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楼》句末语气词初探

2024-06-24 05:03柯海琴郄远春
名家名作 2024年10期
关键词:十二楼云楼句末

柯海琴 郄远春

[摘 要] 《十二楼》是明末清初时期的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作品,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反映了明末清初的语言状况,在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从陈述语气词、疑问语气词、感叹语气词三个方面考察《十二楼》句末语气词的分布与功能,描写分析明末清初语气词的使用特征,进而揭示该时期语气词承上启下的意义,以补充近代汉语史语法研究。

[关 键 词] 《十二楼》;语气词;演变

《十二楼》作为李渔拟话本小说的代表作,全书分为十二个独立故事,每一个故事围绕一座楼展开,因此以“楼”来命名,多讲述青年男女的婚恋爱情故事,也有部分章节是讲述当时的社会现象。作为拟话本,《十二楼》的语言通俗易懂,语气词的运用十分频繁,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语言应用实际情况,对研究明末清初的汉语语法具有重要作用。

关于《十二楼》的相关研究,学术界更早关注其在文学方面的价值,而语言文字方面的研究则起步较晚,且研究相对零散。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释义和语法两个方面。

在词汇释义方面,沈梦婷的《〈连城璧〉与〈十二楼〉词汇选释》(2012)选取了小说中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词汇,运用训诂的方法,对它们的义项进行细致考察[1],进而指出《汉语方言大辞典》在释义上的一些偏误。

在语法研究方面,目前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词类研究上,段颖玲的《〈十二楼〉的动词研究》(2010)以《十二楼》中的动词为研究对象,详尽描写和分析了该书的动词后认为《十二楼》的语言面貌已经接近现代汉语[2];此后,邓婷、张旖旎的硕士论文分别对《十二楼》的连词、副词进行研究。最后是句法研究方面,孙素贞的硕士论文对《十二楼》中的处置式和被动句进行穷尽式研究,以此丰富近代汉语研究的语料。

综上可以发现,《十二楼》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释义和语法研究方面,语法研究也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涉及语气词相关的研究。因此,本文将以《十二楼》的语气词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句末语气词。

一、《十二楼》句末语气词的分布特征与功能

(一)陈述语气词

陈述语气词即是在句子里表示陈述或肯定的语气词,一般出现在陈述句中。在《十二楼》中,出现在句末的陈述语气词主要有也、耳、矣3个。

1.也。“也”作为语气词,在《十二楼》中的出现频率较高,且基本用于陈述句中,极个别出现在疑问句和感叹句中,此处主要讨论“也”出现在陈述句句末的情况。

(1)用于判断句末尾,表示判断、论断。

①此虽救女之婆心,抑亦筹男之善策也。各犯免供,仅存此案。(《夺锦楼》第一回)

②从来拜神拜佛都是自拜其心,不是真有神仙、真有菩萨也。(《夏宜楼》第三回)

(2)用于句子末尾,表示已然语气,或者进一步加强断定语气。

①只要你守得到头,不使他日还俗之心背了今日从良之志,就是个好尼僧、真菩萨,不枉我一番救度也。(《归正楼》第三回)

②故此告过主人,替他改了名字,叫做能红,依旧不失桃花之意,所谓“桃花能红李能白”也。(《拂云楼》第二回)

2.耳。“耳”作为语气词,意思相当于“不过如此”,在《十二楼》中的出现频率并不高,共7例,表示肯定、强调的语气。

①肖与不肖,相去天渊,亦可为同源异派之鉴耳。(《三与楼》第一回)

②随日之东西,以镜相逆,使之运动,正为此耳。(《夏宜楼》第二回)

3.矣。“矣”和“也”均是古代汉语中频繁使用的语气词,但这两个语气词在明末清初之际的使用已大量减少。吕叔湘认为,“矣”表决定,可以用于既成之事,也可用于未来之事[3]。在《十二楼》中共10例,表示将然或肯定语气。

①这种眠云漱石的乐处,骑牛策蹇的威风,都要从命里带来,若无夙根,则山水烟霞皆祸人之具矣。(《闻过楼》第二回)

②本朝不复相强,当移伐辽之兵转而伐宋,即欲仍遵前约,不可得矣。(《鹤归楼》第三回)

(二)疑问语气词

疑问语气词即指在句中表示疑问的语气词,一般出现在句末,在《十二楼》中,共出现三个疑问语气词,分别是“么”“否”“不成”。

1.么。“么”作为一个极具生命力的语气词,不仅产生时间早,且一直沿用至今,学术界颇为关注。在《十二楼》中,“么”共出现26例,多出现于是非问句中,也可用于反问句中。

(1)“么”用于是非问句句末,有疑而问,希望得到对方明确的回答,形式通常是肯定陈述句加上“么”,这也是“么”出现较多的语境。

①那藏金赠友、不露端倪、只以神道设教的事,可是老先生做的么?(《三与楼》第三回)

