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宝钧:“半路出家”的考古人

2024-06-27 14:25:07张在军
名人传记 2024年6期
关键词:史语所殷墟考古

张在军

(为撰写郭宝钧事迹,笔者最初采访郭宝钧之子郭雨东先生,不料文章未写完,而先生病逝。后由郭雨东先生之子郭大壮接力,接受笔者采访,提供乃父回忆郭宝钧的博文及一些相关资料,并帮助审阅校订,在此致谢!)

2024年2月26日,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这是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而提起殷墟,就绕不开河南籍考古学家郭宝钧的名字。他在新中国成立前三次参与、两次主持殷墟考古发掘,在1950年春夏间又主持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殷墟首次发掘工作。

事实上,不独殷墟,郭宝钧曾参加或主持过多项田野考古项目。不少人认为,郭宝钧的运气很好,考古生涯中碰上的都是重量级遗址,一挖就能碰到好东西,是考古界的“福将”“福星”,而他也凭借这份运气为河南的地方考古、中国的考古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投身考古界

郭宝钧,字子衡,号古颐、适斋,1893年12月25日出生于一个工人家庭。郭家祖籍山西汾阳,后迁河南南阳。郭宝钧的祖父五十多岁就去世了,父亲在他出生前二十天,积劳成疾,不治身亡。他的祖母、母亲两代寡居,靠纺纱做针线维持生计,含辛茹苦,抚养三代单传的遗腹子郭宝钧成人。

小时候上私塾,郭宝钧跟随史九先生读书。在这里,郭宝钧与同窗学友董作宾结为好友,两人的友情维持了半个多世纪。郭宝钧因勤奋好学,成绩优秀,被保送进入中学。他与董作宾、陈耀垣等几个同辈读书人组成文社,互相鼓励督促,每人每月坚持写一篇文章,请前辈学人评阅。南阳籍著名学者张嘉谋、徐旭生等都曾对他们做过指导。

后来,郭宝钧考入公费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于1922年毕业。其子郭雨东回忆说:“(父亲)为了探望两位孀母,并挣得在北京的生活费,每一两年都要休学回家乡教书一年,因此四年大学上了七八年才毕业……1934年,父亲给两位孀母立了一个石碑,碑文是请张嘉谋撰稿,碑额是请蔡元培书写。民国以后立碑已很少,当时在南阳算是一件盛事,除亲友外,不请自来的乡人不计其数,连续宴请两天,原来只请一天的乐队第二天又义务服务了一天。碑文洋洋七八百字,立碑前父亲趴在碑上个个字均加涂红,汗流浃背。立碑花费父亲更是倾其所有。”

大学毕业后,郭宝钧致力于服务桑梓,他从省立南阳第五中学(今南阳市第一中学)的教师一路当到了校长。初入社会的他“有创业精神和革新意志,在教学与设施上有新的举措,也许在待人接物方面有不周之处,但一心想把学校办好”。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他与地方士绅发生冲突,于是士绅们鼓动一批学生闹学潮,想赶走郭宝钧。郭宝钧一气之下索性辞职不干,昂首挺胸踏出校门,并向前来送别的师生表示自己“再不要和这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

不过调到河南省教育厅任视学的郭宝钧仍挂心家乡教育。他曾特意邀请董作宾到南阳第五中学任教,董也欣然应允,当了一年的国文教员。1928年至1929年间,他又和董作宾同时出任南阳女子中学(今南阳市第四中学)第一届校董。

1928年暑假,董作宾完成教学任务后,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编辑员兼通讯员身份,前往安阳对殷墟进行调查,随即向史语所汇报了“甲骨挖掘之确犹未尽”的情况,提出发掘意见和计划。所长傅斯年很快批准,并任命董作宾为发掘工作的负责人。殷墟发掘的计划也得到了河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科员张锡晋和教育厅秘书郭宝钧两人受命前往协助。

1928年10月13日,第一次发掘工作在安阳小屯村东北地正式开始,至30日结束,共出土了七百八十四片有字甲骨以及其他文物,这对史语所而言意义重大,故所内将每年的10月13日定为“考古节”。而这十几天里,郭宝钧每天到工地,发现考古挖掘不仅有趣,而且纯粹,比起仕途更能安顿自我的身心,由此“他的内心里埋下了一颗考古的种子”。两年后,郭宝钧决心献身考古事业,经董作宾介绍,他正式转入史语所成为专任编辑员,开始从事商周时代的考古发掘和研究。

