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回中“泉”自信 共成长

2024-06-25 09:32柳宝福
新校园 2024年5期
关键词:教研学科家长

柳宝福

追风赶月创未来,春华秋实在杏坛。建校70余载的济南回民中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3年8月,新领导班子履新后,旗帜鲜明抓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推进“提质增信”工程,提出了“读书、爱国、做自信回中人”的教育理念和自信发展的办学愿景,围绕激发学生成长自信、提升教师专业自信、培育家庭幸福自信“三个自信”,久久为功,重点发力,努力实现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的同频共振,为这所基础薄弱的老学校开拓了一条自信发展之路,释放出蓬勃的教育力量。

一、夯基挖潜,激发学生成长自信

1.循序渐进打基础

“少年学习记得深,好比石上刻道印。”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各学科采取不同措施,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基础知识,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数学学科以运算为抓手,通过一周三次的运算训练以点带面,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算得对”,越来越有信心学好数学;开展“乐学嘉年华”活动,聚焦数学问题,以展板的形式展示优秀作品,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体验到学习乐趣,增强自我成就感。英语学科在“一早一晚”上下功夫,利用每天晚自习时间加强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每周固定周二早读前开展英语听力测试,在反复听测中增强学生英语学习信心,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听英语、学英语的环境,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物理学科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学生物理基础相对薄弱、动手少、畏难情绪严重的现状,坚持从“小切口”人手,把物理基础原理和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设计了常态化的基础检测,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2.培优扶弱抓育人

遵循“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因学施教”的原则,各年级结合学生实际,开设培优扶弱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长成才。利用自习课时间进行培优辅导,丰富拓展学习内容,促进学生各学科均衡发展,激发优秀学生的竞争力;同时开展扶弱辅导,学科教师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弱势学科,与学生结对,有针对性地跟踪辅导,为学生精准把脉,具体分析薄弱学科及存在问题,巩固强化基础知识,让学生能够查缺补漏,补齐学科短板,提升学习自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各年级通过开展优秀学生学习经验介绍,影响并带动周围同学,共同努力提高级部、班级整体成绩,增强了学生学习信心。

3.学科活动燃激情

以活动为载体,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多学科积极探索并开发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形成了颇具回中特色的校本课程。语文学科结合“语文源于生活,生活就是大语文”的学科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文化自信,浸润心灵。开展“书香飘泉城经典润人生”经典诵读比赛、硬笔书法比赛、作文比赛,举办“回中辩论社团选拔赛”,锻炼学生的写作和思辨能力。开设体现回中特色的“民族风俗”“中国茶文化”“泉文化”等校本课程,排练的校本剧《茶馆》和《荷花淀》在学校连续展演,赢得师生好评,学生学语文、读书籍的热情空前高涨。地理学科根据学生特点,开展了异彩纷呈的“丹青浅绘,笔尖地理”绘图比赛,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积极参与,绘制出诸多优秀作品,展现了良好的绘图功底和丰富的地理知识。一系列活动,点燃了学生学习地理的激情,也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建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开辟了新天地。数学学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中国辉煌的数学成就,举办了首届校园数学文化节——少年“π”的文化之旅,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拓展了知识面,真正走进数学、感受数学、喜欢数学,提升了数学素养。生物学科组建了“根与芽”社团,宣传生物知识并走进田间地头,积极参与社会活动。2023年我校被授予“济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志愿团队”旗帜,很多回中学生成为生态文化的“守望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者”、践行绿色发展的“耕耘者”。

