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2024-06-24 17:28王志敏
新校园 2024年4期
关键词:桃源线条经历

王志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目标”中对于阅读有以下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回想我们的语文课,老师们往往拼尽全力,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却忽视了学生对于一篇篇离自己的生活有一定距离的文章,是否能够毫无障碍地去领会它,从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当学生的生活经历没能丰富到满足对文本深入理解的需要时,我们该如何引领学生去吃透文本、避免生硬接受的局面呢?我一直坚持的做法是——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并将其代入文本,从而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

一、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一)借生活常识展现文本的情境

赏析《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时,孩子们都觉得“争”和“啄”两个动词很生动。我追问:它们是怎么“争”的?稍稍讨论后,一个小组呈现出这样的情景——他们在座位上探着身子、扯着脖子、七嘴八舌地嚷:“这个地方是我先看到的……”按理说,似乎达到了“争”的场景,可是我说:“这些莺真守纪律,讨论得这么热烈也没有挪动一下地方,这顶多叫几处早莺议暖树。”

说着,我拉开窗帘,让阳光进来。简短商议后,他们若有所悟地迅速抢占光照的地方,然后看着我,等表扬。我说:“你们只是占了一个位子就完事儿了,只能说几处早莺占暖树。”

这下,孩子们有点为难了,他们交流、探寻,终于,当我第三次吟出这句的时候,他们进入角色了:当有人占好了阳光地儿时,马上被人挤一边了,还被告知:“这是我先看的位置!”这次真的是有点意思了,可是孩子们忽略了一个问题:莺的习性是雌雄一起飞翔,哪里有这样一群独来独往的莺吗?在我的提示下,孩子们扑棱着胳膊,一边“飞”过来抢位置,一边扭头喊同桌。然后我也“扇动着翅膀”,自动给他们配音:“亲爱的,快来,这儿暖和……”

四次尝试,孩子们深刻地领会了这首诗的含义,虽然我没有一句话去描绘讲解,但是早春时分黄莺向暖那个情境孩子们理解到位了,由此生发的喜悦之情自然也是水到渠成。

如这般,只要能留意文本中蕴含的生活常识,便能架起直达认知高峰的云梯,极好地帮助学生达成对文本的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引生活画面诠释文本的意境

六上《草原》有这样一段文字——“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个意境学生能不能体会到,关键在于三点:线条的柔,色彩的浓,画面的广。

如果只是根据课下注释,想象什么叫“渲染”、什么叫“勾勒”,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没有画面感。如果仅仅用两幅写意画和工笔画来展示“渲染”是颜色晕染出去的、“勾勒”是线条非常明显的,仍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方寸之间的画作同生活中的实景实在是难以相提并论的。偶然间,我抬头看见蓝天上一朵云紧挨着教学楼,教学楼顶线条明晰,云朵边缘丝绒一样,仿佛融进了蓝天里,这就是生活中“渲染”和“勾勒”极好的解释。所以,下课我就带孩子们出来看蓝天下教学楼挨着白云的情景,感受线条的柔,感受草原像蓝天一样浩瀚,只不过一个是绿得鲜亮,一个是蓝得深邃。

像这样,把生活中相同或相似的镜头引入课堂,可以让孩子直观地感受文本中描绘的意境,进而达成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三)用生活经历代换文本的场景

《社戏》这篇文章能否讲成功,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让孩子们体会到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童真童趣。孩子的经历大多是相似的,如果能够用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代入文中人物的经历,便会感同身受——用孩子们被父母局限在屋里做考前练习,耳边却满是窗外小伙伴儿踢球的欢呼声,眼中浮现的是伙伴奔跑的身姿、欢悦的笑脸,来体会小主人公出不成门儿,闷闷不乐地心驰神往于戏台,“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的焦急、无奈、郁闷;用孩子们终于完成了父母的任务,能够飞驰而去加入到玩耍的行列,去感受小主人公终于乘船出门时“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是怎样一种要飞起来的愉悦;用蒙胧的睡眼去看人或物,从而感受迅哥儿看戏时“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地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都是如何支撑着困意的……最终感受到看戏虽不尽兴,豆儿也未必比大人煮得好吃,但就是因为和小伙伴儿在一起是那么有滋味儿!

在把学生的经历代入文本时,他们定会融己于文,通过相似的经历获得相同的感受,这种感受是细致入微的,由此获得的情感体验是水到渠成的。

二、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

(一)在拓展中温“故”知“新”

学生的经验储备,还来源于课外的阅读积累。我们要让孩子们习惯于将课外的拓展与课内的文本相勾连,用“旧知”解“新识”,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去感受文本中的情境,实现积累的融会贯通。

例如讲《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引领学生想:既有新愁,那么旧愁是什么?又添了什么新愁?了解作品背景得知,这是孟浩然离开家离乡赶赴洛阳,再漫游吴越,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郁闷所写的。那么旧愁就是怀才不遇——与之相关的积累自然就蹦出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而今他孤身一人漂泊在外,旷野辽远,无人相伴,新愁就是思乡——于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感怀自然连结。由此,同情境的诗句一烘托,新诗空旷画面中的愁绪就渲染到位了,学生体验起来就不难了。

这种让学生用“等量代换”的方式融旧知于新识的做法,可以让学生迅速领会新文本的意境与情感,加深学习的体验,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二)在跨科中借“石”攻“玉”

语文的学习往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来加深理解,从而实现积累的自由整合。

《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人到底在这里隔绝了多久?不搞明白这个问题,孩子们便不能很好地体会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的心情,更不会明白桃源人听到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时,“皆叹惋”的沉重与庆幸。此时可以让学生充当小讲师,将“秦——西楚——西汉——王莽改制、绿林赤眉起义——东汉——三国——西晋(司马炎夺取魏政权)——东晋”这个朝代更迭的时光机给大家展示一下,学生便能瞬间领会为什么桃源人的苦楚与无奈,更能明白渔人辞别时,桃源人为什么会叮嘱此处“不足为外人道也”的谨慎与不安……

跨越学科,对语文课堂所需要的资料进行适时填补,又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自然就能获得深切的情感体验。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桃源线条经历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线条之美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身在桃源 乐在天然
水调歌头·游桃源谷
搬迁十年访桃源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烧脑的线条
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