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传鹏 林涵璇
班会背景
尽管我所带的班级尚未出现校园欺凌现象,但不容忽视的是,社会调查数据显示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学生未来仍有遭遇校园欺凌的风险。更令人担心的是,欺凌事件往往隐蔽难察,常发生在教师看不见的角落。因此,教师必须设法唤醒旁观者的正义感,鼓励他们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发声、行动。
班会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相关调查数据知道校园欺凌离自己并不远,通过观看防范校园欺凌宣传视频、小组讨论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
2. 情感目标:借助教室开关灯和改编现代诗等方法明白旁观者的重要作用,萌发帮助被欺凌者的正义感。
3. 行为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改编剧本、情景表演等方式习得有效制止欺凌行为的方法。
班会准备
教师准备:视频资料、信封、“防欺凌联盟”签字板、PPT、“防欺凌卫士”徽章等。
学生准备:若干黑色马克笔。
班会过程
导入:播放视频,引出话题
(教师课前关掉教室的灯,课件展示漆黑树林的照片,营造压抑的氛围。)
师:咱们班上有同学害怕黑暗吗?
(不少同学举手。)
师:你们知道吗?校园中有一些同学就生活在可怕的黑暗中,请看视频。
(教师播放反校园欺凌宣传视频《救命!我被校园霸凌了!》)
师:视频中的同学正在经历的就是——
生(齐声):校园欺凌。
(教师板书:校园欺凌。)
【设计意图】 很多同学没有经历过校园欺凌,网络上的优质反校园欺凌宣传视频能够迅速将学生带入情境。
环节一:“黑暗”来袭
1. 做区分,明概念
师:你真的了解校园欺凌吗?你能否区分下面的欺凌行为与非欺凌行为?
(教师将欺凌行为与非欺凌行为混在一起,让学生判断该行为是否为欺凌行为:①好朋友之间互相取绰号;②背后说同学的坏话,散布不实信息;③偷不喜欢的同学的东西;④不小心把球踢到了同学身上,然后马上道歉……教师在学生分辨时强调欺凌事件的典型特征。)
师:所以,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
2. 展数据,明现状
师:大家可能或多或少听过与校园欺凌相关的新闻事件。我们班上的同学没有遭遇校园欺凌事件,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未来会不会遇到呢?请看这张数据图,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出示有关校园欺凌在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占比的数据图。)
生:约三分之一的同学可能会遇到校园欺凌。
师:是啊,校园欺凌离我们并不远。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仅要学会保护自己,还要学会帮助那些可能正在遭受欺凌的同学。
3. 明危害,齐共情
师:万一以后你遭遇了校园欺凌,哪种欺凌行为是你最害怕的?为什么?小组内说一说。
(教师出示欺凌行为关键词,如抓头发、撕书、拍照发网络、扇耳光、辱骂、嘲笑等。)
生1:我最害怕拍照上传网络,这会让我没脸来上学了。
(教师板书:精神伤害。)
生2:我最害怕殴打。
(教师板书:身体伤害。)
师:其实,每一种欺凌行为都会对受害者造成心理阴影。都说时间是良药,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看一看,曾经被欺凌的人长大后伤口会不会愈合?
(教师播放电影《悲伤逆流成河》片尾被欺凌者的自述视频。)
生(齐声):没有愈合。
(教师板书:难以痊愈。)
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和你最好的朋友在教室说笑,她是那么阳光开朗。可是最近,有人无缘无故用恶毒的话辱骂她,造她的谣,甚至打她,她现在很害怕。原来阳光开朗的她变得胆小,笑容也从她的脸上消失了。现在,请睁开眼睛,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生3:我觉得她很无助,我很想帮帮她。
生4:我很生气,想冲上去跟欺负她的人拼了。
师:当我们的同学、朋友遭遇欺凌,我们的内心非常愤怒,我感受到了大家想帮助他们的渴望。
【设计意图】 教师深入剖析校园欺凌的典型特征,揭示其普遍性与隐蔽性,提高学生防范校园欺凌的意识;用被欺凌者的悲惨境遇唤起同学们的同情与共鸣,让他们深刻认识校园欺凌对被欺凌者身心造成的严重伤害。
环节二:“光明”初现
1. 开关灯,发现光
师:被欺凌的同学如同被黑暗笼罩着,一直期盼光明的到来,可究竟什么才是驱散这种黑暗的光呢?