4.挖掘潜力促发展

学校重视每个学生的优势智力领域,挖掘其发展潜力,通过社团活动、兴趣小组等形式,打造缤纷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学生特长发展提供了契机,为学生快乐成长搭建了平台。高级教师高培芬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诸城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建立了古琴社团,大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传统乐器文化的认同感,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守望者文创社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奋发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风貌,让学生在多民族和谐校园中快乐成长。导师朱霞带领学生参加了2024“泉在济南·共赏春花”花朝节活动,师生了解了汉代文化,感知了中国文化之美。此外,学校组建的健美操队、田径队、三人篮球队、板鞋队,为学生提供了艺体专业学习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多次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5.荣誉表彰添自信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鲜花与掌声,尤其是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中学生。学校设立“勤毅奖学金”并进行了首届评比活动,通过学生自荐,级部、班级评选,学校审核,选评出30名奋进拼搏的勤毅者,激发了学生争先创优意识。在一系列“提能增信”活动中,学校除了定期召开学生表彰大会,还充分利用电子屏、班级屏、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宣传栏等媒介,宣传学科状元、进步生、“腾飞”生、运算达人、书写达人、阅读达人等各类优秀学生,激励全体学生奋起直追,努力塑造更好的自己。“努力在绝望中找寻希望,努力在不可能中成就可能。”一次次的表彰、一份份的荣誉、随处可见的“光荣榜”、无处不在的称赞,使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得到同龄人的发现和认可,博得教师的注意和鼓励,成为推动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巨大力量!

二、深耕教研,提升教师专业自信

教师成长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密码。学校在职教职工101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2人、高级32人,省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济南名师、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等20余人。师资力量以中级职称的中青年教师为主,这些教师有提升专业成长的迫切需求。为了实现“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的目标,学校在制订教师发展规划时,提出教学工作“立足常规、深度教研、整体发展”的思路,多措并举强化师资。

1.立足常规“三公开”

学校号召每位教师“上有质量的课、打造高效的课堂”,倡导把“精心备课、精彩上课、精改精练”作为自身专业成长的必修课,实施“三公开”制度。通过完善学校教学质量考评办法,实施教学质量量化考核,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一是公开教案。制订《回中教师教案标准要求》,要求教师根据个人教学特点,针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量身定做、认真撰写,做到一课一案,学校不定期检查评比,展览优秀教案,强化教师“自我管理,创新发展”的教学能力。比如,新学期伊始,组织开展了教案展评活动,选出22份优秀教案进行展示,分享了先进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师整体教学水平。二是公开课堂。完善“当堂检测”模式,当堂落实精讲精练,提高课堂实效。对校内教师、领导和家长开放每一节课堂,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推动教师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营造了全体教师“人人抓课堂,课课有质量”的良好氛围。三是公开作业批改。对批改的作业进行评比和展示,激励教师抓好课堂教学的延伸环节,及时准确地获取教学反馈信息,调整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辅导,确保取得“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

2.深度教研聚合力

学校立足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需求,引导教师全力抓好教研工作。一是坚持以研促教。从备好每一节课开始进行教学的深度研究,强调备课要聚焦课堂教与学,做到手中有方法,脑中有课标,心中有差异,胸中有教材,目中有学生。不但要备讲什么,更要备怎么讲;不但要备怎么教,更要备学生怎么学。依据学情和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法,让学生的学习成为课程设计的主线。二是抓实集体备课。制订规范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建立教学资源库,推动教学资源共享,实现“减负、增质、提效”目标。注重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人潜能,让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共享智慧、促进理解、减轻负担、实现共赢。各教研组教研氛围更加浓厚,实中求趣,趣中求信。三是加强教研组建设。完善优秀教研组评选办法,促进教研组整体工作提升,致力于为教师成长搭建沟通、解惑、学习的平台。教研组定期举行专题学习和听评课活动,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困惑中学习、在研讨中反思、在领悟中创新,取得了良好实效。同时,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积累、分享研究资料,互相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支持,强化教师“深度教学,人人参与”的教学教研意识,使教师内强个体素质,外树整体形象,奋发进取,追求卓越。

3.新老结对育骨干

一方面,实行“老带新”结对活动。加大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培育力度,充分发挥优秀教师“传、帮、带”作用,引导青年教师主动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尽快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每学期定期开展“新教师汇报课”活动,为新教师提供“展现风采、提升自我”的平台,促进新教师成长。另一方面,实施“培优工程”。推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扩优提质”,培养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做好自我发展规划以明确“方向”,在教育教学的实践锻炼中施加“担子”,通过各种比武竞赛搭建展示“台子”。例如,学校组织市优质课参评人选遴选活动,通过赛课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彰显其独特的教学素养和个人魅力。思政课教师腾兴龙执教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获济南市优质课一等奖,“做新时代有为青年,绽放青春绚丽之花”主题班会在济南市“怎么做人”主题班会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

