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效果

2024-06-25 05:13沈宗欢姚志斌王瑢
右江医学 2024年5期
关键词:严重创伤

沈宗欢 姚志斌 王瑢

【摘要】目的探究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对严重创伤患者救治的价值。方法选取新余市人民医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行传统救治模式的96例严重创伤患者(实施前组);再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行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的96例严重创伤患者(实施后组);比较实施前后救治效果[从死亡率、休克发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方面评估]、救治时间(院前急救反应用时、院内急诊用时、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于救治前后,比较损伤严重程度[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并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家属满意度。

结果与实施前组比较,实施后组死亡率、休克发生率及MODS发生率更低,家属满意度更高(P<0.05);实施后组院前急救反应用时、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实施前组,且院内急诊用时长于实施前组(P<0.001);实施后组患者ISS评分低于实施前组(P<0.001)。

结论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具有高效、快速等优势,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中,能够提高救治效果,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严重创伤;传统救治;一体化救治;救治效果;救治时间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4.05.005

Studyoneffectofintegratedpre-hospitalandin-hospitaltreatmentmodelonpatientswithseveretrauma

SHENZonghuan,YAOZhibin,WANGRong

(DepartmentofEmergency,XinyuPeople'sHospital,Xinyu338000,Jiang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valueofintegratedpre-hospitalandin-hospitaltreatmentmodelforseveretraumapatients.

Methods96severetraumapatients(pre-implementationgroup)whounderwenttraditionaltreatmentmodelatXinyuPeople'sHospitalfromAugust2021toAugust2022wereselected(pre-implementationgroup);and96severetraumapatientswhounderwentintegratedpre-hospitalandin-hospitaltreatmentmodelfromSeptember2022toSeptember2023wereselected(post-implementationgroup).Andtheeffectivenessoftreatment(assessmentintermsofmortality,shockincidence,andtheincidenceof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andtreatmenttime(pre-hospitalemergencyresponsetime,in-hospitalemergencytime,ICUstaytime,andlengthofstay)beforeandafterimplementationwerecompared.Injuryseverity(injuryseverityscore[ISS])wascomparedbeforeandaftertreatment.Inaddition,thesatisfactionofpatients'familymembersbeforeandafterimplementationwascompared.

ResultsComparedwiththepre-implementationgroup,theincidenceofmortality,shockandMODSwaslowerinthepost-implementationgroup,andthesatisfactionofpatients'familymemberswashigher(P<0.05).Theemergencyresponsetime,ICUstaytime,andlengthofstayofthepost-implementationgroupwasshorterthanthatofthepre-implementationgroup,andin-hospitalemergencytimewaslongerthanthatofthepre-implementationgroup(P<0.001);theISSscoreofpatientsinthepost-implementationgroupwaslowerthanthatofthepatientsinthepre-implementationgroup(P<0.001).

ConclusionIntegratedpre-hospitalandin-hospitaltreatmentmodelhastheadvantagesofhighefficiencyandspeed,whichcanimprovetreatmenteffectivenessandreducemortalitywhenappliedtopatientswithseveretrauma.

【Keywords】severetrauma;traditionaltreatment;integratedtreatment;treatmenteffect;treatmenttime

