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铺路搭桥,助学生走出早恋泥淖

2024-06-25 09:32王英刚
新校园 2024年5期
关键词:家校班主任家长

王英刚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但孩子能否顺利成长,除了学校的教育,家庭教育也应发挥重要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地承担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家校共育在学生的成长中从来不是一句口号,只有家校联袂才能让学生的人生舞台更加灿烂辉煌。

一、青春期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需要父母适时“松绑”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从情感上讲,孩子遇事总会把父母放在求助的第一位。但是,现实生活中父母往往会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从而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发展,甚至忽视了孩子青春期这个人生中既美好又敏感的特殊时期。“父母之爱子女,必为之计深远”,家长无死角的管控,令孩子窒息进而更加逆反,反而把孩子推向了向异性寻求心理安慰的一端。这时候的孩子与父母成对立之势,父母自然而然就成为孩子“屏蔽”的第一人选,这种情况值得家长深刻思考。尤其是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当他们在青涩朦胧的感情世界里迷失方向不知归途时,父母应该及时发现端倪并将事态的发展消灭在萌芽状态或可控范围内,否则,事态会朝着不可预期的方向发展。

几年前,我的班级中有个成绩中等的叫莹的女生,因为身陷早恋泥潭而几度荒废了学业,之所以出现这种严重情形,究其原因是父母的严格要求和简单粗暴的处理造成的。莹是一名长相甜美的娇小女孩,性格开朗、举止大方,深受老师同学们的喜爱。可有一段时间,她却一改以往刻苦努力的状态,极其注重梳妆打扮。为了更好地摸清莹的表现背后隐藏的原因,我决定在不惊扰她的情况下先去跟她父母进行沟通。果不出我所料,莹早恋了。原来,觉察到女儿早恋后,父母感觉女儿做了为人所不齿的事,怕被人知道遭到耻笑,不但没有及时与老师联系共商对策,反而限制了她外出的自由和电脑的使用,从而引发了几场“大战”,甚至上演了“离家出走”的闹剧。父母管教的严厉不但没有制止事态的发展,反而让莹觉得家长无情,从而更加频繁地偷偷与男孩见面诉苦。

莹的早恋程度令我震惊,震惊之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父母的简单粗暴是否反而助推了他们的感情发展?如果父母觉察出女儿的早恋迹象,能够第一时间与老师沟通的话,事态还会发展至如此糟糕吗?

二、青春期学生的青涩情感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

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是一把双刃剑,对青春懵懂的中学生来说“弊”远远超出了“利”。这无疑给初中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增加了工作难度。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容易导致初中生身体早熟,但心理成长又落后于身体成长,再加上网络媒体的影响,校园内的早恋现象也引起了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今,虽然大多数人已经可以理性看待早恋,但如果教师、家长在处理过程中不讲究方式方法或者放任自流,那么会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不小的影响,甚至毁了学生的一生。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和班主任工作经历时常提醒我:教师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简单的“授业”,更应该把“传道”放在教育的首位。“先学会做人”方能“学会读书做事”。而“做人”和“读书”这两个方面单凭学校教育是完成不了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完美碰撞才会“胜却人间无数”,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健全人才。

针对莹的实际情况,我对她的校外情况展开了细致的摸查,以便后面的教育工作能够精准实施。

(1)莹和那个男孩起初只是纯洁的男女同学关系,后来由于莹为人太热心,假期补习班期间莹为其送过一把雨伞,此事成为同学们热议的话题。

(2)莹曾跟我哭诉过父母跟踪她,还限制她与男同学交往,让她很苦恼。

(3)莹说父母像防小偷一样防着她,甚至还动手打过她,让她感觉不到家的温暖。

摸清状况后,有必要与莹来一场心照不宣的会谈了。开始时,她很抵触这个敏感话题,随着谈话的深入,莹的心理防线逐渐瓦解。哭诉中,我感受到了她一颗青春期敏感而又彷徨无定的心。一个多小时的谈话,打开心扉的莹毫无保留地跟我和盘托出了她的知心话。听着她的娓娓道来,看着她因激动而绯红的脸,我知道本次谈话一定会有个好结果。果不其然,谈话后,我的邮箱中收到了莹的一封情真意切的邮件。

事后,我又来到莹的家中与其父母做了沟通,他们也明白了自己在处理这件事中的错误做法,并及时与孩子谈心并道歉……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课堂上,看着莹的脸上又恢复了往日的自信,洋溢着其特有的热情,我想莹的事件只是千千万万个处在青春期中的学生的个例,以后的路途任重道远!

