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玉恒
“接福喽!”一声响亮的吆喝喊开了清晨的山雾。初升的太阳缓缓爬上山巅,二沟渠村沐浴在暖暖的阳光里。房前屋后,袅袅升起的炊烟,混合着饭菜香,随着晨风飘散在深涧绿峡中。
这时,陈大爷走在乡间小路上。他穿着新衣裳,提着一袋用红纸写的“福”字,精神抖擞,步伐轻快。他一边走,一边喊:“接福喽!接福喽!”遇到村里人华三,他便停下来问:“华三,接福吗?”
“接!”“新年快乐!”陈大爷说着,便从袋子里拿出一张红纸“福”字递给华三。华三接过去,拿出几块钱放进陈大爷的袋子里。陈大爷乐呵呵地往前走,继续喊:“接福喽!接福喽!”
陈大爷是村里的老先生,老一辈的人称呼他“老先生”,年轻一辈的尊称他“陈大爷”,小孩子们叫他“陈爷爷”。虽然他年近七十,头发全白了,但他身体依然硬朗,精神状态非常好。陈大爷年轻时读过几年书,在他们那一辈里,陈大爷算是有文化的人。他的几个儿女早已成家立业,在城里定居了,只有逢年过节才回山里来探望老两口儿。平时,陈大爷就在家里练练书法,偶尔也给村里的人写个碑文、对联、字据啥的,实在闲不住了,就跑去镇上的茶馆喝茶,会会茶友。而陈大娘在家里种点儿小菜,养几只鸡鸭。两人的日子倒也过得清闲。
每年一到腊月,陈大爷就开始写“福”字了。陈大爷把桌子擦洗一遍,挑了上好的“万年红”红纸铺上,然后把毛笔润湿,沾墨,调笔尖,一气呵成。每写完一幅字,用夹子夹住,挂在屋檐下的晾衣绳上,等墨迹干透了再拿下来,装进塑料袋里封上。每每这时,陈大爷总要站晾衣绳前看自己写的字,还拉着陈大娘一起看。陈大娘不识字,说:“我就是个睁眼瞎,看有什么用?”陈大爷非要拉着她看,说:“你看看嘛,你看这字大了还是小了?”“我看啊,这字长得挺乖的!”“哈哈哈!”
除了腊月里写“福”字之外,平时,村里的乡亲家里有孩子出生了,来求“福”字,陈大爷也会备上笔墨纸砚,临时给别人写一幅。不过,很多人还是更愿意在大年初一等陈大爷送“福”来。
等到大年初一早上,陈大爷提着袋子出门,喊大家接福。“接福喽!接福喽!”声音洪亮有力,传遍村头村尾。乡亲们听到这一吆喝声,便相继开大门,接“福”。人们接过“福”字,贴在大门上,再掏出十块八块递给陈大爷,回一句“新年发大财!”陈大爷也不去数数到底是几块几毛钱,反正收了钱便高高兴兴地走下一家。他一直都对陈大娘说:“别人给多给少都是心意,大过年的,我就图个乐趣!”
最近几年,村里发生了许多变化,修公路了,盖新房了,通公交车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娱乐方式也变得多样化。过年期间,大家天天上镇里去采卖、游玩、走亲戚。但唯一不变的是,大年初一上午,乡亲们一定会等陈大爷送“福”来,因为是新年,大家也图个吉利。而陈大爷,年年如一日,从不爽约。陈大爷在写之前,就算好了“福”字的数量,不多也不少。如果有的人家开口多要一张“福”字,陈大爷便会说“有福了,还得给寿留些位置啊”这样的话委婉地拒绝别人。
每年,陈大爷总要给村里的一个孤寡老人罗大爷留一张“福”字。罗大爷是村里唯一一个无儿无女的老人,一生没娶媳妇,年纪又大了,腿脚不灵便,下不了田,全靠政府的低保救济。前两年,村干部组织大家给罗大爷修了两间新房,还拓宽了他的小院子,铺成水泥地。
今年快中午了,陈大爷照例走到罗大爷家门口,敲了敲铁门,特意大声地喊一句“接福喽!”罗大爷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过来开门。“老大哥,新年好!”陈大爷拿出一张“福”字,顺手贴在大铁门上。“新年好!新年好!”罗大爷脸上露出笑容,一边说话,一边比画着。“福”字贴好后,陈大爷又喊一声“福到喽!”才离开。
快到中午了,陈大爷袋子里的“福”字刚好送完,他提着一袋“祝福”,笑眯眯地回家了。
太阳照在山冈上,微风吹开了小野花,新的一年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