创伤是常见意外事件,主要因交通事故、坠落、跌倒等导致,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问题。严重创伤是造成全身反应以及导致身体组织受到严重影响的创伤,如大出血、内脏破裂、颅脑损伤等情况,以多发伤为主,此类患者病情危重且复杂,常导致多脏器功能损伤,容易并发休克、栓塞等不良事件,增加病死率[1]。目前,创伤救治目标主要为帮助患者获得最佳急救时间,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提高救治效率[2]。传统急救模式中存在较多问题,如医师对创伤患者缺乏整体把控原则,容易错过最佳抢救时间,且多发伤涉及学科较多,救治效率低下,影响救治成功率[3]。因此,临床应积极优化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流程。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是院前急救、急诊外科、创伤急救中心、神经外科、骨科、普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口腔科等外科融合为一体,能够实现严重创伤患者快速院前救治,快速诊断并治疗,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4]。近年来,一体化救治模式不断被用于多发伤患者中,但具体价值还需进一步证实。鉴于此,本研究于2022年9月开始将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旨在探究该救治模式对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效果、救治时间、损伤严重程度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为今后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模式的拟定提供重要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新余市人民医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行传统救治模式的96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实施前组;再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行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的96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实施后组;实施前后患者损伤部位、致伤原因、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5]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对比性。见表1。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均因交通伤、砸伤等原因导致的多发伤,为严重创伤,ISS评分≥16分;②患者受伤至入院时间≤60min;③成年患者,年龄不低于18周岁;④患者家属对研究知晓,签订相关同意书;⑤患者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①中途因各种原因转院、离院者;②伤前合并心、肝等器质性功能障碍者;③院前病死案例;④未经急救车转运到医院者;⑤合并肝癌、肺癌等恶性肿瘤者;⑥伴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1.3方法

1.3.1实施前组

进行传统救治模式。患者入院后,急诊室医护人员根据病情状况给予呼吸支持,进行心电监护,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等体征,并记录于病历上;开放静脉通道,稳定患者体征。医护人员协助患者进行常规彩超、CT等检查,组织科室会诊,根据检查结果、病情程度及损伤部位评估结果向对应专科分诊患者。由专科医生评估受伤情况,明确治疗方案,完善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准备工作,实施手术;暂无手术指征者,入住ICU监护室。急诊治疗完成后将患者送到相关科室接受进一步治疗。

1.3.2实施后组

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1)院前急救:医院接到120电话后,医护人员立即出诊赶往现场,于2min内出诊,到达现场后,医护人员初步评估患者创伤部位、类型及程度,护士配合医师监测并维持患者呼吸、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并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肢体运动障碍、呼吸不畅、活动性出血等情况,急救人员立即采用止血、包扎、气管插管等方法缩短院前滞留时间,立即现场拍照上传,通过医院信息平台上传患者受伤部位照片及血压、脉搏、呼吸等到创伤中心信息平台,并启动一体化救治模式。(2)院内急救:值班医生收到传送过来的患者资料后,联合创伤、神经科、骨科等多个学科医生提前评估患者病情,开启院内绿色通道,制订抢救预案,提前准备好有关物品、药品及手术器械等,患者到达医院后无缝对接,采用CRASHPLAN原则进行检查,并根据结果进行相应处置,快速诊断和处理。

1.4评价指标

(1)救治效果:从患者死亡率、休克发生率(患者出现脸色苍白、四肢湿冷、出冷汗等症状,并结合心电图检查确定)、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患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或系统同时发生功能障碍)方面评估救治效果。(2)救治时间:比较实施前后的院前急救反应用时、院内急诊用时、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3)损伤严重程度:于救治前后,采用ISS评分判定损伤程度,将人体分为头颈部、面部、四肢及盆骨、胸部、体表伤、腹部及盆内6个区域,量表得分范围为1~75分,分数越高,损伤程度越重。(4)家属满意度:出院前,家属填写自制急救护理满意度问卷表,问卷的Cronbach'sα为0.890,主要从流程、效率及操作等方面评估,共计100分,若得分超过85分为很满意,60~84分为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很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和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均经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及方差齐性检验,经检验后,计量资料均方差齐、符合正态分布,均采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结果

2.1救治效果比较

实施后组死亡率、休克发生率及MODS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救治时间比较

实施后组院前急救反应用时、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实施前组,院内急诊用时长于实施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3。

2.3损伤严重程度比较

急救前,两组患者I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后,两组患者ISS评分下降,且实施后组ISS评分低于实施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4。

2.4家属满意度比较

实施后组患者家属对急救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严重创伤患者数量逐年增多,这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创伤是复杂疾病,患者内环境严重紊乱,机体免疫功能受抑制,进而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6]。因此,采取积极有效急救方式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存活率有积极意义。目前,严重创伤的救治过程存在较多不足,如无法及时抢救伤势严重者、会诊时间长、救治效率低下等,导致死亡率较高[7-8]。因此,救治严重创伤患者应注重提高综合救治能力。

