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诗诗 徐燕
[摘 要]研学旅行让教学走向户外和实际生活,跨学科教学能培养学生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围绕贵州省道坨天坑、打岱河天坑展开跨学科研学教学设计,以地理学科为主,连接生物学科和政治学科,探索在研学旅行过程中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方案,探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方式。
[关键词]研学旅行;跨学科教学;地理研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13-0076-04
新时代的地理科学研究呈现多学科交叉的特点[1]。研学旅行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可以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自身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研学旅行的盛行也为跨学科教学提供了一个平台。教师依托研学旅行,统筹安排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综合培养学生对相应学科知识内容的敏感度。本文以贵州省平塘县道坨天坑、打岱河天坑为例,参照高中地理、生物、政治的知识体系和课程标准,以学生小组讨论、教师解答和实地探究等形式,探索道坨天坑、打岱河天坑的植被群系特征,旨在跨学科视角下,依托研学旅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跨学科研学旅行主题开展的可行性
(一)情境的真实性与资源的丰富性
道坨天坑、打岱河天坑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之中,壮观的落差将喀斯特的鬼斧神工展现得淋漓尽致。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这里自然环境很少受到人为干扰。道坨天坑和打岱河天坑坑底紧密相连,道坨天坑南北走向长度约为1500米,东西横跨约800米,植被生态环境良好,加上地域的特殊性,其植被群系具有典型的地带性和完整性,有利于开发为地理研学课程。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学生要能正确认识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2]。本次研学旅行以“道坨天坑、打岱河天坑秘境考察探究”为主题设立研学小组,围绕其植被群系从不同学科角度展开问题讨论,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育学生敬畏自然、人地共生的观念,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研学旅行对教学课程的辅助性
1.落实课标要求
地理课标中的“描述”“说明”“阐明”等词语体现了课程要求培养学生通过野外观察或者从图片、视频中提取有关地理信息的能力。此次研学旅行参照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的第四章第二节“地貌的观察”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以及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中的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辅之以思想政治的内容进行设计,并根据课标进行分析解读,从而确定方向。通过此次研学旅行,学生能进一步认识道坨及打岱河天坑的植被生态,记录、理解喀斯特地区生态植被特点,表述其周围植被群系的特点和成因。这个过程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及思考能力,让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总结出该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周围植被种群特征。研学旅行结束后,教师设计教学评价和总结环节,让学生总结此次研学旅行经验,培养学生关注家乡、保护生态的价值观,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培养地理核心素养
对于道坨天坑和打岱河天坑这种典型的喀斯特地区而言,其生态具有脆弱性,这与其土壤和岩性密切相关。这种生态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其特征为岩层的裸露高、土壤层薄且少、地表水易下渗等,体现了石生性及旱生性[3]。与相同气候条件下的热带季节性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热、亚热带气候区相比,喀斯特地区森林植被的外形结构和种类组成有明显不同,这种生态环境孕育了特别的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也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局限性,这为本次跨学科研学旅行提供了许多实际素材。细化跨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研学旅行活动见表2。
3.促进跨学科融合
此次跨学科研学旅行活动以总结生物、思想政治的知识点驱动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适当引导,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在野外的好奇心,又能充分发挥教师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跨学科研学旅行设计见图1。
二、跨学科研学旅行过程设计
(一)设立学生小组,规划具体内容
高中地理教师作为地理课程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在开展高中地理跨学科主题研学旅行课程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并规划好路线。参与本次研学旅行以高二的学生为主,研学时间预计为半天。本次研学旅行线路设计如下:学生小组通过乘车到达平塘县天坑群—乘车进入道坨天坑、打岱河天坑景区—进入栈道—到达观景台—返回景区门口,以道坨天坑、打岱河天坑植被群系调查为重点内容。
(二)研学旅行过程教学设计
1.研学旅行任务一:观察道坨天坑栈道周围优势植被群系
教师作为引导者、总结者和答惑者,在课堂教学中负责引导、总结,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教师应避免讲解过多,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4]。
