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丽梅 斯钦布和
摘要:通过对绥远城将军满文奏折的深入研究,详细梳理了该城设立满蒙官学的经过,其中包括将军补熙的奏请、军机处的审议以及皇帝的批准等过程,分析了绥远城官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如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指出绥远城官学在培养满蒙翻译人才和选拔笔帖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对绥远城的书院与义学进行了简要介绍,包括启秀书院、古丰书院和启运书院的创办背景、课程设置以及教育目标等,这一研究揭示了绥远城八旗教育的发展脉络,为了解清代边疆地区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绥远城;满文奏折;官学教育;书院;义学
中图分类号:K249;H221;E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12-0146-04
The Manchu Memorials to the Throne from the Gerneral of Suiyuan City and Eight Banners Education
Xie Limei1Siqin Buhe2
(1.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Tourism, Hohhot Vocational College, Hohhot 010070; 2. Hohhot Museum, Hohhot, 010010)
Abstract: Through an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generals Manchu memorials to the throne of Suiyuan cit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ocess of setting up the Manchu-Mongolian official school, which included processes such as the general Buxis formal request to the emperor, the deliberation of the Office of Military and Political Affairs, and the emperors approval, and analyze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official school education in the Suiyuan city such as the cultivation goal,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management. It points out that the official school ther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Manchu-Mongolian translation talents and the selection of the clerk. In addition, a brief introduction is made to the schools and free private school in Suiyuan city, including the founding backgrounds, curriculum design and educational goals of Qixiu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Gufeng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and Qiyun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This study reveal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ight Banners education in Suiyuan city, and is a useful exploration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frontier areas of the Qing Dynasty.
Keywords: Suiyuan city; Manchu Memorials to the throne; official school education;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Yi school
