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希娟
【摘 要】中国画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与艺术情理,承载着大学生审美观教育的重要使命。“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国画建立在古典美学基础上,从自然造化中学习,揣摩创作方法,体现“天人合一”的艺术审美追求。学习中国画,不仅要掌握中国画的艺术特征、绘画技巧,还要善于挖掘其审美意蕴,赋能大学生审美观教育。中国画的美育价值,在于塑造大学生的审美品格,从中国画中认识、理解、传承独特的艺术审美精神,提升大学生审美的感受力、辨析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中国画 审美意蕴 审美观教育
文章编号:1008-3359(2024)06-0051-06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画是传统绘画艺术,其博大精深的艺术审美思想,是中华文明璀璨的瑰宝。在中国画创作中,水、墨、笔的综合运用讲究取法自然但又不拘泥于自然,呈现出一种浑然天成、意境悠远的视觉审美境界。老子言“大象无形”,庄子谓“得意忘言”。富有古典美学的中国画艺术,具有提升大学生艺术修养,增强大学生审美情感的美育价值。因此,应立足于审美视角,聚焦中国画的艺术特色,挖掘其多元的美育文化内涵,更好地发挥中国画艺术以美育人的作用。
一、中国画的艺术特色
中国画文化底蕴丰富,历史悠久。在创作对象上,早期中国画多表现人物,后逐渐延伸到山水、花鸟等题材。隋唐时期,人物画创作多表现世俗生活。宋代以来,花鸟画、山水画渐成主流。元明清三代,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中国画画家及经典画作。回顾中国画的发展简史,发现中国画在学习、借鉴其他艺术形式的过程中,在表达主题和技法、手法的运用上更加多元,然而其艺术特色却具有显著的文化传承性。
(一)形神兼备的创作手法,展现独特的艺术魅力
中国画创作对实物的描摹手法与其他绘画不同,它更加强调神似,特别是融入画家的情感、理解和思想,为欣赏者营造形神兼备的视觉艺术氛围。在中国画创作中,注入了画家更多的主观意愿,画作成为载体。观者需要与画家对话、与画作对话,体会其中蕴含的丰富艺术魅力。在中国画艺术中,写意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写”是对书法艺术的巧妙运用,每一笔,都构成了画作的基本内容;“意”是对画家情感的表达,通过笔墨,借助画作中的形态来传达画家的意趣。通过对比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看出,工笔画追求笔触的精准、细腻、严谨;写意画强调笔触的挥洒、豪放、直抒胸臆。但综观两者的共通点,形神兼备是中国画创作的关键,也是中国画审美艺术的重要特征。
(二)以线造型的创作特色,赋予画作鲜活的生命力
在中国画中,线条是最富有特色的表现载体。中国早期的帛画,就是通过线条来构造描摹形态,升发艺术内涵。以线造型时,线条的运用强调不同绘画对象之间的横向关联,让整个画作场景更加完整,艺术神韵更加显著。但在现实中,物象本身并没有“线”,所谓的“线”是画家在描绘整个物象的过程中,为增添画作的立体感、生动性而有意为之。当然,线条本身会随着物象的形态需要,呈现出不同的粗细、长短、深浅等变化。画家对线条的灵活运用,又赋予中国画多样化的艺术风格,满足不同观者对国画艺术的不同审美需要。以线造型时所呈现给观者的线条,既是画家造型的需要,也寄寓着画家的思想和情感。观者在欣赏不同画家的国画作品时,可以抓住线条的特征去体会画家的创作心态和艺术审美情怀,感知画作所表达的艺术生命力。
(三)虚实结合的美感呈现,营造富有层次感的意境空间
在中国画创作中,虚与实的处理为整个画作营造了灵动的审美意境。虚实结合,是中国画的艺术特色,它借助实景来衬托虚景,带给观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使他们在画作中获得愉悦的精神体验。比如,李可染《渡牛图》的整幅画作将头部、臀部进行重点呈现,再大面积运用留白手法,渲染出强烈的虚实对比空间。作品构思精巧,富有创意,用墨层次变化,富有动感,观者可以从画面中展开思考与想象,感受别具一格的艺术审美意境。同样,中国画的虚实结合,墨色的深浅变化,更有助于增添画作的层次性与视觉感染力。画家运用笔法、笔触时,利用力度来调控墨色深浅,让画面虚实得当,灵动感人。
二、承载中国画审美意蕴的艺术表现形式