1931年,殷墟发掘进入新阶段。该年3月和11月,郭宝钧参加了分别由李济、董作宾主持的殷墟第四次、第五次发掘。他们把发掘工作划为A、B、C、D、E五个区,郭宝钧在两次发掘中均负责B区。

当时多数人都没受过系统的考古学训练,郭宝钧在实践中刻苦钻研,提出了不少宝贵的看法。他通过对两次发掘出土遗迹的分析并结合文献记载,撰写了《B区发掘记之一》《B区发掘记之二》,纠正了过去所提出的“殷墟是源于早期多次洪水淹没冲击形成的”错误论断,还对殷墟建筑基址的研究提供了启发性见解。

1932年,由于史语所与河南省有关单位在殷墟考古发掘问题上产生分歧,协商后决定合组河南古迹研究会负责河南地区的考古工作。研究会的委员由双方分任,委员长是时任河南省通志馆馆长的张嘉谋,工作主任为李济。董作宾、郭宝钧、刘耀(后改名尹达)、石璋如等都是该会的主要人员,但是实际工作由史语所的驻会委员郭宝钧负责。

惊天大发现

1933年春,日本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史语所由北平迁往上海,后迁南京。秋季,安阳殷墟第八次发掘工作在郭宝钧的主持下开始了。

发掘团一到安阳,就遇到了无处栖身的尴尬情况。原来第七次发掘停工后,住地袁家花园“养寿堂”被军队占领,大家只好暂时挤在一间堆放杂物的配房里。郭宝钧去找安阳县政府交涉,希望驻军腾出“养寿堂”。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驻军鸣枪示威,吓得县政府的工作人员连连后退,只好另寻新址。郭宝钧最终选定了安阳城西南隅的冠带巷二十六号一处临街的小四合院,该院有七八间房子,但缺门少窗,必须维修。因经费有限,郭宝钧只修缮了两间房子和一个厨房。两周之后,大家高兴地搬进了冠带巷。

这次发掘时间是10月20日至12月25日,地点在小屯村北地D区,发现有字甲骨二百五十七片、建筑房基东西两座。版筑下又发现龙山文化时期的大圆坑,和前几次发现的建筑居住遗址可以相互印证。他们还同时发掘了四盘磨和后冈,并在后冈的一座“亚”字形木椁大墓的四隅发现了二十八个殉葬的人头盖骨,这是首次发现殷商殉人遗迹。

1936年3月18日,郭宝钧领衔、石璋如实际负责的殷墟第十三次发掘开始,至6月24日结束。考古队发现版筑基址四处、灰坑一百二十七个、墓葬一百八十一座(其中部分为祭祀坑)等,出土文物有白陶,也有以前发掘中未曾见到的釉陶豆(即原始瓷),还第一次在殷墟发现了车马葬坑,坑里有完整的马车和四匹马骸骨。

6月12日,这是被写入中国考古史的一天。当天下午4点,C区YH127坑的坑壁上突然出现海量的龟甲片,直到天黑都没取完。在不到半立方米的土中,竟挖出了三千七百六十块甲骨,而埋在土中的甲骨依然层层叠叠。石璋如等人决定,其他工地按计划停工,YH127坑当晚做好保护工作,次日继续作业。

第二天开工后,收获远远超乎大家的想象。龟甲装满好几大筐还难以穷尽,仿佛从泥土中不断生长出来,这次恐怕不能沿用从前的方法来处理。李济在南京得到报告后,即回电同意暂停发掘,将其整块切割,装箱运回南京再作室内处理。

经整理,YH127坑总甲骨数达一万七千余片,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特点之鲜明,都是空前的,堪称奇迹,在1996年召开的国际图联大会上被专家们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中国最早的档案库”。

从1928年到1937年,史语所考古组对殷墟共进行了十五次发掘。其间,现实中的中国天灾人祸四起,地下的考古工作也是屡生波折。1930年,第三次殷墟发掘结束后,由于资金短缺,加上中原地区战乱不断,史语所被迫停止了在安阳的发掘,考古组将目光投向了山东的城子崖遗址(位于今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并与山东省教育厅各聘二至五名委员,组成山东古迹研究会,郭宝钧位列其中。