2.研学旅行任务二:总结、观察并收集道坨天坑、打岱河天坑垂直植物群系变化特征
道坨天坑、打岱河天坑相互连通,打岱河穿过其中并将两个天坑相连。打岱河天坑垂直落差较大,这里植被众多且多为亚热带和喀斯特地区常见的物种,学生易辨别并采集。在研学旅行中,学生通过打岱河天坑观景台观察,发现打岱河天坑底部和周边植被以低矮灌木为主,在海拔上升至一定高度后周边植被变为以灌木和乔木为主。从栈道进入到达观景台周围时,学生观察到观景台附近又是以灌木为主。根据此特征,教师指导学生绘制打岱河天坑底部到观景台的植被变化图。
3.研学旅行任务三:探究景区可持续发展策略
以道坨天坑、打岱河天坑为核心的天坑群内蕴含原始森林、异地桑树林、地下河出入口、地表河流、河流沉积物及种类繁多的草本植物等景观,天坑四周是悬崖绝壁和繁茂的原始森林,底部有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这些共同构成景区的景观。目前,道坨天坑、打岱河天坑鲜为人知,加上附近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天坑所在,射电望远镜的存在影响了两者的知名度。这里的原始景观、景区维护与经济发展、旅游开发形成了矛盾。在研学旅行的最后阶段可让学生结合此次研学旅行的经验,从地理、生物、思想政治的角度提出维护和促进景区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这个过程可以落实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思考和决策,对如何维护和促进景区发展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活动安排:教师介绍岩溶是岩石受水溶蚀作用而形成的独特地质,其中岩溶洼地是石漠化地区一种数量庞大、生态脆弱的地貌单元[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从土壤植被、国家政策、经济水平、交通条件、景区维护等角度提出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完成任务计划书。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整合、提取能力,让学生能够从材料中提取关于保护植被和天坑地质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复习此次道坨天坑和打岱河天坑研学旅行的知识点,在加深学生印象的同时锻炼学生对此次研学旅行的总结能力。
(三)跨学科研学旅行评价与总结
评价是研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不仅是对学生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和结果汇报的评价,而且是对从课程内容设计到最后实施环节中存在问题的有效反馈[6]。跨学科研学旅行结束之后,学生和教师的及时总结十分重要。针对此次天坑研学,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研学旅行所见的植被类型、种群特征,并根据研学旅行过程中发现的景区问题提出意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研学旅行评价,并通过学生与教师的共同评价,凝练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改进研学旅行设计,为以后类似的研学旅行积累经验。道坨天坑、打岱河天坑研学旅行评价量表设计见表4。
三、总结
在这次跨学科研学旅行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资料查询、实地讨论和调查得出道坨天坑、打岱河天坑的植被群系以亚热带植被为主,且以马尾松这种高大乔木种群为主。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查阅图文材料,从生态环境、人地关系、植被种群分布、可持续发展等角度提出保护道坨天坑、打岱河天坑景区的意见和建议。研学旅行让课堂能够在复杂又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教师可以通过不断探究跨学科主题研学旅行路径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学综合素养。通过此次跨学科研学旅行,师生能够在真实的自然与社会背景中探究不同科目间的问题;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实地观察、网上收集资料和课后总结的方式解决研学旅行中遇到的问题,这进一步凸显了跨学科和研学的优势。在此次研学旅行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运用已学知识发现、解决实际问题。跨学科研学旅行在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同时,通过各种活动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进一步落实。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研学旅行过程中要细化对学生的管理,加强研学旅行过程中的师生互动,通过跨学科研学旅行不断积累经验,创新教学方式。
[ 参 考 文 献 ]
[1] 周泽甬,宋艳龄.中学地理跨学科主题研学活动设计:以宁波四明山红枫产业发展为例[J].地理教育,2023(11):72-76.
[2] 高源,冯歆茹,杨婷婷,等.人地协调观导向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以腾冲北海湿地研学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2(3):72-75.
[3] 袁道先.要重视西南石漠化地区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特殊性[J].中国水利,2009(7):3.
[4] 郑超煜.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途径[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19):80-81.
[5] 陈喜,张志才.喀斯特地区地球关键带科学与生态水文学发生综述[J].中国岩溶,2022(3):356-364.
[6] 刘杰,周兴华,万杰,等.基于跨学科融合的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以“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为例”[J].地理教育,2023(S2):141-145.
(责任编辑 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