4.培训引领促发展

学校充分发挥教师培训和专家引领作用,开展教研培训和专家座谈活动,制订“走出去、请进来”学习交流机制,邀请专家、一线优秀教师到校开展观课、评课、送课等活动,为教师专业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带动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落实读书提升工程,积极购置教育类图书报刊,为教师购买教研类著作,引领教师好读书、读好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开启专家引领工程,陆续邀请山东省教研院高考学科命题专家和济南市教研院学科教研员走进校园,二十多位学科专家深入课堂把脉细诊,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效果、教学能力、新课标落实情况及学生学习情况等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与评估,并精准指导教学,对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素养等提供建议和指导,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为回中教学实现从“知识为中心”到“素养为中心”的转变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家校携手,培育家庭幸福自信

1.畅通家校沟通渠道

一是成立班级、年级、学校的三级“家校共育委员会”,规定“工作日就是家长开放日”,家长可在工作日走进校园、班级、教室、课堂、食堂,零距离接触、感受、了解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状况,并及时与各学科任课教师进行对话、商讨,共同解决教育中的困惑和挑战。二是积极推动“家校面对面”,根据学生近期学习情况和整体表现,采取“预约式家长会”“分层家长会”和“教师家访”的形式,面对面与班主任、任课教师一起,了解、分析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商订帮促计划。“家校面对面”使学校更贴近学生、家长的需求,在共情与信任中达成教育共识,在携手共进中同心、同向、同行。三是公布学校联系电话,开通“家校共育电子信箱”,让家长、学生可在第一时间与校长、书记对话。校长和书记不仅在第一时间解决家长的诉求和困惑,缓解家长、学生的教育压力和心理压力,而且汇总家长的诉求和建议,定期开展主题讲座,分享家庭教育的相关理念,鼓励家长善于发现和肯定学生的优点,勤于反思和总结家教的经验,做幸福自信的家长。

2.开设“智慧家长讲堂”

学校以家教处为职能部门,开设“智慧家长讲堂”,以精准研发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为切入点,聚焦家长的焦虑,努力提升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的实效性和精准度。“智慧家长讲堂”设置了家校关系、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四个课程体系,搭建起“家庭教育主题培训、亲子活动、读书会、家庭会谈、家长讲堂”等多元的家长学校教育、交流、展示平台,全面提升家长科学教子的水平。通过生动形象的体验式互动活动,家长们深切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致力于成为“智慧家长”。例如,学校协同山东广播电视台少儿频道,邀请“成长没烦恼”栏目讲师团专家,围绕“如何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开展专题讲座,专家们聚焦小问题,将家长普遍头疼、焦虑的问题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抽丝剥茧”,让家长在“悟”中走出困惑,化解矛盾,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对凝聚家校育人合力、构建和谐教育生态发挥了积极作用。

3.打造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多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打造“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发展”的特色模式,不断引导家长做成长型父母,创建成长型家庭;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学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让学生能够在健康和快乐的环境中成长为“自信回中人”。家庭教育指导处主任魏秀杰是山东省优秀心理教师,她充分拓展家长学校教育空间和外延,打造“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发展”的特色模式,让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彼此渗透,使家长和学生、家庭和学校实现和谐共赢。魏老师每学期都通过家长讲堂,从心理健康的角度为家长们做主题分享,以案例为载体盘点当下亲子沟通的现状、产生原因以及对策,以心理测评结果分析和心理辅导案例为“镜”,让家长们“照见”了自己的养育模式,反思自己对学生的爱与理解。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为了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成长,学校用爱滋养,教师用心教育,家长用心养育。爱与成长在校园里已经生根发芽,教与学、家与校在回中实现了“双向奔赴”。学校获得济南市第二批“百所家长学校示范校”称号,这正是开放办学、集聚智慧、携手共育的家庭教育工作结出的教育硕果。

点点进取星铺路,步履稳踏行致远。在自信发展的道路上,回中人始终坚守教育初心,立足“勤毅”,笃行不怠,师生“泉自信”、共成长,携手走向教育更美好的明天和未来!

猜你喜欢
教研学科家长
【学科新书导览】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超学科”来啦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家长请吃药Ⅱ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