中华民族建构的过程中,用民族文字记录的档案文献在实现民族认同、传播民族文化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丰富的满文档案中有大量清代设立官学的记载。对于清代满文档案的研究,前辈学者们已经进行过一些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有一些方向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利用绥远城将军满文奏折,着重对绥远城设立满蒙官学具体时间和旗人教育的普遍推行等问题做一简述。
一、绥远城将军满文奏折中的官学
在清代乾隆二年(1737年),绥远城开始修建,乾隆四年(1739年)竣工,清廷命名其为“绥远城”。右卫建威将军移驻绥远城,并将其称号改为绥远城建威将军,王常(或写为王昌)担任第一任绥远城建威将军。从乾隆二年王常任第一任将军至宣统三年(1911年)的174年的时间里,共79任将军在此任职,这座城市逐渐发展成为清朝在漠北地区进行防御外侵和保护背部边疆地区的重要军事据点,后又发展成为归绥地区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其具有显著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
在清代,满文档案在重大事项决策和政务传递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了1 180件清朝时期绥远城将军向皇帝递交的用满文或满汉合璧书写的奏折,为我们研究录副奏折提供了第一手史料,这些奏折记录了雍正十三年(1735年)到宣统三年(1911年)期间的重要事件。涵盖了修筑绥远城、内政、军务、财政、法律、文化教育、物候气象和其他方面等多种领域的信息。这些档案记录了清朝时期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是研究清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来源。特别是在教育方面,清代的官学教育制度中,满文教育也占有一席之地。其中文化教育类,主要反映如下事项:如绥远城八旗左右两翼各设满洲和蒙古官学一所并选派京城教习授课,八旗蒙古学设置蒙古语教习授课培养翻译人才,绥远城设立满汉翻译学培养笔帖式人才,设立满洲、蒙古八旗官学五所及支拨费用,裁撤绥远城八旗满洲官学改设满汉翻译学教育八旗子弟,接收所赏增订御制清文鉴并抄录颁给绥远城和右卫八旗官学使用,奏请赏给《清字会典》依照办理移行蒙古扎萨克等事项,接收所赏御制墨刻诗文及圣训谢恩,以及将军补熙奏请允准其子留在任所学习清文等[2]。
乾隆四年(1739年),绥远城开始筹备建立官学,在设计绥远城的城市布局时,就已经将学校的规划纳入考虑,其首要目的在于建立满蒙翻译官学校,以培养急切需要的处理官方文件往来的满蒙语翻译使者。此观点在通智《敕建绥远城碑》可以找到,其中说明绥远城在“乾隆已未年之夏六月工竣”,同时修筑了“官学八”[3]。但关于这八所官学史料记载并不清楚,其基本情况也从无法具体了解。而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几件绥远城将军补煕呈给皇帝的奏折中清楚地记载了绥远城驻防八旗官学设立的经过。
根据绥远城满文奏折记载,从乾隆六年(1741年)起,绥远城开始设立满蒙学校,并选精通满洲、蒙古语言文字的教习官员来充当巴克什(蒙语,“老师”之意)。五月二十日,“绥远城建威将军补熙等奏请绥远城八旗左右两翼各设满蒙学校一所并选放教习折”,称:“臣等自去年接任以来,乌兰察布盟六扎萨克、鄂尔多斯七扎萨克所有禀报事宜、往返行文,以及审理蒙古偷盗案件录取供词时,皆用蒙古语翻译办理。现虽拣选懂蒙古字者委用,然嗣后若不教授,则懂蒙古字者难以为继。……京城设有国子监、八旗官学,各省府州县均皆建学,设置教习官员,支拨正项钱粮办理。请于绥远城两翼各设满洲蒙古学一所,其所需校舍,由现存空闲房屋内,或系防御房屋,或系骁骑校房屋,每翼各拨一处,以为校舍。”同时还推荐可作为教官的人员,“经验看阿西达,精通满洲蒙古语言文字,正红旗人,相应即请授以右翼学巴克什。”军机处满文月折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号:0794—001 017—2585。仅过五日乾隆皇帝奉朱批:著军机大臣等议奏。钦此。同时绥远城将军对官学教习选拔十分严格。《绥远城驻防志》记载:“翻译教习,由请题考取二员。三年期满,如果行走勤慎,教导有成,该将军等保,题(提)以晓骑校用。五学教习,每学各二名。由八旗领催、前锋、马甲内挑选。”[4]
半年后,绥远城建威将军补熙根据满蒙翻译人才缺乏的实际情况又再次上奏:“绥远城建威将军补熙等奏请于绥远城左右两翼设立满蒙学并由京城选派教习折”,“请于绥远城两翼各设满洲、蒙古学一所,教授兵丁子弟。”均得到回复“著军机大臣等议奏。钦此。钦遵。”军机处满文月折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号:0794—002 017—2593。
在乾隆六年(1741年)的腊月十八,大臣鄂尔泰及其他人针对将军补熙提出的在绥远城两侧建立汉蒙教育机构的建议进行了讨论,并将其上奏:“……十二月十一日,将军补熙等奏称,仍照原先所请,于绥远城设满洲、蒙古学校。……而由京城派人为巴克什及拨给茶炭之处,均毋庸议。”军机处满文月折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号:0794—003 017—2601。奉朱批:著依议。钦此。
