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仁政与荀子礼制思想比较研究

2024-06-24 08:28张婷婷
名家名作 2024年10期
关键词:性善仁政礼义

张婷婷

[摘 要] 作为先秦时期承继孔子而起的儒学宗师,孟子和荀子同属儒家学派,但两者的侧重点却截然相反:一者讲“性善”,倾向仁政,要求立心,主张反求诸己;一者讲“性恶”,倾向礼制,要求立制,主张义分则和。现代儒学家牟宗三说:“孟子敦《诗》《书》而立性善,正是向深处悟,向高处提;荀子隆礼义而杀《诗》《书》,正是向广处转,向外面推。 一在内圣,一在外王。”从思想发展的角度来看,二者虽然在儒学进路上观点相左,但是孟子“内圣”与荀子“外王”的政治目的相同,同求天下大治。

[关 键 词] 孟子;仁政;荀子;礼制

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孟子和荀子是两位具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体系分别形成了儒家思想的两大支流。本文主要从人性论、治国理念的角度出发对孟子仁政与荀子礼制思想进行比较研究。

一、性善与性恶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开始聚焦人性问题。孔子在《论语》的“性相近,习相远”中,表明人的天性是无比接近的,只不过在后天的锻炼学习中逐渐相远。《论语》中的“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及《中庸》中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含蓄地表达了人本性是性善的。孔子认为“仁”具有内在性和普遍性,上天赋予人皆有之且不必借于外力,遵循天性才可成道。孟子承袭孔子的思想并明确地指出人性是向善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心向善犹如水往低处流一般自然,自然使然,生动地揭示了人性善的自然性和必然性。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之心,曰:“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围绕“不忍人之心”又提出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此为“四心”。他认为“四心”是人本来就存在的,是仁、义、礼、智的根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人若没有外在环境侵染沿着四端发展,就会与仁、义、礼、智连为一体,发扬光大。人要不断扩大善的一面,实行仁政,通过对人性的理解达到对命运的理解。

不同于孟子把人性的考察聚焦于社会属性,荀子把人性限制在自然与本能之中。荀子首先将人与其他万物区分:“有血气之属者莫知于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有血气且能结成一定组织的人皆具有自然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自然生就的“性”不可以通过学习得到,不可以经过努力从事而做成,更不具有恶的性质。那么恶是从哪儿产生的呢?荀子曰:“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可以看到,人之本性“生而自然”,并无善恶之分,但本性中包含恶的基因,当本性向外扩展的时候便走向了恶。顺乎本性,便与“辞让”“忠信”“礼义文理”相悖,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人性是恶的。因此,确保达成等级制度的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必须先进行法制教育和礼义引导。此外,性恶还表现在人欲望的扩展破坏了社会的正常秩序,破坏了财权与政权稳定,如《富国》中所言的“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