从审美意蕴视角看,中国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国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个文化概念。中国画有绘画理论、画学知识,还有富有特色的绘画技法以及绘画人文精神等。
(一)通过构图来表达中国画的审美趣味
构图是造型艺术的专业术语,构图也是重要的绘画技巧。在中国画审美意蕴中,构图的运用在于揭示画作的中心点,以凸显其视觉中心地位。相比而言,科学、合理的构图,为画作增添无限趣味。画家在整体构图时,会根据先后逻辑顺序,明晰画作的主体及位置,再配合其他绘画元素,使其构图能够展现画面各要素的位置关系,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确定视觉焦点。在中国画中,留白是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构图的重要方法。留白的巧妙运用,能凸显画面的主体要素。在鉴赏中国画时,要了解和分析画家的构图手法,分辨主体、客体的关系,感受画家从构图中所传递的独特情感。
(二)通过笔法来彰显中国画的审美表现力
绘画需要讲究笔法的运用。在中国画中,主要有中锋、偏锋两种笔法。不同画家面对不同的绘画主体,所用笔法也有所不同,因此其画作所呈现的视觉效果也迥然有异。通常,中锋运笔要求笔身与画布相垂直,笔锋居线条中间,线条平稳,多用于勾线;偏锋运笔要求笔身与画布呈现一定的夹角,显然,笔锋也会因夹角的大小变化而发生偏移。偏锋赋予线条更加多样、独特、灵活的走势,也让画面更富有视觉表现力。另外,中国画在用笔方法上也会借鉴书法顺锋、逆锋等笔法,以增添画面的艺术表现效果。顺锋用笔,笔身带动笔锋,多从下侧或左侧起笔,线条飘逸,但变化少;逆锋用笔,多由上侧或右侧起笔,具有藏锋效果,线条变化多样。对笔力的控制,也是衡量画家笔法的重要条件。在创作中国画时,画家要加强手腕力量的训练,控制好笔力,确保用笔灵活、稳定、精准,使画面浓淡相宜。
(三)通过色彩来呈现中国画的整体审美效果
色彩最具视觉吸引力与表现力,在中国画中,对色彩的运用需要做到三点。
一是色彩的合理调配。调配色彩是每一位画家所应具有的必备能力。创作中国画,色彩调配更是重点,合理的设色能够抓住物象的特征,创作出真实、灵动、富有质感的画面效果。中国画在颜料选择上较为多样,但不同颜料的适用范围也有所不同。画家通过对不同颜料对比分析,根据绘画需要,恰当调配色彩,提高视觉表现力。另外,除了使用单一的颜料,画家们还巧妙地混合各种颜料来调色。同一颜色,水的多少、浓淡深浅变化,能够增强画面的层次感、立体感。
二是对不同人物合理设色。中国人物画尤其重视颜色的运用。不同的人物形象,其用色的方法也有差异。通常,在描绘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服饰时,其色彩的运用,要契合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另外,随着东西方绘画文化的交流,西方绘画中的用色方法也被引入到中国画创作中。画家要深入探究不同颜料、不同人物的用色需要,合理设色,以突出人物的主体地位,提升画面的质感。
三是对墨与色的调配。中国水墨画,本质上是水墨与色彩的混合。在画面用色上,色彩过多反而会干扰画面主体的艺术特色;中国画中的墨色变化,提高了画面的美观性,带给观者恬静、典雅、朴拙的艺术气韵。另外,在墨色使用上,色彩对比过强易令人感到艳俗。画家在用色时,会对主体物象设置主色,而其他物象的色彩要做好过渡与协调,不能干扰或破坏主色的视觉焦点。
(四)通过皴法来展现画面的灵动与个性
在中国画中,皴法是画家必须熟练掌握的绘画技巧。不同绘画题材对皴法的运用也有所不同。据考证,唐末画家孙位的《高逸图》是最早使用皴法的佳作。在山水画中,皴法的巧妙运用有助于提升画面的视觉表现效果。皴法的运用也改变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表现形式,让山峰更加巍峨,让水更加灵动。皴法最直接的表现,在于其特有的纹理与质感,即“干为皴,墨为皴,色为皴”。笔与墨的共同作用,让皴法技巧变得丰富多样。在宋代李唐的《万壑松风图》中,上部为天空与孤峰,下部为苍松、泉水、山石。最值得称道的是,画家在描绘山峰时,利用长钉皴、刮铁皴等手法,让整个画面更富有层次感和空间感,赋予画作独特的皴擦之美。皴法在艺术形式上具有可感性、意象性、装饰性。对不同皴法的运用,蕴藏着画家对天地造化的感知与体认。石涛认为,笔之于皴也,开生面也;山之为形万状,则其开生面非一端。由此,皴法的运用彰显了画家的审美个性。一丘一壑、一草一木,其皴法的呈现,带给观者不同的视觉意象情境。
