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有效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深挖教材中的人地协调内容,创设反映人地协调问题的真实情境,指导学生全面探讨人地协调问题、参与人地协调实践活动。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浅析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价值,提出深挖教材、创设真实情境、问题探讨、开展综合实践等教学策略,以期丰富高中地理教学内涵,促进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
【关键词】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王倩倩(1994—),女,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是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具体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价值观。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对培育学生的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均有重要意义。
一、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价值
(一)培育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层出不穷,如何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保护自然环境,值得人们深思。显然,要想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正确处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而这个过程也是建立人地协调观的过程。新课标凝练了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突出学科育人价值,为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了关键的理论依据。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以大量的具体案例和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思考和处理人地关系,能够有效培育学生的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1]。
(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指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课堂,能够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理解自然环境的美丽与脆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学生将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积极参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一)通过深挖教材培养人地协调观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资源。为落实高中地理教学的目标,教师应紧密围绕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捕捉直接体现人地协调观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理论学习资源。
以湘教版教材为例,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至高三地理选择性必修3中直接体现人地协调观的教学内容可见表1。
依据表1,教师可在对应课时的教学中,围绕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展开教学,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价值,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二)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培养人地协调观
真实情境即贴近现实生活的、具有真实性和可证性的教学情境。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不重视真实情境的创设,导致学生难以直观感受到当前地理环境的严峻性,对人地协调观的认知不足。教师可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1.再现生活情境
高中地理教材通过理论性文字,高度概括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复杂关系。在实际生活中,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复杂,生活中的许多典型事件能够为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提供重要资源[2]。教师可以在关注社会新闻、观察周围事件的基础上,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人地关系的理解。
以“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这节课的教学为例。教材以中国的荒漠化地区为例,提出荒漠化生态脆弱区的含义,以及荒漠化生态脆弱区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加强荒漠化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刻不容缓,如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自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社会单位参与其中。2016年8月,支付宝推出“碳账户”,鼓励用户参与“蚂蚁森林”公益行动,通过积攒能量值兑换虚拟树苗。支付宝会根据用户的虚拟树苗情况,在现实世界的生态脆弱区植树造林。“蚂蚁森林”公益活动开展至今,已在全国各生态脆弱区植树无数,对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起到重要作用。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途径,收集“蚂蚁森林”公益活动的真实植树图片,再现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场景,让学生在治理前后的场景对比中,认识到综合治理的价值,培养其人地协调观。
2.巧用数据情境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收集大量客观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复杂关系的真实数据,使抽象的人地关系具体化,让学生在理性的数据分析和对比中,形成对人地协调观的感性认识。
以“海洋与人类”这节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访问网址“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根据《2021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2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等,为学生提供数据资源。如:2022年,共对1359个海洋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230个入海河流国控断面、458个污水日排放量大于或等于100吨的直排海污染源、32个海水浴场开展了水质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管辖海域水质总体稳定,夏季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97.7%;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改善趋势,优良(一、二类)水质面积比例为81.3%,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教师通过具有说服力的严谨数据,展现防治海洋污染以来的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使学生在显著的海洋污染防治成果中,提高对人地协调的认同感,形成良好的人地协调观。
