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蕴 张晓瑜
[摘 要]古诗词艺术歌曲不仅融合了音乐的特征,还加入了古诗词本身的韵味,演唱古诗词歌曲,能够更好地传播古诗词传统文化。本文以古诗词歌曲《青玉案·元夕》为研究对象,从创作背景、曲式分析及诗词含义分析其音乐特征。
[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背景;音乐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4)06-0114-03
一、古诗词艺术歌曲概述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将我国一些古典的诗词与音乐相结合所创造出来的一种声乐题材,其一个重要的发展特征就是歌曲中歌词的内容全部来自我国的古典诗词。从我国古诗词歌曲的发展过程来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1840年前所出现的古诗词歌曲,是由古人文人自行作词作曲流传至今的歌曲,是我国传统艺术传承下来的精品。其中像汉乐府中的《诗经》,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唐代古诗词歌曲《阳关三叠》,南宋时期姜夔所创作的《白石道人歌曲》,又有收集元散曲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等。第二个阶段是在1840年后至今,在这个时期西方音乐的思想传入了我国,使古诗词歌曲充分融入了中西方特色。像廖尚果所创作的《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马思聪所创作的《古诗七首独唱曲》,罗忠镕所创作的《涉江采芙蓉》等。
二、《青玉案·元夕》创作背景
(一)词作者简介
辛弃疾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号稼轩居士。1140年出生于宋朝,1207年卒,曾任江西安抚使等职务。作为我国优秀的诗词创作家,他所创作出来的词往往极具个性,因此也被称为“词中之龙”。在他任职期间,接触到很多穷苦的人民群众,他不断地为当地的人民提供福祉。但由于其自身“归正人”(南宋时期对北方沦陷区人投奔南下投奔之人的蔑称)的身份,让他在朝廷中无法得到重用,无法使自己的仕途顺利发展和前进。在1170年时,辛弃疾的生活有了转折,也是在这个时期,他的词有了变化。当时宋孝宗召见辛弃疾,得到皇帝的重用之后,他觉得自身的使命变得更加强烈,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他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方式,结合创新型的想法,总结出了一套前所未有的战略计划。但因为统治阶级的安逸奢靡,加上国家兵力的匮乏,最终以战败告终,且辛弃疾报效祖国的愿望和为祖国谋发展的战略主张也因为这场战争而破灭。
(二)曲作者简介
敖昌群是我国音乐领域中著名的作曲家,其所创作的音乐歌曲曾经被我国多所高等学校当作音乐专业学生的教学曲目,也有众多歌曲在音乐会中得以被演唱。而《青玉案·元夕》则是我国众多现有古诗词艺术类歌曲中非常优秀的作品之一。他于1950年出生在四川乐山,其大学院校为四川音乐学院。在校学习期间,他主攻作曲专业,认真学习有关作曲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并且积极参加专业领域的各种活动。在毕业之后,敖昌群继续在音乐领域发展,作为四川省音乐技术发展和学术发展的领头人,他为四川省音乐领域的发展拿下了众多荣誉奖项,其还担任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的主席和四川省文联的副主席等。
从作曲家敖昌群自身所创作的音乐作品来看,他所创作的音乐作品种类比较多,分别有舞剧、影视剧、话剧及古诗词歌曲等,如《飞跃四川》《深宫啼泪》《我爱你,中华》及《妈妈格桑拉》等。此外他还创作了一些管弦乐曲,如《羌山风情》《第一号奏鸣曲》等,也被认为是管弦乐曲领域的亮点之一。
(三)词的创作背景
当时作者辛弃疾所在的南宋都城遭受了外来侵略者的打击,而南宋的统治阶层又安于现状、不知进取,只会沉浸在自己奢靡、浪费的生活当中,国家的兵力又早已匮乏,南宋变得岌岌可危。而他空有一身报国志向和满腔的报国热血,想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去弥补当时南宋朝的错误。由于辛弃疾并没有在当时主动向皇帝告知想要请缨清退侵略者,没有合适的平台能够让自己去施展这些才能和热情。在这种背景下,作者辛弃疾产生了忧伤和怨恨之情,怨恨自己没有主动请缨,怨恨统治阶级无视侵略,忧伤自己的国家变得如此凋零,才写下了这首词。
三、《青玉案·元夕》的音乐特征
(一)曲式分析
整首乐曲采用a小调,但是在此曲的中间也穿插有C大调。从古诗词歌曲《青玉案·元夕》的曲式特征方面来看,整首古诗词歌曲共有45个小节,其乐曲速度较慢,也正是这种乐曲的曲式结构特点,使得演唱者在演唱这首古诗词歌曲时,能够使音律听起来更加婉转优美,有利于演唱者抒发自身的情感,让听众能更加享受音乐。