②每人打了几板,末后那一个更打得凶,这一件事可是真的么?(《夏宜楼》第一回)

(2)“么”用于是非问句,但问法相对来说比较委婉,形式与上一种略有不同,为“否定陈述句+‘么”。

①路公道:“为何至此?莫非令公郎与管小姐有了甚么勾当,故此分拆不开么?”(《合影楼》第二回)

②能红道:“张铁嘴的话,你们记不得么?”(《拂云楼》第五回)

(3)“么”用于反问句句末,表达语气较为强烈,常以“莫非/难道……么”的形式出现。

①师父今日到此,莫非替人做说客么?(《拂云楼》第二回)

②但不知小女的年庚,与他合与不合?若嫁了此人,果然有些好处么? (《拂云楼》第四回)

2.否。“否”主要用于选择问句句末,“否”原本指代的意思是前面动宾的否定意思,故是一个选择问句。 [4]在《十二楼》中,共8例。

①故此卑职一来奉谒,二来请问老大人,求一个示下,不知果否?( 《三与楼》第三回)

②舒秀才把以前的话遍告族人,询其可否?(《奉先楼》第一回)

3.不成。“不成”用于句末表示反诘语气,常与副词“难道”“莫非”配合使用。在《十二楼》中共22例,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难道……不成”,另一种是“……不成”。

①只管啧啧赞羡道:“我这样人物,只说是天下无双、人间少二的了,难道还有第二个人赶得我上不成?”(《合影楼》第一回)

②难道今日之来,不是会亲,竟在这边做梦不成?(《合影楼》第三回)

(三)感叹语气词

感叹语气词是在句中表示感叹的语气词,一般出现在句末或自成一句。《十二楼》中感叹语气词较少,分别是“哉”“哩”“呵”。

1.哉。“哉”作为语气词,用于感叹句句末,表示感慨、喜悦、遗憾等语气,形式上多出现在形容词后,在《十二楼》中共7例。

①人亦何惮而不为善,何乐而为不善哉!( 《三与楼》第三回)

②那戏文上面的正生,自然要让我做,岂止不填花面而已哉!(《拂云楼》第二回)

2.哩。语气词“哩”作为学术界重点关注对象,吕叔湘、太田辰夫、孙锡信等学者均详细研究过其产生及发展,后文将重点讨论其演变过程,此处不赘述。在《十二楼》中“哩”的用例几乎消失,只有两处,且一处是“着哩”连用,从语气上来看感叹语气并不强烈,说明在李渔所处的浙江,“哩”的使用并不频繁。

①只怕八咏楼上的牌匾,宝婺观前的诗对,还没有这些字大哩!(《夏宜楼》第三回)

②只怕他要我做二夫人,我还不情愿做,要等他求上几次方肯承受着哩!(《拂云楼》第五回)

3.呵。明清之际,“呵”的使用已经大量减少,在《十二楼》中,“呵”的用例仅有一处,用于呼唤语气,带有一定的感叹语气。如:

小楼听到此处,不觉泪下起来,伸出一个手掌,在他肩上拍几拍,道:“我的孝顺儿呵!不知你前世与我有甚么缘法,就发出这片真情?”(《生我楼》第二回)

二、《十二楼》句末语气词的演变

根据以上对《十二楼》句末语气词的共时描写,结合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十二楼》中的句末语气词相比现代汉语语气词来说存在一些差别,但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我们深一步进行考察,其实会发现某些语气词存在同源关系,这也是符合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以下我们重点考察“么”“哩”“呵”几个语气词,从而揭示它们的演变和发展。

(一)么

语气词“么”在历史上有多种字形,唐宋时期曾写作“摩”“磨”“麽”,元代又写作“末”。总的来看,“麽”的写法更为常见,而《十二楼》中则采用的是“么”字,从字形上看来自“麽”。关于“么”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五代时期,在当时是一个纯粹的语气词。关于该语气词,学术界目前一致认为“么(麽)”源自“无”,而现代汉语中的“吗”来源于“么”[5]。到了金元时期,“么”用在是非问句中的用例逐渐增多,便日渐取代了“无”,之后“么”的用途也越发广泛,可以表示推测,表示反诘,起到句中停顿的作用,还可以表示感叹,元代的字形虽然发生了较大变化,但用法基本相同。结合钟兆华的研究,现代汉语语气词“吗”的出现其实跟中古果摄字读音分化有关[6]。“么”的本音为muɑ,宋之后,“么”的音分化为muo和ma,后来“ma”这个音便以字形“吗”相配合。通过检索《十二楼》可以发现,文本中并无“吗”字,而创作时间略晚于《十二楼》的《红楼梦》《歧路灯》等作品,“吗”的用例已经非常频繁,并且已经出现“吗”超越“么”的趋势。因而,我们可以推测《十二楼》所在的清初时期是“么”向“吗”过渡的一个重要时期。

