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延森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和精神旗帜。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学懂弄通这一科学理论,理解这一科学思想蕴含的深厚文化和精神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因次,高校必须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章通过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包含的内容,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研究高校常态化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义,以问题和目标导向为原则,指出高校各级组织常态化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路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策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1.056
2023年4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意见》,根据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中管高校、部属高校、省属高校参加第一批主题教育,其他高校参加第二批主题教育。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前沿阵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园地,在实现强国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当前,部分高校第一批主题教育已经结束,而高校作为思想碰撞和人才的聚集地,将主题教育学习纳入常态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已开展主题教育的高校如何利用第一批主题教育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指导高校各部门、组织继续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敢于实践创新、勇于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对这一科学思想进行了重要概括,是我们党领导下的高校常学常新、常学常悟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中“六个必须坚持”体现了这一思想的精髓要义和世界观、方法论,一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中国14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中国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人民永远是第一位,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始终把人民放在中心位置;二是“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只有自身做到自信自立,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充满信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把握发展机遇;三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把继承性和发展创新性相结合,在坚持守正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创新,即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创新工作;四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敏锐眼光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不断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和抓手;五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将自然界和经济社会看成一个整体,全面地、发展地、系统地观察世界,看清楚事物的本质,运用矛盾的眼光分析和解决问题;六是“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树立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甚至与世界人民命运紧密联系的思想觉悟,同时既要坚持独立自主,又能借鉴外部先进经验,实现互利共赢。
2高校常态化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存在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凝聚,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高校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使命,其办学思想具有明确的政治属性,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校各级组织常态化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必然选择。
2.1牢牢占领新时代意识形态主阵地
意识形态,即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正意气风发地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但是理论武装的任务依然艰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思想作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的要求归纳总结为:修德、勤学、明辨、笃学、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青年大学生必将担负应有的使命和责任,所以大学生要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系统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其转化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动力。同时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必须深入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鲜明特征,始终牢牢占领新时代意识形态主阵地,将大学锻造成传播先进文化思想的前沿阵地,凝聚青年力量,铸牢大学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2.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充分显示了党的教育方针与时俱进,是教育事业勇毅前行的灯塔。高校常态化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是要求高校各级组织、广大教育工作者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以学生发展为准则,把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大学生培养教育的各个环节,在弘扬社会新风气方面不断开拓前进;二是激发青年大学生敢想、敢拼、敢为的精神,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历史经验、吸取错误教训,尊重规律、讲究科学,衡量各项事务利弊得失,提升自身品质,坚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把握人生正确的航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三是青年大学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脑海中勾勒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此科学理论的熏陶下,积极借鉴和吸收创新思维,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坚定政治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2.3筑牢高校教师队伍思想之基
高校是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平台,高校教师承担着为强国建设培育人才的光荣使命。高校常态化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是明确正确的政治办学方向,高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引导高校教师跳出本职看教育、立足全局看自身、放眼长远看效果。各级部门同向同行,构建历史、现实相贯通,理论、实际相结合,国际、国内相关联,整体、局部相协调的育人格局;二是深刻理解党对高校及教育事业的绝对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沿着教育强国的正确方向砥砺奋进;三是在铸魂育人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道路,以透彻的理论依据回应学生,做好传道与授业的统一。
3高校常态化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程中存在的难点
一是高校主要由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门课程的老师传播这一科学思想,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穿插得不够全面,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宣讲体系。二是在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对高校教师队伍关注较少。且校园文化代替宣讲,轻视了在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宣传,导致大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学习的现象,并没有提高思想认识,不能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自身发展和成长成才起到的重要指导作用。三是高校专业教师及行政人员对这一科学思想内涵、核心要义、指导内容等研究不充分,缺乏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的思维观念,导致讲不清,不能用真理的力量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感召学生。
4高校基层党组织常态化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的大学生朝气蓬勃、好学上进、开放自信,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不少大学生成了自私自利的精致利己主义者。高校各级组织要充分分析和掌握他们的特点及认知规律,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引领为主,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精准研判、多措并举,以高校各级组织坚强的组织引领力引导其时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承担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4.1以高校各级党组织为引领,常态化开展思想传播工作
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一是高校基层党组织要自觉担当起向大学生传播这一科学理论的政治责任,在联系服务群众上多用情、在宣传教育青年大学生时多用心,在具体工作中紧密联系实际;二是在学习贯彻这一科学的理论思想,各级党组织要承担起定盘星、领头雁的职责,充分发挥好主体引领作用,深入查找和调研大学生当中传播的着力点,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师生党员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按照《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意见》指定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方面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三是在宣讲过程中透过现象看本质,精准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态,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常学常新、常学常悟、入脑入心。
4.2提升教师群体思想政治素养,提升传播影响力
高校教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的落脚点就在于人。高校一是要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的宣讲队伍,能有效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归纳总结,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达其中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二是高校党组织要定期组织全体教师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使高校教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了然于心、外化于行;三是高校教师要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深入领会教育强国的意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加深学生课堂学习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引领大学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懈努力。
4.3在宣传上持续发力,提升传播穿透力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深入到学生当中去,与大学生对话交流,在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同时对其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分析和把握大学生群体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从而进行精准帮扶、定点投送,确保大学生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职业发展高度融合。高校各级应该共同发力,与第二课堂教育体系结合,举办一系列融高质量、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教活动,构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学习模式,在大学校园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效果达到新高度,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阵地。
4.4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
一是进校园。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大部分上网时间超5小时,高校应充分利用和整合校园新媒体平台,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方式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新媒体传播矩阵;二是进课堂。教学活动作为传道授业和传播思想的重要内容,普通高等院校在课程思政方面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但是专业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学习传播的主观能动性,强化课前准备、分类分层次教学,坚持上下结合的方式,既有自上而下单向传递的讲授,也有上下结合的双向互动。以案例为理论说服点,让新思想更直观化、形象化,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三是进教材。新的理论思想需要新的教材,各高校应结合学校现有学科和专业情况,教师要不断精选学习内容,及时融入教材体系,合理转化为教学内容,从教材上做到与时俱进,提升新教材的使用率,教材、讲义等互相补充,以点带面,使大学生学习到全面、系统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5持续开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旋律的校园文化活动
大学生思想活跃,主体意识强,接受新事物快,但是容易从自我角度去认识世界。校园文化活动作为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应该不断追求质量创新。学校各级组织,各部门、院系应该常态化开展以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旋律的校园特色文化活动,辅导员、支部书记、班主任要进行正确引导、主动出击,培养大学生爱校荣校、崇德向善的价值观。同时运用好寝室这个第二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积极举办寝室文化节、党建进公寓等活动,发挥教育功能,使青年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学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5结语
当前国际国内风云变幻莫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接连不断。高校常态化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一科学理论思想的引领,可以指导青年大学生保持清醒头脑,掌握新征程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党和国家最新的发展路线、方针和发展政策,熟悉国家新战略、新布局,对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塑造能吃苦敢担当的坚强品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意见[J].党建研究,2023,(5):1925.
[2]习近平.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4月3日)[J].求是,2023,(9):414.
[3]新华社.蔡奇:总结好第一批主题教育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把第二批主题教育科学谋划好精心组织好[J].中国民政,2023,(17):8.
[4]韩雨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J].理论建设,2023,39(04):3747.
[5]周航.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时代价值[J].求知,2023,(09):1820.
[6]孙建,王东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23,9(18):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