二、仁政与礼制

孟子仁政思想植根于“人性善”论。仁政发乎于“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先王之治因为肇始于同情、怜悯别人的心理,便有了同情、怜悯别人的政治,凭借怜悯别人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像把玩物件一样简单了。那么仁政如何实现?孟子首先从现实出发,提出“制民之产”的主张,认为只有首先解决好温饱的现实问题,教育、道德等精神上的追求才有可能实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战国中期,七雄割据,攻城略地,礼崩乐坏。孟子洞察到了世间的疾苦,提出“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的理想耕种制度,以井字划分土地,八家皆占地百亩,同耕公田,以此实现民有恒产,能够“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此外,还包括薄税敛。“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市,廛而不税;关,讥而不征。”布帛、粮食、劳力之税,三者只征其一是为仁政,百姓物质生活由此得到保障,有了家庭的生存权利,“养生丧死无憾”,民心安定,人心巩固,便愿服从君王的统治,便是“以仁政得民心”。其次,救济平民,招揽民心。孟子反对统治者的奢侈浪费:“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黎民生活在饥寒困苦之中,君王的厨房却充满皮薄膘肥的肉,这样的人不配当君王。贤良的君主喜欢美好的事物,应当与百姓分享,尤其是救济鳏寡孤独者,孤苦无依之人更应格外照顾,百姓与君王一同富足,与民同乐就实现了。最后,谨庠序之教,教化民心。孟子强调人皆有“四心”,仁、义、礼、智为我本身具有,由于环境浸染可能导致善良本性的遮蔽,因此并非人人为尧舜而又人人皆可为尧舜。道德教育可以使四端之心扩而充之,通过兴办学校,使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用孝悌之理、伦理规范来教化百姓,形成人人相互亲近的和谐社会风气。孟子以性善论基础构建仁政论体系,强调政在得民,但在一定程度上过于乐观、脱离实际。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开口便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可见在群雄割据、礼崩乐坏的天下大势下,功利主义思潮显然已经占据绝对领导地位,只谈仁义不言利脱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荀子为其礼法思想制定了是非判断的标准,即“善”与“恶”,要求人们的行为必须合乎礼法,并要求把全社会的思想都统一在礼制之中。荀子主张性恶源于人有耳目口鼻之欲,但欲望本身并没有违反道德,之所以导致人性向恶是因为“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这显然不是基于人性的道德善恶判断,而是以公共社会为前提的利害判断。基于此种判断,荀子认为礼的目的不是“寡欲”而是“养欲”。“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义分则和,如何依义而分呢?首先“义”绝不是指个人的内在美德,而是正义。荀子明确反对绝对主义,承认社会等级差异的合理性。“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轻重诸罚有权,刑罚世轻世重,维齐非齐”,社会物质财富以社会地位为标准,不平等的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创造物质财富。“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从政治权利、社会伦理、经济利益三个维度按重要性由重及轻进行排序,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的政治秩序。荀子的性恶论,显然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现实主义,是对当时社会人性堕落的概括和矫正。

三、仁义内在与礼法合治

孟子和荀子对于人性善恶的判断都停留在了理论层面,但是二人皆言性可以改变。孟子所说的性善并非人生下来就是道德完善,而只是为人的为善提供了内在根据,由于物质诱惑和环境熏陶,人都有丧失本性的可能,因此要保养本心,也就是成为圣人的过程。孟子言性善,仁义是先天内具,人与圣人皆为同类,都具有仁、义、礼、智之本性和成为尧、舜的潜力,反求诸己,发掘四端,以“尽心”“养性”达到提升道德品质,达到思想澄澈。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是君子本性良知的高度自觉和道德意志修养的至高境界,“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与天地之间”,唯有以坦荡的胸怀与正直的本性去培养而不加以伤害,“气”才能存在于天地之间。同时孟子强调“气”为“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想要修养浩然之气就必须始终如一地践行君子之道,而非通过行一两件善举便妄想达到。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苗则槁矣,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谈到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孟子主张“先立乎其大,则小者不能夺也”。诚然,耳目口鼻感官之欲会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人的本性,使人为恶,但发乎于本性的善会通过自我教育,反躬本心,坚持力行、知耻、好学、日新相结合,由知及行,内在和外在的教育形成合力才可以实现道德性自觉,形成理想人格。他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仁是本心、初心所在,义则是人原本要走的正道,也就是理所当然要走的路,君子固守本心、行义路,可达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境界,“天下之广居”即“仁”,“天下之正位”即“礼”,“天下之大道”即“义”,“义”是大路,“礼”好比是门,只有君子才能从这条大路行走,由这扇门出入。由此可见,仁义内在贯穿于孟子的思想主线。