三、中国画中的审美意蕴
中国画源远流长,如传统水墨画、白描画、彩墨画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画在撷取传统艺术创作精髓的过程中,也不断吸收西方艺术理论和创作技法,使其审美意蕴也发生了变化,逐步从古典形态走向现代形态。
(一)中国画的内在审美意蕴
所谓内在审美意蕴,主要体现在对内在精神、旨趣、意象的表达与传递,强调灵气与神韵。
1.深幽的意境美
笔墨手法是中国画的独特表现,笔与墨的配合更能营造幽深的画面意境。显然,在呈现意境美时,将画家的情感与所描绘的具体情景进行融合是关键,融意于景,以景达意,从而带给观者丰富的艺术感染力。画作中的景物可以是客观的,也可以是主观的,但在意境表达上,更多地体现了创作者的主观意念。在审视中国画时,意境美的发现与挖掘是关键。不同的画家在营造画面意境时,所运用的空间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一种是藏境法。比如,在鉴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时,在驼队出城门的区域,虽然呈现给观者的骆驼只有两只半,但从汴梁城繁华的景象来看,观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驼队的庞大场景。显然,画家在这里运用了藏境手法,达到以少胜多的巧妙效果。另一种是留白法。留白法,就是通过以虚衬实的方式,通过留出广阔的想象空间来达到虚实互补的意境效果。比如,在鉴赏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时,留白是该画创作手法的最绝妙之处。整个画作仅勾勒出一叶扁舟和戴蓑笠的老翁,除此之外,大片留白所营造的寒江,只留下了孤寂的意境。这一画法将画家内心的情感,通过寥寥数笔的景物勾勒,生发出禅道的深幽意境。
2.超然的诗画美
中国画的审美意蕴与中国的诗歌艺术具有内在的联系,正所谓“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中国画与中国诗歌文化一样,都通过事物的象征、意境的创设来表达创作者的情感。王维是诗人,也是画家。他的诗句如“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等,都是对他画作的生动描绘。在《山水决》中,通篇讲解的是与山水、房屋、河流、树木等相关的布景方法。如“渡口宜寂寂,人行宜疏疏”,表达出渡口的静寂之美;“远景烟笼,深岩云锁”,则强调在描绘山景时,要将远景山石画得更朦胧一些,以凸显其深幽之意境。李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对董源的创作技法评价为“着色类李思训,水墨类王维”,意为董源的绘画,其用笔、用墨与王维的风格很相似。鉴赏董源的《潇湘图》,山峦起伏,烟雾缭绕,草木葱郁,湖光山色,表达出隐逸的自然情怀。同样,王维的极简思想也对绘画技法带来深远影响。极简思想是相对而言,即利用简约来凝练画面主题。比如,南宋梁楷的《泼墨仙人图》采用泼墨技法,但用笔极简,所刻画的仙人步履蹒跚,神态逼真。画家在概括人物神韵时,以更少的笔墨来表达传神写意的绘画理念。再如,北宋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整个画面用笔古拙、洒脱,描绘出孤寂、空灵的意境。这一绘画方式,强调笔墨的表现力,展现了“画中有诗”的创作追求。
3.强劲的节奏与韵律美
节奏,表现为重复性、规律性的艺术特点。韵律,不同节奏之间的协调变化。在中国画中,画面的构图、用笔、用墨等方面,都可以呈现相应的节奏与韵律美感。通常,在中国画中,笔被视为点、线,墨被视为意趣,笔与墨的巧妙融合,赋予画面独特的节奏美。墨有浓淡、干湿之分,笔有轻重、缓急之化,线条的虚实、粗细、曲直、疏密之变,让整个画作犹如一首动人的旋律。在艺术创作中,节奏与旋律是重要的表现形式。中国画以其造型形式语言和文化意蕴,赋予画作独特的节奏与韵律美。以中国画中的“线”造型为例,线的运用主要辅助造型表现。画家要利用线来刻画物象的轮廓,同时还要把握线的形式美感。线条具有强劲的生命力、表现力和感染力。在画作中,有规律的重复、变化的线条,能够带给人强烈的情感共鸣。比如,早期彩陶以线勾勒出的几何图案装饰,富有节奏美感。同样,几何纹样、动物纹样、植物纹样等,以有条理的排列和反复呈现的方式,增添画面的韵律感。在敦煌壁画中,“飞天”人物形象的刻画,更是凭借独特的线条来展现各异的神态。所谓“书画同源”,将绘画与书法艺术进行融合,笔的书写性,运笔时的起、行、转、收等律动,更加强调绘画作品的韵律美。线与行笔节奏的结合,将书法的运笔手法融入绘画中,彰显了以线为骨的表现效果。审视吴昌硕的绘画作品,其对线的运用更有一种浑朴天成的金石美感;而对比八大山人的绘画作品,其对线的运用则更强调墨色的节奏美感。
