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英:“十一项罪名”的传奇

2024-06-27 14:25刘小清
名人传记 2024年6期
关键词:情报上海

刘小清

1947年8月17日,上海南京路,熙来攘往的人潮点缀着黄浦江畔的这条商业街。斜挎宽包的报童奔走大喊:“卖报!卖报!”行人脚步匆匆,并未被司空见惯的报童吸引。突然,报童大声念出当日报纸的醒目头条:“第一绥靖区破获共匪间谍机关。”这是一条爆炸性新闻,行人纷纷驻足,掏钱购买当日《申报》。

这一天的《申报》以大篇幅报道了破获“共匪间谍案”的经过,中共华中政治分局联络部上海市特派员卢志英在上海被密捕,其在巨泼来斯路(今安福路)德安里八号三楼的住所也被军警搜查……继之,《申报》以国民党第一绥靖区司令部的名义公布了卢志英的所谓“罪行”:

一、于苏北主持共匪军事间谍,刺探军情,危害我军行动;二、侦察我军行动番号、数量,供给匪军,作不利我军之行动;三、偷运弹药枪炮接济匪军作战;四、私运物资外销,套购军用品原料,供给匪军延长叛乱;五、建立上海暴动特工组织,并负责向东北、青岛、南京、浙江、台湾、香港、广东等地发展,布置特务网;六、打入各军政治机关从事反间工作;七、购买各种军用电话电讯材料,运往苏北各地,供给匪用;八、印刷大量伪钞,破坏金融;九、设置沿海各县交通联络工作;十、策动各种暴动谋酿成血案,以为借口;十一、企图策动叛变。

这是一个罕见的“罪行”录,卢志英被国民党指控的“罪名”竟达十一项之多。不过,这也从反面见证了卢志英在我党情报战线工作中的杰出成就。

从北平情报系统到上海中央特科

卢志英是中共情报战线上的一个传奇。1905年出生于山东的他曾经有闯关东的经历,此后,他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开启了传奇的人生历程。军阀混战时,卢志英投奔过奉军并任军官。大革命爆发后,他毅然脱离奉军参加北伐军。1925年,卢志英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受组织委派到西北军冯玉祥部开展兵运工作。大革命失败后,卢志英打入陕西省蒲城县,以保安总队长的身份在地方旧军队中秘密开展兵运工作,不料事泄,卢志英与其他四位同志被捕。当时,在蒲城县小学教书的年轻女教师张育民是地下党员,她利用一个学生家长的特殊关系,偷配了牢房钥匙,并在夜间冒着生命危险智闯敌营,最终救出了卢志英和其他同志。

这位年轻女教师的机智勇敢之举,改变了卢志英的人生。之后,卢志英被安排去北平。出于对张育民的感激和敬佩,脱险后的卢志英给她寄去了一封感谢信和五十块大洋,并向北平的党组织介绍了她的情况,希望邀她前来一同战斗。张育民欣然允诺,不久便动身前往北平。根据组织安排,二人在北京大学旁听的同时,秘密从事情报工作,并领导学生运动。其间,卢志英以极大毅力,坚持自学了英语、法语、德语和日语,提升了情报人员的基本素养。

为了掩护工作,卢志英和张育民假扮一对夫妻,两人除了负责地下情报工作之外,还为北平地下党组织筹集了上万元活动经费。共同的信仰、近距离的生活、白色恐怖下的相依相靠,使他们由假成真,渐生情愫。1929年,在周恩来和邓颖超的见证下,卢志英和张育民结为连理。

1930年,机敏干练的卢志英调任上海中央特科情报员,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从事情报工作。上海的环境更为复杂,情报人员要深入龙潭虎穴,周旋于国民党军警宪特与上海滩青帮等三教九流之间。环境险恶,他们常常需要变更住址、改变身份、伪装形象。卢志英擅长辞令,能文能武,反应敏捷,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总能游刃有余,驾驭自如。

1932年,中共南京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书记李耘生被捕牺牲。卢志英临危受命,于11月赶赴南京主持市委工作。而张育民则在上海,看守中央军委机关,接待来往同志,传递上级指示。卢志英在南京时间不长,又被紧急调往江西。

非同寻常的一次秘密情报传送

1934年初,刚刚被任命为国民党江西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第四区“剿共”保安司令的莫雄,突然来到上海。莫雄思想进步,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与中央特科成员刘哑佛以及地下党员严希纯、项与年等早有联系。这次,蒋介石允他自组人马,于是,他来到上海,希望中共方面派人到江西帮助他。此时,中央苏区形势已十分危急,能打入国民党在江西的部队,这将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中央特科当即决定将卢志英与妻子张育民,还有刘哑佛、项与年等人紧急调往江西德安,组成德安地下特工小组,卢志英任小组负责人。

1934年3月,卢志英一行随莫雄抵达江西。卢志英化名“卢育生”,身着国民党军装,任第四区“剿共”保安司令部上校主任参谋兼清乡委员长。他利用莫雄的关系,领导特工小组开展情报工作。莫雄后来回忆说:“在司令部内与我经常在一起的卢志英同志,他给我的影响为最深。他体魄魁伟,器宇轩昂,煞是一副英伟的军人形象。我与他虽则素昧平生,但自他接受党的委派到我部任参谋长后,我与他大有相识恨晚之感。”

