。
(1)“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2)“你借我给二十条船……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3)“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不要轻易出动。”
2.总结语言描写在课文中起到的作用。
3.找出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语言,跟身边人分享,并互相鉴赏。
此阶段,我让学生寻找任务中语言所出现的地方,再联系上下句内容进行分析。在第一项任务的探究中,我组织了一场讨论会,邀请不同的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些语言的看法。比如,面对第一处语言,有人表示:“这是周瑜说的话,他明明知道这件事情本来就很难办成,还吩咐军匠让他们故意迟延,更过分的是,还让鲁肃打探消息。”对此,我表示:“周瑜这个做法表现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答道:“是一个有点儿喜欢落井下石的人。”在第二处语言的讨论中,大家也看到了诸葛亮的想法和鲁肃的做法,知道了诸葛亮并不是在说大话,而是真的知道怎么去借箭。在讨论这些语言的时候,大家积极性十足,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第三项任务的探索中,我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大家自己找,再一起讨论,学生由此也对课文内容和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鉴赏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情况,通过对人物关系的鉴赏,学生能了解到人物产生某种行为的原因,继而对深度掌握课程内容奠定基础。鉴赏《草船借箭》中的人物时,教师可依托“任务群”安排活动内容,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关系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情况。为引领学生鉴赏人物关系,我安排了以下“任务群”:
1.准备一张纸,在不同的地方写下课文中出现的人物。
2.再次阅读课文,用箭头标注人物之间的关系。
3.思考:人物关系决定了课文中哪些故事的发展?
在任务的引领下,学生首先完成了对人物关系图的制作,了解到诸葛亮与周瑜虽然在合作应对曹军,但也分属于不同的阵营。鲁肃属于周瑜的阵营,同样与诸葛亮存在合作关系。曹操是周瑜和诸葛亮的对立方。在了解人物关系后,学生也更能理解人物的行为。此阶段,我还进一步延伸,提到诸葛亮和周瑜属于谁的阵营,由此引出了刘备和孙权。这一阶段,有学生表示:“周瑜跟诸葛亮本来就不是一个阵营,所以周瑜这样对待诸葛亮也不算错误。”这时,有人提出异议,表示:“鲁肃跟诸葛亮也不是一个阵营,但是鲁肃就能好好对诸葛亮,因为这个时候是在合作对付曹操。”说到这里,便有人立马接上:“所以鲁肃真的是个好人,周瑜肯定还是在嫉妒诸葛亮。”就这样,大家围绕着人物关系不断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受到了他人观点的影响,由此对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三、设计表达“任务群”,突出学生个性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这意味着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更要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机会,突出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一)自我表达
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因此,教师可以依托“任务群”为学生提供自我表达的机会。《草船借箭》中,教师可以围绕故事的发展提出探究性任务,再为学生提供表达机会。
我认为,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有表达的机会,所以我在带学生深入探究课程内容的阶段安排了以下“任务群”:
1.探究:草船借箭能达成借助了哪些条件?
2.找出课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总结他们精彩在哪里。
3.你知道有关三国的哪些知识?
以上任务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特定问题的探究中。在给足学生自主阅读与探究的时间后,我选择了两种方式让学生进行自我表达。
一方面,学生可以举手自荐,这是为主动性、积极性较强的学生准备的一种方式。在此阶段,我会邀请他们表达自己对任务的探索情况。其中,就有学生非常自信地表示:“老师,诸葛亮能借箭成功,是因为算到了天气正好适合借箭,而且水上作战也适合借箭。他还算到了鲁肃是一个忠厚守信的人。”显然,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每个条件。
另一方面,我选择“点名”的形式,这是专为一些内向、不喜欢表达的学生准备的方式。这一阶段,我邀请了一位平常不怎么喜欢回答问题的学生,让他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部分。这时候,他小声说自己最喜欢第二段。这一段也就是诸葛亮跟周瑜对话的那一段。于是,我接着问:“可以跟大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吗?”在这一引领下,该生也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这样一个自我表达的过程,学生对文章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二)合作讨论
学生间的思维存在差异,合作探究的过程能够促进学生思维间的碰撞与融合,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草船借箭》中,教师可以设计合作性、讨论性较强的“任务群”,引领学生基于合作讨论的过程完成任务,并充分发挥群体优势。
除了重视学生的自我表达之外,我也十分关注学生间的合作与讨论,于是在接下来的课程探究中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出示提前设计好的“任务群”:
1.讨论:周瑜在跟诸葛亮说话的时候,心里会想些什么?
2.讨论:诸葛亮为什么要答应周瑜那么难办的事情?
3.讨论:课文中所描写的诸葛亮和周瑜符合你们的印象吗?
4.讨论:你知道哪些与三国相关的歇后语和成语?
以上“任务群”内容的探究都以“讨论”为主,指向小组间的互动和交流。在大家积极讨论时,我一边巡视,一边激励,互动讨论过程也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任务群”的设计能够在学生学习中起到较强的引领作用,有助于学生全方位理解课程,把握课程内涵。因此,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加强对“任务群”的研究与应用,充分发挥其在语文学科中的育人优势,促进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南万小学)
编辑:李琴芳
作者简介:孙秋燕(1982—),女,汉族,山东青岛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