两年后,在乾隆八年(1743年)九月三日,补熙上报建议在蒙古设立学校,指出绥远城官员虽草拟蒙文通知,但因地广人稀,连结扎萨克困难,且精通满、蒙语者寥寥。关于蒙古旗中因公务过失而被解除各项职务的官员,建议从中选拔巴克什(蒙语,即老师),成立满蒙教育机构,专门负责培养军人的孩子。请按此计划执行并上报。得到的答复依然是“依议。该部知道。钦此。钦遵。”军机处满文月折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号:0796-001 018-0001。可见设立官学教习八旗子弟满蒙文字是燃眉之急。
综上奏折内容发现,关于绥远城设立满蒙官学方面,补熙作为该城将军,于乾隆六年(1741年)五月就开始请奏,然而,由于军机处大臣商议后未批准,而是派遣2名精通满蒙语言翻译的土默特蒙古者去绥远城负责公文的缮写,故补熙才会于同年十二月份再次请奏,并得到大学士鄂尔泰的支持,上奏乾隆皇帝,着军机处大臣商议决定,批准补熙的申请。因此,绥远城驻防官学开始申请设立的最早时间为乾隆六年(1741年)。之后官学逐渐设立,形成规模,并发挥其作用。
担任建威将军的补熙,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四月的第三日提交了一份奏折“准吏部咨称,省城将军、副都统等衙门随印笔帖式……皆从该地八旗考试满汉文翻译录用。”七月十四日又奏“请于绥远城设立满汉翻译学以便选取笔帖式”,“……在绥远城,根据规定,对八旗士兵进行了一场满汉语言翻译考试,此次考试仅设七个名额。”军机处满文月折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号:0798—003 018—0053。从该奏折可以看出,乾隆十一年(1746年)时想在绥远城设立满蒙翻译官学的目的是选取笔帖式。经乾隆皇帝批准“著该部议奏。钦此。”这样便基本解决了培养翻译往来公文的人才的问题[5]。
二、绥远城的书院与义学
绥远城除有官学外,书院和义学也十分兴盛。《绥远通志稿》提到:“其书院设于归绥两城者,古丰书院,汉学院校,位于归化城北太平召附近;启运书院,蒙古学学府,坐落于归化城南柴火市。启秀书院,旗学也,在绥远城内南街。启秀学制与古丰略同。启运则专学满、蒙文。”[6]37
(一)启秀书院
绥远将军定安在同治十一年(1872年)于绥远城“督劝八旗官兵捐建”长白书院,后更名为启秀书院。这所学校位于新城的东南角。最初,这所学校是通过利用剩余的五千两白银进行投资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到了清朝光绪三年(1877年),瑞联将军再度指示归绥道阿克达春募集商界捐赠,共计四千两白银,旨在提升学校的财政状况。同年,学校被正式更名为“启秀书院”。将军决定由八旗的官员中挑选出合适的人选共同负责管理,同时每月邀请校长参与考试工作。学校所设课程主要包括经学、历史、辩论、时事以及法规等内容,并且还包括学习满族和蒙古语言。原先的书院主要招收满族学生,但是规定愿意学习的蒙古族、汉族等人也可报考。到了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贻谷将军创办了现代化的教育机构,原有的启秀书院因此改造为新型的学校,也就是后来的绥远城中学堂。
(二)古丰书院
古丰书院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是由归绥道安祥官员,借助官绅商民的资金支持,创办了古丰书院,该书院坐落在归化城太平召的东南方。古丰书院主要面向归绥道各厅的汉族学生开放招生。开设课程以儒学为主,并不开设骑射课程。学校招募校长,定时对学生进行教学。每个月组织四次文学课程,吸引本地的增生、廪生、附生和小学生参与。每月初一由归绥道出题,十五日由归化厅出题进行考试,这些都是重要的课程。课程和考试内容主要涉及历史研究、经典文献、时事问题及议论文写作等。考试方式较为灵活多样,“或限日缴卷送阅。或临时扃试(指的是科举时代考生各闭一室应答试题),无定例也”。“初六、二十为小课,由院长命题试之”[6]37。学生的伙食补贴金额将根据考试成绩而定。这不仅涉及成绩等级的区分,还包括名额上的限制,举例来说:“在官课中,将生员分为超等和特等,超等选拔四人,首名奖银一两五,余三各得一两;特等选拔六人,每人奖银七钱;童生考分上等和中等,上等前四名奖,首名八钱,余三六钱;中等选八人,前四各得四钱,后四名各给二钱”[7]。
(三)启运书院
雍正元年(1723年),土默特都统丹津在绥远城文庙附近建立了一所学校,名为土默特旗官学,即启运书院的前身。这所学校最初的目的是让土默特旗的蒙古族青年学习书籍和礼节。光绪十二年(1886年),该书院更名为“启运书院”,寓意着开启边疆的文化运动。该书院设立了两个教学班级,学生共有60人,均为蒙古族,所以当时也被人们称为“蒙古学校”,也叫南文庙。《绥远通志稿》有如下记载:启运书院课程主要包括满文、蒙文及射箭。教习及学生伙食费用每月由本旗旗库拨款。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经过筛选可进入兵户两司署任职,进行公务学习。对于出色的教习也会根据其能力给与晋升提拔[8]。学院开设的课程中,《圣谕广训》的十六条内容也是学习的必修项目,除此之外,不仅要学习满、蒙文的典籍。而且,对于程度较高的学者,需要学习满文、汉文和蒙文结合的四书文等内容。据以上记录可以看出,启运书院在如学生的学习过程、课程设计以及教师的管理等各个方面,均设有具体的标准。这些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大体上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等级。