不同于孟子所强调的内省自律以成圣,荀子更看重他律对人的规范约束作用。荀子首先深刻考察了人以“能群”区别于兽的特点,“群”即组织形成的群体,也就是人的社会性。人生活在群体中,个人的私欲与群体的道德要求相背离必然催生出能改变人本性的方法。与孟子一样,荀子也主张人本性与圣人一致。尧、舜与桀、跖皆有相同的凡人之性,为何一类治理天下、流芳百世,另一类为后代所不齿?原因在于圣人能够“化性起伪”,伪起便生礼义,圣人制定礼仪法度教化人性,使外在的善代替内在的恶,恶性化为善性,则天下之人皆可以为大禹这样的圣人。从人性恶的观点出发,荀子认为人内心道德不足以支撑达到君子的境界,趋利避害的本能总能冲破道德约束,而“舍生而取义”的圣人境界并非寻常人不可及,关键在于外界力量的教化,“师法之化,礼仪之道”才能让人的行为合乎于理、归乎于治。在谈及环境对人的影响时,荀子指出:“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主动靠近善,以美好的修养来熏陶自己,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个人与社会才能向善发展。

对比孟、荀可以发现,二人都认为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与圣人无异,修养目标和最终归宿都以“善”为最终指向。两者的区别在于,孟子侧重内省的自我教育使善固于身内、发扬身外;荀子侧重起伪的外在教化,外教入内心达到存善去恶的目的。孟子基于性善之上的仁政论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主义政治哲学,政治秩序经由道德自觉确立,政治本身的独立性消解并打通与道德之间的壁垒,理想秩序的实现根基于道德精神上,道德精神的确认又落到了“人心”上。孟子答齐宣王之问时用牛“将以衅钟”为例,人皆想以羊易之,非出于吝啬钱财,“不忍人”之心使然。君主对禽兽尚有“不忍人之心”,何况对于天下黎民呢?将“不忍人”之心由己推向百姓,就能施行“不忍人之政”。性恶论之于礼制的地位不同于性善论之于仁政的核心地位,荀子礼制主义政治哲学以“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为核心,也就是礼法结合,以客观化的制度规范来构建秩序。对于君主的要求不再是苛刻的“反求诸己”,而是以礼来明分使群。所谓“礼义之谓治,非礼义之谓乱也。故君子者,治礼义者也,非治非礼义者也”,整治作为一个概念,就等于说,君子只整治有秩序的国家而不整治混乱的国家,只治理美好的国家而不治理肮脏的国家,显然这更适应君主的要求。荀子生活在战国末期,礼制思想所求不过是为将要统一的国家提供儒家精神指导,不免有迎合时代的姿态。

综上所述,孟子主张行仁政,强调君主应以人民利益为重,关注社会公平和公正。他认为君主应以仁爱和公正治理国家,提升人民的福祉和社会的和谐。荀子则强调以法治国,注重君主权力和法律的规范与约束。他认为君主应该行王道,通过法律和制度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实现治理的公正和公平。这些分歧使孟子和荀子的思想形成了儒家学说的两个支流,分别代表了儒家思想中以“性善”和“性恶”为基础的两种不同观点。孟子注重人性的善良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强调仁爱、道德和政治的合一;而荀子则强调人性的恶和社会教化的作用,强调法治和君主的规范。这些观点的差异和分歧丰富了儒家思想,推动了儒家学说的多样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先谦.荀子集解[M].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

[2]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王利军.孟荀殊途同归:性善说与性恶说的比较分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2-55.

[5]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6]杨国荣.孟子的哲学思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陈秀英.从孔孟到荀子:法律的道德基础及其证定——从德与法的关系看先秦儒家法律观念之演变[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10(6):124-128.

[8]徐宗良.浅论先秦儒家的善与不善概念:兼析孟荀的人性善恶之辩[J].伦理学研究,2011(1):38-41.

[9]郑治文,傅永聚.孟子对孔子仁学意义的开显及其伦理意蕴[J].东岳论丛,2016(12):82-88.

[10]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9.

[11]张觉.荀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12]王宇娇.从君臣民关系论荀子对孔子君臣观的修正[J].西部学刊,2020(21):43-46.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性善仁政礼义
英文目录及摘要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当代孟子性善研究综述
《荀子》文化演化思想发微——兼论礼义起源问题
题柿子树
《国语·周语》“奉礼义成”辨析
麟溪水长流
从善的内涵论孟子性善
处境与心境
浅论孟子的仁政与井田制、性善论思想
孟子“仁政”思想对构建和谐世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