(二)哩

关于语气词“哩”的来源,吕叔湘、太田辰夫、孙锡信等学者均详细研究过其产生及发展,尽管学界对于这一观点未达成统一意见,但学者们一致认为“哩”在唐五代时期已产生语气词的用法,其来源是从用于句末的处所名词“裏”发展而来。语气词“哩”的最初书写形式为“裏”,后来又写作“里”“裡”等,大约于元代,写作“哩”[5]。江蓝生曾详细考察了“呢”自五代到明清的演变历程,即:(五代)聻、你、尼→(北宋)你、那→(金元)那、哩、呢→(元明)哩、呢→(清)呢。这也与吕叔湘的观点“‘哩源于‘在裏,而‘哩又是现代汉语语气词‘呢的来源”不谋而合。[7]现代汉语语气词“呢”的使用大致可以分为表示疑问和非疑问两类,目前大家主要认为表示非疑问的“呢2”源自产生较早的“哩”。《十二楼》中“哩”的用法正是非疑问类,从用法上来说也符合“呢”的前身,而清以后更为强势的“呢”在文本中并未出现,说明李渔所处的明末清初正是由“哩”向“呢”过渡的一个典型时期。

(三)呵

语气词“呵”最早产生于宋代,金元时期才普遍使用。例如《西厢记》中,“呵”便是使用最多的语气词[8]。同时在元代,“呵”又可以写作“阿”,“阿”的使用并不多,仅分担了“呵”作呼语这一种用法。到了明代,“啊”作为语气词开始出现,但多是“啊呀”连用,并且用例不多。清代后,蒋绍愚和太田辰夫均认为语气词“啊”的较早用例出现在《红楼梦》中,此时的用法已基本接近现代汉语常用语气词“啊”。结合学术界已有研究,我们基本可以肯定,现代汉语语气词“啊”的前身其实就是“呵”,大概的演变过程也相对清晰,即“呵”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它的异体“阿”,“阿”进一步发展演变为“啊”,并最终在清代中叶时期基本定型。再来看《十二楼》中“呵”的用法,仅有一处,用法保持与前代一致,但“阿”“啊”作为语气词的用法在该文本并未出现。检索李渔稍晚时期创作的另一文本《连城璧》发现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呵”的语气词用例已经没有;“啊”作为语气词的用法倒有两处,一处是用作感叹,一处是“啊呀”连用。这说明在清初时期的浙江,“呵”作为语气词逐渐消失,“啊”则作为其替代逐渐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三、结束语

综上,我们可以认为《十二楼》所处的明末清初时期是反映语气词使用的重要过渡时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旧”语气词的使用。所谓“旧”语气词,即上古和中古时期便频繁使用的语气词,比如“也”“耳”“矣”“哉”的使用,这些语气词作为典型的文言语气词,《十二楼》中依然频繁使用,同时并非完全继承。另一方面是“新”语气词未完全出现,这一点表现尤为明显,“么”“哩”“呵”这三个语气词的使用均能反映这一点。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得知,“么”是“吗”的前身,“哩”是“呢”的前身,“呵”是“啊”的前身,“吗”“呢”“啊”作为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语气词,也即所谓的“新”语气词,在《十二楼》中均未开始使用,而这几个语气词的前身在《十二楼》中均有使用,并且作为“新”语气词的前身,在《十二楼》中的用例很少,处在即将消失的边缘。这些现象无不在揭示:《十二楼》所处时期是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时期。

本文对《十二楼》句末语气词进行了统计与分析,讨论了“么”“哩”“呵”三个语气词的发展演变过程,以此揭示《十二楼》所处的明末清初是语气词发展演变的重要过渡时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近代汉语史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1]沈梦婷.《连城璧》与《十二楼》词汇选释[J].甘肃高师学报,2012,17(3):33-35.

[2]段颖玲. 《十二楼》的动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3]吕叔湘. 中国文法要略(上)[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41.

[4]陈晶. 《三言》语气词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5]孙锡信. 近代汉语语气词的历史考察[M]. 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9.

[6]钟兆华. 近代汉语虚词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7]袁宾编. 二十世纪的近代汉语研究[M]. 上海:书海出版社,2002.

[8]刘冬冰.《西厢记》句末语气词的共时描写及其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98-102.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十二楼云楼句末
云楼守望
四川方言句末助词“哆”
完整句末不一定都用句号
“也”“还”在英语中的用法
句末“没”和“没有”的演变分析
七绝·岁末染恙恰遇除夕以记之
忆旧
《十二楼》词汇选释
论《十二楼》的女性及其生存困境
《十二楼》男性形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