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危机类型及干预策略探究

2024-06-25 03:42丁凌陈金波杜德健
广西教育·C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干预策略心理危机大学生

丁凌 陈金波 杜德健

摘 要:当代大学生是较易出现心理危机的社会群体之一。大学生心理危机可分为适应正常型、轻微适应不良型、严重适应不良型、紧急事件型、高风险型五种类型,可采用哀伤辅导模式、认知模式、平衡模式、支持和干预技术模式、心理社会转变模式、社会资源工程模式、整合干预模式等进行危机干预。高校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用心理危机干预模式,从心理危机的预防、判别、处理、后期管理和持续追踪等环节入手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以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12-0092-05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有生力量。进入新时代,国家愈加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2018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并将加强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1]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2021年11月召开的全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会上指出:“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让广大学生更加健康阳光,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2]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将完善心理预警干预纳入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任务,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3]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持续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发展,使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进入新的阶段。

大学生的思想尚不成熟、个性发展尚不稳定,且面临着学业、生活、人际、就业、情感等多重压力,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继而导致心理危机的产生。高校不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更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4]

一、心理危机及心理危机诱因

1944年,美国医生林德曼(Lindemann)最先提出“心理危机”的概念;被视为“心理干预”奠基人的美国心理学家卡普兰(G.Caplan)对其进行了发展,经过系统研究,于1964年首次正式提出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得到社会与学界认可并使用至今。卡普兰提出,当一个人面对困难情境,个体现有的问题处理能力及支持系统难以应对当前处境(即困境难度超出处理能力范围)时,个体将产生过程性心理困扰,这种暂时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被定义为心理危机[5]。

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可由突发事件诱发,亦可由长期的问题积累而导致。个体与自我内部、外部世界(如他人、社会、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心理危机产生的潜在机制。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诱因:第一,失恋、暗恋或感情纠葛等引发的情感问题,以及由人际关系适应不良或交际困难导致的交友问题等在内的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6];第二,由成绩不理想、学习环境不适应或无法顺利毕业、求职受挫等所引发的学业和就业问题;第三,由家庭经济困难、父母离异或失去至亲等情况导致的家庭问题;第四,由家族遗传性或其他原因导致的重大身体缺陷和疾病,以及受过其他重大打击和意外刺激留下的后遗症所引发的原发性问题;第五,由对社会环境、价值观念、文化体系产生疑惑或发生冲突导致的适应问题[7]。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类型及相关干预模式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类型

危机事件发生后,当事人会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不信任、对现实生活失去安全感、自我认同感下降等情况。一般可以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造成心理压力的重大或意外事件分为五种不同程度的危机类型。

一是适应正常型,由普通现实因素诱发,当事人可以在短时间内自行化解不良情绪。他们的社会功能正常,人格无异常,生活、学习、社交基本正常,不良情绪的产生原因也仅局限于原始事件。例如,大学生因挂科或学业未达预期而出现情绪低落等学业类危机。

二是轻微适应不良型,由普通现实因素或者非现实的神经性因素诱发的常见冲突,当事人的不良情绪间断出现并且可以自行化解。他们虽社会功能正常,但偶尔出现行为失态或生活、学习、社交间断异常且效率下降的情况。部分与原始事件相关联的其他事件,也可能会触发该类不良情绪。例如,大学生入学初期的适应困难、交际障碍等成长性危机。

三是严重适应不良型,由普通现实因素或者非现实的神经性因素诱发的常见冲突,当事人痛苦情绪间断出现,持续时间较长并且无法自行化解。他们的学习工作效率骤降、精神状态异常,甚至出现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与原始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例如,严重身体疾病、长期闭锁心理等强痛苦型危机。

四是紧急事件型,由强烈刺激诱发的突发冲突,多指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影响较大的现实刺激,当事人在短时间内间断或者不间断地体验着痛苦情绪并且无法自行化解。他们的社会功能受损,生活、学习、社交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原始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会引起此类痛苦。例如,家庭突发变故、父母离异、感情纠葛型失恋等突发性危机。

五是高风险型,由普通现实因素或者非现实的神经性因素以及强烈刺激共同诱发的常见冲突,当事人痛苦情绪长时间、持续出现并且无法自行化解。他们的精神状态及行为举止明显异常,已经有了自我伤害和伤害他人的行为,甚至有了自杀行为或明确的自杀计划及想法。例如,精神性疾病、遭受侵犯后的创伤应激障碍等严重冲击性危机。

(二)心理危机干预模式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对处于危机状态下的个体,通过给予关怀、支持、心理咨询与治疗等方法,帮助其情绪、认知、行为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甚至达到好于危机前的状态。危机干预的关键点在于“人格修复”,帮助受助者恢复信心、改善缺陷、挖掘潜能、悦纳自我,以恢复心理平衡。在众多心理危机干预理论的流派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哀伤辅导模式。由林德曼提出的“哀伤辅导”概念被认为是当前危机干预理论的基石之一。这种模式强调正面的宣泄,主要是帮助人们在合理的时间内感受和经历痛苦,并通过哭泣等方式宣泄情感,引导人们走出内心的痛苦,避免产生不良后果,同时提高重新开始正常生活的能力。该模式适用于对丧亲的干预。