《城子崖——山东历城县龙山镇之黑陶文化遗址》报告在南京出版,封面署名傅斯年、李济、梁思永、董作宾、吴金鼎、郭宝钧、刘屿霞。其中第一章由郭宝钧和吴金鼎编撰,详细记述了城子崖遗址的发现、两次发掘的经过、遗址的选择以及遗址的地势。在记述发掘经过时,郭、吴二人不仅详细说明了发掘之缘由,原文摘抄了史语所和山东省政府就发掘事宜的往来公函,还详细地记载了田野工作中雇用民工数量、工酬几何、如何分组使用等细节,是研究中国考古学早期历史不可多得的一手材料。郭宝钧还与董作宾共同编写了第五章陶器整理说明。

李济评价此次发掘“不但替中国文化原始问题的探讨找了一个新的头绪,田野考古的工作也因此得了一个可循的轨迹”。

在辛村赴“鸿门宴”

豫北淇河,一条被誉为从《诗经》里走出的河流,曾经见证西周卫国数百年的繁华与没落。淇水之畔,众多普普通通的村落中,一个名叫辛村(今属河南鹤壁)的地方,却埋藏着一段不寻常的历史。1932年春,已经回到殷墟的郭宝钧,几度奔波到六十公里外的浚县辛村主持古墓发掘工作,先后四次发掘了包括八座大型国君墓在内的八十二座西周墓葬,出土铜、陶、石器等遗物一百二十箱,从而揭开了三千年前卫国的神秘面纱,拉开了中国周代考古的序幕。

当初刚从河南大学毕业不久,参与辛村考古的中研院研究生石璋如曾回忆起一段主持辛村发掘的郭宝钧赴“鸿门宴”的故事:

辛村北边的庞村靠近山区,与辛村分属不同行政区。庞村的区长是地方土霸,虽然管不到在辛村工作的我们,但是其影响力仍可及于辛村。区长平时与发掘团素无交谊,突然邀宴郭宝钧先生,郭并不想去。但是又得罪不起,只好带点礼物去赴宴。赴宴回来后,郭转述区长手下说的故事给我们听,就是区长以前请客的时候,不管是夹菜、吃东西都很注意客人的脖子,手下就问区长:“吃饭为何要看脖子?”区长回答:“看以后如何下刀啊!”这种饭当然让郭先生吃得很不舒服,当我问郭先生是否被区长看了脖子,郭先生并不清楚。我们想,发掘团的工作可能挡了区长盗掘的财路,由于发掘团是中央派去的工作人员,土霸身为区长必须听令于中央,对我们莫可奈何,但是心有怨气,就趁机恐吓以泄愤。

郭宝钧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浚县辛村古残墓之清理》《浚县辛村》等考古报告。2022年11月21日,在辛村考古前辈铜像揭幕仪式上,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说:“1932年以李济、郭宝钧为代表的考古前辈们,在这里揭开了西周考古的第一页,开创了西周考古的范式,立下了西周考古的典范。辛村遗址是中国考古学的圣地之一。”

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郭宝钧还于1931年对河北省磁县进行了调查,写成《磁县磁业调查记》一文;1934年和同事对郑州青台仰韶文化遗址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1935年和1937年,先后两次参加了河南辉县琉璃阁和汲县山彪镇等地的考古发掘,并写出了《山彪镇与琉璃阁》等专题报告;1935年在史语所集刊上发表专题研究论文《古器释名》和《戈戟余论》。

去留不彷徨

1937年淞沪会战失利之后,南京危在旦夕。12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大部分机关迁往重庆,一部分迁往武汉、长沙。史语所的文物和图书运存南昌,“工作人员则集中于长沙”。

史语所迁到长沙的第二天,日机就开始对长沙进行轰炸,他们只好和其他几个文科研究所撤往昆明,几经辗转,最终疏散到昆明郊外的龙泉镇。那里条件虽然简陋,但总算有了一个相对安宁的环境,郭宝钧和同事们马上投入工作。

1939年4月,郭宝钧被任命为中央博物院(简称“中博院”)筹备处主任干事,襄助李济处理事务。两人虽然还在史语所,干的却是中博院的活儿。此时,中博院的人多数在昆明,战前收集的一百三十箱文物却转运到了重庆。于是,郭宝钧被派往重庆任中博院办事处负责人。李济认为他是同人中最不怕困难、最能想办法的人。郭宝钧没有辜负李济的信任,不久,首批转运文物五十三箱运抵昆明。剩余的七十七箱,于8月份运往四川乐山与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共同保存,文物转运工作大功告成。