(三)通过问题探讨培养人地协调观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正确处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从“处理什么”到“怎么处理”切入,以多元问题引发学生对人类与地理环境复杂关系的思考,由此培养其人地协调观[3]。
1.以具体问题为中心,进阶提问学生
以具体问题为中心的提问方式,旨在使学生深入真实的人类与地理环境问题,通过分析问题成因和解决办法,准确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紧迫性,由此增强人地协调观。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具体问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依据学生学习习惯和思维发展规律,以进阶提问引导学生。
以“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这节课的教学为例。教材的课后材料提出“大树移植”问题,揭露了城市绿化问题。虽然在城镇化进程中可以通过移植大树加快城市绿化,但是由于当前的大树移植技术不够成熟,在移植大树时,许多大树的成活率仅有60%左右。与此同时,树木原生存地的环境遭到破坏,使“大树移植”得不偿失。人们为什么会选择通过“大树移植”的方式加速城市绿化?这样的方法有哪些不可取之处?除了移植大树,人们还可以选择哪些城市绿化方法?这些问题都值得学生思考。在问题探讨期间,学生可以自主收集课外资料,通过小组合作明确观点,使观点指向更加深刻的人地关系,体现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增强人地协调观。
2.以矛盾冲突为线索,发散提问学生
矛盾冲突具体是指学生之间对于某些地理问题产生的不一致的看法和观点。教师以这样的矛盾冲突为线索,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提问,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观点争论,使学生在不同角度、不同逻辑的思考中,更加辩证地看待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增强人地协调观[4]。
以“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这节课的教学为例。在教材课后探讨活动中,部分学生同意建设化工厂,以此带动家乡经济的繁荣发展,也有部分学生持反对意见,认为化工厂会污染当地环境,并且加工本地矿产资源,会加速资源的消耗,不利于建设资源可持续发展型社会,矛盾冲突就此产生。教师可抓住学生产生矛盾冲突的时机,提出问题:“你为什么(不)同意?”学生需结合身边的相似案例、真实数据等,有理有据地深入探讨问题。最终,学生从产生矛盾冲突到形成统一意见,深刻理解化工厂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为发展家乡经济的首选方法,形成更加积极的人地协调观。
3.以拓宽思维为目的,设置开放问题
开放问题意在让学生发散思维,大胆运用地理学科的知识技能,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更多方法,并大胆假设、小心实践,增强人地协调观。对此,教师可结合社会热点话题,设置开放问题,指导学生展开自由的话题讨论。
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这节课的教学为例。教材指出“全球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减少,是影响全球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时至今日,“植树造林”仍是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教师可设置有关“植树造林”的开放问题:“你认为在推进植树造林行动中应如何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平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该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因而学生可以跳出固有思维,大胆讨论个人想法。在课堂实践中,学生的观点虽然表面不一,实则均以人地协调为根本。可见,这样的开放问题能够促进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四)通过开展综合实践培养人地协调观
地理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是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情感的有效途径。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亲身观察地理现象,挖掘问题和规律,能够将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由课内自然转移到课外[5]。如此,学生可以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发展人地协调观。教师可因地制宜、合理创新,为学生提供恰当的综合实践活动。
1.野外研学,切实感受人与自然
地理学科的实践性,体现在对地理环境的不断勘察中。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应重视地理学科的实践性,鼓励学生对地理环境进行自主勘察。对此,教师可设计野外研学活动,让学生到更加广阔的地理环境中考察,切实感受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深化人地协调的思想观念。
以“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这节课的教学为例。教材展现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人类环境污染问题。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教师可以设计野外研学活动,让学生自主收集当地的空气、水、土壤等地理环境样本,在适当的地理实验中,勘察当地环境污染指数,分析污染原因。通过野外研学,学生与地理环境实现了更加亲密的互动,也能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与价值,促进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2.项目研读,综合探究人与自然
项目研读是对野外研学的升级和拓展。通过野外研学,学生亲身挖掘地理问题和规律,为项目研读提供资料。教师可顺势而为,组织项目研读活动,让学生以野外研学发现为中心,继续深化研究性学习。
例如,教师可基于学生发现的地方环境污染问题,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当地大气污染的影响及治理策略”等项目研读活动。项目以“问题”为起点,鼓励学生从地理学科视角出发,积极提出解决办法,通过调动学生的学科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实现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目标。
结语
高中地理学科具有自然和人文的双重属性。教师应重视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通过深挖教材、创设真实情境、问题探讨、开展综合实践等策略,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复杂关系,使学生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倡导者和守护者,培养学生的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彰显高中地理的学科育人价值,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葛志远,张可.指向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初探[J].辽宁教育,2023(19):84-86.
[2]秦戈.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浅析[J].学周刊,2023(21):154-156.
[3]贺行,周海瑛,王德全.指向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探究: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3(15):29-34.
[4]程英.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J].甘肃教育,2023(5):90-93.
[5]许双玲.人地协调观培养视域下高中地理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高考,2022(33):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