第二,认知模式。该模式认为危机的出现不在于事件本身,而是当事人在应对事件时个体认知方面的某些负面因素和错误思维。因此,危机干预者应该引导被干预者改变思维方式,强化理性认知,刨除认知中的非理性和否定成分,以帮助被干预者实现理性思维和对自我的肯定,从而摆脱危机的控制。该模式适用于心理危机程度较轻、情绪基本稳定的受助者。

第三,平衡模式。该模式更适用于早期干预,其主张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当事人通常处于一种心理失衡或情绪失衡的状态,此时干预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当事人稳定自身的心理和情绪,从而找回对自身的控制,做出恰当的选择。

第四,支持和干预技术模式。该模式认为在不同的危机阶段,干预的侧重点和适用模式各有不同。在心理危机的初期,适合运用支持技术模式,使当事人达到情绪平稳状态;在心理危机的后期,适合运用干预技术模式,协助当事人找到应对危机的有效方法。

第五,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该模式是通过将个体内部应对困境的处理方式与外部的社会资源和环境充分结合,帮助当事人获得更多的支持资源和选择机会,以达到摆脱困境的目的。该模式适用于情绪较为稳定的受助者[8]。

第六,教育、支持与训练的社会资源工程模式。该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当外部资源受限时,在教育、支持和训练的基础上,通过早期的危机干预减轻情感上的痛苦,挖掘和利用团体内部的心理健康资源[9]。

第七,整合的危机干预模式。该模式是从所有可能的危机干预模式中,有目的、有选择、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择并形成系统、科学、有效的整体策略以帮助受助者。该模式的特点是能够根据不同个体的具体实际,个性化地适应当事人的情况和需要,灵活性和开放性较高。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策略

高校在处理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时,应根据心理危机事件的阶段和学生个体的情况,综合运用各类干预模式,灵活妥善处置危机事件,以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为根本任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在干预过程中,应尽量保证当事人对自身行为的主导性和决断力,干预方式应结合被干预者的特征来确定,并随着被干预者心理状态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结合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心理危机干预应当遵循预防性、安全性、针对性、支持性、行动性、正常性、完整性和保密性等基本原则,为当事人提供积极的心理情感支持和建设性意见,采取合适且行之有效的应对行为。当前,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主要包括心理危机的预防、判别、处理、后期管理和持续追踪等环节。

(一)心理危机预防

危机预防是心理危机干预的前置环节,对降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率有着重要意义。精准摸排和日常心理健康的教育引导是危机预防的前提和保障。心理危机预防一般涉及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日常教育的渗透、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和家校互通联动机制的建立等方面。

高校应该对入学新生进行一系列心理指标的考察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或现实的危机因素,并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以便动态地进行危机预测[10],要重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通过主题班会、新媒体平台等渠道开展心理健康主题宣讲,针对学生存在的人际交往、情绪管理、恋爱困惑、学习压力等问题开展主题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认知能力和自我解决能力,以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降低危机出现的风险。教师应当通过个人丰富的学识、开阔的眼界、勤勉的态度、专业的精神等获得学生的认可,并充分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在思想、心理、情感等各个方面不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成为学生面临心理危机时的倾诉对象,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值得注意的是,原生家庭是导致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的成长背景、个人经历、亲子关系、家庭氛围等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发展。高校应该重视原生家庭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作用和重要性,切实做好家校互动,可通过新生家长会、学生家访、电话沟通、微信群聊等方式,向学生家长普及心理健康与疾病诊疗基础知识,提高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引导家长主动承担起教育疏导的责任。

(二)心理危机判别

危机判别是心理危机干预的关键环节,是保证危机干预针对性和准确性的重要内容。畅通信息渠道是危机判别的主要途径,高校可依托学生骨干构建快速、高效的危机判别反馈及朋辈互助系统,要加强学生骨干培养,提高其心理危机判别能力和增强其危机预防意识。学生骨干一方面可以承担朋辈心理辅导的职责,另一方面发挥着心理危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桥梁及判别反馈作用。学生骨干可在发现异常情况后第一时间进行反馈上报,以便教师及时介入、有效干预。同时,高校应该进一步完善心理筛查机制,遵循分类管理原则,掌握学生心理发展和成长成才规律,把握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阶段性和节点性,结合开学季、毕业季、求职季等重要时间节点,在开展新生心理普查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存在学业困难、就业困难、经济困难、人际交往困难等困难学生群体以及遭遇突发事故、经历重大变故的学生群体的筛查。