基础阶段的课程包括了蒙文、满文、《圣谕广训》以及习射作为核心内容;而在进阶阶段,则主要学习三合四书文,并逐步增加汉文学习,这一做法反映出蒙古与汉族文化融合的方向。另外,启运书院也十分注重对学员的实习工作。书院选拔出成绩优异的学生,分派至“兵户两司任职,练习公务”[8],这也反映出书院在土默特地区培育经营人才的目标。在管理教师时,应重视通过奖赏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朝政府颁布令全国书院更名,省会所在地的书院更名为大学堂,府、厅级以及直辖州的书院改称中学堂,而州县级书院则改为小学堂。于是,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当地政府在启运书院的原地,根据上级命令,由副都统文哲珲主持改建为土默特旗高级小学。学校的首任校长由本旗的参领卜瑞机担任。八年后的1915年,该校又被重新命名为土默特高等小学。从1931年开始,学校更改名称为土默特旗小学校,一般称为“土小”。到了1978年,学校再次变更名称,定名为土默特学校。
清朝末年,清政府受近代新思潮的影响而“废科举、兴学堂”,兴办新式教育。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十月,绥远城将军贻谷坐镇绥远城,着手创办了三种新式学堂,在校学生最多达到了500余人。到了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绥远城已经成立了6所包括中学、小学和军事教育在内的现代教育学校,这些学校分别是绥远城小学、绥远城中等学校、绥远城初级基础学校、绥远城汉蒙合校、绥远城左右翼五路蒙古培育学校、绥远城陆军学校,这些学校为当时绥远城的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9]。
《绥远通志稿·学校志省学》中有记载,1912年,即民国成立的第一年,新城的绥远中学堂与旧城的归绥中学校合并;而由于辛亥革命的影响,其他学校均已停止运作。同年,绥远厅和归化厅合并为一个县,新的县级政府重新设立了小学[10]。自此,绥远城的官方学校终结了其历史角色,标志着旗人教育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三、结束语
从档案及文献可知,绥远城八旗教育主要以翻译学为主,所学内容最初是满蒙语文,然后是满汉文,最后是满洲语及骑射等。这不但给八旗子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使他们有机会考取功名;同时也给朝廷培养了很多人才,为清朝统治的进一步巩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绥远城驻防八旗作为清朝重要的驻防点之一,设立八旗官学培养人才是必要的。从后期教学内容又改为满洲学、骑射来看,是因为八旗满洲常年跟汉族走动,逐渐被汉化,丢失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又让八旗兵丁学习满洲语和骑射。而官学的设立为八旗子弟更进一步提供了任官之路。
参考文献:
[1]铁达.清绥远城驻防八旗史实纵览[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3(2):93-101.
[2]斯钦布和.清代绥远城将军满文奏折综述[J].群文天地,2012(9):130-131.
[3]刘蒙林.清代绥远城八旗驻防研究:附录[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7:243-244.
[4]绥远城驻防志:卷60(教习)[M].佟靖仁,校注.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113.
[5]吴元丰.绥远城将军及其满文奏折[J].满语研究,2023(1):33-43.
[6]绥远通志馆.绥远通志稿:41卷(教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7]郑裕孚.归绥县志:学校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286-287.
[8]王有亮,路宁.清代归化、绥远城的书院及其历史地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0-53.
[9]黄治国.清代绥远城驻防研究述要[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42-57.
[10]绥远通志馆.绥远通志稿:42卷:学校志省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88-99.
作者简介:谢丽梅(1977—),女,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人文与旅游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历史、教育。
斯钦布和(1975—),男,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单位为呼和浩特博物院,研究方向为满蒙文档案的翻译、清代绥远城历史。
(责任编辑:赵良)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满文档案与清代绥远城设立官学研究”(编号:2023BY36)的研究成果