(二)中国画的外在审美意蕴
外在审美意蕴,主要体现在画面整体的形式美、造型美以及新材料的应用等方面。
1.形式美
鉴赏中国画时,对构图的审视至关重要。留白不仅仅是烘托背景,更是画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中国山水画中,留白的表现形式很多,巧妙地运用留白,可以让画面的整体气韵生动起来。整体来看,中国画的主次形式美,体现在构图、颜色等方面。在画面布局上,谢赫强调“经营位置”,主体与客体之间多依托留白来实现,这也赋予了画面更强的写意效果。主次关系的处理表现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上。审视八大山人的作品,大面积留白的运用,使得观者能够聚焦于少数物象上,从而开启无限的想象空间,领悟到画面所呈现的独特意境。另外,从虚实的主次关系来看,避实就虚的运用让整个画面空间更有层次。
2.造型美
中国画中的造型,既注重变化,又讲究对比与统一的关系,以便于观者从中领悟画面的视觉美感。中国画的外在审美,对于造型本身,并非追求越逼真越好。齐白石认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顾恺之则认为“以形写神”。对于中国画,无论是笔墨、格体、构图、形意等,都强调畅神重意、形随神动的特点。宋代以来,由于文人画的勃兴,写意性成为画家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法。因此,品鉴中国画,必须深入研判画家的内在精神气质、情感、人格和操守,因为绘画过程也是画家主观意念传达的过程。比如,马远的绘画讲究清逸俊秀,王冕的绘画注重豪放不羁,八大山人的绘画突出怪诞寂寥。聚焦中国画的外在审美,其形与神的统一是通过形象来传达精神旨趣,通过神似来渲染视觉气韵。中国画有别于西方绘画,而是以散点透视构图,使整幅画面呈现出开合藏露、疏密有致的磅礴之势。
3.新材料的运用
绘画材料的变革和创新,对中国画的审美意蕴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美学传达的媒介和载体,新材料的运用促使中国画艺术表现形态的多元化。比如,在古代,绘画介质以陶器、纸张为主;绘画方式以墨绘、漆彩、线描等为主。毛笔的运用,使纸、绢、墨成为主体。现代画家将牛皮纸等新材料作为画布,打造出了富有特色的中国画艺术风格。另外,现代工艺对传统宣纸特性的改善,也为中国画审美意蕴带来更加多样的艺术表现。同时,西方画材以及西方绘画技法在中国画中的应用,如光影、空间、色彩等,为中国画增添了更多审美元素。
四、中国画在大学生艺术审美观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艺术审美观教育,旨在培养人拥有美的品格、美的情操、美的修养,并通过审美实践帮助个人获得正确的审美素养。中国画讲程式、重传承,蕴含了丰富的美育内涵。通过中国画融入美育,能够塑造大学生的美好心灵,锤炼他们的优秀品格。
(一)从中国画中挖掘创造精神
在美育中,创造精神是核心要素。杜卫在《美育三义》中提出了“感性教育、人格教育、创造教育”的概念,并强调创造教育是整个美育体系的核心任务。中国画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家提供了探究创造力培养路径的宝贵资源。
首先,要重视中国画的技艺训练。中国画创作,需要掌握相应的笔墨技法。任何一门技艺的学习都需要经过不断地练习来成就。以中国画的线条训练为例,毛笔是“软”笔,提按之间所用的力度不同,呈现出的线条也就有了不同。提起时,线条可以细如丝;按下时,线条可以粗如碗。蔡邕曾言“唯笔软而奇怪生焉”,毛笔的软性为笔法带来更多可能性,也让绘画艺术变得更具创造力。
其次,要注重情感体验。艺术创作,本质上是对情感的抒写过程。画家在绘画时,往往将自己的想法、情感融入作品中。鉴赏绘画作品,离不开对作品情感的分析与提炼。情感体验是欣赏艺术作品最显性的入口,就像聆听巴赫的音乐作品《马太受难曲》,即便是不太了解巴赫的听者,也能够从音乐作品中感受到悲悯情怀。因此,应引领大学生从情感体验入手,感知中国画所蕴含的情感特质。不同时期、不同画家的作品,所传递的思想也不尽相同。中国画中的“平庸”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等,都需要观者能够深入到绘画作品中,与画家对话、与作品对话。