前奏部分包括乐曲中的前11个小节,而这11个小节又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部分:前四小节属于第一部分,接着三小节属于第二部分,后续两小节属于第三部分,最后两小节属于第四部分。在第一部分中的四个小节又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结构:前两个小节属于第一个结构,接着两个小节属于第二个结构。在第一部分中的这两个结构中的小节在乐曲中属于一种重复的关系,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差异。在进行第二个结构的乐曲重复时,在原有的音级基础之上增加了八度,从而使演唱这首乐曲展现出来的音响效果和演唱效果变得更加开阔明亮。从这两个结构的共同之处来看,这两个结构的音程转位是相同的,均以主和弦为开端,紧接着到下属和弦完成第一转位,最后又回到主和弦的位置之上。从第二部分所属的三个小节来看,这三个小节又可以分为两个结构,第5小节为第一个结构,第6和第7两个小节为第二个结构。
从第三部分所属的两个小节来看,第8小节和第9小节各属于两个不同的结构,这两个结构在八度的音程之上呈现出上行模进的趋势。从第四部分所属的两个小节来看,第10小节和第11小节也是一个重复的结构,这两个结构的音乐旋律呈现出反向上行的趋势。
从乐曲的第12个小节开始,便进入了这个乐曲的A乐段,A乐段属于一个重复的复乐段,由两个具有平行关系的阶段组成,两个具有平行关系的A乐段又可以分为四个平行的乐句。在这一阶段中,乐曲的旋律速度变得更加流畅,主要描绘古诗词当中词作者所看到的元宵佳节的现象。在这个乐段中,仍然采用以a小调为主的调性,在后面穿插加入C大调,使音乐所描绘的色彩和情感发生变化,但是又马上变为a小调下柔和的旋律。
从乐曲的第33个小节开始,进入乐曲的B乐段,这个乐段也是整个乐曲的副歌部分。以A乐段为基础,进行乐曲的升华与发展。在B乐段中,主要分为两个乐句,第33~36小节为第一个乐句,第37~44小节为第二个乐句。在这个乐段中多次重复歌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方面既能够给整个乐曲带来整齐、稳定的音乐旋律,另一方面也能够明显地表达出作词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面临国家灭亡的心痛、对统治阶层无作为的无奈和哀怨之情,将自身情感和思绪都寄托在自己的“意中人”身上。第一个乐句中包括从第33小节开始到第36小节结束的四个小节。在这个乐句中,一改之前和弦的样式,采取变格的方式进行,最后以主和弦作为这个乐句的结尾。在第33小节中,旋律的声音逐渐变大,达到整首乐曲的最高音节。因此,在第33小节和第34小节中的音乐旋律是整首乐曲作品的高潮部分。这段乐句中的伴奏采用左手节奏型的方式,结合平十六分音符的运用,使乐曲旋律的表达发展变得更加流畅。不仅采用柱式和弦的伴奏织体,还加入了分解和弦作为伴奏织体,从而使旋律的表达和音乐的节奏变得更加有规律,体现出作者丰富的情感表达以及对“意中人”所寄托的无限情感。
第45~47小节为整个乐曲的尾声,在乐曲的结尾之处并没有像之前一样以弱和弦结束,而是采用一种中强的和弦作为整个乐曲的终止和弦,在极大程度上与词的内容背景相吻合。作为乐曲的结尾部分,与乐曲的前奏在格式上形成了前后呼应,给聆听者带来一种意犹未尽的听觉体验。
(二)钢琴伴奏分析
第6小节和第7小节重复第5小节中的右手旋律音,并且在第5小节下属和弦的音律基础之上不断地发展,根据演唱和情感的需要增加了降二级和弦,不仅保持了原有乐曲的主要调性,还完善了在这部分和声中的听觉效果和丰富性。更重要的是,该部分中形成的音乐旋律与第一部分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第9小节的旋律开始,出现三个连续不断的主和弦,这种和弦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乐曲本身旋律的忧伤音调特征,也为后续乐曲主题的开端做好了铺垫,让听众能够在聆听乐曲演奏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作词人在作词时的情感,为听众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也为演唱者能够更好地进入词所表达的感情提供一个良好的状态。
第12小节、13小节、14小节和15小节四个小节,是整首乐曲的主题部分,仍然以主和弦为开端,并且可以明显看出来开端所具有的节奏型。从这一特征可以看出来作曲家敖昌群在对这首词进行创作和编曲时,不仅结合了相关的编曲知识和音乐旋律,还融合了这首词原本吟诵时的规律和节奏,使得在演奏时不仅具有作为词自身的吟诵性,还具有音乐的旋律性和抒情性。乐曲最后则以平行大调C大调作为结尾。第二个乐句中包括第16~22小节七个小节,仍然以和弦为主和弦的a小调作为开端,中间以属和弦结束。在第18~21小节这四个小节中,加入了一些逐渐变强的音乐术语和柱式和弦作为乐曲的和声节奏音型,使这四个小节表现出来的音乐节奏变得更加平稳均匀,音乐的色彩也变得更加稳定,更易让观众体会到演唱者的感情变化。