传统救治模式主要是将患者送至急诊科进行治疗,该模式中院前、院内急救缺乏有效衔接,转运过程中与医院缺乏沟通,医院无法提前准备物资及药品等,容易延误治疗;且急诊科接到患者后邀请多个学科专家会诊,容易延长患者等待时间,不利于抢救,降低抢救成功率[9-10]。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是院前急救、急诊外科、创伤急救中心、神经外科、骨科、普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口腔科等外科融合为一体,能够将急救措施往前移到急救室,能够在黄金时间内对患者实施治疗,可突出救治连续性,利于提高救治效果[11]。蒋世荣等[12]报道,一体化模式应用于多发伤患者救治中,能够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实施前组比较,实施后组死亡率、休克发生率及MODS发生率更低,院前急救反应用时、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且院内急诊用时更长;急救后,实施后组的患者ISS评分低于实施前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实施前组。结果提示,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能够提高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治效率,减轻患者病情程度,提高家属满意度。分析原因为,一体化救治模式中,将多个学科整合,于院前将患者病情传送至医院中心信息平台,便于与院内医生无缝衔接,使院内各科医师预判病情并做好准备,能够缩短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13]。该救治模式中,患者入急诊后,多个学科医生共同抢救,心肺复苏、腹腔穿刺等抢救措施均在急诊科进行,将急救力量前移至急诊室进行,将急诊作为严重创伤的确诊前沿阵地,可减少院内转运、交接环节,缩短院内诊治时间,院内急诊时间更长,能够提高急救效果,减轻患者病情,进而提高家属满意度[14-15]。因此,建议临床今后可将该救治模式应用于多发伤患者中,对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治效果可能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具有高效、快速等优势,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中能够提高救治效果,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宋欣,何乾峰,张毳毳,等.基于FMEA模式护理在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27):170-173.

[2]杨鹏,陈恒峰,王龙刚,等.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前后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效果比较[J].中华创伤杂志,2019,35(10):913-917.

[3]惠思明,张方园.院内急救程序-时间控制护理模式对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效率的应用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9):2851-2853.

[4]邓胜林,彭卓.院前急救优化流程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效果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21,38(9):1285-1287.

[5]王莉,李波,王枭,等.分析急性重症创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0,29(6):826-828.

[6]蔡建军,万毓华,曾元临,等.创伤急救中心院前院内协同救治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2020,36(1):82-85.

[7]谭文甫,何敏,符勇,等.创伤中心对提升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初步探索[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2):138-142.

[8]孙浩,高惠,王骅,等.创伤中心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2,17(5):580-584.

[9]李力卓,何松柏,胡悦,等.严重创伤的救治流程与策略[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3,51(7):784-788.

[10]高子煦,高青,邵钦,等.急诊创伤一体化在救治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及探讨[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21,9(3):844-847.

[11]王巧红.无缝隙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时间及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22,30(18):5-7,16.

[12]蒋世荣,黄发贵,王瑜,等.传统救治模式与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8,13(9):833-836.

[13]周礼鹏,江甜甜,王婧斐.急诊一体化模式在创伤救治中的临床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23,43(2):109-112.

[14]林才,荆国杰,李王安,等.视频回顾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规范化接诊与院内救治流程改进效果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0,15(3):323-325.

[15]郭志强,潘淳,黄小明.分析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对多发伤患者的预后影响[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24(A02):1960-1961.

猜你喜欢
严重创伤
PDCA管理理念在严重创伤患者院内转运中的运用效果
不同输血策略对严重创伤大量输血并发ARDS影响
230例严重创伤急诊患者的抢救分析
降钙素原在严重创伤并早期全身感染的临床应用研究
改良创伤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救治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严重创伤患者不同部位中心静脉置管的应用选择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大承气汤对35例严重创伤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
早期防治严重创伤及骨科手术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