最后,要把脉作品的艺术观念。艺术创作,除了特定的技法、规范、情感外,还需要提炼其中的艺术观念。艺术观念,表达了创作者对作品的深刻认知与期望。艺术观念直接影响艺术创作的过程。在中国画中,唐代之前的绘画作品多体现功能性;唐代之后,则更倾向于文人画。具体来讲,魏晋时期的人物画具有明显的“形神观”;而宋元时期的人物画,则更强调“形意观”。
(二)从中国画中传承中华文化
中国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其美育价值在于更好地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庄子曾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中国画在审美内涵上更加强调“天地之道”,即顺应自然规律。中国画在创作中讲究含蓄的审美取向,以内在的、隐性的方式,融入创作主体中,通过以神驭形的方式传递其精神内涵。
中国画是中华文化长期积淀的人文财富,其所追求的独特的内在价值与其外在形式美感相融合。比如,中国画中的写意精神,将画家的情思、意念以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胸中有沟壑”,才能用寥寥数笔,勾勒出超然物外的意象。中国文化强调“大象无形”,对形与意进行了生动的阐释。将中国画与审美教育相结合,能够依托中国画,让大学生认识和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从而塑造他们的精神品质和美好情操。因此,要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大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建健康的审美品格。
(三)从传移模写中培养审美实践力
学习中国画,始于对中国画笔墨程式的学习与临摹。以临摹为例,临摹是认识中国画绘画语言的重要途径。通过临摹,可以体认中国画的绘画精神,感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临摹中国画时,要学习和理解中国画的语言结构,掌握其笔法与技法。从笔法学习中,看到不同绘画工具可以延伸出不同的用笔方法。不同的用笔方法,又可以延伸出不同的笔墨效果。通过长期的临摹与实践,可以循序渐进地走进中国画的世界,并抓住中国画创作的精髓。
美育是发现美、认识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过程。在临摹中国画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和了解前人的绘画语言和方法,可以将这些思考和经验融入中国画的创作实践中,进而不断提升临摹和创作的能力。同样,中国画的美育价值还体现在审美感知与鉴赏力上。审美教育贯穿于对美的感知之中。在中国画创作实践中,要强调宁拙无巧、宁涩无滑的原则,要克服绘画时的浮躁心态。中国画所呈现的“朴拙美”能够带给观者不一样的审美体验。此外,中国画创作还能促进大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想象力的发展。
五、结语
中国画绝非单纯以笔墨和色彩的渲染来构成艺术作品,而是富有深远而丰富的审美意蕴和美育价值。美学家席勒认为,美育是道德与审美的统一体,旨在提升人的健康审美鉴赏能力。将中国画与大学生审美观教育相融合,通过中国画创作实践,可以熏染和陶冶大学生的精神情怀,提高他们的审美通感力。因此,中国画不仅拓宽了大学生的艺术审美视野,更为塑造大学生的艺术审美观、发展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创造了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郭勇健,冯阿鹏.中国画的触觉价值[J].民族艺术研究,2024(01):139-151.
[2]卿科军.中国画的时代性语言建构[J].美术观察,2024(03):68-69.
[3]焦晓杰.中国画的艺术特征与绘画技巧研究[J].美与时代(中),2024(01):27-29.
[4]王建华.诗性精神融入中国画的时代价值及审美路径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3(19):23-25+29.
[5]柯川.在高校美育中对中国画现代性的研究与实践[J].新美域,2023(12):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