三、合适的策略方法为家校共育保驾护航

家校助力是学校教育成功的基石。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来说,家校共同参与其成长更是不可或缺,但同时也得讲究策略方法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

1.教师与家长达成共识

学校教育的外延不仅仅是在校就读的学生,还应该包含学生的父母。尤其是陷入早恋泥淖的学生的家长更应该是老师关注的重点。农村的不少家长在骨子里还是把早恋当成不能启齿、败坏门风、丢人的事(前面案例中莹的家长就是典型代表)。这类家长如果发现了孩子的早恋现象,不是第一时间考虑与教师共同商讨对策,而是采取简单粗暴的做法。这样不但不能帮助孩子,反而会激化矛盾,让孩子感觉在家中缺乏关爱从而走向极端,这种案例近几年在网络上频频出现。为防止极端事件的发生,教师应该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现学生早恋的苗头,应及时与家长做好沟通。

如果遇到有些家长特别忌讳别人知道自己孩子早恋,教师还应该从照顾家长的情绪、顾及家长的面子方面入手。在处理孩子的早恋事件之前要先做好家长的工作,让他们从思想上接受早恋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可能要经历的一个特殊问题,并非是所谓丢脸的可耻之事。只有教师与家长形成共识,才会更好地帮助早恋的孩子迷途知返。

2.多方式与家长互动,共同关注孩子

农村学校班主任工作的难度远远大于城市学校的班主任:一是因为学生自小的生活环境,导致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难以转化;二是学生家长对于学生学习和思想教育的认知方面有所欠缺,家庭中对孩子的思想学习教育不到位;三是学生家长无暇顾及孩子的心态变化,总觉得孩子进入学校就会万事大吉。因此,我因地制宜地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除去常规的家长会还采取了适合农村家长的沟通方式。

一是为不耽搁家长的劳作,家访地点随机而定:田间、地头、大棚常常成为我家访的地点。

二是掌握家长的休息时间:随着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村留守儿童居多,无形中增加了农村教育的难度。孩子一旦出现“风吹草动”,照顾孩子饮食起居的爷爷奶奶由于年龄大,沟通起来比较困难;即使能够跟他们进行交流,由于他们对孩子溺爱也会导致效果不佳。鉴于此种实际情况,要想更好地教育孩子,父母是不能缺席的。因此,必须掌握这群孩子父母的下班时间,进行电话沟通。我的班主任工作日记本子上不仅有家长的电话号码,还有他们的作息时间记录。

3.密切关注学生的异常表现,及早发现早恋端倪

青春期的学生一旦有了早恋倾向,只要班主任“火眼金睛”,定会及早把握学生动向。掌握了事态发展,教师及早与家长沟通联手做好工作,就会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为了便于关注学生,我养成了上课站窗外(学生送外号“旁听生”),课间屋内巡视的习惯。课堂上走神的学生,不是打盹犯迷糊就是有心事;课间串教室、串位的学生不是讨论问题就是在四处“联络感情”。学生课上课下的异常变化记录是我班主任工作笔记本中的另一个特色。

案例:

邻班有个从市里学校转过来的女生,长相特别出众。班内有个叫凡的男生,成绩处于中考过关的边缘。通过近一个阶段观察,我发现他课上经常听着课就两眼飘向窗外;课下有事没事总会在邻班转悠,着装和发型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于是我就从周围开始调查,果不出所料,凡与那名“校花”交往了。如果不果断处理,凡的中考梦想就有可能会断送。事不宜迟,我立马与凡的家长取得联系,约定好家校共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帮教。对于恋情,十四五岁的学生正是懵懂好奇的年龄,因此千万不能强压硬打,那样的话会把学生推向对立面,导致事态更为严重而一发不可收。此次事件的处理由于家校双方步调一致,没有过激处理,所以他们所谓的“爱情”也就终止了。

4.家校“会诊”,开好方、配好药,出疗效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师者对其进行帮扶教育时万不可“复制、粘贴”。尤其青春期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跳跃性大,难以捉摸。因此,面对早恋中的学生,做工作不要急于求成“快刀斩乱麻”,对他们的感情进行强硬干涉,而应该与其父母沟通,家校“会诊”精准为学生把好脉、开好方、配好药,才能出疗效。

青春是美好的,早恋是一些青春期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小插曲”。只有教师、家长合理呵护扶持,才会让学生在青春期灿若繁花,健康成长。我作为一名“70后”班主任,在处理这种情感问题中也是步履难行,屡受挫折。但好在有家长们作为我的坚强后盾,让我能快捷有效地为学生的青春期成长保驾护航。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既离不开家长的护佑,也不能缺少学校教师的引领教导,尤其是涉及学生比较敏感的感情问题的时候,唯有家校共同“铺路搭桥”,方能帮助学生走出早恋泥淖。

猜你喜欢
家校班主任家长
家校距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夸夸我的班主任
我心中的好家长
班主任
家长请吃药Ⅱ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