(三)心理危机处理

危机处理是心理危机干预的核心环节,是一项影响危机干预及时性和有效性的工作。通过危机判别确认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后,与学生关系较为亲近的教师应该第一时间主动接近当事人,采用积极倾听、暖心陪伴等方式,鼓励其表达内心感受和个人想法,从而第一时间掌握学生情况,对学生心理危机的紧急程度和处理难度进行初步评估,同时明确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类型及问题所在。此时,心理危机干预处理一般会因危机的紧急程度和专业需求而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学生心理危机程度和处理难度超出教师的干预处理能力范围,需要进行转介。教师在安抚学生的同时,应及时将危机当事人转介到学校心理中心,由学校心理中心再次评估后再决定是否进一步转介到专科医院进行治疗。同时,教师应该及时与学生父母取得联系、如实反馈学生情况,并迅速上报学校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工作组,在为学生提供生理、心理等方面支持的同时,对学生进行24小时监护,保证学生生命安全,为专业心理危机处理人员的后续工作做好准备、提供保障。[11]

第二种情况,学生不用转介,可以先在学院内部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在有效识别危机诱因、问题和类型后,可根据学生心理危机的类型,充分利用机动资源进行灵活处理。学生若因学业类问题诱发心理危机,学院可联动学生导师、教务部门、学业辅导人员等,帮助学生平稳过渡;学生若因家庭类问题诱发心理危机,学院可视情况及时联系学生父母或亲友进行配合处理。教师应运用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知识,根据当事人的具体情况,采用恰当的干预模式,与当事学生共同探索、讨论、选择应对方法和有效行为,并充分利用校内各类支持资源,共同制订具有指导性、操作性、规范性的行动计划,以减轻学生的应激与焦虑程度,有效开展心理危机处理。

(四)心理危机后期管理

后期管理是心理危机干预的保障环节,是危机干预效果稳定和持久的重要保证。高校可以通过后期管理措施保障和强化干预效果,以实现彻底解除学生心理危机的目标。学校、学院在干预后应与当事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关心关爱学生,并根据工作节奏和学生心理发展变化规律,有计划地开展回访;辅导员应持续做好当事学生所在班级同学和舍友的思想引导及沟通工作,通过同学和舍友侧面了解和掌握当事学生的情况,为其身心状态恢复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人际支持;学院应与学校心理中心保持紧密联系,及时反馈当事学生的身心状态,做好评估及管理;校方与当事学生家长保持沟通,如实反馈当事学生在校表现,加强家校协同,发挥育人合力。

(五)心理危机持续追踪

持续追踪是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环节,是确认干预效果和防止危机反复的有效措施。重大突发事件诱发的心理创伤常常出现愈后反复情况,且有一定的隐蔽性。大多数学生经过危机干预和一段时间的调整恢复后,心理危机感会逐渐降低甚至消失,但部分隐匿较深的创伤会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类似情境、关联事件、敏感时间节点等)重新诱发,再次出现心理危机[12],因此,跟踪反馈系统的建立尤为重要。该系统应以专业心理教师和思政工作者为主,家长、学校、社会各方人员形成工作共同体,建立心理健康追踪监测的长效机制,密切跟踪危机个体及其关联人员的心理动态,畅通交流辅导渠道,预防学生心理状态恶化,防范心理危机出现反复。高校需要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和家庭进行个案辅导,开辟家庭教育专栏,为家长提供与专家“对话”的平台,实现家校联动;高校可以整合社会资源,开通个案就诊的“绿色通道”,打造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系统,对应激期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13],为危机后的追踪提供便利。

综上所述,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提出切实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是高校应尽的职责,也是让大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党〔2018〕41号)[EB/OL].(2018-07-06)[2022-03-31].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3020/201807/t20180713_342992.html.

[2]教育部.提高政治站位 加强源头治理 强化过程管理 完善综合保障[EB/OL].(2021-11-30)[2022-03-31].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

1485/202111/t20211130_583568.html.

[3]教育部.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教体艺〔2023〕1号)[EB/OL].(2023-04-20)[2023-04-27].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05/content_6857361.htm.

[4]段润芳,梁艳梅,黄增辽.关于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工作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7):58-60.

[5]李雪娇.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4.

[6]刘畅,潘俊波,刘双奇,等.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法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6(6):51-55.

[7]马方琳.基于社会支持系统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研究[J].大学(研究与管理),2020(39):84-85.

[8]Burl E.Gilliland,Richard K.James.危机干预策略(上)[M].肖水源,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26-28.

[9]North C S,Hong B A.Project CREST:a new model for 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 after a community disaster[J].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00,90(7):1 057-1 059.

[10]房文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研究[J].兰台世界,2014(14):45-46.

[11]孙慧.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优势分析与路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0(18):45-47.

[12]骆莎.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现代转型[J].思想理论教育,2020(1):107-111.

[13]李永慧.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困境与应对策略[J].中国学校卫生,2019,40(4):486-489.

注:本文系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校园心理危机事件应对处置的法律法规研究”(BJSZ2023YB05)、北京师范大学“一体两翼”研究课题“‘一体两翼视域下研究生危机管理通联体系建设研究”(2023ZHB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编 雷 靖)

猜你喜欢
干预策略心理危机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学习困难成因分析及教育心理学干预策略研究
大学英语FCM学习适应性干预策略研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专业化干预
警卫官兵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
失落的一角
盗窃罪发生机制及干预策略分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