1934年10月的庐山牯岭,秋色渐浓,气氛肃杀。蒋介石在这里召开了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东省主席以及相关部队师长以上指挥员参加的高级别军事会议。会场戒备森严,会议内容高度保密,部署了对红军和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计划,也称“铁桶计划”。这一计划是由蒋介石的德国军事顾问塞克特精心策划的,是以铁丝网、碉堡、地雷阵以及火力点的网格状分布,进行区域整体吞噬的军事战术。蒋介石对其充满信心,称“剿共大业已握胜券”,将“毕其功于一役”。围绕“铁桶计划”的细节,会上发了详细的文件,包括兵力部署、进攻路线、战斗序列、日程安排等。这份文件被标注上了“极秘密”字样。

莫雄亦出席了此次会议。其实,莫雄的级别根本不够格出席如此高等级会议,他是被破格邀请参会的。先前,卢志英作为莫雄司令部的主任参谋,与莫雄唱双簧配合默契,故意让第四区的红军佯装“溃败”,减少活动,暗中蛰伏,给莫雄制造了“剿匪”有力的“功绩”,以此赢得了蒋介石的好感和信任。后来,特务头子康泽和赣北“剿总”副总司令陈诚在莫雄司令部驻地围剿土匪失利,屡遭蒋介石训斥。而莫雄对卢志英的态度,也使得他们一度对卢志英产生怀疑。卢志英审时度势,决定接过围剿悍匪的任务。卢志英与悍匪头目于作龙百般周旋,诱使于作龙接受国民党军队的改编,并大设“鸿门宴”为其接风,伺机将其一网打尽。这一漂亮举动,使得康泽和陈诚疑心尽消。

莫雄对精密的“铁桶计划”大为吃惊。回到司令部后,他决定立刻向中共方面报信,于是找来卢志英等人。莫雄在回忆录中,清晰地还原了当时的细节:

我也顾不上吃饭,马上吩咐左右将刘哑佛、卢志英、项与年即刻唤到我办公室。待他们到后,我便将从庐山带回来的所有文件从公文包中取出,让他们细看。他们飞快地看着,脸色随之而变。花了约一个小时工夫,当他们大致看完后,他们三人交换了眼色。刘哑佛开口问我:“大哥,你说怎么办?”我说:“还有怎么办的,这么危急,你们马上拿去交给党中央!天大的事情,由我承担就是了。”他们听罢,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代表党感谢你。”

卢志英他们三人拿到情报后,用厚厚的工具书作掩护,连夜将重点内容用密写药水写在了《学生字典》上。但将此情报送到瑞金困难重重,中间需经过八个县市,一路高山、河流都是障碍,还要闯过国民党设置的层层关卡。最终,因项与年熟悉当地语言和环境,由他担负送情报的任务。他一路先是化装成教书先生,后又扮成乞丐,日夜兼程,风餐露宿,最终抵达江西瑞金沙洲坝,完成了情报传送任务。

时任红军总政委、“最高三人团”成员之一的周恩来看到情报后,感到事态紧急,立即召集中央“三人团”开会。最终,中央根据这份绝密情报,做出红军主力进行战略转移的决定。由卢志英、刘哑佛、项与年三个共产党员合作完成的这一密送情报任务,对中国革命可谓功勋卓著。

再抵江苏担任“联抗”副司令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1月,上海沦陷。本在苏州、无锡地区进行抗日活动的卢志英被派往上海,受命组建情报系统,以搜集日军情报。

当时,日军在杨树浦设置禁区,集中了在上海居住的欧美侨民,以限制他们的行动。然而,当时的上海却无法供应到位这些欧美侨民每天要吃掉的三千磅面包,日军也为此头痛不已。卢志英敏锐意识到这将是个突破口,决定以经商为名,开一家面包工厂,为杨树浦的这些侨民生产和供应面包,并以此作为掩护获取情报。

卢志英通过关系,和当时日军驻吴淞海军司令保岛打起交道,取得了保岛的好感并拿到办厂批文和四千袋面粉。东阳路提篮桥监狱是日军禁区的中心地带,卢志英在监狱对面办起了沪丰面包厂,这样就可以从工厂大门的暗处观察出入监狱囚车的动态,以便获知囚车上被捕同志的数量和身份信息。此外,卢志英手下的四个面包售货员都是地下党员,他们送货常需穿过日军禁区,有打听日军调防情况的便利。

为了扩大情报站、联络点的布局,沪丰面包厂又在大世界附近开设了大中华咖啡馆。咖啡馆内的座椅,都是高靠背火车座式,顾客相互不干扰,便于地下党员联络、接头。另外,卢志英还设法建立了上海唐拾义药厂、百中堂药厂、金龙三轮车制造厂等秘密联络站,源源不断的情报从这些联络站里传了出去,上海的情报工作风生水起。

