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 高迪 郝慧敏 王改丽 杨健
摘 要:文章在产学协同育人背景下,分析了当前“物流系统仿真”课程教学的现状与不足,并通过课程大纲制定,课程导入,课程教学方式以及课程考核四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以学生为中心深入实施产学合作,旨在完善专业课程建设的同时,构建产学协同育人新模式,培养行业及企业所需人才,从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产学协同;物流系统仿真;教学改革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Logistics System Simulation" Cour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oduction-Learning Collaboration Education
Zhang Bo Gao Di Hao Huimin Li Yanfeng Yang Jian
Xin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rumqi,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830000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y-university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teaching of "Logistics System simulation", and explores the reform through four aspects of curriculum formulation, curriculum introduc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methods and curriculum assessment. The student-centered in-depth implementation of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aims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build a new model of industry-university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Cultivate the talents needed by the industry and enterprises,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raining.
Keywords:Industry-university collaboration; Logistics system simulation; Teaching reform
高校与企业产学协同育人是应对行业人才需求变化与产业发展的战略方针。高校的专业培养理念与方向要与社会发展高度契合,各专业建设与培养方案更要与行业岗位需求相耦合,为此,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提出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发展格局,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深入推进协同育人,促进协同培养人才制度化,着重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强化教育系统与行业部门联动,加强人才需求预测、预警、培养、评价等方面协同,实现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之间的匹配与促进。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2023年首批自治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征集申报的通知》更是为了进一步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产学深度融合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为响应当前社会经济和物流业发展需求,实现高校学生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的高度吻合,“物流系统仿真”课程建设亟待改革优化。
现如今产学协同育人模式已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路径,在推动高校专业和课程建设进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者主要分析当前产学合作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方面进行研究。贾宗维[1]提出产学合作应与创新育人相协同,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体系和双师队伍建设。尹作涛[2]从组织体系、企业实践以及政策保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组织在产学合作方面的领导的作用。高小涵[3]以大连科技学院为例,提出对于应用型院校应该分层次进行产学合作。石国鑫[4]提出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自我监督体系,整合双方资源,增加企业实践教学比例。
专家学者针对“物流系统仿真”课程改革多从学生实际出发,主要在教学团队和教学方式方面进行研究。唐燕[5],邱晗光[6]提出了组建团队教学、完善教学条件和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的改革途径。谢旦岚[7]和孙雪[8]分别提出了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和将微课堂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授课效率,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赵娆[9]提出了“一中心、二维度、三场景”的课程教学模式和全过程考核体系。
本文充分结合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新疆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已有的教育教学条件和产学合作企业,针对“物流系统仿真”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探索,搭建产学协同育人新模式,以实现课程理论与企业实际需求的高度融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1 “物流系统仿真”课程教学现状
1.1 课程实施现状
“物流系统仿真”课程作为物流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主要包括理论与实践两部分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课时占比为一比一,目前针对理论教学部分通过专任教师采用多媒体课堂教学,完成物流系统仿真建模理论与方法的知识讲授;针对实践内容主要是结合“乐龙”物流系统仿真软件完成模型构建与模拟,实现对课程案例方案的可视化设计、运行与检验,该课程现阶段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通过物流系统仿真软件实现了案例分析的可视化、低成本化目标,达到了教学内容丰富、性能有效和安全的教学目标,其优势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和推广。
1.2 课程实施中的不足
在现实教学中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目前理论内容中采用数学仿真模型的内容较少,主要以定性仿真方案设计为主,导致学生无法提供关于方案有力的证明材料;第二、课程实践内容较为陈旧,引入企业实践案例和数据资料较少,使得实践教学成果对企业的实际指导作用较弱,无法得到有效的检验说明;第三,在课程教学中,授课教师多专注于课程理论的研究与教学,对企业进行实际考察的活动较少,缺乏利用产学合作机会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素质方面的引导。
而随着当前物流系统设计与优化过程中对虚拟仿真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多,技术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非常有必要对该课程的授课内容与方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拓展,以实现“物流系统仿真”在物流规划设计与评价检验中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物流工程专业学生处理物流运作流程以及网址规划的重要工具,更好地为物流业发展以及企业需求所服务。