生1:我觉得驱散校园欺凌的光是国家制定的防校园欺凌法律。
生2:我觉得驱散校园欺凌的光是学校开展的防欺凌教育。
生3:我认为旁观者勇敢发声就是驱散校园欺凌的光。
师:大家的提议很好,国家的确制定了防校园欺凌的法律法规,就像在黑暗中打开了一盏灯,发出了一束光。(教师打开教室里的一盏灯。)现在,你们发现教室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4:教室变亮了,但是还不够亮。
师:学校还请专家开防欺凌知识讲座,在晨会进行防欺凌情景表演,各班班主任召开防欺凌主题班会,也像打开了一盏盏灯,发出了一束束光。(教师打开教室里的第二盏灯。)现在教室够亮了吗?欺凌完全消失了吗?
生5:教室更亮了,但仍然有黑暗的地方,欺凌还没有完全消失。
师:没错,但是剩下的灯只有勇敢发声的旁观者才能打开。遇到校园欺凌,愿意伸出援手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纷纷举手,教师请手举得最高的同学把剩下的灯一起打开,借助教室光线的变化凸显旁观者的力量,自然而然引出本课重点。)
师:我要为举手的同学点赞,当我们勇敢地站出来为被欺凌者发声,我们就都变成了——
生(齐声):驱散校园欺凌的光。
2. 改编诗,拒沉默
师:旁观者本可以做驱散校园欺凌的光,可视频中的旁观者在做什么?
生1:冷眼旁观,甚至助纣为虐。
师:你觉得他们为什么如此冷漠?
生2:他们害怕自己也被欺凌。
师:这听起来似乎有道理,那我们遇到欺凌都别帮忙了,你觉得呢?
生3:不行,以后这样的事情也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
师:是啊,我们如果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冷漠旁观,就可能有下面这样的后果,请大家齐声朗读。
在校园里,
起初他们嘲笑别人很胖,
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不胖也不瘦;
接着他们传播某个女生的谣言,
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不认识那个女生;
后来他们撕毁了一个男生的课本,
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的课本安然无恙;
此后他们殴打一个瘦小的同学,
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没有被打;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
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教师将马丁·尼莫拉的现代诗《我没有说话》改编成校园欺凌版《我没有说话》,配上相关图片,图文结合揭示旁观者不发声的后果。)
师:因此,我们现在为别人勇敢发声,就是为将来的自己发声!希望大家都能做——
生(齐声):驱散校园欺凌的光。
(教师板书:做驱散校园欺凌的光。)
【设计意图】 以开关灯试验揭示旁观者在欺凌事件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校园欺凌版《我没有说话》让学生明白为他人发声也是为自己发声的道理。
环节三:“发光”锦囊
1. 借案例,寻锦囊
师:现在,帮助别人的机会来了,请打开本小组的信封,读一读其中的案例。
[案例一(身体欺凌+财物欺凌):两名高年级学生向一个低年级学生要钱,低年级学生说没有,高年级学生便用脚踢这名低年级学生。
案例二(言语欺凌):五年级学了一篇课文《刷子李》,小风便给小亮取了一个绰号“傻子李”,周围的同学都开始这样叫。
案例三(关系欺凌+网络欺凌):小丽在网上散播小红的谣言,并利用自己的关系孤立小红:“你们知道吗?小红昨天偷偷进男厕所了,大家以后不要跟她玩了……”第二天,班上流传着各种版本的“小红进男厕所”的谣言。]
师:假如时光倒流,大家能改变结局吗?请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要求完成任务,限时5分钟。
(课件出示任务要求:①想一想:如何安全、智慧地为被欺凌者发声?②写一写:简单写出本组的解决办法。③演一演:任选一个案例,分角色演一演。)
2. 借展示,明方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先展示?请上台。
(学生针对不同案例展示常见的对策,比如,留下证据,找其他同学帮忙打110;及时安慰被欺凌者,将真相告诉老师;向家长反映;等等。)
(教师强调“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帮助别人”,板书“自身安全”。)
师:表演结束了,请把本组的策略写下来,贴在黑板上。
(由于时间关系,教师只选2~3组表演,剩下的小组只将本组的方法写下来并贴在黑板上。)
师:大家提出了很多可行的方法,但是有些杂乱,还有一些方法是重复的,我们来把它们分一下类吧!比如,当我们和欺凌者的力量差不多、可以直接上前制止时,这靠的是谁的力量?
