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木哈尔·塔里浦拜
摘 要:针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课程思政和元素库概念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课程思政元素库的建设步骤,划分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完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思政元素库,详细地讨论课程思政挖掘方法和融入方法,旨在实现课程思政元素库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元素库应该包含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以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思政元素库;课程思政;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2.087
0 引言
信息技术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独立的学科,其教学目标应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和理念,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然而,由于这些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学习时可能感到枯燥,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必要的,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时存在以下问题:(1)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概念认识不足,认为只需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融入一些育人的思想就相当于已经融入了思政元素。(2)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方面不够充分,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的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构建课程思政元素库方面水平有限,未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素养方面的潜力。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思政元素库的建设进行概述,以解决当前存在的挑战。
1 课程思政元素与元素库
1.1 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实现立德树人,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课程思政并非指特定课程类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将信息技术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将培养学生信息技术领域的思政意识作为学科教学目标。
课程思政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成为一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能够潜移默化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理念。
1.2 课程思政元素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指出,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应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以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包括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并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根据文件的指示,思政元素以学生的理想信念为核心,主要包括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人民,元素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被定义为实现价值引领和进行德育教育的要素。
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在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可以挖掘思政元素,通过建立初中信息技术思政元素库,将库中固有的思政元素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1.3 课程思政元素库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思政元素库是集思政元素于一体的资源库,并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思政目标来划分思政元素。库中的内容包括知识点、切入点、例子或概念以及思政元素等4个基本要素构成。课程的知识点可以对应多个切入点的支撑,而一个切入点则可以对应多个例子或概念的支撑。每个例子或概念都与一个或多个思政元素相关联。
2 课程思政元素库的建设思路
2.1 建设思路
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的指导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思政元素库的建设可以按照以下两个维度进行划分。第一维度是思政目标,包括爱国教育、学习教育、道德教育、美学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第二维度是根据《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及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内容和知识体系进行划分。
2.2 挖掘方法
信息技术课程中融入了丰富的品德教育和思政元素,元素分布在教材的各个章节中,旨在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中,笔者通过以下5种方法来挖掘和运用这些思政元素:爱国教育、学习教育、道德教育、美学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接下来,笔者将以这5种方法为基础列举具体的示例说明。
2.2.1 爱国教育
通过在七年级上册的计算机系统章节中介绍中国计算机的发展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教育信念。学生将清楚地了解到中国计算机事业的稳步发展,从无到有,并逐步跻身世界前列。同时,教师可以激励学生学习中国计算机领域的科研人员所展现的艰苦奋斗和敬业奉献精神,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爱国之心和培养家国情怀。例如,“天河一号”和“神威·太湖之光”,可以让学生看到我国计算机事业的飞速发展,从而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2.2.2 学习教育
在八年级上册的编辑处理图像章节中,学生将学习剪裁与扣取图像的基本操作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制作“绿洲变沙漠”宣传画等素材的美化操作,学生将基本掌握图像优化的方法。教师应明确告知学生不能从事违法违纪的事情,例如伪造成绩单违反学校校规,或修改带有水印的试卷涉及商业目的,因为企业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会在试卷上使用水印。学生在掌握相关修图技术和知识点的同时,也应取得德育教学的成效。
2.2.3 道德教育
在七年级下册网络基础知识章节中,涉及到了网络在改变世界中的作用。网络被认为是一把双刃剑,既给人们带来惊喜和奇迹,也可能带来风险和危害。一方面,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技术的安全性和便捷性都得到了显著提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然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网络诈骗、行为健康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等,这些问题对人们的财产安全和信息安全造成了威胁。
计算机课程通常在机房进行,有些学生的自觉性差、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例如乱扔垃圾、不认真听课或在上课期间玩游戏等。为了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教师可以合理分组并且固定学生的座位,要求学生遵守学校机房的规章制度,在上课和动手实践过程中,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问,并安排小组轮值进行课后值日,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自理能力,同时引导学生爱护学校的公共物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遵纪守法的优秀公民。
2.2.4 美学教育
在七年级上册的信息获取与集成章节中,学生将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途径来获取和加工信息,并树立资源管理意识。例如,在制作中秋节演示文稿的动手实践中,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软件WPS中PowerPoint来设计幻灯片的样式。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设计作品,为了美观和突出主题,封面幻灯片常常使用艺术字和图像等元素增加艺术效果。此外,学生还可以对中秋节进行简单阐述,讲解相关的故事,并插入音频或视频来进一步修饰幻灯片,以学习传统文化。通过在兴趣中感受传统文化,学生可以培养正确的审美感知力和审美品位。
2.2.5 信息技术
九年级下册的编程解决问题课程涉及数学学科中常常使用公式求解问题的情况,例如求解方程的根,对初中学生来说,使用几行Python代码来解决上述问题是一件令人感到成就的事情。
具体地,教师可以通过编写代码来求解方程ax2+bx+c=0的实数根,并讨论不同情况下的实数根,通常会考虑Δ值以及a、b、c三个系数的不同情况。
x=-b±b2-4ac2a(b2-4ac>=0)有一个或两个实数根
x=Δ(b2-4ac <0) 无实数根
利用公式求根的方法,教师可以将公式转换为程序语言来描述求根过程。通过编程实现,只需输入系数,计算机即可迅速给出精确的计算结果,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使用Python语言编程,可以解决一些经典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对学Python语言的兴趣,通过简短的几行代码来证明看似困难的数学问题,学生通过学习编程语言提高了对学习的自信心,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深入理解数学公式,并将其转换为编程语言的描述,教育学生在编写代码时要尽量简洁明确,就像雕刻艺术品一样,不断改进、修改和完善,确保代码中没有漏洞。引导学生拥有全局观念,养成踏实学习的态度,发扬工匠精神。
融入方法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以思政元素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通过学习目标和动手实践多种方式,合理引入相应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价值重塑,促进信息技术课程思政元素库的更新迭代。
3 课程思政元素库的教学实践
课程思政元素库建设本质上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一部分,而非孤立的工作。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理想信念为主线,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才能实现课程对学生的育人效果。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1)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并制定系统性和合理性的培养计划。教师还应提高自身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政治地位,以增强对思政元素库中思政资源的循环利用能力。
(2)规范整理素材、教学设计、案例优化和课堂讨论等方面。进一步建设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思政元素库。元素库应该涵盖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以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3)提高思政案例库的质量,作为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途径。案例应经过严格把关,确保质量,以便教师和学生便利地使用这些案例。
4 结语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强调思政教学和德育教学的重要性,为此,建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思政元素库是至关重要。该元素库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杜清娟,郭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机遇、困境与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23,(06):5759.
[2]江汉,徐以涛,吴丹,等.“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思政元素库建设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31):8992.
[3]高磊,李二兵,张清华,等.“土木工程测量”实践课课程思政元素库建设与教学探讨[J].大学,2023,(21):7780.
[4]那俊,李丹程.课程思政在计算机类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1,(03):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