1940年夏,昆明局势急剧恶化,各个机构不得不考虑新的搬迁地点。这年秋天,中央研究院下属的史语所和人类研究所、社会研究所分期分批迁往四川南溪县李庄镇(今属宜宾市翠屏区)。平静的李庄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先入为主的同济大学各院系塞满了整个李庄,中博院筹备处占用了江边的张家祠堂,成为中央研究院唯一安置在镇上的单位。史语所选址在离李庄镇四公里外的板栗坳。快到板栗坳的路上有个地方叫木鱼石,那里有一块大石头,人们走累了就可以在这里休息。1987年中国殷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阳召开,郭宝钧之子郭宇飞应邀与会,他回忆起儿时住在板栗坳,上下山路过木鱼石在大石头上嬉戏的情景。

时局动荡不安,田野工作无以为继,郭宝钧忙于中央博物院的大量事务性工作之余,主要是做一些专题研究,如铜器、漆器、古代服饰等。1943年下半年,中博院奉教育部令在成都筹办展览,决定分为石器和铜器两个专题,前者由李济和曾昭燏负责筹备,后者由郭宝钧主持,展出青铜礼器。

抗战胜利后,史语所于1946年冬回迁南京。十年辗转流亡,郭宝钧和同人颠沛流离,熬过艰辛难忘的岁月,终于在故地欢聚一堂,众人十分高兴。郭宝钧重回史语所工作,被聘为研究员,负责整理河南古迹研究会发掘的山彪镇遗址。这一时期,郭宝钧发表了研究商代玉器的论文《古玉新诠》,这是我国近代考古学兴起后的第一篇运用出土玉器并参证古文献进行论述的重要文章。

1948年底,国民政府决定将南京的故宫博物院、中博院筹备处、中央图书馆、史语所等四家机构所藏的珍贵文物、图书和历史档案,全部装箱送往台湾;将各个文教机构在学术上有贡献的学者送往台湾。郭宝钧对此持反对意见,他后来在专著《山彪镇与琉璃阁》“引言”中说:“反动派已密谋逃窜……我相信在不远时期,定能将这批宝贵遗物,重运归来。”

物品好运,人员难行。中央研究院下属各个机构中,只有史语所较为积极。12月21日,董作宾、李济随史语所第一批珍贵文物去了台湾。到第三批起运时,史语所基本被搬空,人员中也只剩郭宝钧、梁思永、夏鼐等少数人选择留下。

谈起当年去留之事,郭宝钧之孙郭大壮回忆:“曾听我父亲(郭雨东)说起,我爷爷当年留下来,主要原因是我爷爷的家庭观念比较重,‘故土难离,根本不想背井离乡去台湾。”

建设发展新中国考古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考古事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950年考古研究所成立之时,考古业务人员仅有十四人,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兼任所长,梁思永和夏鼐任副所长,另有郭宝钧、魏善臣、徐智铭、黄文弼、苏秉琦、白万玉以及几位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尽管考古研究所刚刚建立且考古人员匮乏,但新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还是有条不紊地展开了。

1950年4月12日至6月10日,在郭宝钧的主持下,中科院考古所对殷墟进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发掘。次年6月,郭宝钧撰写的《一九五〇年春殷墟发掘报告》在《考古学报》第五册上发表。他在报告中提出了“殷代社会确已有剥削行为存在,阶级区别,确已悬殊”“殷代社会虽有阶级存在,但我们先民的伟大创造力却不因阶级的压迫而停滞不前”“殷代社会确已不是共同劳动共同享受的原始社会,而已向前跨进了一步”等系列观点,为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史和社会发展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1950年10月至1952年春,郭宝钧三次参加了中科院考古所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固围村等地的考古发掘。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综合性考古发掘。1956年,郭宝钧与夏鼐等人合作的《辉县发掘报告》出版。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首部考古发掘报告,学术价值与社会影响力深远,2021年被列为河南百年考古经典考古报告。

与此同时,为了应对考古力量严重匮乏的局面,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与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及北京大学自1952年至1955年联合举办了四期考古人员培训班,培训学员共达三百六十九人,后被誉为“考古界的黄埔四期”。郭宝钧作为培训班主要教员之一,讲授殷商考古、铜器(附铁器、货币及生产工具)等课程。这四期培训班培养出一批中国考古界的重要组织人员和考古学家,为新中国考古发展打下了基础。