生(齐声):自身力量。
(教师板书:自身力量。)
师:力量悬殊时,我们制止不了就可以寻求同学、老师、家长甚至警察的帮助,他们都属于什么力量?
生(齐声):他人力量。
(教师板书:他人力量。)
(教师及时将写有各小组方法的板贴归类至“自身力量”和“他人力量”的后面。)
师: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勇敢地为被欺凌者发声,我们既可以用好自身力量,也可以借助他人的力量。
【设计意图】 教师出示典型的欺凌事件案例,请学生思考阻止欺凌行为的可行方法,再由同学和老师补充、分类,方便学生操作。
环节四:绽放“光芒”
1. 广拓展,升主题
师:在学校里,我们做驱散校园欺凌的光,在社会上,我们也可以做温暖他人的光。如果走出校门,遇到下面这些情况,作为旁观者,你会怎么做?
(教师出示老人摔倒、有人出车祸等不同场景。)
生1:如果遇到老人摔倒,我会先让路人拍照留证据,再上前查看情况或拨打报警电话。
师: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要勇敢伸出援手,因为我们都是善良的、有正义感的人。
(教师板书:有正义感的人。)
2. 公共岗,勇担当
师:咱们学校正在建设“无欺凌校园”,组建了“防欺凌联盟”,现面向全校同学招募一批“防欺凌卫士”,呼吁大家不做沉默的旁观者。有同学愿意承担这个重任吗?
(学生纷纷举手。)
师:愿意做“防欺凌卫士”的同学请上台,在“防欺凌联盟”签字板上签字,领取“防欺凌卫士”徽章,将其佩戴在胸口。
(学生纷纷上台。)
师(小结):希望同学们在校园里做驱散欺凌的光,在社会中也做有一个正义感的人!
【设计意图】 教师启发学生将正义感迁移到更多生活场景中,引导学生加入“防欺凌联盟”,担任“防欺凌卫士”,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板书设计
延伸活动
1. 搜集勇敢发声的旁观者榜样事例,跟同学分享。
2. 全班同学根据本课所学内容,共同创作漫画版“防欺凌发声指南”。
3. 以“做驱散校园欺凌的光”为主题创作宣传海报,将优秀作品张贴到学校宣传栏。
班会反思
1. 创设情境,使学生有所感
唤醒旁观者不能只停留于道德说教。本课借助教室开关灯小试验,巧妙地引导学生感受被欺凌者的内心状态和旁观者发声可能迸发的巨大力量;还通过改编现代诗《我没有说话》,使学生意识到帮助被欺凌者也是帮助自己。
2. 注重方法实践,使学生有所得
本节课,教师通过出示几种典型的校园欺凌案例,请学生讨论并演绎如何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帮助别人,改变欺凌事件的走向。同时,本课还将旁观者角色从校园欺凌场景延伸至校外,鼓励同学们发声,激发他们心中朴素的正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