在第三个乐句中包括从第23小节开始第26小节结束的四个小节,在这四个小节中,体现出了乐曲主题的变化以及主题的重复,其和声的变化与第一个乐句一样,以a小调的主和弦为开端,以C大调结束。在第四个乐句中包括从第27小节开始到第32小节结束的六个小节,在第27小节时其和弦仍然为主和弦,且以主和弦作为开端,和弦的力度从第29个小节开始慢慢地变得越来越强,并且采用柱式和弦类型的伴奏织体,最终仍然使乐曲的主要调性结束在主和弦上。在第32小节中,逐渐地开始增强乐曲的旋律声音,结合主和弦的持续上行,不断地推动乐曲向前发展,与此同时,也在第32个小节中再次强调了整首乐曲的主要调性,强调了作词人的情感,仿佛此人经过苦苦的找寻、等待和绝望之后,却在无意间的转头中就发现了自己的意中人,将作词人的情感以及作曲人在编曲过程中与作词人产生的情感共鸣更加完美地呈现给听众,带给听众不一样的听觉体验。
在第37小节和第38小节中音乐的强度和旋律的力度再次增强并且重复进行,使整个乐曲的主题达到了另一个新的高度。在第39小节中,其所采用的伴奏织体仍然为之前所使用到的柱式和弦,使用这种和弦使伴奏的音乐力度变得更强,但是却减缓了乐曲的旋律和节奏,从而使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能够在这种旋律结构和伴奏结构下增强自己演唱歌词的语气和情绪。在第39~42小节中,两次重复歌词内容“灯火阑珊处”,与第21小节中的歌词内容“一夜鱼龙舞”形成两种迥然不同的歌词境界,再次通过歌词内容反映出来作词者在当时的情况下,自身所拥有的不随波逐流、始终保持强烈的爱国情怀的坚贞品质。在第41小节中,乐曲的旋律和节奏逐渐变慢。
(三)文学特点
从《青玉案·元夕》这首词的诗词含义方面来看,在词的上阕当中,主要描绘了元宵时节夜晚的景色。在元宵时节的夜晚当中,街道上灯火通明,众多灯笼随着风一起摆动,不仅仅是普通的百姓,很多统治阶级的贵族也纷纷出来欣赏元宵时节的夜景。而词的下阕描绘的也是元宵时节的热闹场景,但是与上阕不同的是,上阕更加侧重于描绘元宵时节的整体场景,而下阕则侧重于描绘元宵时节各种各样的细节内容,在下阕中通过对一个“意中人”形象的塑造,进行自身情感的表达。在词的上阕中不断地运用各种词语去描绘元宵时节欢乐的场景,但是在整首词的结尾之处却突然发生了改变,由之前喧闹欢乐的元宵场景变成冷清的环境氛围,两种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正是通过这种对比,体现出来词人的具体情感——在当时的社会情境之下,词人辛弃疾被社会排挤,仕途不顺,心中充满了哀怨、忧郁的情感。
从这首词运用的修辞手法来看,整首词采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在上阕中描写元夕张灯结彩、乐声围绕在耳边的繁华场景,但是在下阕中却着力描写词人独自一人寻找自己“意中人”的场景。对比修辞手法的存在,使整首词的构思更加巧妙,场景的对比性更强。
四、演唱情感表达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融合古诗词与歌曲两种类型形成的一种新型产物,其不仅具有古诗词的韵味美,还具有音乐的音律美。在演唱古诗词歌曲《青玉案·元夕》的过程中,由于这部乐曲作品的歌词内容简单精练,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并且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因此在演唱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难以把握歌曲气息和情感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需要演唱者在演唱之前对这首古诗词歌曲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词人创作的社会背景,结合当时词人所生存的情况,以及作曲的音律,把握这首乐曲的基本音调,控制自己的气息,使自己的气息能够产生一种流动性,并且在演唱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每一个字的表达,准确地咬字、吐字,从而能够深刻地表现出这首古诗词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内容,将乐曲中所蕴含的内容和情感完美地传达给听众,将这首古诗词歌曲所拥有的音韵美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结 语
中国古诗词历经漫长岁月流传至今,已然成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如今,当代的作曲家为古诗词重新填曲,使其焕发新的生机。身处新时代的我们更要不断探索学习,弘扬传统文化,通过古今对话的形式让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精髓流淌在时代脉络中。
参考文献:
[1] 吴涵悦.古诗词歌曲《青玉案·元夕》的音乐特征及演唱分析[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1.
[2]韩子琪.试论古诗词合唱音乐的教学价值——以合唱曲《青玉案·元夕》为例[J].当代音乐,2021(12):202-204.
(责任编辑:王肖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