1952年10月,第一期考古培训班在北京课堂讲授期满,由考古所郭宝钧、安志民等人带队,分别到洛阳、郑州两地现场实习。1954年春,郭宝钧又主持了洛阳西郊的发掘,主要收获是汉代河南县城城垣及汉城有关的遗迹、遗物和墓葬的发现。

从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开始,郭宝钧把自己的主要精力从田野发掘转入科学研究,尤其是对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继续研究。逐渐步入晚年的他,急于把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形成文字。他自称已到了蚕要吐丝结茧的时候,只有给人类留下点财富,才不枉一世。在特殊的岁月里,他不顾病魔缠身,奋力写作《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和《〈考工记〉注释》。不幸于1971年11月1日突然逝世,计划未能完成……

郭宝钧秉性耿直,潜心于考古发掘和研究,一生清正廉洁。笔者尝见郭宝钧20世纪50年代致苏州金石专家陈邦福信札中有一段附言:“考古戒律,私人决不收藏古物,二十年来谨守弗渝。以故过眼鼎彝,奚止千百,敝斋自宝钧屑无存,寒伧作风异于时贤……”

郭雨东告诉笔者:“父亲(郭宝钧)的一大品德是不争名利,埋头实干。父亲进中研院史语所较晚,1931年刚进入时只给个‘编辑员的名义,但实际参加田野发掘的时间很长。他亲任发掘负责人的情况自不待说。在别人担任名义上的负责人时,那些负责人有时只在现场几天,然后就回去做研究工作,把现场交给父亲处理,因为他有丰富的现场处理经验和能力,更因为他吃苦耐劳,对人忍让。发掘现场工作要雇用几十甚至上百工人,要管他们吃住、卫生医疗和每天工作安排,要和当地当局打交道,甚至和不讲道理的恶势力打交道,要防止古物丢失,要安全把古物运走,这是考古工作的第一工序,不是只坐在室内就能出学术成果的!等到父亲回到研究所内时,只能做一些别人未做的研究工作。尹达同志曾说过,研究题目早已分完,他只能在夹缝中做研究。父亲当时的情况比尹达好得多,但也相对比别人要少出许多研究成果。”

郭宝钧十分重视培养后备力量。郭雨东说:“在中科院考古所时,许多从河南进入考古所的年轻人,如尹达、石璋如、王湘、赵青芳、尹焕章等,开始都受到父亲和董作宾先生的帮助和栽培。”在新中国成立前,郭宝钧曾被聘为河南大学考古专业教授,1952年起他还兼任我国第一个考古专业——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教授,担任基础课“殷周考古”的教学工作,先后培养了邹衡、郑光、徐自强、郑振香等研究生。这批研究生后来都在考古战线上发光发热,卓有成就。

郭宝钧的女儿郭寓岷回忆道:“父亲一生治学严谨,知识渊博,不仅通读大量史书,而且极为尊重科学,尊重实践,除了广泛搜集考古发掘工作的资料外,还十分注意向各种人士求教,与专家名人如徐旭生教授等争论探讨学问。更可贵的是,父亲不耻下问,向一切内行的人求学问,甚至自己的下辈儿女都是他求教的对象,在古代车制、兵制、铜器铸造、铜器金相学等问题上就曾多次与儿女们讨论过。”

生前,郭宝钧给自己拟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古不考秦汉而下”,下联是“心常在田野之间”,横批为“与鬼为徒”。他还直言,死后若能在坟上立一块“千墓老人郭宝钧之墓”碑,就心满意足了,遗憾的是他未能如愿。尽管如此,这位“半路出家”的商周考古奠基人仍以自身的才学和勤勉,在河南和中国考古学的开拓、发展道路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猜你喜欢
史语所殷墟考古
十大考古发现
英语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 01:10:52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英语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 01:10:46
傅斯年与皮影戏
文史杂志(2022年2期)2022-03-09 21:34:34
三星堆考古解谜
开创学术的自主空间:蔡元培与史语所
关东学刊(2019年5期)2019-12-02 07:20:12
《史语所购藏甲骨集》释文校对和著录片校重
殷都学刊(2019年2期)2019-09-19 00:48:06
殷墟随葬乐器补议
音乐研究(2018年5期)2018-11-22 06:43:44
遥望殷墟——音乐考古与商代史
音乐研究(2018年5期)2018-11-22 06:43:42
史语所李庄时期事迹史料之一
殷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