1940年3月,卢志英根据组织安排再次来到江苏,只是这次是在苏北。当时,为了开辟苏北敌后抗日根据地,陈毅已率新四军苏南指挥部过江。但苏北驻有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是个反共顽固派。而苏北这里还有地方实力派李明扬的鲁苏皖边区游击部队和陈泰运的税警部队,李明扬和陈泰运二人与韩德勤之间存在矛盾,但对新四军一向持中立和友好的态度。于是,经过陈毅做统一战线工作,李明扬和陈泰运提出共同组建一支可供信任的联合抗日部队,他们二部可各自派部队加入,作为与新四军联系的桥梁。此方案得到了陈毅的认可,“联抗”由此成立。

“联抗”即“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直属纵队、鲁苏战区苏北游击指挥第三纵队联合抗日司令部”,司令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地党政委员会中将设计委员黄逸峰,而其真实身份是中共党员,也是卢志英早年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的战友。为了将这支武装打造成为中共领导的抗日队伍,也考虑当时苏北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组织决定将卢志英调到苏北,协助黄逸峰领导“联抗”。卢志英随后化名“周至堃”,担任“联抗”副司令兼参谋长,领导“联抗”下设的两个团共两千余人。

一向在隐蔽战线上的卢志英,公开带兵也是一把好手。他指挥部队参加了讨伐投敌的李长江战役、曲塘阻击战、苏北反“扫荡”战斗等。后来,陈毅对卢志英说:“原来一直以为你是情报专家,原来指挥打仗也很好啊。”

雨花彰英魂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央军委指示新四军:速调周至堃返沪担当特殊使命。时任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的刘少奇向卢志英传达了中央军委的调令,并告知他重返上海主要是领导上海的情报工作,活动范围可扩展到南京、杭州、武汉、香港等地;除了搜集情报,还要建立地下交通站,为我军输送物资和人员,以及进行策反工作等。此后,活跃在苏北、身穿戎装的“联抗”副司令周至堃消失了,而十里洋场的上海滩再次出现了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沪丰面包厂厂长卢志英。

抗战胜利后,卢志英由新四军转至华中分局,由情报部部长扬帆直接领导。当时,国民党在上海成立了“肃委会”,打着清除汉奸的名义,疯狂破坏中共地下组织。卢志英凭借早年的一段特殊关系,主动“投靠”了“肃委会”副主任郑少石。郑少石十分赏识卢志英,将他任命为自己的副官。卢志英借机将许多地下党员安插在“肃委会”、警察局等,在沪宁杭织起了一张庞大的情报网,许多国民党内部机密情报源源不断被送到华中分局情报部。

1947年初,上海环境险恶,危险无时不在。周恩来考虑到卢志英在上海时间较久,容易暴露,故让他做好撤离准备。但没料到,由于张莲舫的出卖,接替人员尚未到达,卢志英即不幸被捕。张莲舫曾在新四军中担任基层干部,后调至上海情报系统担任卢志英的助手。然而,来到上海的张莲舫未能经得起十里洋场的考验,逐渐染上了酗酒、嫖娼等恶习。在卢志英的多次批评教育后,张依然顽固不化,生活腐化堕落,最终无法自拔。为换取钱财,他选择叛变革命,主动向国民党中统局上海办事处“投诚”,出卖了卢志英。

1947年3月2日,卢志英被特务秘密逮捕,关进了位于陕西南路二号的中统“魔窟”。中统知道这是条“大鱼”,先是费尽心思,许他高官厚禄,用上海公安局局长的职位引诱他,但信仰坚定的卢志英完全不为所动。利诱无果后,就是惨无人道的酷刑。在电椅、火烙、辣椒水、老虎凳的轮番折磨下,卢志英誓死不屈,依然铁骨铮铮,忠诚地保守着党的秘密。此后,卢志英被押往南京国民党宪兵司令部监狱,作为重犯严加看管。

1948年12月27日深夜,南京气候阴冷,丝雨飘洒。卢志英从牢房被押至审讯室,尚未站定,国民党特务即有预谋地将其一棒打昏,将浸过麻药的棉花塞进他的嘴里,用毛巾勒住他的脖子,然后将他装入麻袋。卢志英与其他两位烈士一起被国民党特务残忍地秘密活埋于雨花台的山坡。他牺牲时,年仅四十三岁。

直到1951年6月,上海市公安局抓获一名叫任宗炳的特务,卢志英遇害的真相和细节才浮出水面。任宗炳正是当年杀害卢志英的凶手之一,随着他的指认和交代,上海市公安局在当年活埋卢志英的现场,找到了三具烈士的遗骸。

密战精英卢志英在黎明前倒下,让人扼腕叹息。然而,卢志英牺牲前在狱中矢志不渝地书写下的八个字——“胜利在望,死而无怨”——依然闪耀着信仰的光辉。

青山埋忠骨,雨花彰英魂。

猜你喜欢
情报上海
情报
上海电力大学
情报
我去上海参加“四大”啦
情报
情报
情报
上海之巅
上海城投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