2 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本文主要根据“物流系统仿真”课程开展的实际情况,结合产学协同育人背景进行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以共修课程大纲,共建课程资源,共授专业课程、共育专业人才的方式深入实施校企合作方案,将专业课程目标与合作企业、行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进行充分融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2.1 以企业岗位职责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充分调研合作企业的相关岗位职责,对照岗位要求将课程内容进行分割,从知识目标、素质目标与技能目标三个方面制定章节培养目标,设立基础理论、实践案例、优化设计以及成果评价四个维度的课程架构模块,充分融合企业经营实践案例,增加基础理论部分中的数学模型分析内容,采用线上企业案例分享与线下理论讲解答疑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形成“从企业中来,回企业中去”的课程教学思想。
2.2 以校企课堂建设为手段,探索产学协同育人新模式
将企业导师请进课堂讲案例,学校教师走进企业练方法,开放课堂环境,强化教师团队建设,打造校企交叉的课堂平台,推进行业与专业相融合的课堂建设,实施由校内老师讲理论、授方法与企业导师出案例、列措施与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教师专业理论与企业导师实践经验的优势,探索产学协同育人新模式。
2.3 以校企综合考核为抓手,评测学生专业理论与技能
搭建学校与企业双重考核模式,在以往学校对学生日常课程考勤、课堂表现以及期末考试等方面考核的基础上,增加企业对学生在方案设计的创新性与实用性的考核,考核形式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并根据本课程理论与实践占比以及各章节内容优化各部分考核权重,综合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实践素养与能力。
3 教学改革实践
充分融合产学协同育人相关政策文件要求,结合行业以及合作企业对人才需求现状,建立产学协同育人的“物流系统仿真”教学模式,实现产学协同育人的教学改革设计,本模式主要从课程大纲制定、课程导入、课程教学方式以及课程考核四个方面组成,将产学协同贯穿教学全过程,具体如下。
3.1 校企共建课程大纲,综合培养目标
课程大纲主要包括课程的授课目标,授课内容,授课方式以及考核内容,是课程建设的主题,“物流系统仿真”课程包含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内容,通过企业对行业发展环境以及自身对各岗位职责与要求的了解,对照企业自身对专业人才关于知识、技能以及素养方面的要求,提出对本课程教学大纲在技能、素养方面的意见,由授课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依据课程培养目标以及企业提出的各项意见,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增减、调整和重组,优化各章节理论与实践的课时占比,增加数学建模仿真的相关内容,并根据学生的知识理论基础选择课程章节的讲授顺序及权重,明确每一章节的课程培养目标,确保课程大纲设置的前沿性与实用性。
3.2 以行业、企业案例为课程导入,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导入主要分为课前背景导入与课中案例导入,首先,以企业背景和专业发展方向为课程导入,明确“物流系统仿真”课程对物流企业在规划与设计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为课程的设立提供依据;其次,加强与合作企业的联系,播放由合作企业提供的相关运作视频以及教师到企业实际走访发现的问题作为课程导入资料,可以在引入场景教学的同时探索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方案,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识与理解;再次,充分挖掘行业或企业在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信息,剖析行业发展所需的设施设备与技术,尤其是计算机仿真模拟以及智能化仿真软件的使用方面的现状与需求,激发学生对物流技术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
3.3 情景探讨与虚拟仿真相结合,创新教学方式
针对教师收集或企业提供“物流系统仿真”课程中的教学案例,充分利用企业的“真实身份”进行情景探讨,对典型案例通过由学生扮演“客户”,与企业导师进行面对面情景探讨分析,真实模拟案例情景,进而促进学生强化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企业在处理相关案例中的方法与经验;其次对于其他问题可以继续采用虚拟仿真的方式进行模拟,通过仿真数据与现象对问题进行剖析,从而得到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再次,通过企业的实际案例讲解分析,使得在加深学生对行业和岗位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毅力和乐观积极的高尚情操,提升学生整体思想水平。
3.4 课程理论知识与企业方案设计双考核,扩大考核范围
双考核制度是将以往单一的课程考核体系划分为课程理论知识考核与企业方案设计考核两部分,其中,课程理论知识考核仍以学生在校上课期间的考勤、课堂活动以及期末考试等方面为主要评价方面,企业方案设计主要以企业导师对学生所提交的设计方案从创新性、实用性方面进行评定,在检验学生课程理论学习成效的同时,复检学生未来的工作能力水平,多方位考核学生综合能力的方式使得考核结果更加公平、合理,以达到校企协同育人的目标。
4 教学效果与反思
通过对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调查发现,调整后的教学大纲能够较好的体现本课程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柔性转换,课程导入资源与方式更加丰富,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考核环节均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各项改革探索措施在提升学生对仿真建模的理论和应用的理解的同时,降低了学生对仿真分析的恐惧,激发了学生进行探讨式学习的动力,课内方案设计也对企业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较为可行的参考方案,为企业的运作优化与升级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次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虽有较大成果,但是对于部分不按期完成作业任务和不积极探讨交流的学生成效相对较弱,仍需针对此部分学生采取更为人性化的关心教育方式,以期实现最终教学目标。
结语
通过对产学协同育人背景下”物流系统仿真“课程进行改革探索,将企业发展思想与课程教学目标相融合,促进了教学、育人同平台建设,加深了产学合作的同时,优化了课程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的培养目标,充分说明了产学协同育人的必要性以及教学改革对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性,为企业以及行业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贾宗维,成丽君.产学合作协同创新育人机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3(01):95-97.
[2]尹作涛,陈莉莉.东京大学产学合作模式及其启示[J].科教导刊,2023(05):11-14.
[3]高小涵,于茜.以创新创业为育人目标的分层次标准化产学合作模式研究——以大连科技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2(23):47-54.
[4]石国鑫.“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及其优化策略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0):67-69.
[5]唐燕,孟繁玥.差异资源化模式的物流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11):63-65.
[6]邱晗光,甄杰,唐国峰,等.基于Flexsim软件的物流系统仿真教学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57):98-102.
[7]谢旦岚,孙冬石.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物流系统仿真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1,43(06):186-187+185.
[8]孙雪,于鑫,赵立新.微课程在物流系统仿真课外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93):147-148.
[9]赵娆,陈新玲.“物流系统仿真”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及考核体系探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02):20-24.
项目:2023年首批自治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项目名称:《物流系统仿真》课程建设;新疆工程学院2023年度校级一般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名称“产学协同育人背景下《物流系统仿真》课程改革研究”
作者简介:张博(1993— ),男,汉族,河北邢台人,讲师,物流工程系副主任,研究方向:物流规划与设计、供应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